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进展性案例”的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2021-04-13梁伟霞马坤炎李丽苏蕾苏丽凤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7期
关键词:互联网

梁伟霞 马坤炎 李丽 苏蕾 苏丽凤

【摘要】外科护理教学是实习人员过渡为临床工作者的重要阶段,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是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随着网络的发展,临床教学工作中应规避传统教学模式,结合时代要求,以现有教学条件为基础,大力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改革力度,优化教学内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促进临床护理质量提高。“互联网+进展性案例”是以临床案例为原型,设置相关教学内容,借助互联网渠道,实现实习人员被动学习观念向主动学习的转换,以此取得优质教学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  进展性案例  外科护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7-0185-02

外科护理教学是实习人员步入工作岗位的必经阶段,是将理论知识转换为临床实践、不断探索、过渡,进而成为专业、优秀的护理人员。随着网络以及新媒体的冲击,传统的外科护理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对进入临床的护理实习人员而言,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被动,忽略了实习人员自主学习能力,致使教学结果呈现个体化差异[1]。在网络环境的冲击下,网络教学平台、APP等逐渐被用于临床教学中,结合临床护理需求,依据护理实习人员求知要点进行临床教学方案制定,可为临床教学提供动态性、情境性专业学习以及实践的操作环境。进展性案例是以临床病例为原始教学材料,依据学员自身需求进行教学目标制定,以多元化的展示模式,转化被动教学变为主动探索知识,是促进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的有效途径[2]。本研究重在分析在临床外科护理教学中,采用“互联网+进展性案例”的教学模式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在我院外科护理实习护理人员,n=100例,实习时间: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依据抽签法均分两组。对照组:n=50例,男5例,女45例;年龄区间:21~23岁,中位值(22.00±1.02)岁;文化程度:大专33例,本科17例。观察组:n=50例,男6例,女44例;年龄区间:21~23岁,中位值(22.50±1.00)岁,文化程度:大专35例,本科15例。100例患者基线资料差异甚微(P >0.05),可比较。

1.2方法

所有护理实习人员均由同一名带教老师进行授课。

对照组:给予常规外科护理教学,带教老师授课前一周将临床教学案例发放给学生,并提出问题,由学生自行评估护理问题,并依据问题给出护理对策,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进行探讨,针对讨论内容给予护理指导。教学结束后给予学习效果考核,应以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为主。

观察组:实施“互联网+进展性案例”外科护理教学模式。依据带教时间段,制定教学方法。

(1)课前:①在进行教学前依据课程以及案例教学的要求、特点,对授课讲师进行培训,对教学内容深入研讨,对课程中重点难点内容,确定课堂探讨以及授课内容范围、步骤,做好授课前准备。进展性案例的每一幕对应着相应的知识、能力等内容制定均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为核心,具体体现在分析能力、解决能力以及临床决策执行能力等方面。以输尿管结石这一幕为例,简单介绍如下:理论知识,要求实习人员掌握疾病病因,技能方面要求其明确护理要点等。②进展性案例的确定:带教老师依据教学内容、要求,对临床典型病例进行整理,确保真实护理案例,参照教学大纲,制定情景剧展现内容,邀请外科临床医师、护士长、资深护理人员进行修订以及审核,以情景剧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确保教学内容难度适宜。每个案例设计应采用6~8幕形式呈现,呈现方式呈现多样化,以生动有趣、内容深刻为原则,例如视频、动画的形式,每一幕应反映1~2个主题,时间应控制在3min。同时带教老师可依据不同文化程度学生进行针对性留置问题,由学生通过书籍、互联网等渠道进行资料查询并整理,可制成PPT,通过探讨学习机会进行展示,促使学生之间实现相互学习。③互联网平台建立:带教老师建立教学互联网平台,在完成进展性案例设计、编辑后,上传至网络,为每个学生发放账号、密码,告知学生网络学习入口以及操作流程,学生登录并学习对案例进行提前熟悉,预习相关内容,针对预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可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留言或与老师、同学之间相互研讨。

