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协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2021-05-28赵胜刚姜明春刘秀杰徐瑞银

科教导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

赵胜刚 姜明春 刘秀杰 徐瑞银

摘 要 为充分利用现有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同时满足移动互联网教学需要,针对以往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网络协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移动网络平台与计算机网络平台、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相结合,对该教学模式进行了教学流程、教学资源和课程考核设计。结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建立了課程微信公众平台,完善了精品课程网络资源,进行了网络协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网络协同 混合式教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1.03.051

Research on Blended Teaching Mode Based on Network Coopera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Course of Foundation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ZHAO Shenggang[1], JIANG Mingchun[2], LIU Xiujie[1], XU Ruiyin[1]

([1] College of Intelligent Equipment,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ian, Shandong 271019;

[2] College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Shandong First Medical University, Taian, Shandong 271016)

Abstract In order to make full use of quality courses resources and meet the needs of mobile Internet teaching, a blended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network collaboration is proposed to overcome the problems in the past teaching. Combining the mobile network platform with the traditional network platform, the flipped classroom and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he teaching process, teaching resource and course assessment are designed for this teaching model. In the course of foundation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the quality course teaching platform has been improved, and a WeChat teaching platform has been established to carry out network-based collaborative teaching research. Practice shows that this teaching mode can arous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improve teaching effects.

Keywords network collaboration; blended teaching; foundation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0 引言

网络技术与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网络教学应用平台如“中国大学MOOC”“超星学习通”“智慧树”“学堂在线”等随之兴起。近年来网络化教学与传统课堂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不断涌现。混合式教学是一种突出学习者中心地位,围绕教学目标,将传统课堂教学与现代网络学习有机地融合,实现学习目标最优化的教学模式。[1]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业界基本达成了共识:混合式教学将成为未来教育的“新常态”。[2]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是机械类专业核心课程,开课涵盖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机械工程、材料成型和车辆工程等专业。经过教学团队多年教学改革建设和积累,该课程已经建成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为了适应网络化教学需求,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精品课程资源,课题组提出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协同应用网络精品课程与微信教学平台资源的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1 课程基本情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前期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材料成形及其控制、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等专业基础课后开设。讲授内容主要包括金属切削理论、机械加工方法、机械加工机床与刀具、机械制造工艺规程、加工质量分析和装配工艺规程的相关原理和基础知识。通过该课程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掌握分析、解决机械制造中加工质量问题的能力,培养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机械加工专用夹具的初步设计能力。课程具有涉及面广、概念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3]在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该课程主要针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层次开设。课程对应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专用机床夹具设计)和生产实习两个实践教学环节。近年来教学团队陆续开展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和机械加工“虚拟车间”等教学研究。

2 以往教学中的不足

2.1 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

传统教学是一种由教师推动的灌输式教学过程,教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课堂教学过程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流畅,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接受知识,独立思考的时间相对较少,因而,对知识的完全理解,往往需要等到课后复习或习题阶段。在当前大学课程设置紧凑,课时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往往疑问没来得及解决,新的知识点又不断涌现。长此以往,学生经常感到应接不暇,比较被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受到很大影响。

2.2 师生交流互动效率低

传统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设计比较紧凑,不允许师生进行过多的交流。另外,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如果学生没有很好的课前预习,师生互动往往质量不高。通常,学生的疑问会在课后作业或下次上课时才能与教师交流。即使可以利用现代通讯工具交流,受制于教师日程安排和一对多的教学特点,回复与解答未必及时。因此,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总体时效性较差,效率较低。

2.3 教学考核重结果轻过程

传统教学中对学生的考核,一般分为平时考核和期末测试,其中平时考核主要包括课堂考勤、课堂互动、实验和作业等。由于课堂时间限制,课堂提问不能全面开展,实验和作业的独立性又得不到保证,因而,平时考核客观公正性的缺陷使其在总评成绩中所占比重较小,一般为20~30%。期末测试比重较大,容易仅依据单次的考核对学生进行“一锤定音”式评价,缺少对学生平时学习状况的考查,[4]会导致部分学生平时学习不认真,考前临时抱佛脚的情况。其实质就是测评重期末轻平时,重结果轻过程。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知识体系不完整,进而影响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2.4 实践教学衔接不好

