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表面的滑坡涌浪爬高特性试验研究
2021-04-13袁培银舒麟棹
袁培银, 赵 宇, 舒麟棹
(1.重庆交通大学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 重庆 400074; 2.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重庆 400074)
水库水位变化或岸坡土体失稳下滑带来滑坡体的不稳定,使其沿岸坡坠落入水中,导致涌浪的产生,对河道的船舶航行、建筑物等带来极大安全隐患。为深入了解涌浪传播规律以提高船舶航行安全,中外学者为此作了大量的研究。牟萍等[1-2]从滑坡涌浪的产生、传播与衰减、爬高三个阶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结,Yuan等[3]针对三峡库区,从涌浪首浪高度、滑坡体量及船舶横摇等三方面的研究,为滑坡涌浪中船舶航行安全提供理论支持。殷坤龙等[4]则预测了滑坡的最大首浪高度和岩水库船舶的涌浪衰减规律。Xu等[5]从流固耦合的角度推导了滑坡涌浪的形成和传播特征,Hsiao等[6]开发了一种无网格数值模型,用于模拟淹没滑坡产生的海啸。针对涌浪灾害带来的破坏性,田野等[7]与程志友等[8]分别对桥墩和中小型船的受冲击进行了研究,王梅力等[9]对涌浪首浪波能进行分析,从理论上推出了首浪波能公式,王平义等[10]通过模型试验,提出了滑坡涌浪影响下高桩码头船舶撞击力的计算公式。
滑坡涌浪作为滑坡体坠入水中后的次生灾害,其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滑坡体本身。以三峡水库为研究对象,利用物理模型,针对库区岩体滑坡涌浪对船舶表面附近的爬高特征进行研究,以此分析库区岩体滑坡和滑坡涌浪的影响,并作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为保证对涌浪爬高认识的充分性,在涌浪传播方向上选取了两个不同的船模位置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将直接应用于三峡库区、小湾水等水库库区港口、航道工程及船舶航行安全管理中,而且可推广应用到其他山区河道型水库受滑坡涌浪影响的港口、航道工程中。
1 模型试验
1.1 模型设计
模型试验以3 500 t集装箱船为原型,并以1∶70的比例进行船模设计,材质为木板,其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船主尺度Table 1 Main scale of ship
此次试验基于沱口码头,选取上起航道里程330 km处、下至航道里程336 km处的长约6 km河段进行模拟试验。河道模型采用断面法制作,并对地形进行概化,两岸坡度分别取平均值45°及30°,并以45°坡面为滑坡。考虑水库实际运行水位及所选河段水深,本次试验取水深0.74 m,河段宽8 m,如图1所示。
图1 河段及其断面示意图Fig.1 Sketch map of reach and cross section
滑坡体采用水泥、砂、石子作为原材料配置成砂浆。考虑本次模型的几何比尺及试验操作的方便性,模拟试验从整体上将岩体滑坡体概化为长方体[11],体积为1 m×1 m×0.4 m。根据每个方案块体的参数表,用制作好的块体堆积成整体,模拟滑坡体的裂隙发育、离散程度和块体组成,如图2所示。
图2 滑坡体Fig.2 Landslide body
如图3所示,为试验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本次试验采用型号为20的槽钢构建滑架,滑架高2 m,宽 2 m,长3 m。滑槽底部采用铁质材料以模拟滑面,长度为2 m,其两侧为可变宽度挡板,可变范围为0.5~1.5 m。
图3 滑架及滑槽Fig.3 Slide and chute
