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推进家校共育的实践探索

2021-03-19黄梦星

家长·中 2021年2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网络时代实践探索

黄梦星

【摘    要】众所周知,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成长发育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家校共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受到了全社会人民的高度重视。以网络时代为契机,分析探讨当前家校共育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制定一套具有高度可行性的改善措施,进一步提升家校共育的职能作用,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键词】网络时代;家校共育;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05-0063-03

【Abstract】As we all know, schools and familie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s a new type of education model, family-school co-education has been highly valued by the whole society. Taking the opportunity of the Internet age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current shortcomings and shortcomings of home-school co-education, and formulate a set of highly feasible improvement measures to further enhance the functional role of home-school co-education is the unshirkable responsibility of every educator .

【Keywords】Network era; Home-school co-education; Practical exploration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极其重要的成长场所,只有营造出良好的成长环境,才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背景下,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家长可以借助QQ、微信、钉钉等多种通信工具与家长展开交流沟通,在协商探讨过程中形成共同的教育目标,从而加强对学生的监督管理,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但实际上当前的家校共育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很多家长都不重视家校共育,部分教师在家校共育方面的创新尤为不足,极大地弱化了家校共育的职能作用。

一、家校共育的重要性

学生的心智发育不够成熟,家长和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对学生来说,教师和家长的共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正常情况下,学校和家长应该是一种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互补关系,学校的职责在于传递知识、塑造人格、提升素质,家庭的职责在于培养价值观和铸造好习惯。家庭和学校缺失任何一个环节,学生的教育环境都会出现重大纰漏,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变得难上加难。

二、家校共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 部分教师及家长对家校合作的认识不足

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教师没有对家校合作产生足够的重视,不少家长平时不会主动参加家校合作活动,还有一部分家长对家校合作保持不确定、很模糊的态度。他们还不明白,教育幼儿绝不仅仅是幼儿园或者家长任何一方的事,这是双方共同的责任。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进入了快节奏的生活中,有些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就想当然的撒手不管了,认为教育学生是教师一方的责任,没有意识到家长角色的重要性,另一部分家长过分重视工作的重要性,将学生交由老年人抚养照顾,无疑是一种教育责任缺失的具体表现。

(二) 家校合作缺少有效合理的设计规划

家校合作不仅体现在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中,也存在于每一次家园活动的细节里。学校在组织亲子活动时,很多时候是根据外边的天气、教师的时间、孩子的状态,临时决定活动内容。这样的家园活动随意且无计划性,这样的活动必然没有太多效果,甚至可能还会挫伤家校合作的积极性。而且当学校与家长准备开展家校合作的交流活动时,有的家长以各种理由相互推诿、拒绝参加,甚至安排自己的亲属去参加活动,而亲属们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都不了解,更不用说家校活动的深层意义了,因此目前很多家校活动并没有发挥出实质性的作用和效果。

(三)家校合作形式落后

如今家校合作形式虽然有很多种,但是最常用的仍然是家长会、家园联络册和面谈。虽然家园联络册在过去的学前教育中发挥出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经济、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它的即时性已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一方面,每周一写的家校联系手册,不能及时地向家长反映情况,往往错过了解决孩子问题的最佳時机,教师也要耗费很多时间,从而影响了其他工作的进度。在另一方面,由于教师负责的人数较多,无法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足的理解和照顾,即使家长意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依然无法与教师进行频次高、针对性的深入了解,导致部分家长有一种被忽视的感觉。

三、网络时代下家校合作的改善建议

(一)提高教师和家长对家校合作的认识

想要提高教师和家长对家校合作的认识,一方面是靠教育部门的大力宣传。如,在社区、学校、广场等地方开展相应的讲座和活动,使人们从心底里更加重视家校合作。另一方面就是学校要定期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定期辅导培训,并组织一些活动方便大家相互讨论。比如,亲子活动、家长助教,学生家长们的职业多种多样,如果可以借助班级充分体现家长的职业优势,不但可以丰富孩子们的社会体验,还能够使孩子学习到更多书本之外的知识。同时,教师和家长之间也需要注意沟通的策略。例如,当孩子们之间发生冲突时,双方要及时沟通了解情况,相互商量着以便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并且尽量站在客观的角度看待事件,共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二)完善家校合作制度,强化家校合作效果

学校管理必须有专人负责,具体包括统筹规划家校合作的相关事宜。家校合作是一项需要长期经营的工作,并非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首先,需要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引导家长和教师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做下去,最终形成规范性的家校合作制度。其次,教育部门也应深入到学校所在的社区内,定期开展家校合作的宣传工作。这样不但可以提升人们对家校合作的认识,也能为以后幼儿入园做准备。只有提升了教师和家长对家校合作的认识与理解,引导教师和家长相互支持,相互帮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家校合作的问题,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家校合作。

(三)设计出多种形式的家校合作方式

任何形式活动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家校合作同样需要多种活动形式的有效建立。首先,学校应该创新设计出一系列常规性的家校合作形式,例如家长会,并将其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帮助教师和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定期组织相关的讲座和家园茶话会等,让大家有机会能够一起学习新的知识,相互交流探讨,将教育知识具体化并形成连贯性。然后,学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在家校合作中加入一些新的元素。例如学校可以将家校合作内容录制下来,整理成一部相册或者小视频,发布到网上,讓更多的家长和学生看到,在整个社会上营造出良好的家校共育气氛。在现代化教育中,教师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知道什么该舍弃,什么该去创新。

例如,根据时代的发展,各种各样的通信聊天工具多不胜数,与其他软件相比,微信的操作要更加的简单易懂。因此,家长及教师们大多会选择建立微信群或微信公众平台等作为沟通的主要手段,这样既可以保证沟通的及时性又可以保证沟通的有效性。最后,家校合作还应该跟随时代的发展,创新出更多的家校合作活动。例如2015年广为流行的《爸爸去哪儿》节目,学校和家长可以借鉴这些优秀的活动形式,设计出更加丰富、实用的家校合作形式内容,并应用到实际的幼儿教育工作中,进而提高家长的积极性。

四、结语

由此看见,当前的家校合作仍有待发展,诸如教师和家长对家校共育的重视力度不足、缺乏合理的家校共育规划、家校合作形式陈旧等问题,导致家校共育的职能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学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优势,创新设计出多种多样的家校共育模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家长和教师对家校共育的重视力度,从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徐耀光.有效利用网络平台探索家校共育新模式[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06).

[2]沈亚华.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德育管理方式的个人感悟[J]. 品味经典,2020(07).

(责编  杨  菲)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网络时代实践探索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网络时代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网络时代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