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2021-04-12
(锦州市康宁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精神分裂症作为精神类疾病之一,于青壮年人群中多发,呈现出易复发、病程长等特点,对患者正常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较为显著,并且此类患者往往伴随社会功能下降现象,预后受到严重影响,因此需要通过科学护理管理干预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水平[1-2]。本文主要以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探析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及对其康复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5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干预组(29例):女12例,男17例;年龄26~61岁,平均年龄为(35.59±1.78)岁;病程为2~14年,平均病程为(4.59±1.11)年;对照组(29例):女13例,男16例;年龄27~62岁,平均年龄为(35.63±1.79)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为(4.62±1.12)年;纳入标准:①精神分裂症获得确诊。②未表现出器质性疾病现象;排除标准:①表现出较差精神分裂症护理依从性;②家属对于知情同意书不同意签署;就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均衡性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普通护理管理模式对患者实施护理,针对日常药物知识以及一系列注意事项进行讲解。干预组:采用传统普通护理管理模式+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对患者实施护理,具体内容为:①组建个性化护理管理小组,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通过对患者具体情况加以了解后明确护理重点,并将护理内容进行充分优化[3-4]。②对相关参与护理工作的成员进行培训,使其护理能力进一步增强;护理人员向患者与家属认真介绍医院环境,对待患者要保持态度热情,缓解其陌生感,使患者积极配合日常检查,促进护患关系的良好建立。通过同患者家属之间沟通,对患者病情以及生活习惯进行侧面了解,对应完成独立档案创建。对各阶段护理情况进行认真记录,对护理方式随时进行调整。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即对患者开展人性化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干预,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贯彻整个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患者心理问题进行分析,辨别不良心理特征(沮丧、抑郁、烦躁等),并进行充分指导。对于患者同外界接触予以鼓励,此外将精神卫生方面干预力度充分加强,增强患者病情判断力;生活技能方面也进行康复指导及锻炼,并且对应完成饮食计划。对患者自身感受表达加以培养,采用贴合患者心理的谈话技巧进行告知,并对冲突处理能力以及人际交往正确方式进行充分引导,将患者的不良行为与思维加以引导并纠正,改善其不良习惯,使社区活动参加力度显著提升[5-6]。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NOSIE(护士用精神病人观察量表)评分以及BPRS(医师用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包括:生理层次、生活能力层次、社会功能层次、心理层次。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NOSIE评分越高提示患者恢复情况越好。BPRS评分分别对患者的心理、行为、情绪等进行评估,总分为126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精神症状越严重[3]。
1.4 统计学方法 对于两组患者护理结果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2.0展开处理,生活质量各项评分、NOSIE评分以及BPRS评分等计量资料经t检验后采用()表示,P<0.05说明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对比 干预组患者生理层次、生活能力层次、社会功能层次以及心理层次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明显(P<0.05)。见表1。
2.2 NOSIE评分以及BPRS评分对比 护理前,干预组患者NOSIE评分以及BPRS评分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干预组NOSIE评分以及BPR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NOSIE评分以及BPRS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NOSIE评分以及BPRS评分对比(分,)
3 讨论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会呈现诸多认知功能障碍现象,可对患者预后造成影响,并且影响患者社会功能的康复。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患者心理受到了重创,二是患者曾在情感上受到了打击。目前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主要有药物治疗与护理两种方式。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护理模式也在发生着改变,以生物-社会-心理的个性化护理模式应运而生[7-8]。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将患者作为护理中心,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侧重于对患者合理的个人需求的满足,从患者角度为其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积极展开对应的护理措施。在护理期间可随时对护理内容进行调整与完善,对认知、心理与康复等方面展开多样性干预,以充分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综合状态[9-10]。
本次研究发现,干预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理层次评分(92.29±2.52)分、生活能力层次评分(91.15±3.02)分、社会功能层次评分(90.88±3.25)分以及心理层次评分(92.02±5.0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0.25±2.53)分、(81.19±6.02)分、(79.85±2.56)分、(78.58±3.05)分明显(P<0.05);护理前,干预组精神分裂症患者NOSIE评分(211.32±44.06)分、BPRS评分(42.62±4.12)分同对照组(213.65±42.12)分以及(43.26±3.92)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干预组NOSIE评分(315.25±52.72)分、BPRS评分(22.12±2.71)分均优于对照组(252.19±52.06)分、(30.59±2.35),充分证明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运用于精神分裂症护理中是可行性的。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在精神病分裂症患者中进行有效开展,可使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NOSIE评分获得显著提升,BPRS评分显著降低,最终实现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有效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