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交试验优选疏风退热方后下药物煎煮工艺

2021-04-08黄建明罗伟良

中国药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疏风荆芥挥发油

黄建明,罗伟良,吴 利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疏风退热方有疏散风热、透疹利咽功效,由蝉蜕、甘草、薄荷、荆芥穗等10 味药材组方,方中薄荷、荆芥穗是后下药,两者所含挥发油与方剂功效有直接关系,故其煎煮方法对疏风退热方疗效有重要影响。薄荷和荆芥穗挥发油的提取率与煎煮前药材浸泡时间相关[1-2],煎煮温度影响挥发油的提取速率[3],煎煮压力影响挥发油提取率[4]。本研究中以薄荷和荆芥穗挥发油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对疏风退热方中薄荷和荆芥穗的煎煮工艺进行优化。现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药材

1.1 仪器

挥发油测定仪(上海玻璃仪器厂);ES-J120 型电子分析天平(沈阳龙腾电子称量仪器有限公司,精度为0.1 mg);KDM 型调温电热套(山东省鄄城永兴仪器厂)。

1.2 药材

蝉蜕(批号为 170601)、甘草(批号为 170701)、薄荷(批号为 170801)、荆芥穗(批号为 170801)、桔梗 (批号为191201)、浙贝母(批号为 191101)、防风(批号为 190901)、黄芩(批号为 191001)、玄参(批号为 191201)、天花粉(批号为191101)等药材饮片均购自广州至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薄荷煎煮工艺优选

挥发油含量测定:由于薄荷和荆芥穗挥发油的相对密度小于1,适合采用2015 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2204 挥发油测定法的甲法测定。具体步骤如下,量取供试品溶液各10 mL,置烧瓶中,加适量水及玻璃珠数粒,振摇混合,连接挥发油测定器与回流冷凝管;加水入冷凝管上端至挥发油测定器的刻度部分并流入烧瓶为止;置电热套中加热至沸,保持微沸状态至油量不再增加,停止加热并放置片刻,将水缓缓从下端的活塞放出至油层上端到0 线上5mm 处;放置1h,开启活塞至油层上端与0 线平齐,读取挥发油量,并计算疏风退热方中挥发油的含量[5]。

正交试验:以浸泡时间(A)、煎煮时间(B)、煎煮压力(C)、煎煮温度(D)为考察因素,以薄荷挥发油的溶出率为考察指标,采用 L9(34)正交试验设计疏风退热方中薄荷的煎煮工艺。因素水平见表1,L9(34)正交试验设计与结果见表2,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由表2、表3 可知,对薄荷挥发油溶出的影响强弱顺序为煎煮时间>浸泡时间>煎煮压力>煎煮温度,最佳组合为A2B2C1D1,即浸泡 20 min 后,在 100 kPa、100 ℃下煎煮 10 min。

2.2 荆芥穗煎煮工艺优选

以浸泡时间(A)、煎煮时间(B)、煎煮压力(C)、煎煮温度(D)为考察因素,以荆芥穗挥发油的溶出率为考察指标,采用 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选疏风退热方中荆芥穗的煎煮工艺。因素水平见表1,L9(34)正交试验设计与结果见表4,方差分析结果见表5。由表4、表5 可知,对荆芥穗挥发油溶出影响强弱顺序为煎煮时间>浸泡时间>煎煮压力>煎煮温度,最佳组合为A2B1C1D1,即浸泡 20 min,在 100 kPa、100 ℃下,煎煮 5 min。

表1 薄荷、荆芥穗煎煮工艺因素水平Tab.1 Factors and levels of Mentha haplocalyx and Spica Schizonepetae tenuifoliae

表2 薄荷煎煮工艺 L9(34)正交试验设计与结果Tab.2 Design and results of the L9(34)orthogonal test of decoction process of Mentha haplocalyx

表3 薄荷煎煮工艺方差分析结果Tab.3 Results of the variance analysis of decoction process of Mentha haplocalyx

表4 荆芥穗煎煮工艺 L9(34)正交试验设计与结果Tab.4 Design and results of the L9(34)orthogonal test of decoction process of Spica Schizonepetae tenuifoliae

