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米歇尔的《图像学:形象、文本、意识形态》
2017-09-06曾铸锋
内容摘要:美国的米歇尔教授的《图像学》一书对图像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细致叙述,从图像学角度探讨了形象、文本以及意识形态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这对于图像理论和视觉文化的发展和研究有极大的价值。
关键词:《图像学:形象、文本、意识形态》 米歇尔
W.J.T.米歇尔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批评探索》的主编。《图像学:形象、文本、意识形态》①这本书的英文版1986年就已经问世,我这次阅读的是陈永国翻译的中文版。
在前言部分米歇尔就提到这本书是“关于图像(形象、画或相像性)的标识(词、思想、话语或科学)的研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些西方早期的思想家就关注过图像,对形象一词进行了讨论。“图像学”这个词语源于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关于象征性形象的手册,第一本是塞萨尔·瑞帕1592年发表的非插图版的《图像》,并且在厄文·潘诺夫斯基对图像学的研究中达到了鼎峰。米歇尔在前言中就表明了本书探讨的问题是“狭义或字面意义上的形象(画、雕塑、艺术品)与诸如精神形象、词或文学形象等观念以及人作为形象和形象之创造者的概念相关的方式。”对图像的关注有着悠久的历史,该书从图像学角度探讨了形象、文本以及意识形态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米歇尔的图像学远远超出了艺术史的范畴,横跨了哲学、心理学、美学、经济政治学的广大领域,这对于图像理论和视觉文化的发展和研究有极大的价值。
一.形象
“什么是形象?”这是某些时代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一个让人好奇和头疼的问题。在该书中,米歇尔提出了一个图像学领域内从未关心的话题——形象,这也是全书的主要话题。首先米歇爾就提到公元8至9世纪的拜占庭对“形象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可能会使一个人参与到皇帝与大主教的斗争之中,会使人成为破坏宗教或者保持传统之人。在现代形象也对我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作者却没有为形象下定义,而是提出了无论形象是什么,思都不会是形象这一论断。米歇尔的真实想法不是为了提出对形象的理论理解,主要是探讨我们对形象的“理论”理解何以置身于社会以及文化实践中。米歇尔没有采用本质主义的概念方法,而是从形象这个词语在文学批评、艺术史、神学等具体的用法中寻找对形象的理解。
首先,米歇尔根据维特根斯坦的思路建构了“形象的家族”,并画出了形象家族树。并就“心理形象”和“语言形象”两个分支作了专门的讨论,并得出结论:心理形象和语言形象与图形形象、光学形象、知觉形象一样,都是形象。米歇尔还提出“正当的”形象不是稳定的静止、永恒的。米歇尔也举了一些例子,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世界不会依赖意识而存在,但世界上的形象显然依赖意识而存在。他提出,要从一个符号到另一个符号的方式解读。米歇尔认为符号和世界都是人类行为和理解的产物,虽然我们的认识和再现模式是“任意的”和“因袭的”,但他们却是生命形式的组成因素,是我们于中进行认识、伦理和政治选择的实践和传统。米歇尔研究了维特根斯坦、休姆等重要的理论家和评论者,考察了词句形象的历史,并总结道:“不是抛弃关于精神和语言的再现理论,如果我们明白了形象如何获得了当下控制我们的力量,我们就可能重新占有生产形象的那种想象力。”米歇尔认为“形象不应解作图画,而应解作相似性,是灵魂的相似性问题。”他一直想要强调某种“相似性”,包括形象与语词之间的、图画与文本之间的。米歇尔也提到“真正的形象”存在于精神的、词句的或文本的理解之中。精神和物质形象、内部和外部形象的区别不是简单的神学教义上的问题,而一直是一个政治问题。
形象的家族、精神形象、语言形象简史、作为相似性的形象、形象与词等部分在构成一个整体时又有自己的侧重点,既阐释了一些具体的理论又有观点的抽象深化,既举出了详细的例子进行说明又有简单的总结。
二.形象与文本
在第二个部分米歇尔探讨了形象与文本之间的关系,以由近到远的历史顺序分别论述了四位理论家:古德曼、冈布里希、莱辛和伯克。米歇尔结合具体的历史语境对四位理论家提出的艺术的差异进行分析批评,并且提出自己的看法:诗歌和绘画这两者之间没有根本性的差别,文化造成了诗歌和绘画之间的差异,各种对立的价值观的争斗造成了语言和形象之间的争斗。
《画与段落:尼尔森·古德曼与差异的语法》中,米歇尔关注的是古德曼的象征理论,尤其是他所论证的形象与文本之间的差别,主要关注他给符号的分类和这种分类所开拓的对形象与文本之间相互作用的历史研究。古德曼的叙述的图像观念是符号学中最异常的现象这肯定了他对语言学模式的忠诚。米歇尔认为符号学的“图像的语言理论”会消除形象和文本之间的边界。在《艺术的语言》所定义的各种符号的全部遗传差异中,对文本与形象之间差异的处理是最直接的。符号种类之间的差异是应用、习惯、因袭的问题。文本与形象、图画与段落之间的界限是由实际差异的历史划定的。米歇尔认为古德曼的理论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他能够解释事物为什么有规律,它们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同时在象征形式的生产或消费领域里留有足够的革新、选择和空前转变的余地。米歇尔认为他拒绝考虑意识形态问题,对任何艺术的历史没有兴趣,这些是他的局限性,但为研究语言和形象的差异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
