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活动课的开展策略
2021-04-13李德元
李德元
【摘要】数学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知识吸收率和学习兴趣,所以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要求下,要将以前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学”的角度入手,去关注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而不是教师主观地认为学生的学习的难点在哪。采用活动的方式进行数学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去思考,反思自己的学习思路,帮助学生把自己的核心素养培养起来。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数学 活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5-0128-03
数学活动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活动中融合基本的数学理论,并且明确教学目标。将原本枯燥的课堂变成有趣灵活的数学活动,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认知,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应用技能,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了更好地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所以要及时更正教学模式。
一、树立以培养数学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教育理念
在数学活动课程当中,主要是对学生的一个全面素质教育进行培养,并且让他们能够在学习当中既能学习相关知识,也能够有责任担当。培养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这也是国家对未来人才的需求。对于数学来说,数学需要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数学过程当中,需要对知识进行综合性利用,并且去完成课题[1]。
目前的新課标明确了数学学科是很重要的,需要培养核心素养。第一个是对数学的感知,第二个是对数学符号的学习,第三个是对数学模型空间的相关概念的学习,第四个方面是双向思维的培养,第五个是需要具备基本的数学运算和数学分析。核心素养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一个人的数学方面的成绩的提升,更多的是需要让学生去体会数学的本质,并且了解数学知识背后的思想,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数学过程当中形成比较完善和综合性的能力,并且能够将这种能力持续地利用起来。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活动课设计与开展的原则
(一)合理性原则
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以及提升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过程,只有学生亲自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达到最优。为此,教师就要保证教学活动设计的合理性,是否有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是否有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而这就需要教师仔细研究学生以及教学的特点,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实现观察、操作、比较、猜测、验证与推理的实践,从而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
(二)有趣性原则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数学的教学是必须要结合学生的特征以及他们的知识层面,才能够很好地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核心素养是目前时代对学生的素质的要求,为了很好地培养出时代需要的人才以及现需要的才能和素养,采取数学活动教学是很好的方式。加之初中生由于年龄比较小,正处于好奇心旺盛的时期,所以,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就要思考如何将数学这些难懂难理解的知识点变得有趣,使学生容易接受、容易理解。所以,教师就要尊重有趣性的原则,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2]。
(三)简洁性原则
教学活动虽然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要遵循简洁性的原则,不能将所有教学因素都堆砌在教学活动中,要懂得取舍才可以。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山区的学校中,由于教师、教具等的缺乏,教师就要保证尽量使课堂教学简洁化,但又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所保障。尽量将学生置于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即使教学活动简洁,但是教学效果不简单。
三、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活动课的开展策略
(一)在新授课,培养学生的数学模型空间观念
重视动手实践。这个做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更是尝试、想象、推理、验证、思考的过程,这样学生才能把握概念的本质,建立空间观念。在教授“图形的变化”这一小节内容时,可给予学生更多的动手和小组合作的机会,通过动手“移一移,转一转,拼一拼”,感受图形的平移、旋转、组合过程,体会图形的变化。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主要包括数学概念、数学计算、数学应用题以及几何数学等的讲授与学习。学生的学习经过理解、转化才能成为自己的知识,教师要在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能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感悟其中的情感,对于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融合使得教育不仅仅是简单地掌握数学的逻辑知识,更主要的是帮助学生有更好的情感体验,能够遵循学生的认知能力,一步一步地让学生掌握知识,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品格[3]。例如,在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面积的复习中,引导学生想象将梯形的上底延长,变为的新图形面积与原梯形面积有什么样的关系。如果将上底缩短直至为0,此时又成为了什么图形,与原梯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基础,想到了梯形上底延长变为平行四边形,上底为0成为三角形。这样的想象促进了他们将知识的融合,也让他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了已掌握知识,促进了他们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模型空间概念,教师还可以将抽象的数理内容转变为三维立体动画或视频,用微课的形式将学生的学习内容直观的展现出来,从而提高学生对于数理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微课作为近年来比较新潮的教学方式,关注度非常高。它短小精悍,直击课堂的难点重点,在查漏补缺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很多教师都认识到了微课的作用,并且尝试着将更多的微课内容纳入到课堂中,从而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更加精确地理解知识点。
