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大成》治疗泄泻浅析*

2022-11-15宋伯骐贺煜竣杨凌毓张亚兰刘未艾

河南中医 2022年2期
关键词:天枢主治大肠

宋伯骐,贺煜竣,杨凌毓,张亚兰,刘未艾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5

《针灸大成》[1]是我国明代针灸学家杨继洲根据家传《玄机密要》,结合自身多年临床经验及先人的思想汇编而成[2]。本书的实用性和权威性得到了历代医家的认可,目前仍对针灸学有重要影响[3]。笔者总结出书中有关泄泻的论述及其临床意义,为针灸治疗泄泻提供参考。

1 《针灸大成》对泄泻病因病机的认识

1.1 外因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对泄泻产生的外因描述共有4段,分别是《针灸大成·标幽赋》中的“春伤于风,夏必飧泄”,指出在春季若感受风邪会在夏季发生泄泻;《针灸大成·手阳明经穴主治》载:“伤寒而肠鸣泄痛”,说明了外感热病会导致泄泻;《针灸大成·足阳明经穴主治》曰:“冬月感寒泄利”,《针灸大成·刺咳论》云:“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痛”,指出冬季感受寒邪轻则咳嗽,重则泄泻。由此可见,外感风寒及热病均会导致泄泻[4]。

1.2 内因内因多与肝、脾二脏相关,还与肾和情志有关,总结如下。

1.2.1 脾胃疾病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若脾胃失职,小肠的分清泌浊和大肠的传化功能均受到影响,水反为湿,谷反为滞,二者相混,发为泄泻。《针灸大成·刺热论》云:“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泄”,指出脾热病有腹胀满和泄泻的症状。《针灸大成·十二经脉歌》曰:“太阴脾……所生病者舌亦痛,体重不食亦如之,烦心,心下仍急痛,泄水溏瘕寒疟随”,指出脾脏病变会导致泄泻发生。《针灸大成·足阳明经穴主治》中杨继洲引用了李东垣对脾胃虚弱的描述[5]:“东垣曰:脾胃虚弱,湿痿,汗泄,妨食”,强调脾胃虚弱可导致泄泻。《针灸大成·足太阴经穴主治》也记载脾病会导致呕吐和泄泻。《针灸大成·足阳明经穴主治》言:“胃气不足,久泄利,食不化”。可见,脾胃的虚实病变均可导致泄泻发生。

1.2.2 肝系疾病肝属木,脾属土,肝气横逆乘脾,导致脾运无权,产生泄泻。《针灸大成·十二经病井荥俞经合补虚泻实》言:“是主肝所生病:胸满,呕逆,洞泄”。杨继洲在《针灸大成·医案》中阐述了肝旺乘土和肝脾两虚所致泄泻病机:“肝木乘脾,故甚呕血及飧泄也……如怒气所致,为呕血,为飧泄”“患肝脾虚弱……时常泄泻,多系湿热,夫人之一身,心生血,肝藏之,而脾为之统;脾得其统,则运化有常,水谷通调,固无所谓湿,亦无所谓热也。”肝主情志,情志异常也会导致泄泻发生,如《针灸大成·<内经>补泻》言:“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针灸大成·医案》载:“盖怒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逆上矣。怒则阳气逆上,而肝木乘脾,故甚呕血及飧泄也……如怒气所致,为呕血,为飧泄”,说明了大怒会导致肝气乘脾,从而导致泄泻。

1.2.3 其他命门之火不能温煦脾阳,脾运化功能失职,胃腐熟水谷功能失调,亦会导致泄泻,《针灸大成·脏腑井荥俞经合主治》言:“小腹急痛,泄如下重……此肾病。”《针灸大成·保婴神术》云:“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以泻泄日久”,指出饮食也是导致泄泻的一个重要因素[6]。

