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破膜提高孕产妇引产疗效

2021-05-08马飞群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6期
关键词:破膜水囊胎头

马飞群

(武汉太康医院 妇产科,湖北 武汉 430040)

0 引言

随着医疗水平不断进步,医院剖宫产率逐渐上升,为了更好地加速产程进展,进一步降低剖宫产率,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的质量,进一步保证孕妇与胎儿健康安全是临床产科医护人员的重要职责[1]。当继续妊娠伴随的母胎风险高于终止妊娠带来的母婴风险时,临床上常予引产治疗。在对孕产妇进行引产的过程中,子宫颈水囊和人工破膜和/或催产素,地诺前列酮栓(欣普贝生H)是比较常见的引产方式,但引产方式具有一定差异性,需要在实际引产的过程中根据孕妇具体情况采取合适引产方式,最大程度上保证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因而本次以74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途径探究人工破膜提高孕产妇引产疗效,相关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74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37例。观察组中孕产妇年龄范围在21-40岁,平均在(30.50±5.08)岁。孕周 39~41 周,平均孕周(40.00±6.66)周,初产妇30例、经产妇7例。对照组孕产妇中年龄范围在22-38岁,平均在(30.00±5.00)岁。孕周39~41周,平均孕周(40.00±6.66)周,初产妇30例、经产妇7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和家属对研究内容充分了解,且自主参加。单胎头位,胎儿情况正常;无头盆不称。排除标准:曾有或现有精神疾病者;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者。阴道分娩禁忌症;产科医师评估不可进行阴道试产。

1.2 方法

对照组:不实施人工破膜引产,即:宫颈条件差,宫颈Bishop评分0-3分,第一天晚20:00左右宫颈上水囊,第二天08:00左右取宫颈水囊或夜间水囊自行脱落,宫颈一般消退50%,宫口开大2.0cm左右,有和/或不规则宫缩,予抗感染治疗,予小剂量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引产中使用500mL生理盐水混入2.5IU的催产素,采用初始滴速每分钟4滴的方式治疗,根据孕妇胎心以及宫缩情况调整滴速,每次逐渐递增每分钟4滴,直到孕妇能够产生规律且有效的宫缩,但是最大滴速不能超过每分钟40滴;当达到最大滴速的情况下孕妇还未出现明显宫缩,可以适当增加催产素浓度,仍未出现明显宫缩的情况下不能再增加浓度,避免出现并发症。

观察组:实施人工破膜引产,即:宫颈条件差,宫颈Bishop评分0-3分,第一天晚20:00左右宫颈上水囊,第二天08:00左右取宫颈水囊或夜间水囊自行脱落,宫颈一般消退50%,宫口开大2.0cm左右,有和/或不规则宫缩,予抗感染治疗,即行人工破膜(这时破膜安全),观察宫缩1小时左右,如未临产,予小剂量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如临产,密观产程进展。引产均成功(人工破膜后6-10小时均可经阴道分娩)。破膜前、后需要听胎心,在胎心音良好的情况下破膜;破膜前需要严格消毒外阴及阴道,以及指导产妇排空膀胱,进行阴道检查排除明显头盆不称或者胎位异常的情况,如果胎头没有完全衔接的情况下需要排除脐带脱垂;对于前羊水囊充盈明显的孕妇,需要抬高臀部,并在2次宫缩之间用手指做为引导,避开宫颈旁以及阴道组织,注射针头刺破前羊水囊,破口不易过大,使羊水缓慢流出,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在阴道内使用手指阻止羊水过快流出,防止脐带脱垂;观察2次宫缩后感觉胎头下降以及无脐带脱垂的情况下再抽出手指然后放平臀部;前羊水囊不充盈的情况下,胎膜紧贴在胎头表面,且胎膜与胎头之间没有缝隙的情况下,需要以左右中指和食指深入阴道引导,右手持有齿钳,钳夹撕开胎膜退出,用手指将破口扩大并注意观察羊水性状(颜色及流出量)、胎儿窘迫以及有无感染征象;如果破膜后没有明显羊水的情况下可以用手将胎头向上推或者扩大胎膜破口,使羊水能够流出;破膜后需要注意观察产妇是否有咳嗽、憋喘、呼吸困难以及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的情况。当出现频发的晚期减速提示胎儿窘迫,需及时剖宫产终止妊娠。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引产成功率,①显效:破膜后,静脉滴注小计量缩宫素,患者宫口扩张大于等于4厘米;②有效:破膜后患者宫口扩张至3厘米;③无效:静脉滴注小计量缩宫素后,患者无明显规则性宫缩现象。总有效率=(①+②)/37×100%[2]。

