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

2021-05-26吴惠芸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22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吴惠芸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作为教育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重视对核心素养理念的确切落实,不断尝试对阅读教学的有效改革,引导学生运用正确、合理的方法开展阅读学习,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显著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22-0018

一、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新课标指出:在有效的阅读教学活动中,可以提升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且有助于学生对世界产生更为充分的认知。通过良好的阅读教学,可以有效拓展学生思维,使其能够在阅读学习中更为深入地了解文本,深刻体会到文字自身所具备的无限魅力,进而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重视对阅读教学的落实,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其综合能力,进而使学生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与生活态度。同时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究,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文化、审美水平。

二、阅读教学的改革对策

1.重视兴趣激发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重视对教材作用的充分发挥,以教材内容为载体,对其中蕴含的丰富知识进行讲解,以为学生的阅读学习打好基础。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只重视对相关知识的传授,会使得教学活动变得单调、枯燥,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十分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高效、顺利开展。由语文学科本质角度而言,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如果只是对相关内容进行学习,会明显增强教学活动的呆板性。所以,教师在组织与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着手,让学生喜欢上阅读学习,并自主、积极地对教学知识进行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活跃性,还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深刻感受到阅读学习的乐趣。

2.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开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突显,及时对自身角色进行有效转变,进而使自身的组织、引导所用得到充分发挥,显著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懂得换位思考,由学生角度对相关问题进行解决,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学习水平,增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注重对学生思维的有效创展,给予学生充分尊重,使其能够大胆展现自身想法,显著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语文是一门具备较强开放性的学科,面对相通的一个问题,可以找到多种不同的答案,并且答案并不固定。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思考的有效引导,如果学生出现独特想法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给予及时肯定与认可,而对于一些不合理的想法,教师必须给予有效引导,但不要直接进行反駁、批评,避免影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特别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依照自身思维左右学生,对其思维发散造成约束,这十分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只有得到认可、鼓励,才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其更好地融进阅读教学活动中。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明确,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显著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3.构建良好的阅读环境

俗话有云:“一篇好的文章就像是一顿美餐,让人垂涎三尺,想要尽情地享受一番。”同理所得,通过对良好的阅读环境的有效构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小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比较重,对任何事物都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这种心理进行确切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精心设计,以显著提升学生的阅读热情。例如,在《草原》一文的教学中,因为课文的篇幅较长,为了对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进行维持,教师可以对歌曲《童年》进行播放,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然后由教师进行范读,引导学生对文章情感进行深入了解,使学生产生颇具自身个性的感想。这样,不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使学生产生相应的阅读要求,显著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4.注重阅读拓展

在实际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以点带面的方法,由教材阅读内容出发,组织有效的群文阅读。这样不仅可以开阔学生视野,还能够让学生基础得到有效夯实。例如,在《小池》教学中,教师可以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在对古诗词进行学习后,教师通常会让学生对古诗词内容进行抄写、背诵,这样只能让学生对诗词进行熟练掌握,但却无法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所以,教师可以对传统的作业形式进行变革,要求学生课后通过多种手段,对一些有关于“荷花”的诗词进行查找与整理,然后运用一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飞花令”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每个小组需要依次说出有关于荷花的诗句,最后说出诗句最多的小组获胜。运用游戏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对同一主题诗句进行了解,使其深刻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5.生活化教学

在《慈母情深》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在阅读学习中理解文章核心语句的寓意,感悟作者所想,以引导学生对亲情进行感受。阅读前,教师可以对相关问题进行设置,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展阅读。然后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创作背景、时代背景进行剖析,以及帮助学生对文章寓意产生更加深刻的领悟,加深学生对亲情的理解,懂得母亲的用心良苦,从而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强动力。

参考文献:

[1]吉娅俊.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97-98.

[2]盖成刚.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2):239.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一小学341400)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