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美术资源融入幼儿园教学初探

2021-03-19张如冰曹文琴

家长·中 2021年2期
关键词:青花瓷民间美术幼儿园教学

张如冰 曹文琴

【摘    要】幼儿美术教育应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实施创造教育。本文以幼儿园民间艺术“青花瓷”为例,结合实践,从开发途径和运用要领两方面入手,探究如何将民间艺术“青花瓷”作为一种教育资源融入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实现幼儿创造性思维和美术动手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民间美术;幼儿园教学;青花瓷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05-0127-02

【Abstract】Preschool art education should effectively use existing resources to implement creative education. This article takes the kindergarten folk art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as an example, combines practice, and explores how to integrate the folk art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as an educational resource into the kindergarten art education to realize children's creative thinking and hands-on art  ability development.

【Keywords】Folk art; Kindergarten Teaching; B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一、開展“青花瓷”主题活动价值

(一)拓宽视野,传承文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应初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中美的欣赏力。青花瓷历史文化底蕴丰厚,蕴含着典雅、含蓄的东方之美,其资源内涵丰富,可作为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好形式之一,实现当代艺术教育与传统文化的接轨。让青花瓷作为大班幼儿接触民间美术的重要媒介,融入幼儿园美术活动,可直观有效地让幼儿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手脑并用,萌发创造

青花瓷具有独特的韵味和艺术美——色彩美、图案美、线条美,通过绘画或是创作活动,体会青花瓷的魅力,再结合不同的材料开展装饰活动,使得幼儿在欣赏青花瓷的花纹和图案的同时,学会运用各种素材掌握装饰方法,促使幼儿用各种图案和花纹进行创作,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创造美的能力。

二、开展“青花瓷”主题活动的途径

(一)家园合作,提高民间美术参与性

深入开展青花瓷活动,离不开家园协作。幼儿园可调动全员教师积极性与能动性,通过民间采风、网上查询等多种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班级群发动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各种青花瓷器皿及相关素材,亲子合作把青花瓷图片、不同的纹样图案等一一详细记录下来,让孩子带回园展示,并由教师最终汇总整合。

(二)创设环境,优化民间艺术教育氛围

幼儿园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其价值,渗透于幼儿的日常中。在布置幼儿园环境的过程中,老师精心选择购买了一些物美价廉的青花瓷器,与家长、幼儿收集的相关素材一起,布置成“青花瓷”展览馆,供幼儿欣赏,促进幼儿更深层次地认识和理解青花瓷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教师也可对班级环境进行改造,将班级的主色调改成以蓝色、白色为主的冷色调,如班级桌子可铺上蓝印花布或红印花布,墙壁上可装饰蓝色或红色青花纹样。收集各种材料,如纸扇、马勺、纸盘、瓶子等,用白色的丙烯颜料和蓝色记号笔,勾画出与青花瓷相似的基本纹样,并作为装饰品布置班级。幼儿在环境中潜移默化的感受青花瓷的独特魅力,激发对青花瓷这一民间艺术的兴趣,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创作青花瓷的“支架”。

三、开展“青花瓷”主题活动的运用要领

(一)活动准备

1.内容的选择

青花瓷的纹样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包含了写实、写意、变形等不同的表现手法。以青花瓷开展幼儿美术活动,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要有所转变,确保内容既贴近幼儿生活,又符合幼儿熟悉喜好,有利于幼儿表现的内容。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应该查阅青花瓷资料,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教学重点集中在自然景物图形和几何图形两大类纹样,将纹样以易于幼儿理解和认识的形式呈现在幼儿眼前,帮助幼儿逐渐认识、掌握这两大类纹样,知道其特征,便于创作。

2.材料的准备

在材料的选择上,教师应善于寻找各种材质作为作画材料。早在活动之初,我就在尝试着用不同质地的颜料在不同材料上进行创作,在先期的尝试中,总结积累经验,提取好的方式方法在幼儿中推广,然后再结合实际不断总结探索。如活动前期选用一次性纸盘或纸扇做底,平面易于操作,幼儿熟料掌握基本技法后,后期可多尝试立体材料,如处理干净的饮料瓶、茶叶罐、瓷碗、花盆等,用丙烯颜料刷上白色作为底,或者刷上蓝色,作为后期美术创作的基础材料。幼儿可以在美术活动中,选取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创作,从材料收集到美术创作选择,都能有效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二)活动过程