实践教学的理想形式是配合理论课教学进度,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进行实践教学。现实中往往受到教学、实践等种种客观条件制约很难实施,一般集中进行。我校的机制专业生产实习一般安排在期中进行,课程设计安排在课程结束后进行。这就容易使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脱节,理论学习时缺少实践的现场感性认识和深刻理解,而实践教学中又容易联系不上课堂知识内容,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3 基于网络协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3.1 混合式教学流程设计

基于网络协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围绕教学内容,协同运用精品课程与微信教学平台资源,运用传统教学与翻转课堂等手段,开展混合式教学。教学中师生协同访问微信教学平台和精品課程网络资源,依次开展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互动教学以及课后复习巩固环节,该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开学伊始,教学团队总结教学经验,按照网络协同的混合式教学需要,制作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测评习题、扩展知识等内容,建设和完善教学平台。

课前自学阶段,教师在微信教学平台发布课程学习任务,提出学习目标和要求。学生在业余时间灵活地利用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进行课前知识学习,努力掌握相关知识,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探讨课堂讲解、知识拓展等内容,并进行学习测试,检验自学成效。

课堂上,将教师面对面讲授与“翻转课堂”结合进行课堂教学。学生根据要求讲解所学知识,教师及时给予引导,并对相关内容进行补充和评述。对于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教师利用课堂进行重点讲解,并对知识点进行内容衔接和串讲。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专题研讨,加深知识理解,培养应用能力,并进行问题评述和学生课堂评价。

课后巩固阶段,教师在课后发布作业,学生复习、巩固、拓展所学知识,教师批阅作业后对典型问题进行讲解,并在线回答学生疑问。教师对学生的课后参与情况进行评价,与学生的课前、课堂评价综合给出本次课的最终评分。

3.2 教学资源设计

教学中常用的教学资源主要涉及课程课件、课堂视频、演示动画、习题、延展知识等。教学课件以教材为主线,针对各章节知识点,按照由浅入深便于学习的顺序制作。按章节和知识点精心录制教学视频。针对教学重点、难点收集和制作教学动画,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根据各章节知识点学习效果检验和测试需要,针对性地设计不同考查要求的测试题和作业题。兼顾专业课程衔接和专业发展延伸为学生提供扩展资料。

同时,教学资源的设计需要兼顾学习便利性和系统性,因而,对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地修改,充分发挥计算机、手机等教学终端的优点。课程微信公众平台内容一般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访问,具有一定局限性,其内容设计主要以知识点为单元,具有简短、精炼、针对性强的特点,便于学生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访问和学习。网络精品课程平台,一般通过计算机终端呈现,具有设备性能强、兼容性好的优点,便于将教学内容按章节全面的展示,保证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3.3 课程考核设计

根据以往课程考核中的问题和新的教学需要,改进课程考核方式。加大过程性考核,兼顾综合性考核,融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考核。[5]适当提高过程考核比重,增加过程考核项目,以体现课程考核重结果也重过程的导向作用。按照教学模式设计,课程考核包括平时过程性考核和期末综合测评两大部分。过程性考核根据教学流程设计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课前考核为自学测试。课中考核包括:课堂讲解、讨论、习题等环节的完成质量。课后考核有作业、课后交流、单元测试、实验等环节。

建立严格标准,规范主观评价,保证过程考核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督促学生平时认真学习。期末综合测试采取百分制,全部过程测试采用五分制评价。自学测试、单元测试利用试题库采取网络测试,机器评价。课后习题、课后作业、实验由教师按照A、B、C、D、E五个等级对应5~1分给出评价。参与课堂讲解按照准备充分性、讲解正确性、表达准确性给出A、B、C三级评价,按照参与讨论情况在B~E级中给出评价,未参与或缺勤者记0分。各考核环节占比情况如下:课前自学测试15%、课堂讲解20%、课堂讨论10%、课堂习题10%、课后作业10%、课后交流10%、单元测试15%、实验10%。印制学生过程评价积分表,逐项严格评价记录每位学生的平时表现。在期末学生成绩总评中过程测试和期末综合测试各按50%折算。

4 基于网络协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

4.1 精品课程平台的改进

经过多年努力和积累,教学团队建设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于2014年获批为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建成的精品课程网站,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和内容,主要包括教学课件、电子教案、教学视频、参考资料、习题解答、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指导书等。