1.2 试验设计
1.2.1 测量仪器
试验采用的无线超声波波浪采集分析仪(简称浪高仪)由重庆交通大学西南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自主研发,浪高仪是通过仪器杆端部的压力感应探头来记录水表面压力的变化,使之变成波浪的实时数值,最终导出波浪曲线。
1.2.2 船模位置的选取及方向的确定
为分析不同位置点涌浪爬升高度对船舶的影响,选取了两个不同的位置。其中位置1位于滑坡点断面延长线处,位置2位于河道直航道处,船模方向与涌浪来流方向垂直,如图4所示。
图4 船模朝向示意图Fig.4 Sketch map of ship model orientation
1.2.3 观测点选取
滑坡涌浪对系泊状态下船舶的爬高在一定范围内有着较明显的现象,当涌浪的作用超过船舶周围一定范围后,就不能观测到涌浪的爬升现象。因此本节测点位置的选择都在1倍船长范围内,此时的涌浪对船舶的爬升作用较明显,波浪变化有着较大的变化,仪器对波浪的这种变化的捕捉更加准确。
为避免浪高仪撞击到船身,同时保证涌浪爬升数据采集的对称性,船模被划分为4个区域,共10个观测点,具体位置如图5所示。
图5 观测点布置图Fig.5 Observation point layout map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位置1与滑坡点的位置较近,产生的涌浪爬高对船舶有明显的作用,水位值的变化较大。同时,由于滑坡断面处与滑坡点相对距离较近,对船舶影响比较明显,仅对滑坡断面处滑坡涌浪爬高进行研究是不全面的,因此结合具体研究内容,对滑坡涌浪在直航道系泊船舶表面附近的爬高也进行了试验研究,即位置2。根据试验结果,选取部分观测点数据,如图6所示。
图6 各观测点水位图Fig.6 Water level map of each observation point
2.1 涌浪最大爬升高度特征分析
如图7所示,为半径同为1倍船长处各测点的最大波峰值,可以看出位置1和位置2迎浪面舷侧测点最大波峰值明显大于其他方向测点(即A3>C3/B2/D2)。对于位置1,其最小波峰出现在背浪面舷侧即C3测点,而位置2并非如此,这是由于位置1距离滑坡点较近,滑坡体入水后产生能量较大,背浪侧距离滑坡点的相对距离较远,涌浪经过传播及船侧爬高碰撞消耗了一部分波能,因此波峰值要小于其他方向测点。
图7 1倍船长处最大波峰值Fig.7 Maximum peak at 1 times of length
位置2距离滑坡点较远,波浪在传播过程中消耗了大量波能,到达位置2时,波能衰减较大,波浪波动近似等于平静水面的波能,各处波峰值十分接近,故位置2处背浪侧测点的涌浪爬高损失能量少。
如图8所示,半径同为0.56倍船长处各测点的最大波峰值,从图中可以看出位置1处迎浪面舷侧测点最大波峰值明显大于其他方向测点(即A2>C2/B1/D1),背浪面舷侧测点C2峰值最小,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位置1距离滑坡点较近,涌浪的波能更大,背浪侧距离滑坡点的相对距离较远,涌浪经过传播及船侧爬高碰撞消耗了一部分波能,所以波峰值要小于其他方向测点。
图8 0.56倍船长处最大波峰值Fig.8 The maximum peak at 0.56 times of length
位置2处迎浪面舷侧测点最大波峰值与其他方向测点近似,无明显变化,这是因为位置2距离滑坡点较远,波浪在传播过程中消耗了大量波能,到达位置2时,波能变得很小,波浪波动近似等于平静水面的波动,各测点的微小差异主要由测量仪器的精度导致。
2.2 涌浪最大波谷特征分析
如图9所示,半径同为1倍船长处各测点的最大波谷值,从图中可以看出位置1的最大波谷值测点位于迎浪面舷侧(A3),这是由于测点位置波能较大,波浪的变化较明显,故出现最大的波谷值。位置2的最大波谷值测点位于船首测点(B2),由于滑坡涌浪传至位置2时,波能很小,这种小波能涌浪与爬高回流波在船首处叠加产生了最大波谷。
