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改变的临床分析

2021-04-07刘利曹培杰代怀杰袁玉李姗姗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凝血酶胃肠道肿瘤

刘利 曹培杰 代怀杰 袁玉 李姗姗

胃肠道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发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类型且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态势[1]。手术为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常用手段,但就诊的患者超过半数已经进展至中晚期,手术治疗效果大幅降低[2]。国外研究[3]表明,胃肠道肿瘤患者普遍存在着凝血功能紊乱情形,静脉血栓栓塞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为其常见表现,特别是前者属于常见并发症类型,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目前国内研究多集中于胃肠道肿瘤患者手术[4]、用药[5]、输血[6]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很少涉及其自身存在的凝血功能紊乱的报道,使得此研究领域存在着较大的不足之处,故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东莞市厚街医院肿瘤血液科收治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对其凝血功能改变及临床意义展开探讨,内容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东莞市厚街医院肿瘤血液科2017 年6 月-2020 年5 月收治的112 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其中男75 例、女37 例;年龄37 岁-76 岁,平均年龄(60.45±11.20)岁;病程时间5 个月-5.5 年,平均病程时间(3.45±0.21)年;TNM 分期:Ⅱ期29 例、Ⅲ期66 例、Ⅳ期17 例;复发转移与否:复发转移33 例、未复发转移79 例。纳入标准:(1)所有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均经活检确诊;(2)样本采集前未服用过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3)临床资料完整,无影响本研究进行的缺失项者。排除标准:(1)已经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2)近期有输血史者;(3)存在活动性出血者;(4)合并急性炎性疾病者。本研究已经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于手术之前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1.8 ml,置于抗凝试管中,以3 000 转/min 离心10 min 后收集分离血清和血浆。取分离之后的血浆利用日本希森美康的CS-5100 全自动凝血检测仪对凝血标本进行测定。

1.3 观察指标 选取不同TNM 分期、复发转移与否的凝血功能为观察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正常范围11 s-14 s)、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正常范围25 s-37 s)、凝血酶时间(正常范围12 s-16 s)、纤维蛋白原(正常范围2 g/L-4 g/L)。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多组间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两两比较以LSD-t 检验,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TNM分期、复发转移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以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法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同TNM 分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比较 见表1。

表1 不同TNM 分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比较(±s)

表1 不同TNM 分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比较(±s)

注:与Ⅳ期相比较,*P<0.05;与Ⅲ期相比较,#P<0.05。

TNM 分期Ⅱ期(n=29)Ⅲ期(n=66)Ⅳ期(n=17)凝血酶原时间(s)11.88±1.02*#10.21±1.09*9.72±1.05部分凝血活酶时间(s)29.48±1.05*#27.85±1.09*25.62±1.12凝血酶时间(s)15.87±1.11*#12.82±1.08*10.04±1.02纤维蛋白原(g/L)3.33±1.02*#4.89±1.10*6.52±1.21

2.2 复发转移与否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比较见表2。

2.3 TNM 分期、复发转移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 见表3。

表2 复发转移与否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比较(±s)

表2 复发转移与否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比较(±s)

注:与未复发转移相比较,*P<0.05。

凝血酶原时间(s)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s) 凝血酶时间(s) 纤维蛋白复发转移与否复发转移(n=33)未复发转移(n=79)8.74±1.04*12.02±1.11 25.10±1.09*30.95±1.05 14.91±1.04*10.33±1.07原(g/L)6.12±1.12*3.73±1.01

表3 TNM 分期、复发转移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

3 讨 论

3.1 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改变规律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后发现,不同TNM 分期、复发转移与否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性,具体表现为:随着TNM 分期的升高,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明显缩短,纤维蛋白原明显升高;复发转移患者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短于未复发转移患者,纤维蛋白原大于未复发转移患者。据此结果可知,凝血功能的改变与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TNM 分期、复发转移与否有关。具体原因如下:

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凝血功能紊乱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恶性肿瘤细胞在分裂增殖过程中源源不断的向外界释放出炎性细胞因子,后者诱发炎症反应对局部和全身组织形成损伤,影响到机体凝血系统与纤溶系统之间的平衡,导致凝血功能紊乱,血液高凝状态下容易形成血栓[7]。另一方面凝血功能紊乱形成的血栓又会导致局部组织处于缺血缺氧状态,诱发的氧化应激反应会对正常细胞形成损伤,抑制其原有生理功能,为肿瘤细胞的分裂、增殖、迁移创造便利条件[8]。

国际通用的TNM 分期法是用于评估肿瘤大小及局部浸润范围、淋巴结受累情况、远处转移的肿瘤分期系统,对肿瘤的严重程度和侵犯范围做出客观判断,分期越高表明肿瘤侵犯范围越大、转移越明显[9]。当肿瘤细胞尚局限于病灶时无论是引发的炎症反应还是对邻近血管形成的压迫均更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微乎其微[10]。随着TNM分期的升高,肿瘤细胞发生远处转移以及侵犯邻近组织和血管,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形成的湍流使得血管壁内皮处于暴露状态,血液中血小板异常汇集于此并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造成凝血功能发生明显改变[11]。

复发转移是影响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重要诱因,复发灶和(或)转移灶将会造成患者体内免疫细胞大量释放二聚体物质HLA-DR,由此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12]。除此之外还会直接激活血小板功能,导致其异常粘附和聚集,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机体处于高凝状态。

3.2 凝血功能与胃肠道恶性肿瘤TNM 分期、复发转移的相关性 本研究中Spearman 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TNM 分期、复发转移与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呈负相关性(P<0.05),与纤维蛋白原呈正相关性(P<0.05)。据此可知,胃肠道肿瘤患者凝血功能改变与TNM 分期、复发转移存在着直接关联性。通过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指标进行测定,可以为临床评估TNM 分期以及是否复发转移提供帮助,对指导今后诊疗工作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改变与TNM分期、复发转移密切相关。

猜你喜欢

凝血酶胃肠道肿瘤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效果评价
酶可提高家禽的胃肠道完整性和生产性能
胃肠道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与肿瘤“和平相处”——带瘤生存
致命肿瘤忽然消失
滚蛋吧!肿瘤君
“饿死”肿瘤的纳米机器人
基于稀土离子介导石墨烯量子点荧光开关的凝血酶生物传感器
多肽自组装膜用于凝血酶的检测
基于PdAu纳米颗粒的非标记型凝血酶传感器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