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熙载夜宴图》的图像学阐释

2017-05-22宋林林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图像学

摘 要:图像学流行于20世纪上半叶,是西方的一种关于视觉文本的主题和内容的分析方法,采用了一种新的视角来研究艺术史。用图像学方法对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进行研究和分析,可以进一步地阐释艺术家与时代精神和信仰之间关系,使观者了解其内在的象征意义及其所蕴含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西方艺术理论;图像学;潘诺夫斯基;韩熙载夜宴图

圖像学从20世纪上半叶就开始兴起,在西方的艺术领域被作为一种比较重要的研究方法。图像学研究是逐步从19世纪欧洲美术史研究领域里发展起来并且主要用于研究图像志的学科。

一、图像学研究方法

(一)瓦尔堡——地位的确立

瓦尔堡是第一位将图像学从美术史的研究中解放出来的学者,人们称他为“图像学之父”。瓦尔堡参加了1912年罗马所举行的第十届美术史大会,并且在大会上他宣读了自己的论文《费拉拉斯基法诺亚宫中的意大利艺术与国际星相学》,第一次提出了“图像学”这个概念,图像学由此作为研究方法快速流行开来。瓦尔堡认为图像学要研究就应该先从图像志开始,挖掘出绘画作品的深层含义,即象征寓意和观念意见。瓦尔堡将艺术品置于时代的情境中来阐释艺术家与时代精神和信仰的关系。

(二)潘诺夫斯基——发展与成熟

潘诺夫斯基作为全面阐述瓦尔堡图像学的第一人,1939年潘诺夫斯基最重要的图像学著作《图像学研究》一书出版,标志着图像学成为艺术史研究的转折点。在书中,他系统地论述了图像学,认为图像学是“研究艺术品的主题事件和意义”。

潘诺夫斯基的研究深受瓦尔堡和卡西尔的影响,在图像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革命性的意义,甚至在西方形成了“图像学时期”,与“风格时期”相呼应。

二、贡布里希——改善和修正

潘诺夫斯基虽然对图像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根本性的颠覆,但终究未能解决“象征”的宏大叙事是否能够做到还原作品本身这一主要问题,并且无法解决阐释是否具有客观性。针对这一问题,贡布里希认为作品代表的含义就是绘画者想要表达的意义,所以阐释者必须能够确定绘画者的本意。

三、运用图像学方法分析《韩熙载夜宴图》

(一)前图像志分析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古代人物画中的瑰宝之一,是五代南唐时期宫廷画家顾闳中的代表作品。此画全长达到335.5厘米,宽度为28.7厘米,且为绢本设色,是典型的长卷式工笔重彩人物画。据史料记载,南唐后主李煜多次想重用韩熙载,于是秘密派顾闳中深夜探访韩熙载的住处窥伺其夜宴的情况。

该画采用了叙事化的手法,图中以韩熙载为中心,根据叙事情节的变化分成“听乐”“观舞”“休息”“清吹”及“宴散”等五个场景。画家运用屏风、床榻等生活用品把五个场面巧妙地连接在一起,使其相互映衬,既彼此分离又能统一成整体。第一段描述了韩熙载头戴纱帽,身披黑色的大衣,和宾客们宴饮并专注地坐在自己的床上欣赏琵琶现场演奏的场景。场面规模宏大,人物众多,画家紧紧抓住“听”字,将人物的神态引到“听演奏”这个主题上,状元粲身穿红袍,与韩熙载并肩坐于榻上,眼神朝向左边观看。紫薇郎朱铣面对观众,正在屏息倾听。太常博士陈致雍背对观众,目光也朝左边看去。随后的人物两女三男,目光也向左而视。而在屏风旁边的男子则目光向右而视。最引人注目的是月伎李姬,身穿长裙,头戴簪花,专心致志地演奏琵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韩熙载,他眉毛轻蹙,神情落寞,游离于宴场之外。画家通过描画人物的目光“向左而视”来体现“听乐”的主题,构思巧妙,引人入胜。第二段则通过红色的羯鼓把第一、第二段的场景连接起来。第二段描绘了韩熙载脱去了自己的外套,露出了土黄色的内部大衫,敲击羯鼓为众人助兴。而视觉的焦点人物是王屋山,她穿着天蓝色的舞衣,背对着观众,迈着轻柔的步伐,跳着“六幺”软舞,舞姿曼妙。其余的三人有的击掌有的却在敲竹,和着舞者形成节拍。画中还描画了德明和尚,他的身体呈拱手背立状,眼神扑朔迷离,表现了他不敢正视舞者而又情不自禁聆听舞乐的尴尬场面。第三段则通过对烛火、水果等描述暗示出了晚宴的时间和其所处的季节。第四段描绘了五个女子吹奏横笛竖箫的场面,布局错落有致,有疏有密,而韩熙载则盘腿而坐,手持方扇悠然赏乐。第五段主要描写了宴会结束后人们陆续退场,韩熙载则手握鼓锤,与友人道别,神情落寞。

画家在构图上巧妙地进行了人物和故事情节的安排,虚中有实,静动结合,充满了节奏感,而且对人物的刻画也是形神兼备,有血有肉,充满了感染力。其中对韩熙载的描画是中心,面部或正或侧,整个宴会都是表情庄重肃穆,神情郁郁寡欢,与载歌载舞的宴会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韩熙载的矛盾心理,丰富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图像志分析

