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职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育”策略研究
2021-04-23周晔梁芷铭
周晔 梁芷铭
【摘 要】本文分析民族地区高职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意义,阐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困境,结合民族地区特殊地理位置和高职院校育人功能论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育”策略:理论教育,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宣传培育,守牢网络意识形态阵地;文化涵育,大力培养同心同德校园精神;实践化育,做实与国家民族的同频共振等。
【关键词】民族地区 高职学生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47-0030-03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中华民族的同心同德,贯穿党的百年历史、中华民族的伟大征程。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牢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大国工匠是我国的重要战略,民族地区高职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对促进中华民族复兴、保障文化安全、加强边疆区域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结合民族地区特殊地理位置和高职院校育人功能,提出采用“理论教育、宣传培育、文化涵育、实践化育”(简称“四育”)相统一的策略,着力培育民族地区高职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民族地区高职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意义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情感根基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中国最伟大的梦想,这个中国梦凝结了14亿中华儿女共同的梦想,它的实现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强大精神纽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时,用“石榴籽”“生命”“眼睛”等来比喻,表明中华民族的伟大成就是各民族守望相助的成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汇聚了56个民族的力量,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情感基石,也是应对复兴路上各种风险挑战的精神力量。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追梦人、见证者和建设者,是未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的中坚力量,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因此,要帮助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凝聚奋勇向前的精神力量,使其把个人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把自身发展与时代命运紧密联系。
(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应有之义
国家安全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整个国家安全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民族地区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历史文化、鲜明的宗教信仰、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国家间意识形态交汇、渗透和争夺的复杂区域,自然也是应对文化安全挑战最多的地区。加强民族地区高职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形成文化安全机制,有助于构筑民族地区国家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的屏障,为国家发展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三)民族地区发展的必然要求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既是学术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事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事关民族团结、区域发展,事关“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人才资源的储备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推进。随着“十四五”发展规划目标的确定,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享有区位优势的民族地区迎来继续深化改革、经济社会发展快速上升的关键时期,同时也面临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民族成分繁多且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外来思潮入侵而监管难度大等现实难题,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促进民族地区文化强区建设、提升其整体经济竞争力做好文化安全的准备。同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有利于各民族、各地区之间团结协作,以东部拉动西部,各民族拧成一股绳,打造优势互补的合作发展模式。
二、民族地区高职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困境
(一)多种社会思潮和分化势力冲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必然带着鲜明的地区和民族色彩。民族地区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区,也是各种历史、文化和思潮的汇集区,具有绚烂多姿的文化传统、民族风情的同时,也面临着民族成分多元多样、意识观念更新较慢、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而民族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历来是西方文化渗透的前沿阵地,是各种民族主义思潮、宗教思想交融、碰撞的敏感地区,是境外文化渗透的前沿阵地,这些都给民族地区文化安全、给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带来挑战。
网络的普及深刻改变着世界,也拓展了学生交流、学习、生活的方式。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互联网移动终端,而部分西方国家和媒体利用网络散播民粹主义、颓废主义、历史虛无主义等社会思潮,侵蚀着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不断冲击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削弱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直接影响大学生对国家及历史文化的情感认同,混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的边缘化,弱化了主流价值观的传播
意识的构建离不开教育的常态化,离不开主流价值观的宣讲与培育,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立身之本。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肩负着主流价值观的传播重任,只有牢牢守住这个阵地,才能凝聚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共识。然而,现实难题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侧重应用型、专业型、技术型人才,侧重对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导致不少高职院校出现意识形态教育边缘化、思政教师队伍边缘化的问题;不少非思政教师和大学生群体对思政课的重要性理解不到位,经常用实用性、利益化等方式评价和看待思政课,导致高职院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成为口号式教育,较难培养具有较高政治觉悟和文化素养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三)高职院校协同育人机制的不完善,缩窄了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渠道
高职院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协同育人机制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也是高职院校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效能的重要保障,它要求学校形成有机联动的工作格局,在“三全育人”理念下实现高校思政工作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而目前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学工处、宣传部、教务处等部门各自为政,未形成完善、长效的大思政教育体系;而外部的企业、社区、网络平台等和学校之间比较多的交流是在教学平台设计、更新教学资源、培养企业人才等方面,未形成纵向互通、横向联动的人才培育和信息共享机制。
