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型教学模式在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实践*
2021-05-19任丽英李倩倩刘家水
任丽英,李倩倩,马 允,王 坤,刘家水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安徽 安庆 241052)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应加大职业教育改革力度、深度和广度。因此,医药类高校高等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在于培养符合医药类专业时代发展要求、企事业需求的学生。分析化学是医药类、食品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1]。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开始重视生存环境和食品药品的安全健康问题,这就需要分析化学教学目的要向社会需求靠拢,培养满足食品、医药类企事业单位需求分析人才;同时认真研究现有分析化学教学模式的不足,调研企事业单位的岗位特点,探索分析化学新型教学模式。教学不仅要注重数量,更应该关注质量,使学生能够高效学习,教师能够有效引导,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根本教学要求[2]。
1 分析化学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
分析化学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主讲传授理论知识、教师设计好实验方案带学生做实验,包括后期数据处理都给学生包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常出现以下问题:(1)教师讲得多,学生被动听课。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做了很多,讲了很多,但教学效果却差强人意。(2)教学内容与实践应用脱节,教师对企业需求了解不多。许多已就业的学生反映,学校开设的许多课程在实际应用时,在课堂上学到的用不到,没学的经常用,还有一些知识已被企事业单位淘汰,很多新方法、新理论在学校都学不到。专业教师对企业需求没有深入了解、学习,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脱离了实践应用。(3)考核方式单一,重理论轻实验。高职高专医药类院校课程考核方式一般分为两部分:平时表现和期末闭卷笔试成绩,再将两部分成绩按百分比权重合成课程最终考核成绩。一些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如分析化学课程,在这种考核方式下,学生并没有注重实验操作的学习和练习,但在实际应用中,实践和理论都很重要,有些职业实践操作甚至重于理论。(4)教学效果差,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不强。高职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很多学生学习习惯没养好、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部分学生虽然有心想学,但会出现学习方法不恰当、自制力不行的情况。进入大学后,没有升学的压力,在面临各种诱惑时,学习更加成为枯燥难忍的苦差事[3-5]。
因此,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转变教师和学生的传统角色,互换角色,让他们逐步从认识到学习的强迫性到必须性再到实用性,学习不是学校、教师、家长等任何人要求他们学,而是为了让自己变成能力出众的人才而学。要改变考核方式,实验理论一起抓,让学生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思维。找到一种代替升学压力的鞭子,督促学生主动学、必须学,最后实现喜欢学、自己学的思维转变,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专研的专业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2 分析化学竞争型教学模式
2.1竞争型教学模式的概念 竞争型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奖励及惩罚措施代替高考指挥棒,继续给学生一些压力,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不得不学”再到“我要学”。为改变现在学生日益懒惰的思维和应付的学习态度,提高教学效果,竞争型教学模式改革作为一次探索,期望改变传统教学的缺陷,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变被动学习态度为自动争取的学习态度。将企业、专业比赛、教学、高校科研融为一体,为社会培养实干创新、积极主动的专业职业技术人才[6]。
2.2分析化学竞争型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 分析化学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基本实验仪器操作能力和培养创新思维。通过开展有效的基础课实验教学模式,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过硬的基本功。教师要充分认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将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紧扣实验课程的培养目标,认识到加强基础训练、增加自主环节、扎扎实实地打好实验基础的重要性。传统教学比较系统、成熟,但由于分析化学课程的特点,学生很难主动产生兴趣。被动学习,应付课程和混日子、混学分的学习态度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问题,再加上教师满堂灌输,把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都变得被动起来。在学习期间,与实践脱离,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分析化学的作用。采用竞争型教学模式,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参加食品药品竞赛,达到提高专业学习兴趣、开发创造潜能、激发创新精神的目的。具体改革思路见图1。
图1 分析化学竞争型教学模式结构示意图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独立学习、竞争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全程参与设计方案的策划与实物制作,培养其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赛让学生经历了一次完整的“设计-制作-实施”实践,参赛过程中学生面对大赛主办方就等同于面对具体的客户,积累了更多专业实践经验。同时,比赛创作有利于学生开拓思维,并在比赛过程中主动获取大量专业信息,查阅已有的实验方案与案例,从而拓宽知识广度,提高专业知识,增强专业技能。指导学生参赛与单纯课堂教学不同,实际案例的把控与操作具有更多可能性和趣味性,也有利于对高等职业院校各个阶段的专业学习进行梳理,充分检验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统筹能力。比赛的认可为学生、指导教师及学校带来的成就感、荣誉及曝光率对一个学科的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应该改变分析化学课程考核体制,通过职业证书[7]、竞赛、实习岗位等多种考核要求,进一步督促学生对课程及专业的学习。
2.3分析化学竞争型教学模式设计及应用实践
2.3.1教学内容及教学计划的制定 根据分析化学课程知识点分布,收集设计教学计划,将教学计划设计的知识点明细罗列出来,分别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已就业学生、在校教师及在校生进行评估和筛选,确定每章节的重点难点,在此基础上删减一些用的不多且脱离实践的抽象理论内容,增加一些在企事业单位常用但课程设计没有重视或没有的教学内容,然后根据企事业单位专业人员及已就业学生的应用经验,确定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的章节重点,做到学以致用,再根据在校教师及在校生的需求确定教学难点,保证教会教懂,最后综合多方人士的意见和建议确定教学计划[8]。分析化学具体教学内容包括:绪论、误差与分析数据的处理、滴定分析法基础知识、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沉淀滴定法、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