数学教学必须从整体方向来进行教学设计,因为每一个单元的教学以及知识内容是相互关联的,如果仅仅只是按照单元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并不能将已学的知识融合到后面学习到的知识里面,这样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难以形成。较好的数学思维并不能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所以从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教材来看,他们的内容是一个整体,并且需要将各个部分由浅入深地分布在初中各个阶段,所以教学当中要从整体性出发,分析教材的内容安排,这样才能前呼后应,能够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二)在练习课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数学运算能力是数学素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恰当的解题技巧的运用以及熟练的运算能力,能够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让学生能够在教学中产生更多的成就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练习课上要注重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将丰富运算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多种运算场景下进行练习。比如教师在进行平方差公式讲解时,可以先让学生按照常规的方式对(3x+4)(3x-4)-(2x+3)(3x-2)进行计算,学生在复杂的乘法运算的过程中会感到有些复杂和吃力。教师由此可以引入平方差公式,简化学生的计算步骤,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学生既能够对平方差公式产生较深的印象,又能认识到公式的便捷性,主动地在运算的过程中进行公式使用,达到课堂教学目标[4]。
在练习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就多设计一些游戏、比赛、故事等活动来调动学生进行数学练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这些形式的教学活动正好是符合初中生年龄特点以及认知需要的。比如在讲授《中心对称》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中心对称的图形,并且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析这些图像的绘制方式,学生主动思考和研究图形,并且得出中心对称的重要知识点和数理条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中心对称的原则以小组的形式绘制图案,并且进行图案复杂度和美观度的评比。通过这种竞技类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通过实际活动的开展,为学生的思路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中感受长方形周长和面积之间的关系。
数学活动不仅需要教授相关的知识,并且要有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动手,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听枯燥的数学理论或者知识的时候,不会因为其枯燥而放弃学习,同时,能够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以及相互交流沟通,尝试去解决。利用合作解决、独立解决等活动去发展自己的核心素养,这样就能够让学生从很多方面深入研究数学的本质,从而能够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在复习课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借助贴近生活的活动内容,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实用性,并且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的氛围里,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引导下主动学习,乐于思考。初中数学教材中有不少内容可以直接与生活紧密联系,教师要不断地深入挖掘教材与生活之间的契合点,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比如,学生在学习“有理数及其运算”时,可以创设“一起来玩扑克牌”的数学游戏,游戏规则如下:将一副扑克牌中的大王、小王、J、Q、K去除,每人从剩余的牌中选取黑色牌和红色牌各3张,其中黑色表示正分,红色表示负分,并要求这6张牌的总分为0. 游戏开始,两人一组轮流抽取对方手中的牌1张,完成10次之后,算取总分,分数高的选手获胜。为了避免复习课的枯燥乏味,教师就要严格遵循教学活动的设计原则,在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复习的兴趣上,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设计一些有价值的、开放性的问题。
提高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当前很多地区都推行“智慧教室”的项目,人机互动已经成为了课堂互动环节中比较常见的内容。一些有条件的地区还为学生提供了VR设备,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数学的魅力。学生对于这些高科技的融入持有非常积极的态度,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性,并且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產生更加深入的理解[5]。比如,在四边形与函数的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常见的相遇问题、时间问题、工程问题等,让学生能够在互动和交流中进行数学知识的感悟,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意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出发,并且将教材中的内容与学习、生活相关知识进行结合。在数学活动的设计当中,要发掘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生活的实际场景以及教材所需教授的知识来进行教学设计,这样既能够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样也能够让学生积极地融入到学习当中去,通过这种教学情境教学活动,就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6]。
四、结语
核心素养是目前时代对学生的素质的要求,为了很好地培养出时代需要的人才以及现需要的才能和素养,采取数学活动教学是很好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有兴趣学习,还能在数学活动中融入数学理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思维。数学活动不仅需要教授相关的知识,并且要有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动手,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听枯燥的数学理论或者知识的时候,主动去思考总结。较好的数学思维能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所以从初中数学的教材内容来看,这些内容是一个整体,并且需要将各个部分由浅入深地分布在初中各个阶段,所以教学当中要从整体性出发,分析教材的内容安排,这样才能前呼后应,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樟华,黄丽红.初中数学教学活动设计四原则[J].新教师,2015(2):43-44
[2]王芝琳: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活动设计[J].江西教育,2017(18):76
[3]邵芹.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活动的设计[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4):44
[4]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教育科学研究,2014(3):5-11
[5]杨美卿.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有效作业设计探究[J].文理导航,2018(15):19-19.
[6]陈桂.例谈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18(26):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