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阈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2021-05-28黄世鑫

科教导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新时代

黄世鑫

摘 要 在当前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三全育人主阵地,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正得到重视和关注。当前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借助理论工具,充分发挥教育教学创造性,在课堂教学和思想教育战线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育人标准和育人能力,本文结合当前形势下三全育人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实际问题,探索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指导。

关键词 三全育人 新时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1.03.033

The Explo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HUANG Shixin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Yichang, Hubei 443000)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number of network platforms is increasing rapidly. Network media is widely used in information, culture, education and other aspects, resulting in a variety of new media technologies, which affect all aspects of social life. According to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media er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media era.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of new media technolog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new media technology on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specific strategi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staff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words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the new era;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培养全面高素质人才,针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具体全面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学生教育的核心,建立完整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之中,结合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1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暴露出的问题

1.1 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路缺乏整体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课程在国内各大高校已经全面铺开和落实,而事实上这门学科自身具有一些特殊性,如学科结构庞大,内容繁多,涉及的思想理论强调与时俱进,而一些观点和方法论则要求结合实际,强调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探索和实践,对于一些涉及新时代改革的内容,则更加注重求实创新。这些不断变化和革新的内容就要求我们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不断挖掘好的有价值的实际案例。当前很多高校在教育工作中,缺乏对学科的整体规划,照本宣科进行课堂教学,特别是部分理工类和经济管理类院校,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师团队相对薄弱,从而出现了课讲完了,但仿佛没有学过的现象。这种问题的根本就在于课程框架体系不完善,教育教学思路缺乏整体性。长此以往,这种结构性基础性问题将直接影响高校自身学科水平建设和发展。从深层次来看,这种“浮于表面”的教育形式,无法将三全育人核心理念贯彻落实,无法从客观层面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队伍的自身素质和水平也停步不前。

1.2 教师队伍自身素质有待提升

20世纪末高校扩招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许多高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出现短板,特别是重理轻文类的理工科院校。还有部分高校,许多思政课教师非专业出身,在理论基础上有所欠缺;也有很多高校教师,其本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理念与三全育人理念相左,出现思想“开小差”的情况。为此,国家针对这一情况,发展和制定高校评价体系和标准。从最新的高校学科专业排名评价情况看,思想政治学科在一大部分综合类高校中,仍无法达到B-层次,出现这种现象说明很多高校教师队伍团队的建设仍需加强。通过排名可以看到,教育类、师范类院校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在理论创新和教育实践创新方面具备较強的实力。由此可以看到,教师队伍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对于一些思想政治学科薄弱高校,加快引进高素质教师人才队伍,加快高校的教师队伍业务能力提升培养,是摆在当下的大问题。

1.3 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素养缺乏具体的目标

目标的达成是教育结果性评价的重要标准。当前高校教育教学工作,除了要完成学科专业课教学任务以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缺乏实际合理的目标。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创新型高技术人才的需求显著提升,为此许多高校将重心,放在了学科核心课程的设置上,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专业开拓和传统优势专业革新上。这种思维势必造成对思想政治学科课程的忽视,很多高校在学校总目标的制定上,往往将本校优势学科发展目标作为规划的大头,而对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目标的确立简化而行。作为学生,更是将多数精力放在了专业课学习中,对原本属于必修课程中核心模块的思想政治课程应付完草草了事。有调查表明,超过半数学生认为只要学好专业功课,确保结业成绩达标或拿到较高的学分绩点,自己的高等教育就是有成就的。而很多理工科学生更是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奉为恒久不变的经典,这就造成了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和片面性,难以达到三全育人所要求的全面发展。

1.4 课程常规教学中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贯彻力度不足

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各大高校当前在课程教学和实践中,对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和普及力度不足。以综合类高校为例,学科课程中能够实现思想政治层理和领域的内容占比不高,而针对一些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科,在课程内容设置中穿插贯彻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内容也寥寥无几,同时许多课程如工程类学科思想政治建设乏善可陈,这就造成了学科建设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主战线完全侧重于思想政治专业课程,但实际上这类相关课程在高校的必修科目中占比较低。高校大学生正处于思想价值观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有什么样的高校文化就会塑造什么样的学生群体,而这种文化熏陶会影响其一生。单个个体或许无法看出端倪,但把这种影响扩大到整个社会,会对整个社会思想道德文化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因此,结合学科课程建设,加强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在学科中渗透,已经成为高校课程革新的重要目标。

1.5 校园文化传播媒介的建设中新时代思想政治建设缺乏亮点

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时期,具体表现在校园文化宣传主阵地从传统纸媒向互联网媒体延展,而移动互联网的兴盛,则将校园文化战线带入了手机端为主的移动多媒体时代。但我国高校当前在思想政治建设上,缺乏创新和亮点。以高校移动端官方平台为例,有调查研究显示,在某知名社交平台,各大高校在官方账号粉丝数量之和,敌不过一位当红艺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在高校媒体传播方面缺乏创新,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在话题创造和引流方面,高校媒体还未寻找到更有吸引力,更具说服力和价值的内容。内容为王的时代,如果在宣传战线失去了群众呼应,那么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失去一个主要的阵地。另外,一些不良思潮试图以更个性化方式吸引年轻学生的关注,从而渗透负面的舆论和不良言论,这些文化领域的威胁也是当前高校在校园文化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