表5 荆芥穗煎煮工艺方差分析结果Tab.5 Results of the variance analysis of decoction process of Spica Schizonepetae tenuifoliae

2.3 工艺确定

综合分析,疏风退热方的最佳煎煮工艺为浸泡疏风退热方药材饮片(除薄荷和荆芥穗外)30 min,煎煮至水开后再煎煮30 min,后加入已浸泡20 min 的薄荷,煎煮5 min,再加入浸泡20 min 的荆芥穗,再煎煮5 min,煎煮过程均在100 ℃及100 kPa 气压下完成。

2.4 验证试验

分别取5 份薄荷或荆芥穗药材饮片,分别按2.1 项下、2.2 项下方法煎煮,测定薄荷、荆芥穗挥发油含量。并计算溶出率。结果,薄荷挥发油平均溶出率为11.34% 、RSD 为 0.25% ( n = 5),荆芥穗挥发油平均溶出率为 12.32% 、RSD 为 0.25% ( n = 5)。证实了疏风退热方中薄荷挥发油和荆芥穗挥发油的最佳煎煮工艺稳定可靠。详见表6。

表6 验证试验结果(n =5)Tab.6 Results of verification tests(n = 5)

3 讨论

3.1 影响因素

药物煎煮时间对药物煎煮效果影响很大[6],对质地疏松的花叶类药材的影响更甚[7]。由于花类和叶类不像根类药物质地坚硬,且均分布有气孔[8],即使药物不加热煎煮,挥发油也会不断通过气孔不停散发[9],在药液的煎煮中能快速达到溶出平衡,故花叶类药物的煎煮时间不宜过长[10],以免挥发油大量散失。薄荷和荆芥穗作为常用解表剂,组织中密布各种不同的气孔[11],极易散失挥发油,故两者的煎煮时间需比一般的后下药物短[12],煎煮过久会降低挥发油含量,影响疗效[13]。且荆芥穗属花类,相对更易散失挥发油,提取时间应比薄荷短。

药物浸泡对药液质量的影响也很大[14]。充分浸泡使植物细胞膨胀,易破裂,有效成分易渗透溶出[15]。热水浸泡易引起植物细胞中的蛋白质凝固[16],细胞不易破裂,有效成分难以溶出[17],故宜冷水浸泡。本研究中薄荷和荆芥穗浸泡后挥发油的煎出时间要比未浸泡的药材缩短,含量更高[18]。不同的浸泡时间还会影响挥发油溶出度,充分浸泡的药物药液中挥发油含量高,可能与药材中挥发油散发出来的通道被变性的淀粉堵塞有关。煎煮温度对薄荷和荆芥穗的挥发油也有一定影响,但由于挥发油在常温下已开始挥发,故温度的提升虽也加速了提取,但未达到重要影响的程度。

3.2 不足

本研究中发现,按疏风退热方的最佳工艺煎煮条件煎煮,所得药液中含有的薄荷挥发油和荆芥穗挥发油均比各自单一煎煮所得挥发油少。深入探究发现,其中原因之一是挥发油间的密度不同,体积自然不同,混合后的薄荷和荆芥穗挥发油的体积相比于单一成分挥发油的体积有所改变[19]。还因为薄荷挥发油中的成分和荆芥穗挥发油中的成分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新物质[20],减少了挥发油的体积,但上述影响因素尚未在本研究中考虑,留待后续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该煎煮工艺操作简便、稳定可靠,可用于疏风退热方中后下药物的煎煮。

猜你喜欢

疏风荆芥挥发油
升血小板胶囊中连翘挥发油包合工艺研究
疏风解毒胶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效果和安全性的荟萃分析
安徽产薄荷挥发油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疏风清热汤化裁联合天竺雾化液治疗急性喉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响应面法优化水蒸气蒸馏提取牡丹根皮挥发油工艺*
荆芥
夏日不忘荆芥香
荆芥香里夏日爽
荆芥香里夏日爽
采桑子.雪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