APP下载

学习资源型微信公众号在医学影像实习教学中使用的调查与分析

2021-06-04司丽芳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资源型医学生公众

杨 亮 ,彭 朋 ,王 丽 ,邵 爽 ,司丽芳 ,蒋 涛 *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 100020;2.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北京 100069)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自媒体作为一种新出现的、独立的媒体传播形式得到了快速发展。借助网络社区论坛/BBS、博客、微博、微信、抖音等自媒体传播平台,能够为大众提供信息制造、共享、发布的独立空间,实现了面向多人的、内容兼具私密性和公开性的各类信息的实时传播。这打破了原有教育模式下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为利用零散时间学习提供了方便,能够实现按需学习,这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学习效率提供了新的可能。目前,国内外许多高校已经对基于自媒体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考查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1-2]。微信公众号是目前所有自媒体中影响力最大、用户量最多的平台,许多高校、团体、科室和个人开通了一大批优秀的学习资源型微信公众号,为专业知识的传播做出了贡献。大学生及研究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关注了众多学习资源型微信公众号,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自主学习与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及观看专业相关视频。本研究针对当前医学生及规培生使用学习资源型微信公众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医学生在学习公众号推送知识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为医学生更合理地使用学习资源型微信公众号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首都医科大学、锦州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意抽样法进行调研,所有学生均正在(或曾在)影像诊断科实习或规培。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参考齐默尔曼提出的自主学习研究框架和唐孙茹[3]的研究自行编制问卷,为保证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10名在影像诊断科实习及规培的学生进行测试。问卷Cronbach’s α值为0.78,根据问卷测试中反馈的问题进一步修改,最终形成正式问卷。问卷包括3部分:(1)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学校、目前身份等。(2)关注的学习资源型微信公众号基本情况:包括关注的数量、每天花费时长等。(3)学习资源型微信公众号的学习概况: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收获、学习阻碍和对学习资源型微信公众号的满意度4个维度,共19个题项,每个题项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方法,从“很不符合/很不满意”到“非常符合/非常满意”,均为正向题项。

1.2.2 调查方法 2019年11月征得研究对象同意后,研究者通过QQ、微信向所有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发放问卷星链接进行调查,问卷匿名填写。为保证问卷填写的完整性,所有题项均为必答题,每台答卷设备只能作答一次,以免重复作答。采用统一指导语说明填写要求以防止可能产生的偏倚,若调查对象有疑问,研究者采用一致性语言进行解释。答案逻辑混乱(如前后填写矛盾、不一致等)的视为异常无效问卷。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87份。

1.2.3 统计学方法 在问卷星“分析&下载”模块将所有原始数据导入SPSS数据库,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数进行描述。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学习资源型微信公众号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对学习资源型微信公众号调查问卷进行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结果显示,该问卷的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850,问卷内部4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均在0.636~0.900之间,说明问卷整体及其内部4个维度的研究数据内部一致性较高,具有较好的信度。用因子分析方法检验问卷的结构效度,KMO值为0.78,大于0.70,数据质量较优异;巴特利特球形假设检验(Bartlett)显著水平小于0.05,说明各题目之间的相关性显著,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见表1。

表1 可靠性检验

2.2 一般资料及基本情况

87名医学生中,男生27名(31.03%),女生 60名(68.97%);大学五年级本科生21名,研究生66名;实习学生21名,影像规培生25名,其他专业规培生41名。大多数医学生关注了5个以上学习资源型微信公众号,60%的医学生每天都看微信公众号的推送;对于内容较好的推送,80%的医学生可以看很久,甚至去翻看历史记录;对于什么时间看公众号推送,70%的医学生认为什么时候想看什么时候看。

2.3 学生使用学习资源型微信公众号的学习动机

对医学生使用学习资源型微信公众号的学习动机调查表明,大多数医学生(超过50%)的目的是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巩固课堂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以及满足自己的个人兴趣。大多数医学生不是为了满足好奇心而浏览学习资源型公众号推送的;接近一半(49.4%)医学生认为学习资源型微信公众号充实了自己课余时间,见表2。

表2 医学生使用学习资源型微信公众号的学习动机[n(%)]

2.4 学生使用学习资源型微信公众号的学习收获

对医学生使用学习资源型微信公众号的学习收获调查表明,大多数医学生认为能够扩展知识面并提高临床技能,巩固专业知识,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增加学习兴趣;同时大多数医学生认为不能提高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也不能扩展交友圈,见表3。

表3 医学生使用学习资源型微信公众号的学习收获[n(%)]

2.5 学生使用学习资源型微信公众号的学习阻碍

对医学生使用学习资源型微信公众号的学习阻碍调查表明,51.7%的医学生认为是学习问题得不到反馈;50.6%的医学生认为是缺乏相关的基础知识,课程内容难以理解;造成学习阻碍最不重要的两个原因分别是对推送内容缺乏兴趣和没有足够的学习时间,见表4。

表4 医学生使用学习资源型微信公众号的学习阻碍[n(%)]