2 强化以三全育人思想为指导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体措施探究

2.1 三全育人理论下思想政治教育新目标确立

高校是思政教育主阵地,课堂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因此高校应当在目标制定过程中,紧密联系实际,以理论思想为指导,力图通过总路线总目标的确立,实现高校发展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地位。同时在主战场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求我们思想政治课程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队伍,牢固树立以三全育人的视阈审视教学课程和内容设置,在教育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将这一理念分解落实,并在学生评价指标中能够清晰的体现。另外,教师还要灵活运用更为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结合时政热门话题,从更加贴近生活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和感悟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现当代社会所发挥的巨大作用。结合时事热点,帮助学生正确树立理想,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思想政治课,上成一门有内涵、有修养、有文化底蕴的课程,让三全育人的思想,融入进学生的学业和灵魂。

2.2 坚持不断提升教师队伍自身素质

面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急迫需求,高校应强抓不懈,坚持教师队伍建设。例如,许多高校在学习了习近平同志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讲话后,认真领会习近平主席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同时展开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完善大讨论,学习分享会议精神,以学院为单位,利用多种形式如利用自媒体、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以灵活生动有趣的方式宣传和贯彻三全育人思想,许多青年教师对此收获颇丰。只有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才能有效贯彻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3 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在原有的体系中,很多思路和内容需要改进和提升。理论在发展时代在进步,高校应与时俱进,通过完善和改进原有的教育工作方法和模式,建立更加科学专业可操作性强的工作体系,帮助教师制定可行性更强的工作方法,例如结合目标确定执行奖惩措施,针对教育中有突出贡献的教师进行一定的奖励,而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薄弱或出现原则性错误的教师采取相应的惩罚,这样才能有效实现教育和管理相统一。另外要着力提升“课堂之外的教育”,以多种形式和渠道,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和重视,引导学生向优秀人物优秀事迹学习,向标兵看齐,向学生党员靠拢和发展,在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上突出党员队伍的自身素质建设,对新入党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教育,红色教育。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只有通过紧靠主体,多管齐下,多种方式并举,以可操作性强的措施有针对性地奖惩,才能实现三全育人的总目标。

2.4 从学科教学下手,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学科建设

结合当前高校学科教学,教师不仅要关注教学目标完成情况,关注课题任务的落实,同时应注重学科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落实。例如,以工程类电气工程专业学科“电气工程和自动化”为例,可以在结合专业知识教学中,贯穿引入与电气工程发展历程相关的我国老一辈革命家的为国奉献和捐躯事迹,介绍专业学科领域的老一辈知识分子,他们满怀爱国热情,毅然决然的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和条件,投身到新中国电气工程的建设中,为我国电力事业的诞生和发展贡献了毕生所学。这样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深切领悟到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爱国情怀,对他们自身爱国素养和情怀构建都具有重要的价值。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比单纯的说教更由意义,也更具有说服力。又如在经济学课程“微观经济学”中,除了对西方经济学发展进行学习和认识外,可结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学演变和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后到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的诞生历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资本市场的经济学有它的局限性,而我國独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伴随着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从容地应对多次经济危机,并为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案例充分昭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进而实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的目的。

2.5 充分挖掘新媒体领域创新因素,抢占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三全育人的另一个重要方面。面对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和发展,国内各大高校应发力于新媒体,重视高校在这一重要传播平台的思想政治建设和文化传播。面对境外各类敌对和反华势力的暗中渗透,高校不仅要求学生从思想上做好应对,同时也应积极主动地面对面正面交锋。例如,在国内几个主流文化传播平台,可以联合多家高校和官方宣传媒体,做好高校文化互动式直播,以游客视角带领高校学生对兄弟学校文化校园全方位了解。例如,国内某高校借助大型社交平台,通过航拍加直播形式,联合主流媒体做了一次校园美景航拍展览,同时依托丰厚的校园文化底蕴,介绍各景点的名称和历史故事,进而联系到与学校发展息息相关的社会重大事件,不仅让网友特别是高校学生对校园历史和文化有了更加深刻地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对祖国从衰败走向復兴这一过程中无数烈士为国捐躯深刻缅怀,对祖国日新月异的进步和发展感到骄傲和自豪,内心建立起为国家发展建设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爱国情怀。只有占领了文化领域的主阵地,才能抓住学生群体,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 结束语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发展,关系到高校自身综合实力的提升,更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因此,学校一定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尤其是在三全育人教学理念指导下,学校和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相对明确的目标,构建完整的科学的教学体系;更加重视教师队伍的自身素质建设,结合新时代发展理念,探索发挥教师队伍创造精神;在课程教学中突破和创新,挖掘学科建设方面的思想道德领域文化知识;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结合互联网时代科技进步和发展,依托高校统一战线建设,在新的文化宣传阵地施展拳脚,大显才华。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多渠道多维度的学习途径,力求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悦,仝其宾,胡杨.“三全育人”视域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探析[J].智库时代,2020(015):229-230.

[2] 田娜.“三全育人”视角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读书文摘(中),2019(012):1-2.

[3] 樊永生.“三全育人”视阈下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J].广西教育C(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9(10):123-124.

[4] 胡艳华,司可大.基于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路径思考[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9(5):112-115.

[5] 吴朋慧.三全育人模式在民办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应用[J].智库时代,2019(42):83-84.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新时代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