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
2021-05-25武倩茹
武倩茹
【摘 要】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当代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生活化教学模式是新课改推动下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旨在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把理论知识同实践教学相结合,真正让学生以学为乐,学以致用,让课堂教学不再封闭,而是同社会生活紧密联合,展现其育人价值。本文对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 生活化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6.003
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生涯的起步阶段,思维认知尚未成型,道德观念也未成熟,还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这个时期的学生可塑性极强,小学阶段是塑造优良品质、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任课教师提起对自身教学工作的重视,注重课堂教学的创新。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点,在总结和反思以往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失败,学习和借鉴其他学科教学改革与创新成功之处的基础上,实施生活化教学是可行方案。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脱离生活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并没有纳入考试范围,所以多数情况下只是作为一门素质拓展课进行教学,很多时候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及内容就会形式化,教师按部就班地给学生讲解教材上的知识点,未能够就道德与法治课程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精心做教学设计和课外拓展,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非常浅显,不能够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不能把自己已有的认知和经历利用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无法调动自身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兴趣,课堂参与度不高,导致教师的教学效果不理想,阻碍了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缺乏实践,注重说教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过于重视对理论知识的生搬硬套,未能给学生安排一些实践活动,不仅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无法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个性潜能得到發展。小学生的特点表现为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爱动手操作,部分教师既不能够在理论教学设计上提高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也没有给学生合理设计一些必要的实践活动,课后作业设计也应付了事,长此以往,学生更加不会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也无法真正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价值。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一)便于学生理解知识点
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重在塑造学生的内在,包括思想、态度、情感、价值观;约束和管理学生的外在,包括言行、举止及习惯。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来讲,这些内容都是非常抽象的,单纯的知识搬运很难让学生透彻理解知识内涵,进而外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需要教师以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来开展教学工作。毫无疑问,生活化教学就是一种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特点的有效教学途径,能够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相比以往教师直接生硬的教学切入,这种教学方式更能拉近学生与课堂、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意识到道德与法治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驱使学生主动探究。
(二)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化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地位得以提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教师的教育理念也在随之改变,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大势所趋。生活化教学是教育工作者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的一项尝试,在其他学科中也得以应用,实践证明,取得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任课教师来讲,这也是一次成长的机会。由于过去道德与法治课程处于边缘化地位,使得部分教师怠于认真对待自身教学工作,甚至这门课程由其他教师代课,不仅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未能得到很好的培养,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也有待商榷。构建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推动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快速更新,促使教师为快速达成育人目标而寻求更加有效的教学手段。课堂教学的变化、教师的变化、学生的变化都能够进一步推动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利用生活案例趣味导入
要想让课堂教学有一个好的开始,让学生真正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中,任课教师在正式开始教学工作之前,就要利用一些有趣的生活案例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以学生熟知的、喜闻乐见的生活事件或现象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建立生活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这就需要任课教师提前做好教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来收集、整理、选择合适的生活案例,补充更多的课外资源,为学生的兴趣激发做好准备,为课堂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对于多数小学生来讲,几十分钟的课堂时间相对漫长,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保持集中,也很难在一节课全程以良好的学习状态应对,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给学生创设一些有趣的情境,情境生活化能够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经历,同课前生活案例导入有异曲同工之妙,作用都是为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学生的知识积累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够提高师生、生生互动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例如,在《父母多爱我》这一课中,任课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互动,先让学生分享一些父母爱自己的事例,谈一谈自己的印象和感受,然后将学生分组,要求每组学生以表演的形式来演绎这些事例。学生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孩子,教师可以多给学生提供或创造一些故事背景,比如爸爸妈妈外出工作,只留“我”一个人和爷爷奶奶一起,爸爸妈妈不关心“我”,“我”该如何做?爸爸每次放假都会带“我”去爷爷奶奶家干活,“我”觉得很累,不想去,“我”该怎么办?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来置换和父母的角色,设身处地体验对方的感受,再加上学生之间的进一步讨论和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对父母予以更多的理解,在今后的生活中可以体谅父母、感恩父母、孝敬父母。
(三)設计生活问题发展思维
任课教师需要明白,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师单向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的过程,更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思维方式的形成,使学生能够掌握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课堂互动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和学生提出的问题,任课教师更需要从生活化教学的角度来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自主解决这些问题,帮助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到实践应用的转化,让学生能够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实际上,问题贯穿教学过程始终,课前案例导入时,教师就需要根据自己所设计的课件来提出一些生活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当学生在生活情境当中时,也需要回答教师所提出的一些问题,并把自己的疑问表达出来。教师所提问题只是一个启发学生思维深入的线索,重要的是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有自己的思考和收获。
例如,在《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这一课中,教师给学生准备的问题就可以从生活角度出发,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比如上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下自己身边有哪些东西是塑料制成的,学生很快就会列举一些回答:塑料包书皮、橡皮擦、塑料瓶、零食袋等等。然后教师再让学生想一想生活中的塑料用品有哪些?作用是什么?让学生多举出一些例子,多参与课堂互动。接着教师就可以提问学生:“塑料制品优势很多,非常方便,那么丢弃后的塑料制品会怎样呢?过多的塑料废品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在学生思考讨论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塑料污染的事例:被塑料袋套住的海豹、吃下塑料袋的海龟和海鸟、街头巷尾飞滚的塑料瓶……让学生有塑料污染的概念,意识到污染严重这一问题,就污染原因和改善措施作深入探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评价生活化激励学生
验证小学道德与法治任课教师工作成效的标准不仅仅是学生记得自己所学过的理论知识,更要让学生通过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自身内在、外在的塑造,即学生学习了道德与法治理论,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够在自己的思想、行为、习惯上将这些理论具体表现出来。教师在评价自身工作成效和学生的学习成果时,要注重对学生具体行为习惯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的评价,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观察学生的表现,更要考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学评价体系。因此,日常教学活动中的评价就要通俗化,贴近生活,这需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从心理学角度融入一些技巧。有的学生以往比较内向,不敢面对和教师的互动,但是自生活化教学实施以来,很多学生状态改变了不少,当教师察觉到学生的积极变化时,就要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比如夸赞学生:“你的表现很棒喔!”“你的回答很完美!”“希望你继续保持这样轻松积极的状态!”不同于考试分数和期末评语,日常评价更容易起到激励学生的效果,也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课堂教学氛围更加和谐、轻松、愉悦,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也会达到最佳。
评价不仅包含学校和教师的评价,更应当包含学生的自主评价,还可以包含学生家长的评价,如此保证学生学习评价的客观与全面,检验其学习效果和道德与法治课程育人价值的展现。
(五)作业设计生活化
虽然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理论知识较多的学科,但是教师也不能对实践教学掉以轻心,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方可保证教学的完整和科学。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多给学生设计一些实践性作业,让学生真正感知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内涵和意义,让理论知识深入学生内心。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让课堂教学同真实生活相挂钩,能够使这门课程的教育价值最大程度地展现,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师教学的创新。
参考文献
[1]付晓薇.例谈生活元素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融合[J].家长,2021(22):85-86.
[2]孙秀霞.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2021(20):52.
[3]陈波.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9(4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