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2021-04-23邵诗韵
【摘 要】本文依据融媒体时代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实要求,论述融媒体时代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逻辑必然,提出融媒体时代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路径:加强顶层设计,建构大学生媒介素养社会教育;深化课程建设,建构大学生媒介素养学校教育;积极干预引导,建构大学生媒介素养家庭教育;回归主体地位,建构大学生媒介素养自我教育。
【关键词】融媒体 大学生 媒介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47-0147-03
李维斯和汤普森在《文化与环境:培育批判的意识》中首次提出媒介素養教育的概念,即旨在“力求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使学生免受媒介所传播的不良文化、道德观念或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当下,媒体融合成为现实,传播生态重构再造,大学生对社交媒体的使用成为常态,网络信息和舆情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影响凸显,大学生已然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节点,正通过丰富多样的媒介形式广泛接收信息、分享信息、表达态度。因此,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和能力,是融媒体时代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融媒体时代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实要求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由此,探讨融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可分别从信息选择能力、信息思辨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三个纬度加以考量。
(一)传播载体多样化,信息选择能力有待加强
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格局和传播业态,媒介融合不仅是解决传统媒体生存问题的需要,更是顺应时代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的现实需要。显然,“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不是谁主谁次,而是此长彼长;不是谁强谁弱,而是优势互补”。融媒体时代,传播载体的多样化让大学生能够更加便捷地接触互联网支持下的电脑、手机等屏媒体,拥有更多接触信息、使用信息和传播信息的机会。
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媒体及其所带来的信息样态,大学生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取舍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马太效应,由于大学生对社交媒体、网络游戏的青睐,大学生对社交、娱乐功能的软件和网站流连忘返,追求感官刺激和快餐式的内容消费限制了大学生的自律能力,移动终端已然成为当下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传统媒介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逐渐被边缘化。此外,在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加持下,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效率大大提高,海量化的增长态势影响信息的高效选择。传播载体的多样化、传播信息的庞杂和交织要求大学生的信息选择能力持续加强。
(二)传播主体多元化,信息思辨能力有待深化
媒介技术的发展促使信息传播格局的重构,信息内容生产发生PGC(专业生产内容)向UGC(用户生产内容)转变。在信息生产过程中,专业用户不再是媒介信息唯一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个体用户具有信息生产和议程设置的权利,介入信息生产领域的主体更加广泛。由此,信息传播呈现“去中心化”的特征,“把关人”作用逐渐式微。
“把关人”权力的下放是一把技术的双刃剑。在资本助推和技术异化力量的作用下,很多信源都是带有目的性地接近受众,传播者的“道德耻感”下滑。网络空间的道德失范会带来网络暴力和网络噪音,非理性声音会裹挟着网民的个人情绪化表达在网络上泛滥,庸俗的娱乐主义、虚荣的拜金主义、功利的实用主义不断抬头。此外,有些西方媒体或者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会利用网络消解主流声音,混淆视听。如网络上歪曲历史、断章取义、哗众取宠、曲解历史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已对学生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思辨能力是一个长期性、历史性的发展过程,大学生阅历尚且不足,缺乏社会经验,难以突破简单的认知,以质疑、探究、考证等辩证思维方式对信息进行深度思考,多元的舆论场要求大学生提高信息思辨能力。
(三)传播方式圈层化,信息整合能力有待提升
“人的本质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技术不断演进,媒介迅猛发展具有了社会属性,人与媒介的接触愈加紧密,大学生的媒介参与也更加积极主动。“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提出,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度和偏好直接影响其对媒介的接触行为和对媒介价值的感知度,也就是说,大学生的信息获取动机是影响媒介接触的重要因素。由此,在充分尊重受众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大学生获取信息以兴趣为纽带,与立场相同和兴趣相同的人结成圈层。
在偏好影响和算法推荐的作用下,圈层之间的差异和隔阂越加明显,“信息茧房”现象更加凸显。后真相时代感性逻辑压制理性逻辑,人们长期沉浸在与自身偏好趋同的环境里,圈层内部的人群情感共振、价值观趋同,对信息的评判标准情感因素优先于理性因素,“群体盲从意识会淹没个体的理性,个体一旦将自己归入该群体,其原本独立的理性也会被群体的无知疯狂所淹没”。简而言之,“信息茧房”的存在,并没有促使多元的观点产生激烈碰撞,反而使大学生的信息圈层长期被禁锢、知识面窄化。面对基于使用偏好的圈层化传播,大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亟待发展。
二、融媒体时代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逻辑必然
融媒体时代,媒介的传播影响力显著提升,“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一)社会层面:建构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在媒介化社会的发展中,人与媒介的关联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们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在媒介技术逻辑的影响下产生深刻的变化。人们习惯通过媒介接收信息,然而在由媒介塑造的拟态环境中,见一叶而知秋的道理如同管中窥豹。
