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2016-11-05薄小永
摘 要 在新常态下,国家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指导思想,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通过分析传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不足,构建了“内容系列化、过程规范化、形式创新化”的“三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该体系对学院的转型发展和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积极的影响与渲染作用。
【关键词】内容系列化;过程规范化;形式创新化;创新创业教育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指导思想,在该思想下,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重要教育载体,必须将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创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作为自身的核心。因此,在新常态背景下,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指导思想,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以下简称吉农院)提出了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三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促进大学生就业实践能力的提升。
2 传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教学与课程体系不完善
主要反映在大学生对选修课和辅助课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辅助学科开展的不到位,使得大学生不具有创新创业的理论基础。
2.2 缺乏创造力的培养
由于高校创造力的培养体系尚不健全,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较少,且对大学生开创性人格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开发也不够系统和全面。
2.3 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高校的教师虽然经历过系统化的学习过程,但不具有创新创业的经验,所以对创新创业的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
2.4 培养模式单一
多数高校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培养还只是停留在以讲座和竞赛为主要内容的培养模式,缺少对大学生个性化的培养,不能以多元化的培养模式推动大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三化”体系的构建
为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吉农院构建了“内容系列化、过程规范化、形式创新化”的“三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该体系以在校大学生为主要培养对象,大力推进大学生德、智、体的全方面发展,通过“三化”体系的培养,可有效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3.1 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系列化
吉农院的创新创业教育以一系列不同主题的形式进行推进,教育负责人通过对创新创业过程涉及到的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从不同的方面提高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深度理解创新创业所应具备的实际能力。具体包括:技术和产品、商业模式、行业及市场、团队意识等多个方面(如表1所示)。
3.2 创新创业教育过程规范化
过程规范化贯穿于吉农院的整个创新创业教育过程,针对每个不同的教育主题由教育负责人对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主题内容、实践环节、评价体系等进行规范化制定,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学生大学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过程的规范化,为学生营造一种真实、可靠、互动的创业文化氛围。
3.3 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创新化
吉农院打破了传统的以讲座和竞赛为主要内容的培养模式,通过情景剧、多媒体、模拟测试、拓展训练等多元化培养模式促进不同主题教育内容的向前推进,多元化的培养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在不同的环境和氛围中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较好的发散和激发。该模式摆脱了传统方式的枯燥、乏味,让学生真正融入到创新创业的队伍中来,实际感受一下创新创业的真实环境,从而激发大学生在新常态背景下创新创业的兴趣。
4 大学生创新创业“三化”教育的作用
首先,提高了大学生创业的能力。通过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创业过程中分解因素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机会的把握能力和运营的管理能力,使学生具备创业的综合素质;其次,加强了与第一课堂的衔接。仅依靠理论知识进行创业是远远不够的,“三化”教育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而衔接理论与实践的载体即为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最后,营造了校园创业文化的氛围。创业文化氛围给师生创造了一个利于学生成长的“磁场”环境,彰显教育的魅力。
5 结语
吉农院正处于应用技术型转型发展阶段,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极大地促进学院的转型发展。同时,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吉农院学生教育过程中潜在的隐性课程,对学生的集体舆论、人际交往、理想观念等均有良好的渗透作用,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对整个校园的创新创业氛围也具有积极的影响和渲染作用。
参考文献
[1]董玉晶.以“三化”主题班会为载体推动创新创业教育[J].中国西部科技,2016(01).
[2]彭朝林.“三育人”视域下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08).
[3]许东晖.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建立“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中国培训,2016(08).
[4]纪辉.高职学生创业创新教育体系研究与实践[J].现代商贸工业,2016(05).
作者简介
薄小永,硕士学位。现为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助教 。
作者单位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吉林省吉林市 13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