(2)课中:①授课前将案例发给学生,引发实习人员学习案例、主诉、现病史、既往病史等,并进行讨论,指导学生从案例中提取病史包括要素、存在的疑问、对疾病症状的思考、护理思路,可采取分组学习,进行角色问诊训练,进行模拟护理,学生进行总结,组长进行疑难问题分配,课后继续学习。②在进行教学初期,带教老师可通过简单测试题,主要以选择题、案例分析题为主进行预习效果检测,通过分析进展性案例开展课堂教学,可采用动画情景剧的形式导入新课程,激发学生学习乐趣,继而进行课堂提问,以典型病例为教学案例,阐述疾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然后提出护理诊断、护理问题等,要求学生进行病例资料搜集,带教老师严格把握教学时间,预留课堂讨论时间,要求学生通过情景模拟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同时将课前遗留問题进行探讨,促进学员之间优势互补,实现各自监督、相互学习的目的,针对所出现的问题详细记录并评估。课后:在课堂学习完成后进行作业留置,以选择题、案例分析题为主,同时应留置有关新进展的论述题,要求学生登录网络平台并提交作业,检验学习成果。

1.3 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实习人员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合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各条目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x±s)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P检验对比。P <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观察组实习人员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3.讨论

临床外科护理教学涉及内容较多,因此对护理实习人员也提出较高的能力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虽具有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实习人员在被动学习的情况下不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导致护理实习人员实践技能操作欠佳,无法满足护理学科对于人员需求[3]。因此如何培养具有专业素养以及实践技能优秀的外科护士成为护理教学的重点。随着护理观念的不断更新,护理工作逐渐从被动,单纯功能性护理转向主动服务,强调以护理实习人员为中心,调动其参与积极性以及主动性。

案例性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带教老师为主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思维创新以及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较好地解决当前临床教学改革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本研究经数据对比得出,观察组实习人员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较优(P <0.05)。取得此研究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互联网教学,可有效规避常规教学弊端,促使学员通过网络渠道进行自主学习,例如课前通过网络平台预习案例,可有效提高学员自主能动性,通过自行查阅资料加深记忆,带教老师通过网络可查看学员自主学习情况,提醒学员课前预习,激发学员学习乐趣,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实现自主能力提高。由于外科教学内容的单调性,同时需要以临床真实案例为支撑,常规教学受课堂限制,致使实习人员参与度较低,无自主思考能力。进展性案例教学将患者的动态资料通过多渠道展示出来,可有效促使学生动态跟踪案例的实际情况。通过课前带教老师对进展性案例的整理以及留置问题,以互联网为基础,通过进展性案例展示,学员自主查阅等,可有效提高实习人员的参与度。依据角色问诊、护理等真实情境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与记忆,同时可让实习人员在具体护理中发现问题,继而针对性解决,有利于实践技能的锻炼。研究中通过取材于临床案例,通过直观、主动的教学模式,利于实习人员理解,通过情景剧,可有效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符合临床教学需求[4]。

综上,在外科护理教学中,互联网+进展性案例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实习人员学习成绩,促使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同时实习人员对此教学模式认可度较高,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应凤叶,俞伟萍,代甜.信息-动机-行为模式引导以问题为基础护理教学管理措施在泌尿外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6):998-999.

[2]李振霞,张晶.案例教学法在护理教学中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19):31-34.

[3]張俐,袁静秋,孙亭菲,等.进展性案例教学对护理实习生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影响[J].健康大视野 2020,5(22):181-182.

[4]卢玉仙,高薇,魏志明,等.基于“互联网+进展性案例”教学在阑尾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9):47-47.

猜你喜欢

互联网
互联网+背景下数学试验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改革
基于“互联网+”的京东自营物流配送效率分析
互联网+医疗保健网的设计
试论网络大环境下音乐作品的法律保护问题
浅谈大数据在出版业的应用
浅析互联网时代维基百科的生产模式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