1.3 不内外因《针灸大成·杂病穴法歌》言:“下,针三阴交入三分,男左女右,以针盘旋,右转六阴数毕,用口鼻闭气,吞鼓腹中,将泻插一下,其人即泄,鼻吸手泻三十六遍,方开口鼻之气,插针即泄”。

2 选穴规律

2.1 辨证选穴《针灸大成·针有深浅策》言:“治法因乎人,不因乎数,变通随乎症,不随乎法,定穴主乎心,不主乎奇正之陈迹”,强调治疗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针灸大成·心脾胃门》对脾病所致泄泻采用三阴交治疗。《针灸大成·肠痔大便门》对泄泻食滞证应用上廉和下廉治疗。《针灸大成·足阳明经穴主治》言:“脾胃虚弱,湿痿,汗泄,妨食,三里、气街出血,不愈,于上廉出血”。对于泄泻不止,辨证不同,选穴亦不同,《针灸大成·八脉图并治症穴》言:“泄泻不止,里急后重:下脘,天枢,照海”“腹中寒痛,泄泻不止:天枢,中脘,关元,三阴交”;《针灸大成·肠痔大便门》言:“泄不止:神阙”;《针灸大成·治症总要》言:“大便泄泻不止:中脘,天枢,中极”。《针灸大成·手法歌》中还记载了使用推拿手法治疗泄泻的选穴:“大肠有病泄泻多,脾土大肠久搓摩”。

2.2 效穴的选择书中对某些类型的泄泻,只选取了某一个穴位进行治疗,认为该穴对于该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即该穴为该病的效穴[7]。《针灸大成·心脾胃门》言:“脾病溏泄:三阴交”,指出脾病泄泻可选三阴交。《针灸大成·肠痔大便门》对暴泄、洞泄、泄不止和出泄不觉记载的效穴分别为:隐白、肾俞、神阙、中脘。《针灸大成·玉龙歌》《针灸大成·玉龙赋》和《针灸大成·胜玉歌》中对天枢穴治疗脾虚泄的效果进行了高度肯定:“脾泄之症别无他,天枢二穴刺休瘥”“天枢理感患脾泄之危”“肠鸣大便时泄泻,脐旁两寸灸天枢”。此外,杨继洲在《针灸大成·八脉图并治症穴》中指出,公孙穴治疗泄泻有奇效:“泄泻公孙立应”。《针灸大成·续增治法》言:“不经攻下自溏泄……灸太溪。”《针灸大成·杂病穴法歌》称足三里为大肠泄水穴,认为足三里对泄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杨继洲在书中总结了不同泄泻的效穴,为后世选取效穴治疗泄泻提供了参考。

2.3 选穴精简《针灸大成》中共记载了52个有治疗泄泻作用的穴位,应用时一般选2~5个,很少超过10个。对于泄泻的基本穴位,杨继洲在《针灸大成·肠痔大便门》中写道:“泄泻:曲泉,阴陵,然谷,束骨,隐白,三焦俞,中脘,天枢,脾俞,肾俞,大肠俞”。《针灸大成·策》说:“虽取穴之多,亦无以济人;苟得其要,则虽会通之简,亦足以成功”。杨继洲强调,取穴过多无太大意义,应精简有用的穴位。《针灸大成·肠痔大便门》言:“血痔泄,腹痛:承山,复溜”“溏泄:太冲,神阙,三阴交。”《针灸大成·肠痔大便门》言:“食泄:上廉,下廉。”可见,杨继洲治疗泄泻,取穴精简。

3 配穴方法

3.1 原络配穴法《针灸大成·十二经治症主客原络图》是我国最早记录原络配穴法的书籍,其中记载了本经的原穴与相表里经的络穴相配伍的方法,即原络配穴法[8]。《针灸大成·十二经治症主客原络图》言:“腹中泄泻痛无停……太、光二穴即安宁”,此处的“太”指肝经原穴太冲穴,“光”指胆经络穴光明穴。《针灸大成·针灸直指》言:“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强调治病应求本。

