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与实践思考分析

2021-03-19尤长峰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实践思考高效课堂初中数学

尤长峰

[摘  要]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如果教师能够在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让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要素充分落地,那这样的课堂就是高效的. 文章具体阐述了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实践及其思考,并结合具体实例——“垂直于弦的直径”对何为高效课堂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高效课堂;实践思考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当中,无论是课程专家还是一线教师,都认识到了构建高效课堂是重中之重. 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高效课堂都是基础教育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 很显然,高效课堂的核心词有两个:一个是高效,另一个是课堂. “课堂”,大家耳熟能详,而“高效”却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因为,在不同的评价标准之下,大家对“高效”的理解有所不同. 很简单的一个例子是:当教师致力于知识教学时,容量大的课堂可能就是高效课堂;而当教师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时,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进行一定难度题目解答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今天的学科教学已经来到核心素养的大门前,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尤其是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因此,在这样的目标引领之下,只有能够高效落实核心素养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 基于这样的理解,再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就可以发现,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之下研究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对初中一线数学教师来说就是一个基本的研究任务.

做出这一判断是符合当前现实的. 随着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也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人们都希望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对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研究. 作为一线教师,虽然不大可能具有课程专家那样的理论基础,但是可以在相关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充分的实践,然后在实践的过程当中生成一些能够指导新的教学实践的认识. 有能够站在课堂上这一先天的优势,初中数学一线教师理应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之下对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深入的分析、思考与研究.

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构建的理论分析

毫无疑问的一点是:随着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高效课堂一定会被赋予新的内涵. 因此,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来说,高效课堂会被充实新的内容,高效课堂的构建也会面临一些新的需要与要求. 有教学同行总结道,这样的需要与要求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应当是知识构建与核心素养落地同时发生的过程;二是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应当是不断被丰富的过程. 这样的理解将知识教学与核心素养培育融合在了一起,强调在知识发生的过程当中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 应当说,这样的判断符合初中数学教学的基本规律. 而有了这样的认识再去思考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那树立起来的基本理念就应当是:以学生为中心,立足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与具体的数学内容的联系,通过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学习过程,来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生成核心素养.

虽然面向初中阶段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内容还没有正式公布,但是借鉴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尤其是其组成要素,可以发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六个要素. 因为只有重视这些要素,才能让初中数学教学在数学知识体系建立以及核心素养培育的过程当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以这六个要素来衡量初中数学课堂也有积极的意义. 换句话说,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如果能够在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让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要素充分落地,那这样的课堂就是高效的.

值得一提的是,追求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并不是强调在一节课之内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所有要素都同时落地,“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数学教学也需要尊重基本的规律,应结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跳一跳,摘得到”,这样的效率才是真正的高效率,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的实践及其思考

把对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研究的视角从理论转向实践,需要教师在理论层面树立与核心素养相关的、科学的教学观,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因为学生只有在应用的过程当中,才能真正内化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要素相关的内容);强调以生活材料为载体,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来源于学生生活的素材更容易为学生所加工,而问题的提出则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实行个性化的指导,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品质的提升过程与核心素养的落地过程,往往是相伴相生的关系);构建有效的评价策略,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评价是指挥棒,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走向,也自然影响课堂的走向).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设计实践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因为在数学探究的过程当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要素会体现得比较充分.

例如,在“圆”这一章,“垂直于弦的直径”这一内容在“圆的性质”体系之下. 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需要,教学这一内容时,可以设计一个数学探究过程,比如,让学生剪一张圆形纸片,然后沿着这个圆的任意一条直径对折,让学生在多次反复的过程当中有所发现,在发现的基础上去猜想结论,并通过逻辑推理进行证明.

这是一个在体验的基础上提出猜想,然后探究、证明的过程. 在学生体验的过程当中,他们看到的是一张圆形纸片,所做的是将圆形纸片沿着直径对折,这里无论是看到的还是所做的,都对应着学生的形象思维;接着提出猜想,这实际上是将学生的形象思维引向抽象思维,对应着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数学抽象. 事实上,学生也是在数学抽象的基础上提出猜想的. 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来看,猜想的结论能否顺利得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直观想象.

有了猜想,接下来自然是证明. 证明对应着逻辑推理,于是学生会将问题转换为“证明圆上任意一点关于直径所在的直线(实际上就是对称轴)的对称点也在圆上”. 完成了这一转换之后,学生就需要构建图形,于是会得到图1. 有了图1,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知识就可以顺利完成证明了.

在上述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的思维是顺畅的,从体验到猜想,再到证明,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没有丝毫冗余,因此是高效的;从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看,其涉及数学抽象、直观想象与逻辑推理,因此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也是有保障的、高效的. 因此,综合来看,这样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

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的构建、实践与分析

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究的基础之上思考核心素养下高效课堂的构建,可以发现,对于一线数学教师来说,比较现实的思路是:认真分析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思考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可以渗透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哪些要素. 考虑到高效课堂构建的需要,教师要从知识建構与核心素养要素渗透两个维度去预设学生的学习过程,判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哪些困难,解决这些困难的时候学生会采取哪些策略……教师尤其要做到的一点是,在教学预设的过程当中,判断学生可能会走哪些弯路. 教师要尽可能地设计点拨方法,让这些弯路不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当中真正发生,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高效率. 而在评价核心素养落地的时候,则主要是看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能否充分地体验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要素相关的学习过程. 一般来说,只要进入这一过程,核心素养的培育就有保障.

自然,要构建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的高效课堂,还离不开教师的教学反思. 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之后对课堂进行回顾,以“高效”这一标准去评判课堂、反思课堂,才能发现课堂上自身的优点与不足,从而让自己今后的教学行为更加完善.

总之,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与深入,教育领域对核心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探究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是当前一线教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离不开课堂教学,更离不开高效课堂的构建. 在这一道路上,需要教师不断地实践、分析与思考.

3748501908293

猜你喜欢

实践思考高效课堂初中数学
统筹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教材编写的实践与思考
对高校传统音乐教育落实到教育实践的思考
国有企业落实中纪委“三转”要求的实践与思考
微课教学在成人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