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PID的船模航向控制研究
2023-01-30石磊夏召丹王志南王大建杨素军
石磊, 夏召丹, 王志南, 王大建, 杨素军
(1.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第七○八研究所, 上海 200011;2.上海市船舶工程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11)
0 引言
我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首次使用船模技术,此技术的使用能够协助研究人员直观的分析水力学问题。人们将船模技术大量使用在航道管理与船舶航向控制问题中,这对我国船模技术的发展存在积极作用。很多科研部门根据船模控制运动的原理,使用计算机编程仿真模拟船模运行,以此通过可视化的效果分析差异船型船模运行问题,并设置不同船型船模的控制方法。
船模航向控制中,经典控制理论与自适应控制理论使用的较多,因为船模航行时,航模的航速、装载状态、外界环境影响条件都是按照实际船舶的具体情况所模拟,具有相似性,所以,此时船模航行控制将出现显著的水动力非线性问题,致使传统PID自动舵操舵难度增加,航机损耗变大,参数整定难度也变大,自适应变差,控制效果与稳定性将大受影响[1]。本文提出基于模糊PID的船模航向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神经网络的自学习性、自适应性优势,对模糊PID参数进行改进,使用模糊规则整体运算PID控制误差,提高网络收敛效率,完成PID参数高效整定,实现船模航向精准控制。
1 基于模糊PID的船模航向控制方法
1.1 基于多维关键数据挖掘的船模航向控制参量与核心数据挖掘方法
设置船模航行时的位姿扰动向量q(h)与航行目标路径姿态z(h)之间的关联度特征分布函数Aj(h):
(1)
设置船模航行的目标初始状态a(0)均值是a0,方差设成Q0。采集船模航行位置参量Ω(h),获取侧向偏转角a(h+1)、速度矢量信息rj(h):
a(h+1)=B(h)a(h)+Ω(h)q(h)
(2)
rj(h)=Ω(h)a(h)+z(h)
(3)
其中,a(h)、B(h)分别是第h次采样时刻的侧向偏转角、状态转移矩阵,Ω(h)是第h次采样时刻的船模位置参量。
使用自适应信息融合方法,获取船模航行过程中核心数据信息:
(4)
(5)
1.2 基于BP算法的船模航向模糊PID控制方法
挖掘船模航行位置信息、侧向偏转角信息、速度信息,了解船模目前航行状态之后,本文使用基于BP算法的船模航向模糊PID控制方法,实现船模航向控制。
1.2.1 控制器设计
PID控制器可实现船模航向闭环控制,但需要在线整定比例系数HP、积分系数HI、微分系数HD。为了自适应调整PID控制器参数,优化PID控制器的性能指标,为此本文引入BP神经网络[2]。BP神经网络输出层神经元的输出状态和PID控制器的HP、HI、HD3个参数相呼应,在自学习之后,调节加权系数,便可在最优控制律条件下实现HP、HI、HD寻优,实现船模航向最优控制[3-5]。
经典增量式数字PID控制方法:
v(h)=v(h-1)+Δv(h)
(6)
其中,v(h)、v(h-1)、Δv(h)分别是第h次采样时刻的输出控制量、第h+1次采样时刻的输出控制量、第h次采样时刻的输出控制量均值[16]。
Δv(h)=HP(f(h)-f(h-1)+HIf(h)+
HD(f(h)-2f(h-1)+f(h-2))
(7)
其中,f(h)、f(h-1)、f(h-2)分别是第h次采样时刻输入的HP、HI、HD误差、第h-1次采样时刻输入的误差、第h-2次采样时刻输入的误差。
把HP、HI、HD设成船模航向控制的可调系数时,把式(7)变换成:
v(h)=g[v(h-1),HP,HI,HD,f(h),f(h-1),f(h-2)]
(8)
其中,g[·]是激活函数。
1.2.2 误差的归一化
第h次采样时刻输入的HP、HI、HD误差是f(h)=s(h)-x(h),s(h)、x(h)分别是采样值与实际值,则误差归一化方法是f(h)/s(h)[7]。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结构图见图1。
图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结构图
1.2.3 网络结构和前向运算
假定BP神经网络具有三层网络[8],结构详情见图2。
(9)
其中,N是输入变量的数量,Fh-i是船模航向角。
(10)
(11)
1.2.4 控制流程设计
(2)采样获取s(h)、x(h),运算获取f(h);
(3)将f(h)实施归档模糊处理,设为神经网络结构的输入[10];
(4)使用式(9)~式(11)运算神经网络结构的每层神经元输入、输出值,运算获取输出层的输出值,调节PID控制器的HP、HI、HD;
(5)使用式(7)运算PID控制器的控制输出v(h);
(12)
(13)
(8)跳转至第2步骤。
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控制流程图
2 实验结果析
为测试本文方法的使用效果,在MATLAB仿真软件中,对本文方法的使用效果进行仿真测试。测试本文方法在控制船模航向之前,对船模航行位置信息、侧向偏转角信息、速度信息的挖掘效果,船模航行位置信息、侧向偏转角信息、速度信息的挖掘效果直接影响到船模航向控制效果。以查全率、查准率为测试内容,查全率(recall ratio)的表达式:
(14)
式中,ϑa是本文方法对船模航行位置信息、侧向偏转角信息、速度信息的挖掘量,ϑb是实际船模航行位置信息、侧向偏转角信息、速度信息量。
查准率(Precision)的表达式:
(15)
其中ϑc是本文方法挖掘的船模航行信息总量。
本文方法对船模航行位置信息、侧向偏转角信息、速度信息的查全率、查准率测试结果如图4所示。分析图4可知,多次测试中,本文方法对船模航行位置信息、侧向偏转角信息、速度信息的查全率、查准率都大于0.98,验证了本文方法可高精度、全方位挖掘船模航行位置信息、侧向偏转角信息、速度信息。
(a) 查全率
分别模拟船模航行环境,在航行环境有干扰、无干扰的条件中,测试本文方法控制前后,船模的航向控制效果,测试结果如图5、图6所示。无干扰是指静水环境,有干扰是指实验中模拟的风浪环境。分析图5、图6可知,在有干扰、无干扰的条件中,本文方法控制前,船模的航向角与期望航向角存在偏差,船模未能按照期望航向进行航行,本文方法控制后,船模的航向角与期望航向角一致,船模可以按照期望航向进行航行。由此可证,本文方法能够有效控制船模按照预期航向进行航行。
图5 有干扰条件中本文方法控制效果
图6 无干扰条件中本文方法控制效果
测试本文方法控制前后,船模的航向控制速度,控制速度主要以船模航向偏离期望航向时,本文方法控制船模再次按照期望航向航行的时间体现。图7是船模航向偏离示意图,本文方法控制速度测试结果如图8所示。分析图8可知,在有干扰、无干扰的条件中,使用本文方法之前,船模按照期望航向角航行时,所需耗时最大值分别超过25 min、15 min;使用本文方法之后,船模按照期望航向角航行时,所需耗时最大值都低于10 min,对比之下,本文方法控制速度最快,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控制船模按照期望航向航行。
(a) 有干扰
(a) 使用前
3 总结
本文研究基于模糊PID的船模航向控制方法,并在实验中对其使用效果进行了仿真测试,经过测试验证,本文方法能够在控制船模航向之前,全方位、高精度挖掘船模航行位置信息、侧向偏转角信息、速度信息;能够在有干扰、无干扰的条件中,在最短时间内控制船模航向按照期望航向航行,存在可应用性。
但因时间原因,本文方法还处于仿真测试阶段,在后续研究工作中,将会通过实际的航向控制效果对其进行性能测试,逐步优化该方法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