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推动“五育融合”有效落地
2021-05-08任冰尔孙丽丽
任冰尔 孙丽丽
【摘 要】项目化学习与“五育融合”在内涵、评价标准等方面高度契合,能够为“五育融合”的落地生根提供具体路径。具体而言,项目化学习可以从加强顶层设计、打破智育壁垒、深化有效性研究等方面持续深化,以推动“五育融合”的有效落地。
【关键词】五育融合;项目化学习;路径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24-0011-04
【作者简介】1.任冰尔,江南大学(江苏无锡,214122)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2.孙丽丽,江南大学(江苏无锡,214122)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和教育视频图像研究。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既回答了“培养什么人”,也回答了“怎樣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如何将“五育融合”具体落实到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中,是确保这一理念能够落地生根的重要议题。项目化学习作为优化教学、培育素养的重要方式,为“五育融合”的实践转化提供了一种可能路径。
一、“五育融合”的内涵及其必要性
1912年,蔡元培提出“五育并举”,认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从蔡元培的“五育并举”到当今国家政策提出的“五育并举”,再到有学者针对学生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现实状况,提出“五育整合”或“五育融合”,都成为解决时代教育问题、构建新型教育生态的必然要求,具有紧迫性与必然性。
李政涛从“五育融合”的五个特性对其进行内涵分析,认为“五育融合”是“育人假设、育人实践、育人理念、育人思维、育人挑战”。宁本涛从语义学对“五育”和“融合”分别进行分析,提出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五育融合”,不是德智体美劳的简单拼凑叠加,而是聚焦于学生的课程、活动中互相渗透,从而实现五育整体的共生共长。刘登珲、李华根据沃尔夫冈对概念界定的观点提出了“五育融合”的操作性定义。尽管视角不同,但都体现出“五育融合”的基本立场:强调“五育融合”的整体性、融合性、发展性,对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五育”失衡(疏德、偏智、弱体、抑美、缺劳)和“五唯”顽疾(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与回应,共同指向当前我国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生命价值的缺失,在分科主义、功利主义较为盛行的情况下,呼唤个体生命价值的回归。
二、项目化学习为何能够助推“五育融合”有效落地
正如吴遵民教授所说,“五育融合存在教育力分散乃至割裂的问题,难点是需要寻找一个契合点,把原先分离的、割裂的教育形态,通过一个共同的契合点连接在一起”,而项目化学习就可以成为这样一个“契合点”,推动“五育融合”落实到学校和课堂中。
1.内涵的契合。
作为核心素养时代的关键术语,项目化学习的独特性在于以下方面:一是指向核心知识的再建构;二是创建真实的驱动性问题和成果;三是持续探究;四是学生的发言权和选择权;五是教师和学生对项目的全过程反思;六是公开展示作品。从表面上看,项目化学习的主阵地仍旧是智育,其实不然,它可以运用于任何“一育”,且它本身也包含“五育”。
为什么说项目化学习可以运用于任何“一育”?从项目化学习的构成来看,可以分为学科项目化学习和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如语文项目化学习、语文和科学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等。无论是单一学科,还是跨学科整合,项目化学习的目标都不仅是“一育”。项目化学习的关键特征之一是“指向核心知识的再建构”,夏雪梅以数学学科的项目化学习为例,研究了数学的核心概念与各生活领域项目化学习的关系(见图1),可以看到数学项目化学习的核心知识,及其指向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内容。从图1所呈现的项目化学习过程可以看出,项目化学习在呈现智育的同时也能呈现美育、体育等,反过来也可以看出体育、美育中包含着智育。
为什么说项目化学习本身包含“五育”?以劳动教育为例,项目化学习可以成为劳动教育和其他各育课程连接融合的契合点,解决劳动教育跨界融入其他四育的关键问题。项目化学习的关键特征中包含“创建成果、持续探究、公开展示作品”,学生在持续探究中创建一个作品并进行公开展示的过程正是学生劳动的过程,“劳动不只是在田野里、家庭里、工厂里存在,也在课堂中、班级内和学习中发生: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艰苦的劳动,是人人一生当中都需要持续迈过的‘劳动关”。尤其是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中需要身体力行、亲自动手,完成一个作品的完整创作,以此来展示他们在项目化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能力、品质。这一点与小原国芳的观点不谋而合,“智育不可能由注入、死记和为考试而用功的方法获得,而是由苦学、动手制作、体验、试验、思考和力行而获得”,同时也体现了身心、手脑交互融合的具身性。项目化学习中“真实的驱动性问题”特征也让劳动教育能够摆脱单纯的“知识世界”,拥抱真实的“生活世界”和熟稔复杂的“工作世界”。在纪录片《极有可能成功》中,项目化学习就让劳动教育成为一个中介环节,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从而促进人的“五育”全面发展。