此画是画家顾闳中受到李煜密令之后深夜潜伏到韩熙载的家中进行窥伺其夜宴而作。画家描绘了韩熙载家夜宴的场景,画者通过绘画的内容高度赞赏了韩熙载的人品。韩熙载曾做过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王朝的官吏,现在山东省北海人。原北方贵族,但后来家道中落,因其父被李嗣源所杀害国破家亡而投顺南唐,又因其遗民身份又不能得到重用。南唐的政治环境复杂,李煜对韩熙载有戒备之心,因此韩熙载一直报国无门,韩熙载面对大势已去的局面,采取了逃避的方法。而李煜赏识韩熙载的才能,希望他能为己效力,便派画家顾闳中深夜潜入韩熙载家,通过目识心记,创作出此画作。通过观察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夜宴的格调非常高雅,夜宴在夜晚举行,而非是占用处理公务的时间。一群热爱音乐之人在夜晚弹奏、观赏和交流,毫无政治性因素。

此幅画作贯穿始终的是一种颓丧悲愁的情调,充满着忧郁和愤懑之情,表现了韩熙载郁郁寡欢的神情。顾闳中刻画的韩熙载是一位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在南唐王朝岌岌可危的情形下,仍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严于律己。第三段画中韩熙载与女伎同坐一榻,在第四段中又露胸露腹光脚盘踞而坐,在其他场景图中并无不良之举。宴会的整个场面都非常规矩、严谨,并不是充满了欢声笑语。第一段场景有十二个人,此后人数逐渐减少,男子人数也逐渐减少,可能是宴会的约束让其他人稍感不适,才先行离开。由此看来,韩熙载举办的宴会是积极向上的。

画家在画中也表现了对南唐朝廷状况的否定。在第五个“宴散”的场景中,坐在椅子上的男子双手紧握住了立在其旁边女伎的手,而这种行为是有违“礼教”的。还有该男子的右臂伸出,而女伎则伸出左臂似乎也想要挽留男子,场面让人浮想联翩。画中又出现了几次被子高拱的情节,暗示被子里面有文章,而韩熙载则对此放任自流,实现了“自污”的目的。通过画面仔细观察发现,《韩熙载夜宴图》实际上是对韩熙载聪明智慧的写照。画家表面貌似在批评韩熙载,实质上是在批判韩熙载夜宴上的朋客,批判南唐朝廷中那些寻欢作乐的官员。

(三)图像学分析

图像学所要分析的是图像所生产的文化密码,也就是彼得·伯克在《图像证史》中所言:“揭示决定一个民族、时代、阶级、宗教或哲学倾向基本态度的那些根本原则。”《韩熙载夜宴图》反映的不仅仅是韩熙载的家宴生活,更深层次反映的是当时朝廷政府的黑暗。此图看似表现韩熙载醉生梦死、风花雪夜的夜生活,实际上描述的则是其生活在失意惆怅、如履薄冰的窘迫中。韩熙载心怀大志,但由于南唐政权腐败,大势已去,才能得不到施展,面对这种奢华腐朽的生活,他的心里不愿接受这种无奈的现实,才选择与朋友、学生等沉溺于歌舞,再想到国家的衰危,又未免神情落寞,刻画出了其失意官僚的矛盾心理。

南唐后主政治上腐败无为,重用的朝廷干将并非都是有才能之人。此外,南唐还遭受着北周、北宋的强大的威胁,可谓内忧外患。因此李煜想重用韩熙载,为了详细了解韩熙载的生活状况,所以特命顾闳中深夜潜入顾闳中家观察其夜宴状况。因此,在此种情况下,韩也是不得已而为。作为臣子,他有义务为皇上完成任务。在某些方面他是批判韩熙载的,在另一些方面,他又是赞赏韩熙载的。

《韩熙载夜宴图》运用了写实主义方法,比较真实地反映出了五代时期高级官僚的腐朽堕落的奢靡生活情况,而且图中描绘的乐器、服饰、家具等为研究五代的历史提供了真实的图像学资料。画家通过对韩熙载神情的细微描写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也使中国人物画历来讲究“以形写神”的理论得到了充分地体现。画家通过对奢华的宴会的描述来凸显主人公韩熙载的心事重重,为整个画面也增添了一丝悲伤、惆怅的氛围。通过观看图画,使观者增加了一种悲伤和苦闷的情绪,同时也表达了画者对韩熙载悲苦生活的同情。《韩熙载夜宴图》用了独有的连贯性与主体性的表现手法,创造出了众多活波生动的艺术形象,给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所以,《韩熙载夜宴图》本质就是朝廷官员举报其他官员行位和品质并向皇帝报告的图像奏折。当李煜看到夜宴上人物大多只是一些三教九流之輩,该等俗辈之人在进行休闲娱乐,自然就对韩熙载的戒备之心有了放松。

四、结语

综上所述,运用图像学方法对《韩熙载夜宴图》进行分析,可以深刻地理解图画中所蕴含的内涵,从而挖掘出作品的内在价值,便更容易理解艺术作品与当时的历史政治、社会、人文之间的内在联系。图像学研究的运用,使我们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在意义上都能够对作品有很好地理解与把握。图像学不仅缩短了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还证明了艺术是来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的。图像学使观念与图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要求我们理解作品由表层到深层,也提升了艺术的社会功用。

参考文献:

[1]顾丞峰.西方美术理论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宋林林,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5级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史与艺术美学。

猜你喜欢

图像学
评米歇尔的《图像学:形象、文本、意识形态》
中职美术鉴赏教学中图像学的应用探讨
维米尔与《绘画艺术》
波提切利《博士来拜》图像学研究分析
音乐图像学在中国的发展
贡布里希对图像学的修正
梁楷《释迦出山图》之图像研究
图像学视阈下的广安冲相寺摩崖石窟造像
城镇景观建设视角下的环境设计手绘图像学研究
符号学与图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