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基底窄长结肠憩室炎采用憩室内翻加大网膜填塞缝合治疗的报道
2021-05-19宋培玉贾国群
宋培玉, 贾国群
(1.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县医院普外科,内蒙古 商都 013450;2.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
结肠憩室检出率逐年提高[1],目前结肠憩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2]。本例报道一例基底窄长化脓性结肠憩室炎合并周围炎,手术切除容易发生肠漏,我们行憩室内翻加大网膜填塞缝合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男性患者,59岁。因右下腹持续性胀痛不适,伴恶心、消化道症状,无黄疸,发热最高达39.1℃,于2019年10月19日入院。查体:巩膜无黄染,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和局部肌紧张,墨非氏征阴性,肝脾未触及肿大。
1.2辅助检查 白细胞16.9×109/L,中性粒细胞16.7×109/L,血红蛋白105 g/L,血小板219×109/L,超C-反应蛋白59 mg/L,总胆红素12.1 μmol/L,直接胆红素5.2 μmol/L,间接胆红素6.4 μmol/L,白蛋白33.6 g/L,谷丙转氨酶39 U/L。彩超提示:急性阑尾炎伴周围炎。初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
1.3手术方法 于2018年10月19日在腰麻+硬膜外麻醉下阑尾切除术,术中发现阑尾直径0.8厘米、轻微充血水肿明显、无化脓性改变。考虑到单纯性阑尾炎不会造成病人炎症指标和体温改变如此明显,决定进一步探查。探查发现距阑尾根部约10厘米处升结肠外侧壁一囊袋状结构、表面充血水肿明显、局部点状发黑坏死、接近穿孔,考虑升结肠憩室化脓感染,欲行憩室切除术;但发现憩室基底部窄长、环绕伸结肠周径近一半(见图1、图2、图3),并且炎症较重;如果行憩室切除就意味着把升结肠横断一半,可能致肠漏;如果行右半结肠切除术,但未行术前准备并且合并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最后决定行憩室壁内翻外加大网膜填充压迫憩室口并缝合。具体方法为:将憩室囊壁顺憩室基底部内推过憩室口进入升结肠,相当于将憩室囊壁翻转(见图4),憩室内感染性内容物流入结肠,并且憩室被翻转囊腔消失,不会继续感染;然后将附近大网膜衬垫的憩室口处并与升结肠缝合固定(见图5),防止憩室再次突出。右侧结肠旁沟憩室处放置腹腔引流管一根,盆腔放置腹腔引流管一根。
图1 憩室口正侧面观 图2 憩室整体外观
1.4术后观察 术后第三天病人腹痛腹胀好转、已经排气,进流食后未觉不适。术后体外在36.8~37.6 ℃之间。术后第七天,无特殊不适,顺利出院。术后50天回访病人无不适症状。
图3 憩室与结肠的位置关系 图4 内翻后的憩室
图5 大网膜填塞憩室口并缝合
2 讨论
结肠憩室是由于肠壁先天性发育不全或缺乏内在的肌肉紧张力,或者肠壁肌层退变和肠腔内压力升高所致[3]。随着我国饮食结构的变化,结肠憩室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我国的发病率为0.17 %~1.87 %,其中约5 %存在并发症[4-6]。结肠憩室多无症状,常因发生并发症,如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出血、憩室炎引起症状,并可能形成狭窄、憩室炎、化脓穿孔等[7]。憩室颈变窄使憩室内的致憩室内容物不能排出、反复粪便和分泌物排空不畅而容易并发炎症,研究报道憩室炎的发生率可达10 %~35 %[8]。本例为因憩室口径狭窄而致憩室内容物不能排出、细菌反复感染而导致化脓性炎症反应。结肠憩室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发生憩室炎时常有腹痛、发热、白细胞升高等症状,如持续腹痛提示存在并发症,如憩室炎、出血穿孔等[9],术前诊断率低、容易误诊[10]。本例也把结肠憩室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但术中分析阑尾炎症改变与临床表现不符,进而行进一步探查发现憩室化脓性感染。目前手术治疗是治疗结肠憩室的常用手段,如果为单个憩室则行单个憩室切除,多个憩室则行肠段切除术[11]。但本病例因憩室口狭长,如果行憩室切除术则将切断结肠近一半,并且憩室本身及周围炎症重,极易引起肠漏的危险;如果行肠段切除术,则考虑到患者存在贫血、低蛋白血症、无术前充分的肠道准备而不能进行;术中采用内翻憩室壁进入肠道、外加大网膜填塞并缝合。通过术后观察病人临床症状消失,顺利出院,50天回访无不适,充分证明此种手术方式对憩室基底狭长、感染重及不能行憩室切除术或肠段切除术的病人可以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