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氯化镁生产过程铁离子去除方法研究
2021-04-10唐钦鑫李超张蓬
唐钦鑫,李超,张蓬
(天津长芦海晶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450)
药用氯化镁作为药用辅料可用于制作渗透压调节剂、局部止痛剂、缓冲剂。根据《中国药典》2015版,药用氯化镁为含有六个结晶水、pH在4.5~7、含量在98.0%~101.0%范围内的无色透明的结晶或结晶性粉末[1]。为实现pH指标,在氯化镁的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盐酸来调节,酸性溶液与不锈钢储罐、管道的长时间接触,造成了铁元素富集。基于以上,对氯化镁生产过程进行铁元素来源分析及其去除方法研究,以保证药用氯化镁产品质量符合中国药典要求。
1 铁元素来源分析
1.1 药用氯化镁生产工艺
药用氯化镁生产过程是以工业级氯化镁为原料,溶解成近饱和溶液后,对溶液进行除杂,经过滤、调酸后制得中间品——精制卤水,再经蒸发浓缩、降温结晶、离心脱水、干燥、包装制得。
药用氯化镁生产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药用氯化镁生产工艺流程图
药用氯化镁所用设备及材质:化料器(不锈钢),反应罐(搪玻璃),沉降槽、调酸罐、精卤罐(碳钢衬PE),过滤器、蒸发器、结晶器(钛),离心机、干燥机(316L)。
1.2 工艺过程分析
由图1和设备及材质可见,生产过程所用化料器为不锈钢材质,氯化镁蒸发液为酸性溶液。在离心脱水工序,湿物料夹带的母液经离心脱除后收集至储罐,并在下一批中间品中作为反应液在化料器内回收套用。酸性的母液进入化料器后不断对其腐蚀,长期运行使体系中铁离子浓度逐渐富集。然而,工艺过程中无铁离子去除工序,长期的富集易导致成品中铁离子偏高。本实验首先鉴别母液中铁离子的存在形式,然后探索其去除方法,使其符合中国药典2020版标准。
2 实验方法
2.1 铁离子存在形式鉴别
2.1.1 检测原理
二价铁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可被氧化为三价铁离子;硫氰酸根与二价铁离子不反应,与三价铁离子生成血红色络合物,反应如下:
2.1.2 试剂
30%硫氰酸铵溶液;30%双氧水;盐酸。
2.1.3 分析步骤取母液2mL,置于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30%硫氰酸铵溶液3mL,观察显色情况;取母液2mL,置于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2~3滴盐酸及30%双氧水,观察颜色变化;加30%硫氰酸铵溶液3mL,摇匀后,观察显色情况。
2.2 铁离子去除方法实验研究
2.2.1 实验原理
若母液以二价铁离子形式存在,则需将其氧化成三价。为避免其他杂质离子引入体系,选用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
三价铁离子在pH达到4左右时水解完全,为将酸性母液pH值调至铁离子的沉淀范围,且不引入杂质离子,选用氧化镁不断消耗溶液中的氢离子,促进铁离子水解正向进行,直至让铁离子沉淀,以达到除杂目的。原理为:
2.2.2 实验方案
2.2.2.1 探究双氧水添加量对亚铁离子氧化效果的影响(见表1)
表1 双氧水添加量对亚铁离子氧化效果影响实验方案
取母液2mL,置于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30%硫氰酸铵溶液3mL,梯度滴加双氧水,观察显色情况。
2.2.2.2 探究氧化镁添加量对铁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见表2)
表2 氧化镁添加量对铁离子去除效果影响实验方案
取母液100mL,置于250mL烧杯中,加30%硫氰酸铵溶液3mL,梯度添加氧化镁,过滤后采用比色法检测铁离子浓度。
2.2.3 检测方法
比色法检测铁离子方法为:取母液2mL,置于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稀盐酸4mL与过硫酸铵50mg,用水稀释成35mL后,加30%硫氰酸铵溶液3mL,再加水适量稀释成50mL,摇匀;如显色,立即取标准铁溶液(每1mL相当于10μg的Fe)2.0mL,与同一方法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01%)。
3 结果与讨论
3.1 铁离子存在形式
在母液中加入硫氰酸铵溶液后,颜色无明显变化;在母液中滴入2~3滴双氧水,颜色由淡绿色变为黄色,加入硫氰酸铵溶液后,颜色瞬间变为血红色。
以上现象可以判断,母液中铁离子以二价形式存在。
3.2 双氧水添加量对亚铁离子氧化效果
为将亚铁离子全部氧化为三价铁离子,对双氧水添加量进行了实验研究:当双氧水质量分数(%)为:0.03、0.3、0.3、0.3、0.3,双氧水添加量(%)为:1、1、2.5、5、10。随着双氧水的增加,亚铁离子氧化量逐渐增大,颜色逐渐加深,直至0.3%双氧水添加量为0.05%时,颜色不再变化。因此,0.3%双氧水添加量为5%时,二价铁离子完全被氧化为三价。由于实验室为小试,可采用0.3%的低质量分数过氧化氢(添加量5%),若用于实际生产中,则20m3母液需添加1 m30.3%的过氧化氢溶液。其中,过氧化氢3L,水997L,一定程度上稀释了氯化镁溶液的质量分数,因此,建议实际生产中选用30%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添加量为0.05%。
3.3 氧化镁添加量对铁离子去除效果影响
由于铁离子含量相对较低,因此选取0、0.02、0.2g/L氧化镁浓度范围探究除铁效果。
铁离子量并未随着氧化镁添加量的增大而降低,而是在0.02g/L时降至最低。因此降低氧化镁浓度间隔,在0.01、0.02、0.04、0.1g/L范围内进行检测,随着氧化镁添加量的增大,铁离子浓度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添加量为0.02g/L时去除效果达到最佳。
4 结论
为进一步提高药用氯化镁产品质量,铁离子杂质的去除过程具有较大意义。通过追溯药用氯化镁生产过程中铁元素的来源,探讨出二价铁离子的去除方法,即采用双氧水将其氧化为三价,利用其水解过程生成氢氧化铁进行过滤去除,并探究出双氧水、氧化镁的最佳投入量为0.05%、0.02g/L,为药用氯化镁母液中铁离子的去除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