三、民族地区高职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策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必须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要从理论教育、宣传培育、文化涵育、实践化育等角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一)理论教育—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
千百年来,维护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直是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主流思想、道德情感和精神寄托。高职思政课是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要用理论内容武装人、用理论魅力感染人、用理论力量征服人,凸显其培养大学生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历史观的主渠道功能。第一,高职院校应以思政课为主要载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思政教育工作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四史”“地方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通过对主流价值观的宣讲,让高职学生不再被以时尚化、娱乐化、大众化的手法包装的社会思潮以及以戏谑化、段子化口吻编撰的话语所裹挟,形成自己的理性判断。第二,用教育资源供给侧改革的理念,拓展新方法,紧密对接年轻人的需求和期待,入脑入心入行,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人生启迪、智慧指引和助力支持,从而帮助新时代的年轻人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使其真信笃行、躬身实践,走好人生的关键一步。
(二)宣传培育—守牢网络意识形态阵地
新时代的高职院校学生思维开阔、接受新事物快,但也存在着素质参差不齐、自我管理能力弱、分辨信息能力不强等问题。在大数据时代,如何用好网络、守好网络意识形态阵地是高职院校的必修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应充分发挥网络传播速度快、包容性强、资源丰富等优势,用大学生喜爱的语言和方式讲好中国故事。2021年,据统计,从《山海情》到《觉醒年代》,再到《理想照耀中国》,豆瓣评分人数十几万到三十几万,六成观众是35岁以下的青年人,许多大学生主动观看、积极分享。这些主流影视作品,展现了孕育于中国人血液之中的中华民族精神,通过打开历史书、尊重和还原真实的历史,找到了和年轻人对话的方式。虽然那个思想激荡的年代、那些流血流汗的战争距离现在的年轻学生已有百年之久,但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有共鸣感的精神传承是永恒的。因此,让网络充满风清气正的资源、让主流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的价值认同、用中华民族的历史浇灌高职学生的思想,才能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双向奔赴,牢牢守住意识形态阵地。
(三)文化涵育—大力培养同心同德校园精神
校园文化是高职重要的第二课堂,是大学生学习成长的必要环境因素。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时时新、日日新。创新校园活动方式,打造常态化、特色化、目标化校园文化活动,能发挥校园文化潜移默化感染学生的作用,有助于引导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内化为价值共识,增强青年学生对国家、对中华民族、对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例如,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主题系列活动,用展板、手绘报等形式打造“党的百年故事”文化长廊;开设“老党员讲故事”系列讲座;开展百年党史主题海报制作、党史快闪活动等;实地考察湘江战役纪念馆、南宁红船、总理坡、百色起义纪念馆、粤东会馆等场馆,用一堂堂生动的中华民族红色历史课引发年轻人的“共情”。又如,开展优秀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将广西各民族非遗文化、少数民族民俗、优秀传统技艺等请入校园,让学生在近距离的参与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感受民族团结基调下不同民族文化融合的绚烂多姿,从而产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再如,开展青年人奋斗主题系列活动,以青年人的追梦故事、抗疫故事、创业故事为主线开展活动,为青年人的追梦、圆梦、筑梦注入情感动力。
(四)实践化育—做实与国家民族的同频共振
党和国家给予青年学生极高的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中强调青年人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社会中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和民族为青年大学生提供施展才华、展现抱负的时代舞台,让当代大学生“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而青年大学生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青春动力,凝聚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磅礴力量。高职院校、企业、社会必须提供足够的平台,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给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机会。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以大学生“三下乡”、服务中国—东盟贸易区、助力乡村振兴、为社区服务等为载体,让大学生在深入基层社区、深入乡村、深入民族地区的过程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感,弘扬民族团结精神,从而加深对党和国家政策的理解,深化对民族观、国家观的再认识,在实践中塑造正确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应鼓励和支持思政课教师、思政教育工作者加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团队,补上意识形态引导和文化安全意识的疏漏,将新时代新思想、工匠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精神等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相结合,促使学生自觉投身乡村振兴、家乡发展、国家建设,从“共情”到“共行”,在实践中把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报国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总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文化安全、民族团结,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高职院校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主力军、主渠道,民族地区作为应对文化安全挑战的主战场,两者必须加强合作、多管齐下,努力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画出最大同心圆。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EB/OL].(2019-10-23)[2021—12—10].http://www.gov.cn/xinwen/2019-10/23/content_5444047.htm.
[2]何彦霏.民族地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困境与策略[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
[3]顾超,王学俭.新时代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19(7).
[4]王学俭.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立身之本[N].光明日报,2017-02-01(3).
注: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文化强国”战略下广西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安全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研究”(2021KY1243);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应用型高校精品在线课程建设的实践与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2018JGB335);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问题研究—以驻邕五所高职院校为例”(GXGZJG2021B034);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与实践研究课题“基于5W模式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有效性研究—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2021LSZ077);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广西高职院校学生对思政课教学接受度的分析研究—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2021LSZ063)
【作者简介】周 晔(1984— ),女,汉族,江西宜春人,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梁芷铭(1981— ),男,汉族,硕士,广西玉林人,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北部湾大学钦州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公共治理与媒介传播。
(责编 罗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