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熙载夜宴图》图像学分析

2021-05-28余林

美与时代·下 2021年4期
关键词:图像学

摘  要:抽象艺术是绘画艺术的一个分支。它的出现是对形式主义的驳斥,强调对艺术作品主题、象征意义和文化意义的研究。运用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方法,分析《韩熙载夜宴图》的内容、深层含义和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运用这种方法,可以理解其作品的深层含义,不仅仅是从画面上去看画了什么事物,而是要透过现象看其本质。

关键词:潘诺夫斯基;图像学;韩熙载夜宴图

一、瓦尔堡:图像学理论的建立

图像学的出现是对沃尔夫林等人的形式主义学派的形式、风格分析方法的反拨,要求欣赏一幅作品不能只是狭隘地去分析画面的线条、色彩、空间感,而是要摆脱形式主义的局限,致力于将人为分离的学科整合起来,形成一门综合性的文化学科。瓦尔堡认为图像学应该从图像志入手,挖掘绘画的深层含义,即象征主义和观念。瓦尔堡将艺术品置于时代的情境中来阐释艺术家与时代精神和信仰的关系。图像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迅速流行起来。

二、潘诺夫斯基图像学

潘诺夫斯基继承了瓦尔堡的图像学理论,建构了从三个层面对图象进行研究分析的图像学框架。第一个层面是前图像志描述,对艺术主题和自然主题逐一列举和描述,这要求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熟悉对象和事件。第二层次“图像与分析”是根据传统知识,将艺术母题和母题组合与主题联系起来,对形象故事和寓言的主题进行分析和阐释,这就要求研究者必须熟悉文学知识和具体的主题及概念,其基础是约定类型的历史。第三层面是图像学分析,它的解释是基于综合意识的,是基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符号史。运用图像学理论去研究不同的作品,解读深层含义,从现象到本质,不再是停留在作品的表面。潘诺夫斯基认为,最后一步揭示内容与含义的工作才是图像学家所要做的工作,此前的两步的任务,主要是确定作品的年代、出处和作者,是图像学研究的基础,但它本身并不进行解释。

三、《韩熙载夜宴图》的历史背景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十国时期画家顾闳中的作品,现存的摹本有九种。本文所选的是唐寅临本,绢本设色,全长335.5厘米,宽28.7厘米,代表了古代工笔画的最高水平和浓重的色彩风格,该摹本现藏于重庆三峡博物馆。画中主要人物韩熙载生活在五代十国时期,他出生在北方的贵族家庭,因为父亲被北朝皇帝诛杀,他逃到了南唐,他受到皇帝中主李璟的重视,出任中书大臣。李煜继位后,南唐受到北周、北宋的威胁,内部各政治集团互相倾轧,内忧外患,加之皇帝的猜忌,因此韩熙载为了自我保护,每天沉溺于音色之中,以减少李煜对他的怀疑。

四、《韩熙载夜宴图》前图像志分析

(一)主题分析

此画是一幅工笔重彩人物画的经典长卷。画中不同的家具和屏风使画面几个部分分离又相连。这幅画由“琵琶弹奏”“观舞”“宴间休息”“轻吹”“欢送宾客”五个部分组成,这五幅画构成了一场完整的宴席全过程。

(二)构图形式

在战国时期的砖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中,已经开启了画面的分离组合形式,图中每个人的中间被一棵树隔开,这为后来散点的构图打下了基础。后来的此类作品大多采用这种构图,如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就运用了这种形式,从画面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洛神与曹植的爱情故事,使作品具有叙事性。

(三)色彩表现

作者在画面中使用了青色、草绿色、深绿色等颜料,青色的使用比唐代更为自由。《韩熙载夜宴图》的画面厚重典雅,画中的女侍者和女音乐家们,身着绿色和浅蓝色的衣服,清新典雅。画面中的男性着装以红色和黑色為主,色彩浓重,侧面反映了男性的沉重和女性的轻盈。

(四)线条表现

画中的女性形象既有形式上的,也有精神上的。画中的女性形象逼真,运用的技法主要是“线条造型”,以柔和的线条勾勒女性的面部表情和手的细节,表示鼻子、嘴唇和手的厚度;用“细劲”的线条勾勒出女装图案和飘带,表现出女装图案的转折点和层次感。