3.2 上下配穴法《灵枢·终始》曰:“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此乃上下配穴法[9],即选取上肢或腰以上与下肢或腰以下的穴位相配。正所谓“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在治疗时可根据经脉的循行来选取远部穴位[10]。《针灸大成·八脉图并治症穴》中言:“大肠泄泻……或肠鸣腹响:委中,膻中,百会,丹田,大敦,窍阴,十宣。”杨继洲对此种泄泻选择了上部的百会、膻中与下部的委中、大敦、窍阴相配。

3.3 本经配穴法《灵枢·经脉》言:“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指仅本脏病变而未涉及其他脏腑病变时,可选取本经穴位进行配穴[11]。《针灸大成·肠痔大便门》载:“食泄:上廉,下廉”,仅选取了手阳明大肠经的上廉和下廉二穴相配。《针灸大成·杂病穴法歌》言:“泄泻肚腹诸般疾(足),三里、内庭功无比”,选择了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与内庭穴相配。

3.4 表里经配穴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为表里经配穴的理论依据。杨继洲治疗“血痔泄,腹痛”的处方为足太阳膀胱经的承山穴和足少阴肾经的复溜穴,膀胱经有病,除选取膀胱经穴位外,还选取了相表里的肾经穴位[12]。

3.5 八脉交会穴配穴法八脉交会穴指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交合的穴位[13],可治疗本经与相通的奇经八脉疾病。《针灸大成·八脉图并治症穴》中记载了公孙配内关、列缺配照海的主治范围,均有泄泻一症:“内关二穴……与公孙二穴,主客相应……满心胸痞胀,肠鸣泄泻脱肛”。

4 针灸推拿补泻手法

4.1 重用灸法“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杨继洲记载的52个治疗泄泻的穴位均可用灸法[14],如“梁门灸五壮”“天枢灸百壮”“隐白灸三壮”等。《针灸大成·玉龙歌》言:“脾泄之症别无他,天枢二穴刺休瘥,此是五脏脾虚疾,艾火多添病不加。《针灸大成·续增治法》中言:“不经攻下自溏泄……灸太溪。”对于肾虚而致的泄泻,杨继洲采用灸太溪穴治疗。

4.2 针刺补泻《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言:“补泻反,则病益笃”,强调了补泻手法的重要性。《针灸大成·刺禁论》言:“大泄之后,是四夺也……此皆不可泻”,强调严重的泄泻不能使用泻法治疗。

4.3 推拿疗法杨继洲在书中总结了两处治疗泄泻的推拿手法,《针灸大成·手法歌》言:“大肠有病泄泻多,脾土大肠久搓摩”,《针灸大成·阳掌图各穴手法仙诀》言:“分阴阳,止泄泻痢疾,遍身寒热往来,肚膨呕逆用之”。

5 药物的运用

杨继洲还总结了部分药物治疗泄泻的方案[15-16],《针灸大成·手阳明大肠经穴歌》载:“虚则脉虚,伤寒而肠鸣泄痛,补必酸凉。蒸黄连而解酒毒,炒浓朴而止便红”,运用黄连和厚朴治疗泄泻。《针灸大成·足太阴经穴主治》言:“泄泻手足冷而不渴兮,附子干姜,霍乱吐泻兼而不药兮,胡椒绿豆”,泄泻伴肢厥不渴者,用附子和干姜;霍乱吐泻则用胡椒和绿豆治疗。

6 结语

《针灸大成》作为针灸医籍典范,对临床常见病症均有记载,泄泻只是其中一种。针灸因其安全性、便捷性受到认可。因此,挖掘古代针灸治疗相关疾病的文献具有一定意义。

猜你喜欢

天枢主治大肠
大肠憩室是什么病
大肠变懒了
尊敬
两香煮大肠调便秘
尊 敬
长寿名穴保健康
蒋天枢:无偿完成老师的托付
基于药品标准的蒙药制剂品种、主治和用药特点研究
浅析涌泉穴
云南民族药方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