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在肾上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效果和准确性分析
2021-04-12
(辽宁朝阳市第二医院放射影像科,辽宁 朝阳 122000)
肾上腺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化,其发病率逐渐升高,而受到特殊的解剖部位影响,在诊断时存在一定难度。原发性肾上腺肿瘤具有较多类型,如嗜铬细胞瘤、髓样脂肪瘤、皮脂腺瘤等,肿瘤类型不同,其临床表现、病因等存在差异[1-2]。因此,为了确保疾病有效治疗,需重视其诊断与鉴别。近年来,我国影像学技术发展迅猛,多排螺旋CT在腹部病变诊断中具有显著效果,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帮助[3-4]。当前,临床缺乏多排螺旋CT鉴别诊断肾上腺肿瘤相关研究,基于此,本文将以近年来(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98例肾上腺肿瘤患者为对象,探究多层螺旋CT在肾上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效果和准确性,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98例肾上腺肿瘤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所有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为56例与42例;最小年龄是34~71岁,年龄平均值为(45.92±3.94)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活检、实验室诊断,确诊疾病;认知正常;资料齐全;熟知本次研究,并表示自愿参加。排除标准:手术不耐受;药物过敏;其他肿瘤;精神异常;不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多排螺旋CT扫描,选用型号为联影UCT760 CT机,选择70~80 mL碘佛醇350(生产厂家: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对比剂,肘静脉单向高压团注入,速度为3.5 mL/s,在静脉注射对比剂的25 s与70 s时进行动脉期与延迟期扫描,使用联影工作站进行3D图像重建,将扫描数据在工作站输入,调节重建参数:层厚(1.00 mm),层距(0.80 mm),进行长轴横断面成像。对患者病灶处进行分析。做好检查前有关准备:禁食12 h,在扫描前0.5 h,饮水量为500~800 mL。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实施多排螺旋CT诊断,分析诊断准确率,总结影像特点。
2 结果
98例患者中,48例皮质腺瘤,28例嗜铬细胞瘤,16例节细胞神经瘤,4例皮质腺癌,2例髓样脂肪瘤。皮质腺瘤的规则形态、边界清晰、均匀密度均比嗜铬细胞瘤更高,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皮质腺瘤增强扫描可见轻度、中度的均匀强化,皮脂腺癌、嗜铬细胞瘤强化不均匀。见表1。
表1 肾上腺肿瘤CT增加扫描的影像的影像学表现
3 讨论
肾上腺肿瘤以功能进行分类,可分为非功能性腺瘤、功能性腺瘤[5-6]。使用CT平扫可见,皮质腺瘤具有清晰的边界,且形态规则,呈现为卵圆形或者圆形,密度均匀,类似于水样密度,部分肿瘤体积较大,可见低密度坏死区,且肿瘤内存在少数钙化[7-8]。使用CT增强扫描皮质腺瘤时,主要为中度、轻度均匀强化,对此现象进行分析,受到肿瘤组织的富脂质透明细胞等成分影响,使得血液供应表现不丰富,在增强扫描时,具有较小强化程度,进而出现轻度、中度强化[9-10]。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实施多排螺旋CT诊断,结果可见,98例患者中,48例皮质腺瘤,28例嗜铬细胞瘤,16例节细胞神经瘤,4例皮质腺癌,2例髓样脂肪瘤[11-12]。皮质腺瘤的规则形态、边界清晰、均匀密度均比嗜铬细胞瘤更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皮质腺瘤增强扫描可见轻度、中度的均匀强化,皮脂腺癌、嗜铬细胞瘤强化不均匀[13-14]。在多层螺旋CT检查过程中,使用绝对廓清率、相对廓清率对肿瘤廓清速度指标进行评价。研究指出,腺瘤总数中缺乏脂肪腺瘤约占29.00%,通过测量绝对廓清率、相对廓清率可鉴别非腺瘤、腺瘤,且不依赖于脂质成分[15-16]。腺瘤典型表现是对比剂快速廓清,绝对廓清率为60%以上,相对廓清率超过40%,对于肾上腺皮质腺癌、转移瘤、部分嗜铬细胞瘤,廓清程度低。在肾上腺皮质腺癌中,绝对廓清率低于40%,且皮脂腺癌的密度混杂,体积大,强化不均匀,诊断价值高[17-18]。
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可将肿块形态、大小、边缘、内部密度、强化特点清晰显示出来,三维处理包括矢状位、冠状位、轴位MRP重建,在肾上腺肿瘤诊断中具有显著应用价值,可以清晰显示出病变范围、区域,立体观察病变的影像学特点,直观病变关系,特别是明确肿瘤和邻近器官间关系,并了解周围器官侵犯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等,有效提高诊断准确性[19]。
综上所述,肾上腺肿瘤使用多层螺旋CT检查,可有效检出不同类型疾病,诊断和鉴别依据为强化程度、轮廓、肿瘤密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