五、《韩熙载夜宴图》图像志分析

(一)图像志分析

在《韩熙载夜宴图》的第一节中,“琵琶弹奏”描述了韩熙载头戴黑帽子、身着黑袍、侧坐在床上欣赏琵琶表演的场景。这是整卷画中人物最多的部分,共有12人。结构紧凑,人物集中,画面安静,似乎有美丽、清晰的音符传来,身穿红袍的状元郎璨坐在韩熙载的右边,紫薇郎朱铣面对着观众双手合十打着拍子,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中。太常博士陈致雍背对着观众并且向左看,随后的人物宠妓弱兰、王屋山和三名男子,目光也向左而视。离乐伎最近的身体向后转的男人是乐伎的哥哥李嘉明,他们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头戴簪花、抱着琵琶正在弹奏的乐伎李姬,整个画面都体现出了听音乐的氛围。此时的韩熙载看似在听音乐,但是从他脸上表情可以看出他的眉头紧锁,表现出了内心的烦躁与不安。第二部分是“观舞”,这个画面描绘的是韩熙载脱下黑袍,穿着黄色内袍,为舞伎打鼓,画面的气氛很活泼。在他旁边有两个人在打拍子,状元郎璨坐在凳子上,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穿着蓝色衣服、背对着观众跳“六幺”的王屋山身上。而与画面格格不入的是背对着舞女的德明和尚,他的身体呈拱手背立状,眼神扑朔迷离,表现了他不敢正视舞者而又情不自禁地聆听舞乐的尴尬状态。第三部分“宴间休息”描绘的是韩熙载侧身坐在床上,与端着脸盆的女仆交谈,床上坐着四个女人,整幅画里呈现出放松的气氛。第四部分是“清吹”,韩熙载脱下黄内袍,穿上白衣服,坦胸露乳,右手拿着扇子坐在凳子上,正和对面的女仆说话。在他的右边,五位女乐伎并排坐在一起,吹着长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姿势,活泼奔放。另一方面,男乐手正端坐在凳子上演奏。第五部分“欢送宾客”主要描绘人们在宴会结束后陆续离开,韩熙载一手拿鼓槌,一手举起做告别状,神情孤独地告别了朋友们。在他身后,一个男人拥抱着他的女仆,似乎又要做些什么了。此外,画面还出现了难以形容的床拱起的画面,韩熙载也没有阻止,任由其发展,反映了韩熙载虽纵情声色,麻痹自己,忘掉烦恼,但从画中的一些细节表明,他仍然关心着国家大事,为自己的遭遇而烦恼。故事从头到尾,一节一节展开,情节一层层深化,就像一部电影,自始至终地发展,紧紧抓住观众的思想,使其沉浸在精彩的情节和艺术之中。整卷画中人物的排列和姿态,都是基于画家仔细的思考、构思的。

(二)对比参照

唐代名画《捶练图》,描绘了贵族妇女在宫廷中捶练制衣的劳动场景,对宫廷生活的描写成为那时一种流行的绘画题材。张萱即以王昌龄的《长信秋词》的诗意作画,表现了“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的意境。与《韩熙载夜宴图》的共同点都是描绘宫廷贵族的日常生活。《捣练图》是一幅细致而厚重的重彩画,绢本设色,整个画面色彩鲜艳。画面采用了石绿、青金石、朱砂等矿物颜料,使整个画面色彩绚丽,美轮美奂。唐代工笔画的格局恢宏开阔,画面色彩丰富多彩,色彩十分大胆,显示出强烈的反差和纯粹的热情。《韩熙载夜宴图》的整体画面则偏暗色调,情绪基调沉重。它多采用青色、草绿色、深绿色等水色,图中的男装多为黑色和红色。这两幅不同时代的绘画作品,显示了不同朝代人们审美观的差异。

六、《韩熙载夜宴图》图像学分析

《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了主人公韩熙载举行的盛大家庭宴会,但其内涵并不局限于此,它试图传达韩熙载甚至画家顾闳中对当时政府腐败的抨击。当时是南唐后期,皇帝昏庸无能,不能重用人才,朝廷官员腐败。韩熙载虽然雄心勃勃,却无能为力。李煜既珍惜他的才华,又对他心存怀疑。因此,他选择了逃避现实,与朋友和学生们尽情地歌舞。然而,每当他想到国家的危难时,他都会情不自禁地面带愁容。这幅作品很好地展示了那些关心国家大事却无法挽回现状的沮丧官僚们的矛盾心理。李煜也对韩熙载产生了怀疑,他派顾闳中深夜潜入韩熙载家中窥探其日常生活,并通过目视心记以绘画的形式展示给南唐皇帝。他一方面批评韩熙载逃避国家危机的行为,另一方面对韩熙载的行為表示同情。韩熙载只能用歌舞和糜烂的生活来麻醉自己、安慰自己。《韩熙载夜宴图》运用写实手法,再现了五代、南唐官员的奢侈生活。此外,现场的家具、服装、乐器等为判断作品创作年代提供了重要信息。这部作品很好地诠释了中国画“以形传神”的观念,通过人物的外在变化,揭示了其丰富的内心世界。这场豪华的宴会与宴会主人韩熙载含蓄忧郁、不快乐的表情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文献:

[1]陈平.西方美术史学史[M].杭州:中国美术出版社,2008:180-188.

[2]徐小兵,温建娇.《韩熙载夜宴图》中的衣冠服饰考[J].艺术探索,2009(2):31-33.

[3]王卉康.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5.

[4]刘文荣.图像、图文与图志:中国名画研究的一部集大成之作——张朋川新著《图像志考》评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6(5):108-113.

[5]宋林林.《韩熙载夜宴图》的图像学阐释[J].美与时代(中),2017(3):43-44.

作者简介:余林,重庆师范大学绘画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图像学
评米歇尔的《图像学:形象、文本、意识形态》
维米尔与《绘画艺术》
《韩熙载夜宴图》的图像学阐释
波提切利《博士来拜》图像学研究分析
音乐图像学在中国的发展
贡布里希对图像学的修正
梁楷《释迦出山图》之图像研究
图像学视阈下的广安冲相寺摩崖石窟造像
城镇景观建设视角下的环境设计手绘图像学研究
符号学与图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