为了适应新的网络化教学要求,尤其是基于网络协同的混合式教学需要,在原基础上对精品课程网站进行了改进。主要是在线教学模块中增加了在线测试、教学论坛、成绩查询、系统登录和系统管理单元。在线测试单元主要提供课前测试和单元测试,学生在线答题,习题自动给出评判和解析,成绩自动存入数据库。该功能利用原有的试题库,按照知识点进行单元编排,设计了40余套测试题,以配合微信平台教学内容。教学论坛单元,设计为留言板形式,便于师生在线交流,可以将重要通知和常见问题置顶,还可以方便地查找以往交流内容,是微信、QQ等通讯软件交流的有益补充。成绩管理功能提供成绩查询服务,师生可以查看测试成绩,便于教师对学生平时成绩的管理,也可以督促学生平时认真学习。系统登录和系统管理单元分供学生登录和教师管理功能。

4.2 微信教学平台建设

按基于网络协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功能设置,教学团队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了山科大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微信教学平台。平台包括课程信息、课程资料、精品课程三个模块。其中课程信息模块包括课程介绍、内容目录和历史消息单元;课程资料模块包括教学课件、视频资料、习题资料、课程实践、扩展知识等资料模块;精品课程模块提供与网络精品课程转接功能。

按照手机端教学平台特点调整后的教学课件、视频资料,以及梳理的习题资料、扩展知识、实践教学指导材料等上传至微信教学平台。教师可以按照教学进度在后台以管理员身份推送教学课件、视频资源和学习要求给学生下达学习任务。学生通过关注机械制技术基础微信教学平台公众号,接收教师推送内容,并可以在手机端查看、学习,同时可以通过精品课程模块转至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参与学习、测试、交流等。

4.3 教学模式实践与效果

自2019年下半年起,两个教学平台逐渐建成并调试完善,教学團队在机制专业本科班开展了基于网络协同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

开课前组织所有学生关注了微信教学平台,并为他们在精品课程平台建立账号,同时还建立了班级课程学习QQ、微信群。教师提前为学生讲解教学流程、学习要求和课程评价体系与标准。所有学生按照4~5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根据教学安排,被选中的教学小组可由1~2名同学讲解一个知识点,其他同学补充。教学团队每2~3人组成教学小组负责1个班级的教学工作,1人为主讲教师负责教学组织和课堂讲授,其余教师辅助开展教学活动、批改习题作业、解答学生疑问、对学生进行日常评价。教学实施过程中,师生可以通过网络使用手机、平板电脑或计算机等设备,按照教学进程协同使用微信、网络精品课程两个教学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在线测试、课堂讲解和交流互动,教师组织学生综合应用“网络+课堂”“翻转课堂+教师讲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手段开展教学活动。

从教学实践过程来看,网络教学尤其是移动端教学平台的使用使得学生学习触手可及,翻转课堂的引入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学习参与度。教学论坛、微信等线上线下、课上课下的交流互动方便快捷,提高了师生交流互动效率。翻转课堂、过程测试、课堂评价等措施增加了平时考核,学习过程逐渐引起学生的重视。教学实践中,师生可以及时查看教学平台相关知识内容,教学内容串联衔接更便捷,有效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总之,基于网络协同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效果较好。

5 结论

为了适应新的网络化教学要求,利用已有精品课程资源,引入微信教学平台,进行了基于网络协同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协同利用微信平台和改进的精品课程资源,开展了“网络+课堂”“翻转课堂+传统课堂”的混合式教学。通过增加过程考核比重、师生角色互换等措施使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提高了学习主动性、改善了师生交流和实践教学效果,促进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当然,实践中也发现存在过程评价比重增加教师工作量增加很多、大班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需要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

基金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M2018X214):“基于网络协同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为例”;山东科技大学教育教学研究“群星计划”项目(QX2018Z17)

参考文献

[1] 孙曼丽.国外大学混合学习教学模式述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53-160.

[2] 冯晓英,王瑞雪,吴怡君.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18(3):13-24.

[3] 尤芳怡,李远,刘晓梅.基于OBE及多维框架下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混合金课建设[J].高教学刊,2020(4): 24-26.

[4] 曾国斌,梁维意.高校教学过程化考核管理的实践与构想[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0):84-85.

[5] 辛海燕.基于互联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48):163-164.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MOOC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MOOC的研究生混合式教学的实践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逻辑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逻辑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机械制图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赛课网络平台混合式教学在居住空间设计的应用
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