(2)对比两组分娩方式,包括经阴道分娩、剖宫产。

(3)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羊水性状(颜色及流出量)、胎儿窘迫以及有无感染征象。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引产成功率

引产后,观察组引产成功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格1。

2.2 分娩方式

引产后,观察组经阴道分娩高于对照组,剖宫产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格 2。

2.3 不良事件发生率

引产后,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格3。

表1 引产后两组引产成功率比较(n,%)

表2 引产后两组分娩方式比较(n,%)

表3 引产后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需要承受极大痛苦,并且在分娩中很容易对会阴造成损伤,出现大出血,危及母婴生命[3]。所以在分娩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缩短产程时间,保存产妇体力,减少产妇分娩时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其中引产是促进孕产妇临产的主要方式,而引产中比较常见的方式有宫颈水囊引产和人工破膜和/或小计量缩宫素静脉滴注,地诺前列酮栓(欣普贝生H),不过在实际引产中需要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采取合适引产方式,最大程度上保证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4]。在对孕产妇进行引产的过程中,催产素能够起到一定效果,但单独使用催产素进行引产成功率低,地诺前列酮栓(欣普贝生H)可控性差,存在较大风险,甚至威胁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以在实际引产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孕产妇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引产方式。

人工破膜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引产方式,在早期人工破膜能够直接观察到羊水的动态变化,可以使医护人员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的情况,并进行有效处理[5-6]。在实际人工破膜的过程中,可以在产程初期诱发宫缩进入产程,有效缩短产程,且人工破膜后胎头能够代替前羊水囊的作用,使增大的半径对宫颈的压迫扩张作用增强。在羊水流出之后,宫内的容积会减小,相关压力下降,子宫肌纤维变短,能够使宫缩强度增加[7]。在实际引产的过程中,人工破膜能够产生催产素作用比较理想的内环境,使得子宫对催产素的刺激更加敏感,自发宫缩加强,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在对孕产妇进行引产的过程中,在保证无菌操作的基础上实施人工破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能够更好地提高引产成功率,保证分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8]。在实施人工破膜的过程中,不能用力过强而导致宫颈出现裂伤的情况,而且头高破膜的时候需要使羊水缓慢流出,防止脐带脱垂而出现胎儿窘迫的情况。而且在实际引产的过程中,需要向孕产妇及家属详细告知相关知识、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并在解释中了解孕产妇及家属的文化知识水平,根据其不同水平进行不同层次的告知,使得孕产妇以及家属能够更加直观清晰的了解病情,进一步配合医护人员[9-10]。此外,在引产的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孕产妇的生命体征,并及时了解孕产妇的身体状况及内心感受,对存在焦虑情绪的孕产妇需要及时疏导,缓解其焦虑情绪,进一步保证引产的安全性。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两组中观察组的引产成功率36(97.29%)要高于对照组28(75.67%);观察组的经阴道分娩高于对照组,剖宫产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4(10.81%)要低于对照组11(29.72%),充分证实对孕产妇引产中实施人工破膜具有临床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对孕产妇实施人工破膜具有良好效果,可有效提高引产的疗效,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破膜水囊胎头
体位及上推胎头时机对胎头深陷骨盆转剖宫产术患者取胎头成功率及手术并发症的影响
一次性宫颈扩张球囊联合人工破膜及催产素静脉点滴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波浪与水囊潜堤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
使用改良式托取胎头法治疗头位剖宫产术中胎头高浮的效果
徒手旋转胎头对持续性枕后位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Foley尿管低位水囊牵拉频率对足月妊娠宫颈成熟度的影响研究
胎头吸引术对母儿的影响
不同人工破膜方式在产科临床应用中的随机对照研究
低位双腔水囊引产在晚期妊娠的临床分析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