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期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重建技术在结肠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2021-04-02穆红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辽宁辽阳111000
穆红 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辽宁 辽阳 1110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多期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重建技术在结肠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选2019年1月~2020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41例结肠癌患者,术前为患者行多期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将检查的结果与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结果:MSCT术前诊断T分期准确37例,准确率是90.24%。MSCT术前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术前显示肿块边缘不规则、肠壁增厚及肠腔狭窄等结果与手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大致相同,不同诊断方式的结果无显著区别(P>0.05)。结论:多期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重建技术在结肠癌患者中的应用,可发挥术前诊断及评估的作用,清晰患者的肿瘤情况及周围浸润情况,对其手术方案的优化设计有益。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疾病发生率较高,手术切除是常用的治疗方式[1]。术前对患者的肿瘤分期、浸润转移程度等进行评估,对手术方案的优化设计有益,有助于提升手术治疗的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多期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MSCT)及重建技术开始在临床中得到应用,能够对结肠癌患者实施术前的诊断及分期评估[2]。为了深入研究MSCT增强扫描及重建技术应用的价值,文章抽选2019年1月~2020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41例结肠癌患者,根据研究的结果论述,内容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选2019年1月~2020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41例结肠癌患者,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7例,年龄在36~66岁,平均(58.03±5.62)岁。患者了解研究内容,自愿参与,获得医学伦理学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①患者术前均行MSCT扫描,手术后切除病灶实施病理诊断;②患者疑似结肠癌,术后病理确诊;③患者病历资料完整,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患者肝肾功能衰竭;②患者具有腹部手术史;③患者具有其他位置的恶性肿瘤症状;④患者中途退出研究。
1.2 方法
检查前1d指导患者禁食12h,口服清肠药实施肠道清洁准备,排出水样便,肠道准备。扫描30min肌内注射山莨菪碱,指导患者保持左侧卧位。肠道中慢慢注入1000~1500mL空气,转变为仰卧位。针对于肠梗阻、消化道穿孔等急腹症入院的患者,则直接实施急诊MSCT检查。
SIEMENS 128层CT容积扫描,扫描范围是从膈顶到耻骨联合下缘。增强扫描使用四维容积灌注技术,灌注扫描,扫描参数是管电流120mAs,管电压120kV,注射对比剂前指导患者屏气。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5mL/s速度静脉输注碘普罗胺(300mgI/mL)70mL。在腹主动脉上段设Block CT阈值100Hu动态监测,自动触发延时6s。动脉期扫描,25s静脉期、60~75s实质期扫描。图像上传到后台工作站,以平面重组法,辅助容积再现及最大强度投影等方式进行检查。对患者的肿瘤位置、血管浸润程度及邻近组织器官情况等进行检查。由至少两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师分别阅片,检查结果后统一结果。实施肿瘤分期评估,对患者肠系膜血管情况予以观察。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患者T分期:T1-2期为原位肿瘤侵犯黏膜下层或者固有肌层;T3期是原位肿瘤穿透固有肌层达浆膜下层,或者对周围组织侵犯;T4期为原位肿瘤穿透脏层腹膜,或者对周围器官组织产生侵犯。
MSCT分期标准:T1-2期,肠壁外缘光滑,肠周脂肪间隙清晰,肠壁增厚>5mm,增强后癌性病灶强化明显,外缘光滑,肠腔未发现显著狭窄的症状;T3期,肠壁外部粗糙,肠周脂肪间隙不清,能够观察到条索影,肠壁增厚高于5mm,病灶对肠壁外层影响,浆膜面粗糙,肠腔狭窄;T4期,肠周脂肪消失,肠壁显著变厚,病变对周围器官产生影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SPS 20.0统计数据,t计算计量性资料,计数资料χ2计算,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MSCT术前诊断结肠癌的T分期与病理结果比较
病理诊断T1-2期19例,T3期18例,T4期4例;MSCT术前诊断T1-2期21例,T3期18例,T4期2例。MSCT术前诊断T分期准确37例,准确率是90.24%。MSCT术前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MSCT征象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分析
病理诊断肿块边缘不规则37例,肠壁增厚31例,肠腔狭窄24例,病灶累及周围组织器官5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2例。术前MSCT诊断患者肿块边缘不规则35例,肠壁增厚30例,肠腔狭窄22例,病灶累及周围组织器官5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2例。MSCT术前显示肿块边缘不规则、肠壁增厚及肠腔狭窄等结果与手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大致相同,不同诊断方式的结果无显著区别(P>0.05)。
3.讨论
准确的术前评估,能够设计最佳治疗计划,对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3]。近年来MSCT逐步在临床中得到应用,其扫描速度较快,在一次屏气后能够完成全腹部的扫描,预防患者呼吸、肠道蠕动对图像质量的影响[4]。
作为无创性肠道病变检查方式,MSCT图像分辨率较高,可根据患者的结肠病变情况实施针对性、动态化扫描,获得患者不同时间段结肠图像。在重建技术的应用下,以病变为中心实施三维空间旋转,从多个角度对患者病灶位置细节、远端转移情况等进行观察,能够对结肠癌患者术前分期,对其预后效果进行评估。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MSCT术前诊断T分期准确37例,准确率是90.24%。MSCT术前显示肿块边缘不规则、肠壁增厚及肠腔狭窄等结果与手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大致相同,可作为术前病情评估的有效方法,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综合上述内容,多期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重建技术在结肠癌患者中的应用,可发挥术前诊断及评估的作用。在多期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重建技术的应用下,清晰观察患者的肿瘤情况、肠腔状态及病灶累及范围等,对其手术方案的优化设计有益,可提升手术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