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别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行LEEP术后阴道微生态与HPV转归的相关性研究
2021-05-19李虎
李 虎
(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妇科,广东 广州 510000)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 grade squamous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是临床上妇科的常见病,其组织学特征是全层细胞均有异型性,HPV感染宫颈鳞状细胞的底层细胞后导致损伤细胞成熟化加速,以非典型增生、非典型角化、挖空细胞等为表层的鳞状细胞增多[1]。手术是临床上治疗HSIL的主要方法,但是该病常合并HPV感染、阴道微生态紊乱,增加治疗的难度,复发率高[2]。HPV属于球形DNA病毒,促使皮肤黏膜鳞状上皮增殖,对阴道皱襞微生物生长造成影响,阴道黏膜、分泌液中的细菌丧失作用,出现繁殖异常,阴道的防御机制下降,有害的微生物不断侵入,致癌因子、促炎因子加速癌变的发生。近年来有学者提出阴道微生态的环境与HPV的转归、HILS的预后密切相关[3],本文旨在探讨分析高级别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行LEEP术后阴道微生态与HPV转归的相关性,为提高HSIL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提供新的思路。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9月在本院行LEEP术的128例高级别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采取LEPP术治疗,术前确定为HPV、CIN感染,3个月内无性激素治疗史、阴道灌洗及抗生素,6个月内无免疫抑制剂治疗史。排除标准:1年内无性生活,合并恶性肿瘤,免疫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异常,精神障碍,浸润性宫颈癌变,子宫切除,妊娠和哺乳期患者。术后1年随访时间,根据实验室结果分为阴性组和持续感染组。
1.2检测方法 HR-HPV检测。 检测方法:实时荧光PCR。试剂: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仪器:ABI7500全自动基因扩增仪。HR-HPV分型: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采样方法:使用无菌取样刷在子宫颈口逆时针刷刮3圈,取样送检,实验室进行核酸提纯、DNA扩增。检测时间:术后3个月检查一次,2次同一型为(+)视为HPV持续阳性。
1.3研究方法 评价系统:bPR-2014A阴道微生态评价系统[4]。标本:术后1年采集阴道分泌物。指标: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优势菌评估、Nugent评分、PH值。见表1。
2 结果
2.1两组基本情况比较 术后随访1年,HPV转归阴性83例,年龄(40.34±5.69)岁,CINⅡ级48例、CINⅢ级35例;转归持续感染45例,年龄(39.89±5.42)岁,CINⅡ级25例、CINⅢ级20例。两组年龄、CIN分级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1 评价指标及标准
表2 两组基本情况比较
2.2两组HPV转归患者阴道微生态比较 持续感染组菌群密集度Ⅳ级构成比、菌群多样性Ⅳ级构成比显著高于阴性组,且优势菌以革兰阳性大杆菌为主,占83.1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ugent评分、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表4。
表3 两组HPV转归患者阴道微生态比较[n( %)]
2.3HPV转归的影响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是否持续HPV感染作为因变量Y,以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优势菌评估、Nugent评分、PH值作为自变量X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优势菌评估进入方程,均为高级别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行LEEP术后HPV持续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5。
表4 两组HPV转归患者阴道微生态比较[n( %)]
表5 HPV转归的影响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阴道微生态的构成相对复杂,属于机体生态系统。据统计阴道内的菌种超过50种以上,优势菌为乳杆菌,其平衡与阴道菌群结构稳定性、局部免疫反应、内分泌代谢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相互调节与制约,共同维持阴道微生态的平衡[5]。目前,临床上对于宫颈癌发生、发展较为明确的致病因素为HR-HPV感染,该病毒结构为双链DNA,主要传播途径为性传播,整合和非整合状态下均可以感染宿主细胞[6]。近年来,有学者认为HR-HPV的感染转归与阴道微生态的平衡有关[7],一方面HR-HPV感染造成乳杆菌密度下降、致病菌比例上升等阴道菌群的改变,另一方面阴道菌群的结构改变、促炎因子导致阴道本身的自净能力下降,HPV持续感染。高级别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的阴道生态发生了不同程度失调、紊乱,尤其是HPV的持续感染提示预后不佳,病毒对于正常的组织仍旧存在侵蚀性,为病情的恶化埋下隐患[8]。因此,改善高级别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阴道微生态的环境,可促进疾病的康复,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本研究显示,HPV持续感染的患者菌群密集度Ⅳ级构成比、菌群多样性Ⅳ级构成比显著高于阴性组,且优势菌以革兰阳性大杆菌为主,占83.13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优势菌评估进入方程,均为高级别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行LEEP术后HPV持续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阴道微生态作为抵御外界病毒微生物的屏障,会产生过氧化氢、防御素、细菌素、营养等,影响外界病原体的定植和感染。阴道生态平衡维持的关键是乳杆菌的数量,可维持阴道的酸性环境,促进机体的局部免疫功能激活。乳杆菌减少后致使阴道菌群失调,清洁度下降,酸碱度失衡,HPV感染后阴道的微生态紊乱,PH值升高,阴道鳞状上皮内化生在碱性环境下延长,丙酸、丁酸等有害物质的产生增多,对上皮细胞造成损伤,与HPV感染具有协同作用,同时阴道微生态菌群结构的紊乱也会对宫颈的免疫反应造成抑制,导致HPV持续性感染[9-10]。国外有研究显示,阴道微生态的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异常会导致HPV持续性感染[11],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因此,阴道微生态菌群的密集度、种类对于高级别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行LEEP术后HPV的转归至关重要,及时给予合理的阴道微生态制剂调节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的稳定性,可促进高级别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行LEEP术后HPV转阴[12]。
综上所述,临床上对于高级别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的治疗不仅要重视HPV感染的监测,还应该关注患者阴道微生态的改变,及时纠正阴道微生态可促进HPV转归,改善疾病的预后,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