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肛瘘术后患者便秘和疼痛程度的影响

2021-05-12徐晓洁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5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护理疼痛程度便秘

徐晓洁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护理;肛瘘术后;便秘;疼痛程度

肛瘘是因为肛门周围的间隙受到损伤、异物和感染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直肠、臀部和肛管的皮肤、肛周而相互间形成异常的瘘管[1]。肛瘘患者主要表现为肿胀疼痛、时愈时溃和脓液溢出,严重降低了其生存质量[2]。手术是治疗肛瘘的常用方法,但因为切口比较大,需要比较长的愈合周期,而且疼痛比较剧烈,需要给予有效的护理。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1年1~6月本院收治的70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22~73(43.19±4.52)岁;病程0.4~14.6(8.73±1.42)年;中医证型为正虚邪恋型17例,阴液亏虚型7例,湿毒内蕴型11例。对照组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22~73(43.75±4.36)岁;病程0.6~14.4(8.69±1.57)年;中医证型为正虚邪恋型17例,阴液亏虚型8例,湿毒内蕴型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对研究内容熟悉明白,同意参加且签订有效的协议书,患者精神认知正常,可以遵循医生的医嘱配合治疗。

排除标准:患有较重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是过敏体质者,患者及家属不依从、不配合及拒绝参加研究者。

1.2 方法

對照组在肛瘘术后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在对患者的疼痛原因进行了解后,指导患者采用深呼吸、听音乐、冷敷、坐浴、局部麻醉等方式分散注意力,从而缓解疼痛。同时鼓励患者正常排便,并嘱患者在大便之后,用温开水进行坐浴,保持肛周清洁。

观察组在肛瘘术后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1)耳穴压豆(皮质下、大肠、直肠);在上述每一个穴位埋豆留置的过程中,嘱肛瘘术后患者用手按压和刺激穴位,以提高疗效,每次耳穴埋豆治疗1~2 min,每天3次,共治疗10天。注意观察肛瘘术后患者耳部的皮肤变化,有无炎症、破溃和过敏等情况。(2)穴位贴敷治疗(神阙、气海、天枢、中脘、大肠腧),穴位贴敷治疗的中药颗粒为芒硝10 g、生大黄9 g、丁香9 g、炒青皮12 g,与白醋调配做成中药饼敷于穴位上。中医定向治疗,穴位贴于:长强穴、八髎穴缓解术后疼痛。(3)西医护理:护士需要开展肛瘘术后疼痛讲座,充分了解肛瘘术后疼痛的原因,减轻疼痛引起的恐惧和焦虑心理,针对其疼痛程度进行有效的处理,如针刺、创面注射麻醉药和冷敷等方法。在大便后可用中药和温开水坐浴,保持肛门部清洁、减轻括约肌痉挛疼痛以及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换药时清洗干净粪便和创面分泌物,采取干净的棉球蘸干,防止残留的水液刺激肛瘘术后患者的创面。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红肿消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便血时间。

采取肛门直肠测压治疗仪检测两组的排便功能:直肠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和肛管静息压。

检测两组的疼痛应激指标:神经生长因子(NGF)、β-内啡肽(β-EP)和P物质(SP)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对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红肿消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便血时间对比

观察组的红肿消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便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直肠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和肛管静息压对比

护理前,两组的直肠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和肛管静息压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肛管静息压和肛管最大收缩压均明显降低(P<0.05),直肠静息压无明显改变(P>0.05),且观察组的肛管静息压和肛管最大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血清β-EP、SP和NGF水平对比

护理前,两组的血清β-EP、SP和NGF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血清β-EP、SP和NGF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β-EP、SP和N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肛瘘常由肛周脓肿、肛门裂开反复感染和直肠肛门损伤和等因素导致[3]。据相关资料显示,在肛门直肠疾病中,肛瘘的患病率仅次于痔,大约占临床上外科疾病的3%~5%[4]。肛瘘患者会出现局部反复流脓,伴有疼痛和瘙痒,肛瘘不能自愈,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造成直肠肛管的周围出现脓肿[5-6]。中医认为,肛瘘的发生是因为机体湿毒内蕴,再次肛周血运不畅,湿热和气血之间相互搏结,逐渐形成脓肿,脓肿发生破溃后,余毒未尽,蕴结不散,疮口不收,反复多次发作,进而引起肛瘘的发生[7]。肛瘘术后由于肌肉和肌肤受到损伤,造成气血郁滞于络外,脉络断裂,经气受其所激,造成经脉气血不畅,引起机体局部肿痛,或者术后机体气血虚弱,无法有效濡养,造成新肉的生长速度缓慢,导致创面长时间不愈[8]。护理干预指的是在护理诊断的临床指导下,按照提前制定的干预方案,开展一系列的护理活动。耳穴可以通过机体内的筋络连接到机体中的各个脏器,五脏六腑都能在耳廓上寻找到相对应的部位,当机体患病后时,常常会在耳廓上的相关穴区发生反应,对这些相应的穴位和反应点进行刺激,能有效防病治病[9]。穴位贴敷可以促进药物直接经过患者体表皮肤的穴位吸收,不会受到机体胃肠道的影响,没有肝的首过效应,能明显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芒硝具有泻下通便,清火消肿,润燥软坚的效果;生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的效果;炒青皮具有疏肝理气和消积化滞的效果。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的红肿消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便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表明中西医结合护理能明显改善肛瘘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护理后,观察组的肛管静息压和肛管最大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中西医结合护理能明显减轻肛瘘术后患者的便秘情况。护理后,观察组的血清β-EP、SP和N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中西医结合护理能明显减轻肛瘘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护理能有效减轻肛瘘术后患者的便秘和疼痛程度。

猜你喜欢

中西医结合护理疼痛程度便秘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个体化护理对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效果
规范化护理对癌痛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自我管理效能的作用
大黄附子汤治疗犊牛便秘研究
生大黄脐疗对COPD稳定期合并便秘患者的疗效观察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对48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疼痛程度影响观察
藏药三果汤治疗便秘40例临床疗效观察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脑卒中睡眠障碍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