冈布里希是对词与形象的习俗与自然差异研究最有影响力的一位。冈布里希在分析习俗和自然之时,态度是摇摆的,将形象归于自然符号,但之后又阐述了图像符号含有习俗,认为自然符号是容易学会和方便使用的符号,打破了自然与习俗的区分。自然与习俗之间的区别是种类的差异,而不是程度的问题,视“自然”为生物的、客观的和普遍的,而习俗是社会的、文化的和地方的或区域的。而米歇尔主要关注的不是这种区别的一般用法,而是探讨词与形象之间差异的特殊问题,甚至是不同种类的形象之间的差异。
米歇尔在《空间与时间:莱辛的<拉奥孔>与文类的政治》中谈到了莱辛对诗画所作的区分。莱辛的创新性在于对空间和时间问题进行系统解答,将不同艺术形式简化为时间和空间的差异。米歇尔认为莱辛所说的时间和空间的差异是直接和间接表现之间的差异,不是种类的差异,是程度的差异。米歇尔论证了“空间”、“时间”这一整个观念是误解,并论证了艺术家要打破时间和空间艺术界限的倾向是艺术理论和实践中的一种不局限于任何文类或时期的根本冲动。米歇尔认为文学空间能用于所有文本,空间和时间范畴始终携带着意识形态,艺术类别的区分是意识形态的作用。最后,米歇尔指出莱辛在离题的过程揭示了文类法则,即“性别法则的最更本的意识形态基础”。但是莱辛并没有在《拉奥孔》中清楚地阐述艺术的典雅与正常的性别角色相关。endprint
米歇尔从“沉默的诗”和“盲目的画”的说起,谈论了伯克的“眼与耳”、崇高与美。词与形象最根本的差异在视觉和听觉这两个方面。画诗传统的奠基人克奥斯岛也认为“画是沉默的诗。”②米歇尔认为视觉与听觉的区分和时间与空间、自然与习俗的区分一样都是自然的划分。在此,我们必须确定身体和感官的历史性,而我们关于视觉是什么,为什么要看等问题的思考,都深嵌于社会与文化史中。米歇尔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词不总是和崇高相关,形象也不总和美相关,而智力和判断与二者有着复杂的关系。米歇尔注意到伯克的辩证方法基于人类感觉的身体结构,这是一种政治美学。伯克将美学情感与政治情感联系起来,米歇尔认为感觉也有历史性要放到历史文化中去考量。
三.形象与意识形态
米歇尔在书中将文本作为形象的衬托和一个“重要的他者”,把意识形态观念本身作为图像学分析的主题,并将意识形态用于双重含义:一种观点认为意识形态是虚假意识;另一种观点是与再现之中的价值和利益结构相认同。意识形态这个观念深深植根于形象的概念之中,图像学研究也要通过图像认识到背后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理论是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中争论最热烈的主题,但作者不是为了解决争论,而是对它所采用的形象语言的一些特征进行历史分析,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的能使理论“一看就理解和容易熟记在心”的“象征主义”或“模式”。③
马克思用隐喻来说明意识形态和商品。他认为商品概念背后的形象是物恋或偶像,是迷信、幻想和偏执行为的对象。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虚假的意识,把暗箱与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暗箱将形象进行投影并成像。暗箱和物恋都是虚假形象或弗朗西斯·培根所说的“偶像”即“精神偶像”、“市场偶像”。整个世界在两者的辩证关系之中出现,米歇尔认为在“物品”和“反映”的相互作用中产生了一种辩证关系。
马克思把意识形态看成制造虚假形象的“暗箱”,透过暗箱真实的形象成了幻想,为了走出幻想找到真实,马克思提出了一些策略。第一个策略是不再相信再现,只注重事物本身。米歇尔认为这一策略在应用上是有难度的,人如何绕过暗箱、直接接触世界的真实就好像人不用眼睛去看世界一样。第二个策略是借助阐释来解决意识形态的幻象。米歇尔认为这种做法使马克思陷入了实证经验主义与消极唯心主义这两种没有品位的选择之间。第三个策略是将意识形态幻象都看作是历史产物,通过重建这个生活过程来矫正倒置的形象。对于这个策略,米歇尔认为马克思本人也不能置身于历史过程之外去区分虚假与真实的偶像。此外,马克思将商品和拜物教联系起来,商品成为神物具有魔幻性质制造了虚假偶像这与古代拜物教不同。马克思在对意识形态和商品进行批判時,使用了偶像破坏的策略。但是,米歇尔认为这种偶像破坏的策略,从偶像破坏开始,但最后又立自身为偶像,造成了一种新的偶像崇拜。米歇尔认为偶像破坏与偶像崇拜看似相对却没有根本性的差异,是一种辩证的关系,要用一种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形象,要接受形象的复杂性。
在本书中,米歇尔保持着一种清醒的状态去分析理论家的各种说法,努力做到“剖析毫厘,擘肌分理”( 张衡《西京赋》语)。并且,米歇尔在对古德曼、冈布里希、莱辛、伯克、马克思等人的观点进行分析评论的同时,还“见缝插针”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米歇尔认为绘画与诗歌、词与形象之间只是在实践中,会需要建构两者的差异,实际上没有根本性的差异。米歇尔认为建构的这些差异与具体的语境和历史文化有关,不仅仅是两种符号之间的斗争,展示了不同的价值观和权利之间的争斗。这些展现了米歇尔分析论辩的魅力,表现了作者辩证思维的态度。阅读这样的作品不仅能得到理论上的启发,而且能感受到思辨的魅力,进一步丰富我们自身对图像学的认识和理解。
参考文献
①[美]米歇尔:图像学:形象,文本,意识形态[M].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②Wendy Steiner, The Cloors of Rhetoric[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2,P5.
③The Blue and Brown Books [M].New York:Harper&Row,1958,P6.
(作者介绍:曾铸锋,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