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学研”协同培养模式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路径探究

2021-05-25温梅琴

南北桥 2021年16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产学研高校

温梅琴

【摘    要】后疫情时代对经济发展充斥巨大的压力,创新创业成为经济复苏的重要发展路径之一。高校作为育人的重要基地,要充分认识到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将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的举措。创新创业教育的精准指导,让学生充分了解创新创业的政策与实施方法,对学生的创业有明确的指导和感受的实践性,从而鼓励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拓展升华就业发展的方式方法,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高校联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找准实践单位与人才,进行产学研双向培养,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因为经济需求、学生专业不同等因素,实施育人过程如何借助产学研模式协同育人、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教育困境。

【关键词】高校  “产学研”协同培养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6.080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创业推动经济发展,国家教育部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提升为民生与教育主要解决的问题。作为高校教学重点教学内容之一的创新创业教育,对传统高校人才培养转型带来了教育变革的一次重要的挑战。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要求每一名学生都要进行创业,而是让学生在了解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好地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了解毕业后的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使其主动关心社会热点问题,涉猎相对应的社会需求,提前培养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所以值得高校教育工作者深思的是,高等院校在教学中如何将专业知识的增长与就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如何系统化优化高等学校教育中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强化师资教育、学生能力提升等,突破发展困境,在更深程度上推进、引发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与转型。

一、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一)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体系未完善

在双创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在探索中前行着,高校的创新创业的课程设定是一个学期的课时,或是线上网络课程,没有专职固定针对性专业的教师团队,创新创业的课程培训不多,教学体系与设置内容还不完善,课程没有固定的教材,导致不能满足不同专业的学习需求,也有部分院校没有开设创新创业实体课程。

(二)教学内容单一,学生积极性不高

大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学中,教学方式与模式单一,更多是采用传统讲述课程,实践环节较少,或是没有实践拓展的场地,导致课程的反馈效果不佳。通过课程的调研,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是希望完成本职专业知识内容,为了未来的求职需求有针对性,传统的教育就是教与学,跳出专业的创新教育学习,教师也会因不是自身专业而无暇顾及,没有更好的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对于目前创业的知识了解比较局限,资金等元素的制约,对于创业的信心不足,更不敢进行创新尝试,以致于踏入创业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

(三)高校创新创业的氛围缺失

部分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课程与比赛不重视,没有与各个部门进行联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平台比较局限,没有营造好创新创业的比赛等活动的氛围。创新创业需要的实践拓展需要专业知识技能的支撑,但针对目前的高校课程中,理论占多数,实践拓展感受的环境不足,这个困境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有效解决,直接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

(四)缺乏专业、专职的师资力量

高校中的创新创业课程师资多数是学院辅导员或是部分专业教师,该课程缺乏专业、专职的师资力量。而该课程的任课教师没有专业的学习,培训学习时间比较有限,所以在教学中相对“拘谨”,导致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佳。

二、基于“产学研”协同培养模式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热潮中,大学生可以说是最具实践创新潜力的群体,高校作为育人的摇篮,实施创新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在国家发展需求中应运而生的一种教育发展理念。新事物的产生往往可以吸引人们的注意视线,也可以满足人们成长的好奇心。在就业难、用工难的现状中,调研发现,现在95后更多需要新鲜感来支撑自己工作的动力,他们富有想象力、行动力、创造力、创新力,但需要基础知识的引导与帮助,高校借助产学研结合来培养现如今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可以更好地滿足科技发展的需求,转变能动力。在高等教育改革中,融入产学研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也是高校育人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要面对全体学生,贯穿于育人的全过程。在自身专业教育与综合教育中相互融合,在学生接触较多的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转变学生的固化思维,在综合教育中多给学生实践拓展的机会,锻炼学生的创新技能,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引导学生探索成长,拓展有效的培养模式,创建实践场地,如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借助高校的校内外育人基地,建立课程群组,将实习阶段也融进创新创业实践环节。该课程教育应体现以生为本、促进多元化思维的构建与认知理论的摄入、加强实践能力的锻炼,从而助推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探究理论学习、实践拓展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路径是具有重要意义。