所谓的拟态环境“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 (媒介内部) 进行,通常人们意识不到这点,往往将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对待”。信息的拟态化和信息的再加工会导致信息失真和片段化,拟态环境作为连接人和客观现实的中介,若与现实社会之间的差距过大的话,将会影响大学生对事物和事件的全面认知。此外,当下社交媒体已具有非常强大的舆论影响力、社会动员力,如果网络上有人“带节奏”或者兴风作浪极易产生网络舆情,导致群体极化等不和谐的混杂局面。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以理性的价值观和判断力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进而推进和谐社会的建构进程。CFFFCB14-91F4-4F58-9969-9D4B763F81DE
(二)高校层面:推进思政教育的现实需要
索绪尔把语言符号分成“能指”和“所指”两个组成部分,“能指”着眼于符号的表现形式,“所指”则着眼于符号的内容和意义,由“能指”向“所指”转义的过程就是意识形态生成的过程。在媒介环境中,具有符号意义的传播行为基于信息文本的符号解码和人的文化背景、教育背景、生活经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换句话说,若媒介信息对现实是客观的、真实的、全面的反映,对培养受众的世界观、价值观具有积极作用,若受众接收的信息是媒介对客观现实加以捏造、歪曲的描述,则会扭曲受众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媒體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媒介技术发展势头强劲。在媒介化社会发展形式下,普通用户被赋予“大众传播权”,人们的媒介参与程度极大提升,多元的思想观念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话语权威。思想政治教育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学生通过媒介素养教育认识了媒介、了解了媒介尤其是社交媒体的信息内容生产和传播机理,增强了对网络异质声音的免疫能力,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益补充。
(三)个人层面:促进自我完善的现实需要
“科学技术具有对立的两方面属性,科学技术恶的一面是压抑人的本性,即科学技术具有奴役、控制、异化的性质;科学技术善的一面是促进人的本质实现,即科学技术具有促进人类彻底解放的性质与潜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们在享受迭代更新的媒介技术带来的福祉时,又常常难逃技术的异化力量,沦为技术的奴隶。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分别从人和社会两个纬度来阐释资本主义工业化带来的“单向度”异化现象。当下,大学生在媒介参与的过程中也呈现出多层的异化表征。仅从人与人的关系看,大学生的媒介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同时折射出人际交往方式的改变。麦克卢汉提出,传播样式的改变可以改变人们的感觉,进而改变人与人的关系。媒介化的交往方式淡化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造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媒介技术的繁荣并没有消解“单向度”的再生,反而使人与其所属的社会性本质相背而驰。总而言之,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无时无刻不受信息的包围,如何理解媒介、利用媒介是现代人的基本技能。大学生对网络新技术既不能沉迷其中、丧失自我,也不能因噎废食、弃之不用,而应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学会科学理性的参与媒介,从而实现更好地利用媒介认识世界、完善自我。
三、融媒体时代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路径
融媒体构建了一张信息传播网,同时也促进社会各单位成为有机联系体。因此,推进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要树立系统思维,一体推进。教育领域主要以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大支柱作为支撑。隶属于素质教育范畴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理应纳入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这三大领域,从而实现建构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全方位教育系统。
(一)加强顶层设计,建构大学生媒介素养社会教育
互联网以其强大的社会动员和舆论导向力,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这对人们的媒介素养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由此,要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社会教育,充分发挥媒介素养教育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建构大学生媒介素养社会教育,要形成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合力。一方面,政府要积极促进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顶层设计。第一,加强网络环境的监管,尤其是要加强对自媒体和社交媒体的管理,完善网络舆情治理体系,规避大学生受到不健康甚至是有害的网络信息危害的风险。第二,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支持力度,给予其相应的政策、资源等方面的相关支持,以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真正走进课堂。另一方面,各类社会组织在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相应社会义务的同时,也要试图在提升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积极贡献力量。新加坡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先行者之一,在协调各方力量以提升公民的媒介素养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成立教育培训公司(The One Learning Place,NOLP),为亲子搭建有效的网络交流平台,开展旨在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的教育活动,在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我国社会组织可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拓宽场域。概而言之,建构大学生媒介素养社会教育,应在政府主导的格局下,积极动员社会多方面的力量参与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实践,推进大学生媒介素养社会教育的良性发展。
(二)深化课程建设,建构大学生媒介素养学校教育
大学生作为网络舆情参与的中坚力量,对其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刚需,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要把“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效果”。在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教育大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尚未纳入国家课程体系,导致媒介素养教育得不到充分的重视,要切实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地位。
