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基本问题探析
2021-06-01孟艳
孟 艳
(外交学院 基础教学部,北京 10003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公共必修课,是将中国近现代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度结合的课程。讲好《纲要》课,守好主阵地,首先要求授课教师对《纲要》教学的基本问题有正确的理解和把握,在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党史、世情,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的自觉性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一、《纲要》课程的历史、性质与功能
新中国成立后,部分高校开设《新民主主义论》课程,并规范了该课程的讲授重点。1953年6月,《新民主主义论》改为《中国革命史》。1956年,高教部对《中国革命史》的授课对象、学分、授课内容进行了调整,但随后《中国革命史》被《马列主义基础》取代。1961 年 4 月,教育部出台 《改进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意见》,要求高校开设 《中共党史》课程。1966年后,高校思政课或被迫停开,或处于非正常状态。高考制度恢复后,高校重新开设《中共党史》课程,教学内容、目标也得到了重新设定。1985 年 8 月,中共中央发出 《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之后《中共党史》改为《中国革命史》,并对授课对象、课时、授课内容、基本目标予以规范。党的十五大召开后,《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概论》代替《中国革命史》。
2005年,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奠定高校思政课程基本格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成为高校思政课必修课程,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也于2006年开始在高校推广。在构建高校思政课程体系同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2008年,“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高校思政课改革进入学科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建设、领导机制建设的系统建设时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方案,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亲自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纲要》课程改革迎来又一个春天。在指导思想上,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在教学内容上,增加十八大以来的新情况、新目标、新阶段,教材随之升级到2018年版;在教学理念、方法技术上,不断探索创新。2020年12月15日,教育部在京召开2020年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现场推进会,对推动新发展阶段学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进行部署。《纲要》课程改革创新也将迈入新阶段。
在基本掌握《纲要》发展历史基础上,要进一步明确课程的性质与功能,这直接决定着教学内容的安排与教学方法的使用。因此,为《纲要》课进行精准定位是课程教学首先面对的基本问题。从学科归属讲,《纲要》课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课程功能讲,《纲要》课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具体来说,授课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纲要》教学中的指导性地位,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习近平的历史观统领《纲要》课教学,全面贯彻落实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牢固树立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以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和共产主义信仰;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主线,将历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学有机结合,坚持学理性和政治性的统一,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
《纲要》课程在不同阶段的调整变化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理论创新和主流思潮的变迁,但课程的性质、功能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指导地位没有变化。授课教师应当立足《纲要》课程的性质、功能,依据思政课教学基本规律和当代大学生特点,进行教学活动,如果偏离了这个中心,就抹杀了《纲要》课程设立的价值和意义。
二、《纲要》课程目标、主线与内容
《纲要》课程的教学目标、主题主线和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既体现着党的思想理论和社会主义实践的创新与发展,也体现着我们对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因此,应当在时代变迁中动态把握《纲要》课程的具体目标、主题主线与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纲要》课程的性质与功能,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做到“八个统一”。①
《纲要》课程教学主要帮助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以下简称“四个选择”)。[1]这一教学目标明确表明,《纲要》课不是历史专业课,不能把备课和教学的主要精力、重点放在历史考辨上,而应当下功夫总结近现代中国历史经验和教训,阐明其发展规律,讲清楚“四个选择”,增强“四个自信”。
明确《纲要》课程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要正确把握《纲要》课教学的主题主线。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授课教师要站稳人民立场,认准中国近现代史的“纲要”。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就是中国近现代史的核心问题。习近平将之概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2]P11这就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纲要”。对那些淡化、抹杀、歪曲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历史、特别是抹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的观点和主张,授课教师应当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进行分析与批判,提高学生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主题主线,凸显《纲要》课政治特性,不能舍本逐末、面面俱到。当然,这不是说历史资料、历史考证不重要,恰恰相反,扎实的历史功底是上好《纲要》的重要基础,授课教师要增强善用具体历史资料为课程目标服务的本领。
