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 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2021-05-08赵静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9期
关键词:伊曲康唑两性霉素真菌性

赵静华

(荆州爱尔眼科医院,湖北 荆州 434000)

0 引言

真菌性角膜炎具有较高发致盲率,其为致病真菌感染所致[1]。此病症具有起病慢、病程迁延、致盲率高等特点,对患者视力水平、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临床统计,真菌性角膜炎好发于务工人员、农民,而引发的致病菌为曲霉菌、镰刀菌,部分患者还会因眼部植物性外伤史、机体免疫力下降、眼部局部低抗力低等致病,因此,积极做好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改善患者视力水平、降低致盲率具有积极作用[2]。目前,临床在真菌性角膜炎治疗中多以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滴眼液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本次针对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应用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滴眼液治疗效果与安全性进行评价,特抽取80例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符合本次研究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的治疗措施作为分组依据,将80例患者分2组,即对照组、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25~66岁,平均(45.45±8.14)岁;病程0.5~4.0个月,平均(2.20±0.53)个月,病情分级:重症、中症、轻症分别5例、25例、10例。实验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24~67岁,平均(46.02±8.47)岁;病程0.5~3.5个月,平均值(2.00±0.57)个月,病情分级:重症、中症、轻症分别5例、23例、12例。统计处理两组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诊断标准:参照眼科学中关于真菌性角膜炎诊断标准(发病早期,患者即出现了相应的异物感,另外还出现畏光流泪,或是眼痛等刺激症状;部分患者伴有虹膜睫状体性的炎性反应,前房出现灰白色的黏稠及积脓;检查时,出现角膜的病灶,并呈现出灰白色,表面有粗糙感,易被刮除),结合影像学检查与实验室检查确诊[3]。病情分级标准:角膜溃疡的直径小于2 mm,溃疡表浅,且前房没有积脓为轻症;角膜的溃疡直径在2~4 mm,溃汤的深度已达到角膜层厚的50%,且前房有积脓,液平<3 mm为中症;角膜的溃疡直径超过4 mm,溃疡的深度已超过了角膜厚度的50%,前房出现积脓,液平超过3 mm为重症。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者;治疗适应症者;临床资料完善者;家属知情且同意。排除标准:药物禁忌证者;意识不清者;语言障碍者;听力障碍者;心血管徉病者;恶性肿瘤者;中途退出者;治疗前用过其它药物治疗者。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伊曲康唑(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124)治疗,口服,每次0.3 g,每天一次,实验组给予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滴眼液治疗,伊曲康唑用药方法同对照组一致。两性霉素B滴眼液由本院医师自行配制而成,浓度为0.15%,每次滴1~2滴,每半小时滴一次。在用药过程中,不可更改药物或是加用药物。2组均连续用药1周。

1.3 分析指标。①对比症状改善时间,症状包括角膜溃疡、前房积脓、畏光流泪、异物感,由随访统计;②治疗总有效率,评价标准:参照眼科学中关于真菌性角膜炎诊治标准进行评价,即:患眼所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荧光素染色检查结果为阴性,涂片检查结果为无致病性真菌为显效;患眼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有所症状,病灶面缩小程度超过50%,荧光素染色检查结果为阴性,涂片检查结果表明无致病菌为有效;患眼症状没有变化,病灶面积缩短程度低于50%,荧光素染色检查结果为阳性,涂片检查结果表明仍有致病菌为无效[4]。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③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SPSS 22.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症状改善时间),用t、进行检验、表示,计数资料(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用(χ2)、百分数(%)进行检验、表示,2组数据资料,以P<0.05表示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症状改善时间比较。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角膜溃疡、前房积脓、畏光流泪、异物感等缓解时间明显较短(P<0.05),见表1。

表1 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表1 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异物感(d)实验组 40 15.34±3.55 15.34±3.85 17.89±4.35 13.27±3.77对照组 40 21.65±5.17 20.45±5.00 24.57±6.16 17.75±4.99 t - 6.3634 5.1214 5.6024 4.5305 P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组别 例数 角膜溃疡(d)前房积脓(d)畏光流泪(d)

2.2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见表2。

表2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均没有出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真菌性角膜炎属于眼科最常见的一种致盲性疾病,以致病菌感染所致。但临床将真菌性角膜炎的病因分为两种,即一种是外因、另一种是内因,其中内因为免疫功能下降所致,外因则为植物性角膜外伤所致,且随着抗生素、皮质类固醇等药物的滥用,增加了真菌性角膜炎发病率,且治疗也较为棘手。当患者出现真菌性角膜炎后,会因不同的致病菌种,产生不同的临床表现,即多数病情较为徐缓,刺激症较轻,之后会出现角膜溃疡的表现,表面为乳白色状覆盖,外观干燥、少光泽,且外围还会分布点状的混浊,形成卫星病灶,随着病灶的侵入,会引起前房积脓、虹膜炎等,故尽早诊治非常有必要。真菌性角膜炎病情迁延,且病程较长,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目前,临床在真菌性角膜炎治疗中,主要以降低致盲风险为原则,全面提高预后效果,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目前,真菌性角膜炎治疗多以手术或是药物治疗,手术虽可以快速清除病灶,促进病情好转,但手术费用较高,再加上手术费用高,对于经济较差的患者的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康复,故手术治疗适用性较差。药物治疗相较于手术治疗具有成本低,不影响工作,且对患者耐受力、免疫力要求较低,故临床应用较为广泛。近年来,临床治疗真菌性角膜炎多以伊曲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滴眼液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伊曲康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剂,口服后,可以结合真菌细胞膜上的色素P450,抑制氧化酶介导中的麦角甾醉合成,从而实际治疗效果[5]。此药物亲脂性与角质性较好,穿透效果理想,在抗菌消炎中作用突出。两性霉素B滴眼液是一种抗真菌药物,通过真功结合损伤的通透性,破坏真菌细胞的代谢,以此来实现抗菌目的[6]。将以上两种药物联合,可以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抑制病协和的同时减少感染引起的炎性反应,加快病情转归,缩短治疗时间的同时提高治疗效果,促使患者病情尽快好转。且联合用药后,不会出现不良反应,故用药安全性较高。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角膜溃疡、前房积脓、畏光流泪、异物感等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2.5%(P<0.05),且在用药后,没有出现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应用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滴眼液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均较高,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伊曲康唑两性霉素真菌性
全方位护理干预应用于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中的分析
全方位护理干预在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耳道冲洗与硼酸滴耳液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观察
浅谈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护理效果
病理确诊的肺毛霉菌病五例临床分析
鼻子里也会有真菌吗?
两性霉素B脂质体穿透真菌细胞壁将两性霉素B直接传递至细胞膜上的麦角固醇
派瑞松联用外耳道双氧水冲洗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肝移植术后毛霉菌素感染使用两性霉素的护理
伊曲康唑的特性鉴定
流化床包衣工艺在伊曲康唑速释微丸制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