鉴于此,建构大学生媒介素养学校教育,一方面,要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的专门课程。从理论层面上,要引导大学生掌握基本的媒介知识、生产媒介信息所需的知识和技巧,增强对媒介的了解。“媒介对的影响”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逻辑起点。只有让大学生理解媒介,才能更清晰、更理性地消费媒介信息。从思想层面上,要加强引导大学生在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下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实现媒介素养教育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整合。另一方面,可以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通过课程思政嵌入其他课程体系。例如,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嵌入高效思想政治理论课,将有教育意义的网络热点问题引入思政课堂,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媒介背后的逻辑,从而提升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此外,从教学评价上看,对媒介素养课程的教学评价多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而大学生媒介素养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以总结性评价为主导的评价方式,不利于促进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发展,由此,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方式,以实现动态地追踪大学生媒介素养发展的实际状况,推进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CFFFCB14-91F4-4F58-9969-9D4B763F81DE
(三)积极干预引导,建构大学生媒介素养家庭教育
融媒体时代,媒介素养教育是使大学生更好地完成社会化的必由之路。就家庭领域而言,可以采取正向强化和负向强化的介入措施来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具体而言,正向强化是通过采取沟通、引导、激励等积极的介入方式,调动孩子媒介参与的积极性。也就是说,家长要多鼓励孩子接触媒介,引导孩子正确参与媒介,培养孩子信息的获取、分析和生产创造能力。从负向强化的角度看,可以采取限制、减少、惩罚等消极的介入方式。虽然媒介技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予人们娱乐、社交等方面的即时性回报,然而延迟性的满足才是生活中的常态。所以说,家长要通过负向强化的干预措施限制孩子的媒介参与时间,让孩子学会有节制地参与媒介,以防止过度的精神消耗,忽视对延迟性满足的追求。此外,家长还要努力提升自身媒介素养。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一种新的劳动形式—数字劳动。人们通过网络交流、购物、学习、理财……使用媒介解决问题已成为当下生活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家长要通过积极的媒介社会融入,增强个体对媒介技术认知的深度与广度,突破数字鸿沟而引起的自下而上“文化反哺”的教育现象,从而能够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参与媒介生活。
(四)回归主体地位,建构大学生媒介素养自我教育
“只有深刻而持久地意识到信息的结构和效应,消除对媒介的神秘感,我们才有可能对电视,或电脑,或任何其他媒介获得某种程度的控制。”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仅仅停留在理论学习的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才是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关键一环。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主体作用,将所学能够实现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的统一。一方面,从内化于心的认知角度而言,要增强对媒介素养的认同意识。培养理论指出,媒介对受众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然而无论是以何种价值观为导向的传播,都是通过鲜活的叙事不知不觉地培养人们的行为,而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帮助人们明辨是非、提高自身信息免疫力的教育。可见,大学生应回归主体地位,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注重自身媒介素养的提升。另一方面,从外化于行的实践角度而言,要积极参与媒介活动。如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短视频征集、技能大赛、课题研究等相关活动,推进自身媒介素养的提升。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落实到实践,才能够促使所学理论知识得以升华。
总而言之,媒介技术不断演进,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实现多层次、多领域、多角度的联动,进而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使其更好地参与媒介生活。
【参考文献】
[1]帕金翰.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2).
[2]荣建华.中国媒介素养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3]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J].求是,2019(6).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化雨.青年要自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7]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
[8]刘皓.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9]Wang Y,Liu X,Zhang Z.An overview of e-learning in China:history,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J].Research in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18(1).
[10]卢锋,张舒予.论媒介素养教育的逻辑起点[J].教育评论,2010(4).
[11]波兹曼.娱乐至死[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5.
【作者简介】邵诗韵(1996— ),女,辽宁北票人,桂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苏 林)CFFFCB14-91F4-4F58-9969-9D4B763F81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