图9 1倍船长处测点最大波谷值Fig.9 Maximum trough at 1 times of length
如图10所示半径同为0.56倍船长处各测点的最大波谷值,可以看出位置1处的最大波谷值测点位于迎浪面舷侧(A2),这是由于测点位置波能较大,波浪的变化较明显,故出现最大的波谷值。位置2的最大波谷值测点位于船首测点(B1),由于滑坡涌浪传至位置2时,波能很小,这种小波能涌浪与爬高回流波在船首处叠加产生了最大波谷。
图10 0.56倍船长处测点最大波谷值Fig.10 The maximum trough at 0.56 times of length
同时,根据试验结果显示,位置1的B1处波峰与波谷出现的时间间隔较其他各点略长,这是因为此处的涌浪距离船舶表面较近,因此其爬升时间更长,最终导致了该现象的发生。
2.3 涌浪叠加波特征分析
由于河道宽度较小,在涌浪产生且波能释放完全之前,河岸与船舶均会成为涌浪传播过程中的障碍物,并对涌浪的传播与衰减过程造成较大影响,经障碍物阻拦后回流,与初始波叠加形成叠加波,并造成二次波峰的现象。如图11所示为A1、B2、C2处的涌浪,在最大波峰过后,均出现了二次波峰,A1处甚至出现了三次波峰,而C2处的二次波峰与最大波峰值相差不大。
图11 各观测点二次波峰水位图Fig.11 Water level map of the secondary peak at each observation point
通过对各观测点二次波峰产生原因的分析,产生二次或三次波峰的主要原因有两点:①经船舶侧面阻挡后部分回流,或船舶表面的绕流波与初始波叠加,形成二次波峰;②受河道宽度限制,涌浪传至河岸形成爬升后,其回流波与初始波叠加时,二者波能尚未释放完全,亦会形成二次波峰。
如图12所示为位置1与位置2处船侧A、C两组测点的最大波峰值,可以看出位置1处,两组测点整体沿涌浪传播方向减小,这是由于涌浪的波能随时间减小,故波峰值相对应的减小。但C组中C1测点最小,C2、C3沿涌浪传播方向减小。
图12 A/C两组测点最大波峰值Fig.12 Maximum peak value of A/C two sets of measuring points
由于A1、C1中间放置有船模,当涌浪传至船模表面处,一部分涌浪会沿着船侧上升,另一部分涌浪会绕过船首尾传播。C1处于船侧背浪面第一个测量位置,由于距离船体表面较近,涌浪在绕过船体时,会在背浪面一定区域内形成涡流,导致C1测点波峰值小于C2测点波峰值。A1测点位于船模迎浪面,且离船模最近,因此研究A1点的涌浪高度有助于判断滑坡涌浪是否会引起甲板上浪。
位置2处两组测点最大波峰值不是沿涌浪传播方向减小,这是由于位置2离滑坡点距离较远,涌浪传播至位置2时,波能比较小,导致试验测得的数据不能准确反映涌浪对船舶爬高的影响程度。
3 结论
通过放置两个不同位置的船模,并对每个船模设计了10个观测点以记录船模表面附近的涌浪爬高数据。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
(1)最大波峰与最大波谷均出现在迎浪面舷侧,即迎浪面舷侧处涌浪的波能极大,受到的破坏也最大,因此行船时需着重注意对迎浪面舷侧的保护,防止甲板上浪。
(2)若船舶离滑坡点较远,涌浪传播至船舶表面时,波能消耗较大,首浪对船舶的影响较小。而受涌浪沿船舶表面绕流的影响,绕流波与初始波叠加,此时的最大波峰与波谷出现在船首位置,但波能仍然较小,对行船影响较小。
(3)涌浪波能总体而言沿传播方向逐渐递减,但遇到船舶、河岸等障碍物时会引起绕流、回流等行为,与初始波叠加后形成二次波峰,或在船舶附近形成涡流。
(4)试验数据表明,二次波峰、三次波峰始终小于一次波峰,因此影响涌浪爬升高度最大的因素主要是初始波波能。二次波峰波能总体小于首波,但伴随其产生的复杂流场变化依然会向行船安全带来二次威胁,特别是波能较小时,就不能忽略二次叠加波与三次叠加波对船舶爬升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