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率
2021-05-25袁长建
袁长建
【摘 要】化学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立足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率的重要性,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教学内容、巩固学生基础知识、建立学情反馈机制等方面去探析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率的路径。
【关键词】新課改 初中化学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6.010
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率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当整合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多元力量,以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为目的,在师生的良性有效互动中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因此,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应被关注,在课前、课上与课后的教学活动中,对作为行为主体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实践进行探析,通过完善化学教学各个环节来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闭环,从而提高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效率。
一、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化学教学效率的重要性
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对物质的结构、组成和性能进行研究及物质转化和调控规律等。当前,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能源科学与环境科学等科学的重要基础,是推进科技进步和现代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正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微观和宏观等诸多问题,与具体生产生活相结合的化学技术,是不可忽视的现代生产力之一。基于科教兴国战略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演进和实施,化学作为我国义务教育学科体系的构成部分,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越加突出。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当前对于学生的化学教育主要来源于学校的系统教育。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能以化学的视角去思考科学、技术、社会、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有关问题,认识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地利用与开发自然资源;增强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相关的挑战时,能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抉择。因此,学生应当牢记元素周期表和化学公式并熟练运用。化学教学能够对学生的记忆能力、认知基础、思维方式进行训练,使学生在具备科学素养的同时,综合素质能够全面发展。
此外,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率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具有具体现实和长远发展的需求。学生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占主体地位,是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的实施对象和接收者,初中作为学生由小学的启蒙阶段到高中的渐趋成熟阶段的过渡阶段,对于个人意识的塑造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关键作用。因此,对于化学教学效率的提高不仅关乎学生的学业发展,还能够塑造其思维,健全其品格。初中化学教师是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力量,是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的实施者和规划者,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究和教学内容的改进以提高教学效率是一名合格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初中化学教师只有在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驱动下,坚持学生在化学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依据具体的教学背景、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实事求是地贴近学生、制定初中化学教学方案,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和学生都应当在化学的教和学的各个环节中进行不断地实践和经验总结,在发展中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使教师教学技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提高。
二、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率的路径
(一)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学生处于从小学到高中的过渡时期,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和要求下具有一定的学习自觉性,但因其自主意识发展得还不够成熟,并非所有的学生都是自觉主动地学习化学,或是迫于教师与家长的压力和要求,或是由于其他外在牵引因素。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当站在学生的视角,发掘学生的兴趣所在,通过创设初中化学教学情景来引导学生逐渐沉浸式地进行课堂学习,可以利用化学趣味小实验将课本中的抽象原理和公式化作直观生动的实验现象,把握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令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领略化学的奥妙,发自心底地对化学产生浓厚的求知欲。初中化学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内开展化学常识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有助于使学生产生为了不落后而努力进行竞赛准备的动力,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在竞争中形成朋辈榜样,促使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形成你追我赶的良性前进模式。此外,初中化学教师还应当注重自身对学生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教师的教育教学态度都会对学生形成即时反馈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若是严谨认真地对待教学,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较为严谨认真,倘若学生发自心底地敬爱化学教师,那么也会更加认真地学习化学这一科目,从而实现学生在成绩提高的同时促进化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设计充实的化学课堂教学内容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还体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即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提倡学生参与、体验、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初中化学教师应当将课程定位在一个开放的体系上,让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当以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重点和难点为基础,通过对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等学理研究,依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接受能力,通过多媒体的优质共享化学教学资源的传输功能,在网上检索合适的、有趣的、丰富的教学素材。通过多媒体的办公软件或专业软件制作逻辑框架流程图与思维导图,在上课开始与上课结束时向学生展示,引导学生进行化学课堂中教学重点和难点的预习和复盘,使学生在宏观和微观思维的转化过程中养成发散思维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创造力。
化学这一学科是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转化的,是需要通过化学实验来阐明化学原理的,但并非所有在化学教材与习题中遇到的实验都能在教室中进行展示,或者即使有条件尽可能展示更多的实验,也难以保证每名学生都能清晰观察实验的动态全过程,因为化学实验需要考虑器材的成本和实验的安全性等要素。所以,初中化学教师应当在获取传输的优质化学共享资源的基础上,在课上通过多媒体的视频、音频播放功能向学生展示神奇的化学实验过程,动态的画面会加深学生头脑中关于化学实验的印象,从而使学生理解化学原理,考试答题时的成绩也会更高,进而促进初中化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运用合作学习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初中阶段的化学教育应当是启蒙式、引导式的,同时也要注意这一阶段的基础夯实情况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培养,在巩固其化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引导其由传统的死记硬背机械学习模式转向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初中化学教师可以依据班内学生的化学认知水平、学习能力、性格特征、组织能力、秩序维护、性别差异等因素对学生进行分组,并为其布置适量的化学学习任务。我们都知道化学是理科属性的学科,但仍需要记忆一定的固定知识,比如对于元素周期表的记忆、对于化学公式和化学反应的记忆,并且这些内容的记忆在一定程度上比文科属性的知识记忆更重要。因为语文、历史等学科可以发挥个人主观常识积累和能动意识对问题进行解答,而学生在此前是没有接触过化学这一学科的,所以教师更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化学基础知识的巩固,只有在最初打牢基础、克服困难、养成习惯,才能为学生往后的进一步提高创造条件。同时要看到合作学习还能够通过小组成员之间完成诸如化学实验合作、相互抽背元素周期表与公式、相互检查实验操作步骤、相互批改随堂化学测试和作业等学习任务来有效节省化学教师的时间和精力,为教师有较为充足的时间投入教学设计和学情分析创造了条件,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情谊发展,健全学生的品格。
(四)建立学生关于化学的学情反馈机制
众所周知,事物的前进与发展应当是在不断实践与理论的交互改进中实现的,因此,要看到实践基础上的经验和理论总结的重要性。对应到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则是应注重对学生这一教学主体的学习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在发现问题中改善问题,在教学设计中更新教学方式和内容,不断适应学生的主客观教学需求与其认知能力,以激发学生对初中化学的学习内在驱动力为主,发挥多元力量完善学情反馈机制。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当仔细观察并记录学生的上课状态、回答问题的频次等内容;分析学生的阶段性考试成绩和关于教学建议的随堂问卷调查内容;在不过分打扰家长的情况下,与家长就学生在家的化学学习状态及所遇困难进行沟通;并通过研读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对学生进行学理性的成长阶段的特征认识。初中化学教师在较为全面了解并记录班内学生化学学习状态的基础上,结合他们的性格特征、学习能力、兴趣偏好、生活环境等因素,分析班内学生化学成绩存在差距的原因。教师应尊重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个体差异,并针对这些差异来“对症下药”,对于化学成绩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为其布置合理的、适当的、更具难度的化学能力训练;对于化学成绩和学习能力都有待提高的学生,教师同样应对其给予肯定和鼓励,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与其一同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策略。我们都知道系统中只有补齐了短板才能促进整体的提高,因此,教师应当给予化学成绩有待提高的学生尽可能多的关心和鼓励,促使他们在进步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化学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要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率并非朝夕即可达成,而应是对化学教学全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实践、研究并不断改进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前应进行教学对象分析与教学设计,学生在课前应进行化学知识预习与思考;初中化学教师与学生在课上应保持高效、畅通的课堂互动;初中化学教师在课下应进行教学反思与学情观察,学生在课下应认真完成作业并仔细复习。只有在师生共同努力下,才能達成新课改目标,促进初中化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顾正静.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4):103-105.
[2]宋存定.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浅析[J].读写算,2021(22):91-92.
[3]袁方.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J].新课程,2021(29):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