青花瓷主题活动应层层递进、由易到难,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支持幼儿在学习中不断创造。

1.重视前期经验的提炼

青花瓷作品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吃饭用的青花碗、插花用的青花瓷瓶等,皆是幼儿肉眼可见的青花元素载体。为此在创作前,教师应先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传统青花瓷的纹样和装饰特点,并将其与生活中的实物进行对比、讨论,让幼儿“有章可循”,在动手实践前有基本的创作方向。

2.层层递进设计活动内容

幼儿在中班已经接触过简单的线描画的方法,到了大班,就可以更加深入地学习青花瓷的绘制方法。具体方式如下:首先,欣赏美丽的青花瓷中的纹样。教师先让幼儿欣赏关于青花瓷瓶的图片、实物、多媒体课件等,观察青花瓷瓶的造型及纹样特点、颜色,与幼儿一同讨论纹样的寓意等,并让幼儿说一说青花来历的一些小故事,在这个讨论讲述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能为幼儿顺利进行青花瓷创作奠定基础。其次,学习平面纹样的绘制。在欣赏青花图案的造型美之后,教师启发幼儿迁移原有线描画中连续图案的经验,在各种服饰形状的底板上尝试添画青花的图案和进行纹样装饰。再次,在一次性纸盘上创作青花瓷盘。青花瓷盘特点显著,一般在中心和边缘装饰为主:中心花纹形式多变,带有鲜明的中国风装饰特点,多为花鸟虫鱼,边缘的纹样为重复的花边纹样,其整体装饰形式易于幼儿理解和模仿。教师引导幼兒尝试用合适的花纹、深浅不同的蓝色,绘制青花纸盘,进一步感受青花瓷的美。最后,尝试对立体瓷瓶的设计与装饰。在设计装饰青花瓷瓶时,重点要关注的是花纹的装饰部位,如瓶口、瓶颈、瓶身等处的花纹,同时还有引导幼儿观察各部位花纹的主要特点和排列规律,为幼儿的创作积累经验。由于幼儿有了圆盘及花边纹样的装饰经验,所以在花瓶的装饰中也能较好地迁移经验。同时,为了让幼儿能更深入地了解青花纹样,教师还可尝试幼儿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实物进行彩绘,如各种瓶子、罐子、盆,难度的提升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感受别样的创作体验。

(三)活动评价

美术活动中的评价环节不容忽视,应尽量展示全部幼儿的青花作品,不仅能让幼儿知道自己的创作是受重视的,同时能够鼓励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进行反思,引导幼儿充分交流分享、丰富知识、提升经验,为下一阶段的活动打好基础。绘制立体青花瓷瓶时,教师将幼儿的作品按立体圆瓶、立体方瓶分类摆放,然后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当幼儿说到自己画的是瓷瓶是用对称的方法装饰时,老师会马上问大家“谁画的瓷瓶也用了对称的方法?”这样,用对称方法画瓷瓶的幼儿会主动向他人介绍自己的作品特点。而当几个幼儿都介绍相同的画作时,老师又引导幼儿观察:“除了大家说到的内容外,谁还画了不一样的?”将画做分类布置便于幼儿观察,利于幼儿发现作品的异同。教师明确告诉幼儿介绍画面的什么内容,有利于幼儿思维清晰、条理清楚地介绍。教师从不同的侧面引导幼儿大胆介绍画作,从而促使幼儿产生思维的碰撞,获得新的经验,使整个活动事半功倍。

综上所述,利用青花瓷开展民间美术教育,教师应明确开展的目的,不是单纯的向幼儿传授民间美术的传统技能,而是让幼儿在看、听、说、画、做的过程中感受、发现传统艺术美,表现、创作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美,让民间美术根植于幼儿心中,开出灿烂的艺术之花。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责编  杨  菲)

猜你喜欢

青花瓷民间美术幼儿园教学
青花瓷的前世今生
不翼而飞的青花瓷
青花瓷里觅南山——江西
蒋宇涛??《青花瓷》
幼儿园教学提问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措施
浅论天津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弹和唱对幼儿园教学的重要性
创新民间美术传承模式 生态式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