因为内涵与目标的高度契合,项目化学习为破解五育“融合日常之难”提供了可能路径,能够将“五育融合”具体化为课程形态、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在项目化学习的设计框架中,“五育融合”不再是难以捉摸、无法触及的理念,而是可以与师生教学生活密切结合的日常观念、日常行为。
2.评价标准的契合。
“五育融合”评价的难点就在于“如何整体评价五育融合的效果”而不是孤立地评价“某育”成效。探索项目化学习的评价机制为破解五育“融合评价之难”提供了一种思考路径。夏雪梅在关于项目化学习的研究中将评价分为对学习实践的评价和对学习成果的评价(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到项目化学习的全过程评价与“五育融合”整体评价的契合。已有中小学对此进行了尝试,以杭州市凤凰小学为例,该校通过项目化学习打通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学科壁垒,以此实现“五育融合”。学生在对语文课文进行剧本编写或插图设计的实践学习过程中,既受到了经典文本的思想熏陶,也锻炼了表演能力、绘画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学生的“五育”综合素养得以提升。
三、项目化学习融入“五育融合”的对策
1.加强理论研究和顶层设计。
“五育融合”是我国对怎样育人、怎样提升育人质量问题的回答,加强理论研究和顶层设计,才能自上而下利用政策推动解决“五育融合”教育生态难题。要让项目化学习从边缘活动真正走进学校核心课程中,仍需要改变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学科主义和功利主义至上的教育生态危机,只有改变“唯分数、唯升学”的教育评价指挥棒,才能改变“智育”独大的现象,项目化学习才能承担践行“五育融合”的时代使命。
2.打破“智育+”的学科壁垒。
当前关于项目化学习的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语文项目化学习、数学项目化学习、科学项目化学习等学科中,仍以“智育”为中心辐射其他各育。虽然项目化学习指向核心知识的再建构,指向高阶思维,已经并不局限于狭义的“智育”范畴,如作业、成绩等,但我们更应该看到项目化学习能够以“体育”或“美育”等为中心辐射其他各育,比如在“美育+”项目化学习中渗透黄金分割线的数学智育知识,而不仅仅是在“智育+”项目化学习中渗透艺术审美。因此,在“五育融合”理念下运用项目化学习,关键要打破以“智育”为中心的视野局限。
3.增强项目化学习的多角度评价。
将项目化学习应用于教学,只是走出了“五育融合”落地生根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对其实施效果进行有效评价。已有大部分实证研究表明,项目化学习对学生的学习具有积极作用,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业成就和素养发展,但已有研究也显示,项目化学习对学生的影响在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时间周期上存在差异。
对中国学生而言,项目化学习的适应与评价问题尤其值得关注。中国学生受传统课堂的影响,已经适应了自身作为“知识容器”的角色,面对承载着“五育融合”的项目化学习,往往不知从何处下手。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评价要聚焦学生的两方面表现:其一,不同类型的学生对项目化学习是否能够接受,以及接受程度;其二,学生在“五育融合”的项目化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
同时还要关注教师对项目化学习的教学适应问题。已有对项目化学习效果的评价,主体是学生,关注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中的学习效果,相对忽略了教师的主体地位。而教师作为项目化学习的设计者和引导者,不应该处于边缘和被忽略的地位,原因有二:其一,对学生来说,教师能否做到合理设计与引导,带领学生适应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其二,对教师自身来说,如何打破自身在长期的学科教学实践中所筑起的学科边界和壁垒,提升自身跨界融合的思维品质和能力,是影响自身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李政涛,文娟.“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20(3):7-16.
[2]李松林.全面发展教育的关键在于整合[J].教育科学研究,2019(6):1.
[3]李政涛.“五育融合”,提升育人质量[N]. 中国教师报,2020-01-01(3).
[4]宁本涛.“五育融合”与中国基础教育生态重建[J].中国电化教育,2020(5):1-5.
[5]刘登珲,李华.“五育融合”的内涵、框架与实现[J].中国教育科学,2020(5):85-91.
[6]华东师范大学新闻中心.如何破解“五育融合”瓶頸难题?华东师大成立全国首个五育融合实践联盟[EB/OL].(2020-01-02)[2020-11-01].https://news.ecnu.edu.cn/e7/49/c1833a255817/page.htm.
[7]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8]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9]林克松,熊晴.走向跨界融合: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价值、认识与实践[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0(2):57-63.
[10]张文兰,胡姣.项目式学习的学习作用发生了吗?——基于46项实验与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9(2):95-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