《纲要》课程教学使用全国统一教材。2018版教材共29万字,全书分为“导言”“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年,包含: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以及“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年,包含: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包含:综述“辉煌的历史进程”、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如此长的历史跨度、如此丰富的内容要求授课教师熟悉教材内容,把握其中的逻辑结构,围绕主题主线设计教案。从课程的政治功能看,授课教师不仅要完成教材规定的教学章节,还应当有意识地补充十九大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理论创新成果,将党和国家的最新发展动态有机纳入课堂教学中。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后,如何在《纲要》课堂宣传会议精神,是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研究的新课题。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课时少,授课任务重,课程边界不清,教师自身能力不足等因素,教学中常常出现“头重脚轻”的现象,具体指只讲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或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3]对下编其他内容略讲、串讲,甚至不讲。“头重脚轻”式的教学人为割裂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进程的完整性,破坏了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的连续性,打破了教材的内在逻辑性,根本无法完成教学规定的内容和目标。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头重脚轻”的问题。
2018年,《纲要》教材重新修订后,特别提出教学重点后移的建议,要求着重讲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历史进程、巨大成就以及深刻启示,特别是浓墨重彩地讲好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还是在授课教师,在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授课教师要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不断提升历史学术修养和思想政治教育本领。一方面,要吃透教材,刻苦钻研教学,完成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增强课程教学的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另一方面,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与学习需求,增强课程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为此,授课教师应积极参加专业学习和业务培训,多与同行进行交流学习,探索具有地域特色、学校特色、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探索更有效的、更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即‘两性一度’的高质量”[4]《纲要》课程。
三、《纲要》课程的教学方法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目标。这对于指导《纲要》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程性质、功能不变,授课目标、内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改革创新尤为重要。
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之后《纲要》课程逐步采用专题讲授的教学方法。据统计,采用专题教学的高校从 2014 年的 86.67%增加到 95%,专题教学正在成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的主流。[5]目前《纲要》课程专题的教学模式已经比较成熟。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是“基于问题”或“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也被翻译为“项目制学习”,是世界范围内最受欢迎的教学方法之一。相较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LBL(Lecture-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PBL教学法优势十分明显,更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调动,引导学生提出与现实世界相关问题,并以团队为单位自主解决问题。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参考图1的操作模式。[6]从国内高校进行PBL教学法进行《纲要》课教学创新的案例反馈看,学生的满意度还是很高的,教学实际效果也是比较理想的。
图1
近些年思政课程教学改革中,一些教师注重挖掘地方特色教学资源,赋予课堂教学的鲜活的个性。对《纲要》课教学来说,将地方资源引入课堂,如历史遗迹、纪念馆、博物馆、历史人物等,或有条件的情况下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能够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引起学生共鸣,提高学习兴趣。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能手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龙兵教授结合历史节点、历史事件和热点问题,深度挖掘湖南大学和当地教学资源,打造的“移动思政课堂”深受学生喜爱。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互联网+思政课”或“线上+线下混合课堂”逐渐成为思政课教学教法革新的新动态。一些思政课教师积极探索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与课堂授课同步的师生互动、班级管理,增强了思政课程的实效性,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遇。特别是2020年疫情之下,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科技进行授课是每位思政课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必修内容。
在具体授课环节中,还可以采用讲故事、案例教学等方法,使抽象的历史理论、历史问题更加生动、更加形象;在作业布置环节,可以采用有趣的、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业形式,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历史经典著作的读书汇报、历史情景剧表演、革命诗歌朗诵录音等;在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教学安排中,可以结合学校的特色和历史,结合学生专业特点,进行教案设计。
进入新时代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硕果累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课程定位更加明确、教学管理更加严格、教材使用更加规范、教学成效更加显著。与此同时,也应当看到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依然存在着“一套教案用到底”“创新过度”“填鸭式教学”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思政课教师要以“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7]P330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好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守好高校意识形态主阵地。
[注释]
①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时提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八个统一”,即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