三、产学研结合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措施分析

高校作为育人基地,要在育人环节打好基础,缓解社会人才就业的压力。所以,高等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建构创新思维,融合多元知识素养拓展实践能力,大力积极鼓励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自主创业,建立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引导。

(一)转变创新创业课程教与学的思路

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中应围绕“地方所需、高校所能”的工作思路主动服务地方,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上下功夫,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发力,不断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注重转变创新创业课程的实效性。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应结合专业学科的特点,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从专业发展、求职需求、兴趣爱好、从小处着手,紧紧围绕学生发展重点,凸显课程的优势与实用性,打造科技创新新引擎,加强学生的成长成才教育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着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更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巩固专业知识,在专业教育中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课程需进行课程需求调研,可以根据授课对象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结合学生专业特点,转变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思维。

教师在授课中除了让学生增智,还要培养学生的行动力与“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变成“行动派”,进行知识的转换。让学生充分认识课程的实质含义,创新创业课程包含两个含义,一是创新的思维模式,二是了解创业与培养其能力,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的需求,认识高校开设此课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转变学习思路,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素养、创业的能力。教师要在专业知识的引导中融合转变学生传统“定向”的就业观念与路径,引导学生对专业的深入探究,如何“找不同”将自身的“想法”带问题去深入研究,进行专业的创新,培养创新与研究的意识与行动力。课程的教学模式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加强实践性的比重,营造创新创业的氛围,建立较为优化的实践场地,可以有“走出去”“请进来”双向的环节,不能单一的只是理论教师的陈述,学生盲目的实践,要有主题的设定,帮助学生建立创新创业的思维模式,带动实践检验理论。

(二)组建多元化专、兼职创新创业课程的师资队伍

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作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需要组建多元化专、兼职的师资团队。只有多元化专、兼职的师资团队会给学生营造理论与实践双向体验的课程知识,将校园原始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校外实践中“动化知识”“实践内化知识”多方结合,才能促进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抓好课程体系和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学研究和教法改革,大力推动高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新创业课程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不能只是单一地进行校内理论知识的构建,更需要实际社会工作中“校外实践教师”的社会需求反馈。所以必须组建的师资团队应是针对课程需求的“跨专业”+“校内外”相融合的。专业教师、就业指导教师为学生输入专业知识、创新能力与思维的建立,拓展校外创业成功人士(校友)作为兼职教师,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需求中实际的创新需求。高校应该鼓励与支持校内教师到校外实践单位挂职锻炼,或是大力支持校内教师进行专项课程的实时培训、实训与课程反馈交流,内化将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反馈的教学需求内容进行分析,针对问题收集知识内容、完善教学手段,满足教学需求。组建课程教师群,课程采用专、兼职共同完成,更全面地呈现课程。

(三)加强产学研教学模式的创建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高校要主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将课程多元化入手,充分发掘教学资源,将传统的“课室课堂”加之“实践课堂”整合校内外资源产、學、研多主体联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通过举办“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实训讲座、路演展示等方式,营造创新创业学习与实践的平台。利用学生在社会实践与项目研究,对接校内外资源,借助地方经济发展产业需求,创建实训基地,同时也能反向为地方经济发展输入人才,双向作用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高水平发展,需要搭建开放协同平台,鼓励多方参与,借助校友企业、高校地方联合发展企业积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训、就业、创业平台,为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技术、资源等支持,协助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帮助大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业之路,实现校企协同育人、联合创新。【此论文基于2019年嘉应学院科研项目编号2019SKY03《基于“产学研”协同培养模式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路径探究》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易高峰.地方普通院校产学研合作的困境与出路[J].江苏高教,2015(01):117-119.

[2]乌兰.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5(10):150-151.

[3]张映斌.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J].龙岩学院学报,2017,035(006):108-111.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产学研高校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