2.6 学生使用学习资源型微信公众号的学习满意度

对医学生使用学习资源型微信公众号的学习满意度调查表明,大多数医学生对推送的学习材料质量感到满意;认为推送的学习内容/课程有价值。56.3%的医学生对推送学习内容的互动性不满意,见表5。

表5 医学生使用学习资源型微信公众号的学习满意度[n(%)]

2.7 其他

参与调查的学生中有12人填写了“不足或建议”题项,4名医学生觉得推送的材料/课程内容过多,很难完全记忆和理解;3名医学生认为资源型公众号教学缺少互动;2名医学生认为影像课程中的病例图像过少,通常只有几幅,希望能上传病例的全部图像以加深认识;2名医学生建议利用人工智能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1名医学生认为学校资源型公众号推送的内容良莠不齐,部分内容陈旧,希望教师帮助筛选优秀教学资源,避免浪费时间学习陈旧或无用知识。

3 讨论

3.1 医学生学习资源型微信公众号推送需要指导

医学影像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医学影像学内容相对抽象,与基础课程如解剖、病理等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同时知识点零散,重点及难点多,仅仅依靠课上传授专业理论及技能远不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但大部分学生课后又不知道如何继续学习专业知识[4]。学习资源型微信公众号在不增加学生学习困难和负担的前提下,不仅能给学生提供便捷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自主学习平台,还能扩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了解最新学科进展[5]。学生也乐于接受课后业余时间学习的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改变了以往课堂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容安排顺序,更具灵活性和自主性,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自主学习树立信心,促进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教学效果的增强[6]。但需要注意学习资源型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内容专业性强,部分学习内容难度较高,对学生基础知识要求较高,尤其是解剖学、病理学知识,很多学生上课时好像都听懂了,下课后对着CT或是MRI图像仍然找不到病变。例如头颈部的解剖结构细微、复杂,难以显示,疾病的影像表现多样,对于影像科医生的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初学者如果没有高级医师指导,很难掌握。

3.2 学习资源型微信公众号推送支持不完善

学生在查阅学习资源型微信公众号推送的专业知识时,通常以个人兴趣为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推送内容学习,较为随机、联系不紧密,但这种学习方式缺乏规划性、系统性。部分医学生在学习内容选择时不知道自己缺乏前期基础知识,最终造成学习效率低下。建议学习资源型微信公众号平台对课程进行分类,推送内容连贯,同时划分难易等级,这样学习者就可以更精确地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兴趣选择相应课程。

3.3 注重微信平台的维护和更新,促进各种教学模式的和谐发展

引入微信平台辅助教学工具肯定会伴随教学方式的改变,但这不意味着要颠覆原有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仍是主体,学习资源型微信公众号是教学的辅助和补充,在这个前提下,找到两者的有机结合点,发挥其促进教学的作用。课堂教学与学习资源型微信公众号互相配合,互为补充,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同时也要着重加强教学内容管理,定期更新公众号平台的知识内容,及时报道新技术、新进展,并上传有意义的影像病例资料,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4 加强学习管理,实行有效监督

在传统的面对面教学课堂上,教师能够随时停下来回答学生问题,或是针对学生的问题在黑板上书写,给课堂上所有学生解释这个问题。在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学习时,师生间互动体验相对较差。本研究中51.7%的医学生认为通过公众号学习的阻碍是学习问题得不到反馈,同时大多数学生对课堂的互动不满意。有学者建议在在线课程中提供互动活动,如让学生在教学环节中参加一个简短的测验,这或许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此外,在线学习也减弱了教师的督促力度,建议教师针对学习材料与学生或学生之间分组进行讨论,这样既可以监督学习主动性、自律性差的学生,又可以在讨论的轻松气氛中保证学术的严谨性,从而把握学生的学习方向。教师可以把讨论记录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一部分,避免学生出现参与讨论不积极甚至不参与学习的情况[7]。

3.5 培养学生的影像诊断思维

医学影像学与其他临床学科不同,它需要对影像图像进行辨别、分析,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等做出诊断。医学影像学内容相对抽象,与基础课程如解剖、病理等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同时知识点零散,重点及难点多,这就需要建立学生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能力,以处理影像图片信息,做出正确诊断。传统课堂教师多采用灌输知识的方式进行教学,课堂枯燥无味,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同时由于学生的学习层次不同,其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也不同,灌输式教学不仅不能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还限制了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如何整合现有医学影像学教学资源,并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并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适应临床工作的能力,是当前医学影像学教育的一个重点。近年来知识可视化工具发展迅速,学习资源型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内容可以结合知识可视化工具,如思维导图等[8],这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知识点。引导学生以思维导图为学习工具,增强其归纳总结信息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理论、实践知识掌握能力,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注重学以致用,从而有利于学生系统化知识体系的构建,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9-10]。

猜你喜欢

资源型医学生公众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资源型城市——湖南涟源市,未来可期
资源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探讨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将有大动作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