以酸碱滴定法这一知识点为例,调查对象包括企业专业技术人员59人、已就业学生93人、在校教师62人、在校生112人,围绕酸碱滴定理论在学生实习企业的应用,展开竞争型教学模式。
2.3.2教学方法 分析化学课程知识点较多且琐碎,特别是理论课教学,均与实验密切相关。单纯讲理论,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对未知的新知识有一种抗拒和退缩情绪,新教学方法的目标就是要把学生调动起来,养成主动要求学习的思维和习惯。因此,要建立竞争型教学方法,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以完成任务和项目的形式学习和掌握知识。
以2018级药学5班学生的酸碱滴定法教学为例,教学方法采用竞争模式。首先,教师以药典中的酸碱滴定应用为案例,讲授理论知识及实验技巧,并根据检测需求设计实验方案,提供标准视频示范教学操作、结果处理及其参考值。第二,给学生布置任务,从药典或企业单位选取检测项目,按照教学的程序,设计实验、演示实验、处理结果,以实验报告及PPT形式汇报实验项目完成情况。第三,根据项目完成情况,制定评分细则,包括实验方案、实验操作规范、实验结果的可操作性及合理性。第四,成绩优异者,可优先进行下一单元学习及设计,给予参与竞赛、优先评优等奖励;成绩不合格者,再给1次机会,3次不合格者,需重修课程。
竞争型教学模式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也会让他们产生危机意识,明白资源有限,不争取就会错失机会,进而达到让他们主动学习的目的,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同班学生、同校学生、其他学校学生竞争,让学生找到学习的成就感,通过与教师制定的标准作对比、承担企事业单位的项目任务,让顾客去挑剔和评判,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专业职业能力,通过实验方案的创新挑战和完善行业标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
2.3.3考核方式 考核标准的制定是竞争型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保证。我校传统教学模式考核分为两部分,平时表现和期末闭卷考试,其中平时成绩占40 %,笔试成绩占60 %。虽然也涉及到利用平时成绩权重学生的综合成绩,但基本流于形式,以卷面分为主,以考定结果。这种考核方式既没有发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也起不到让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更达不到让学生掌握分析化学专业知识的教学目的。学生大多不重视平时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学过之后就把学习内容忘记了,有些存在投机和侥幸心理的学生平时不听课、不动手操作,甚至找别人代上课,在期末考试时,更是突击、投机,只为最后考试及格,导致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企事业也大多反映学生专业知识不扎实。因此,要改变这种过于笼统和只重视结果的考核方式,采用与竞争型教学模式相匹配的新型考核方式。考核分为出勤及守纪律(占10 %)、理论竞争(占20 %)、实验竞争(占20 %)、任务完成情况(占30 %)、期末考核得分(占10 %)及创新突出能力(占10 %),规定:总分及单项成绩100分,综合成绩按权重合成最终评分作为最终成绩。成绩分为优秀(≥90分)、良好(≥80分且<90分)、中等(≥70分且<80分)、合格(≥60分且<70分)、差(<60分)。对于单项成绩达到良好、总成绩90分以上者给予奖励;创新突出能力考核作为额外加分项,不合格不用重修课程,除此以外,单项成绩差及总成绩<60分的学生必须重修课程。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学生投机和侥幸学习的心理,也可以根据综合成绩评判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2.3.4奖励措施 根据以上考核方法,对于单科和总分都非常优秀的学生,可在奖学金评定、各类评优、优秀实习岗位上优先考虑,给予奖励,如果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厚,可以继续利用课余时间给予指导,并鼓励这些学生参与科研课题、参加技能大赛、承担企业检测等一线任务或项目、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等,多方位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创新及职业能力。
3 结果与讨论
竞争型教学模式是教学领域的有益探索,倡导竞争的学习方式,融会贯通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模式已在本校2018级药学专业应用,选取2018级药学5班(53人)和6班(59人)两个班级,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3.1竞争型教学模式的观察组学生各项能力考核结果分布见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出勤及遵守纪律情况良好,只有个别学生出现严重逃课现象。期末考核成绩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创新突出能力这项为额外加分项,不及格课程不必重修,但表现突出者可优先考虑奖励,从数据看,这项学生表现差强人意,学生的创新能力明显不足。综合成绩分布比较均匀,反映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表1 观察组学生综合能力评估表(人)
3.2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在竞争型教学模式下,期末考核成绩提高,观察组高分学生增多、不及格学生减少,这是竞争型教学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收益。观察组学生分段主要集中在良好水平,中等及合格也占很大部分;对照组主要集中在中等合格区域。这体现了有动力的自主学习和被动的学习效果。
表2 两班期末考核成绩对比表
3.3通过对对照组及观察组学生进行调研,分别就分析化学知识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应用、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及创新能力的锻炼进行评价,见表3。从数据看,在三种评价中(不满意、一般、满意),大部分学生对各模块评价都是一般。但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关心自己的课程及课程采用的教学模式,而且能够客观地评价两种教学模式。
表3 学生对不同教学模式的评价(%)
4 结语
将竞争型教学模式应用到分析化学课程中,通过成效评估监控整个教学环节的实施,对学生学习过程及时干预与指导,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参与程度,也提高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多角度、全方位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发挥了他们的课堂主体地位的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改革中,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也在广度和深度上得以提升,特别是与企业合作,更锻炼和提升了教师的应用实践教学能力,达到了课程大纲要求的学生对各项能力掌握的要求,锻炼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学校在发展阶段、竞争型教学的考核和奖惩制度仍有待完善、教师与企业还需更加紧密地合作教学、学生的实践操作及创新能力培养及考核方式还有待完善等,但竞争型教学模式的优势非常值得教育工作者研究和完善,期待竞争型教学模式能为教学改革提供积极有效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