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研究

2021-03-19井维兰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师生互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井维兰

[摘  要] 师生互动就是数学教学研究的一条主线,抓住这条主线,就可以牵“师生互动”之“一线”,而动整个“数学教学研究”之“全身”. 课堂教学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知识的建构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才能实现. 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一方面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但是另一方面又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应当说师生互动是一种形式,以学生为本并在此基础上让师生互动更好地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这才是师生互动的关键. 这也可以理解为师生互动的生本指向!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

在初中数学教学研究的范畴中,有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这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 相对于其他的研究内容而言,研究师生互动不仅会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等,同时也会涉及教学评价等. 说得通俗一点,师生互动就是数学教学研究的一条主线,抓住这条主线,就可以牵“师生互动”之“一线”,而动整个“数学教学研究”之“全身”. 但是梳理相关初中数学教学研究的文献,可以发现关于初中数学课堂的师生互动研究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很高,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师生互动依然是当前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之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研究的着力点.

说得更具体一点,课堂互动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课堂师生互动行为主体类型有:师个(学生个体)互动,师组(学生小组)互动,师班(班级整体)互动,交叉互动. 以这些类型作为研究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切入点,不仅可以让教师对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了解得更为具体,也可以从这些角度去进行课堂上师生互动研究与评价. 与此同时,需要强调的是,面向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进行研究,并不是对其他的教学研究领域有所忽视,相反应当本着上面所提及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真正让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成为一线教师教学研究的主要线索. 笔者所用的是沪教版初中数学教材,这套教材在编写的时候,有着明确的生本思路,将教材编写的这一思想进行深度演绎,然后结合自己所教学生的学习特点,就可以寻找到数学课堂上更好的师生互动的途径. 现就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角的平分线”的教学为例,谈谈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收获与思考.

师生互动是初中数学教学研究

的重要着力点

应当说,通过二十多年的课程改革,在今天的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已经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当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总体上氛围融洽,但与此同时也存在教师占据着课堂的主要话语权,以及师生互动是形式性互动而非实质性互动等问题. 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在课堂上缺乏专业性权威且角色定位不准确、课堂上的互动类型单一等,所有的这些都使得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显得流畅却不真实.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就更有必要将师生互动作为初中数学教学研究的着力点,其中的原因在于:

第一,课堂教学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 无论是班级视角下的学生,还是小组中的学生,还是学生个体;无论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还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以及以班级为单位的讲授式学习,等等,众多变化中有一点是不变的,这就是师生互动. 笔者在教学研究之初,曾经做过一次对比实验:在某一节内容相对简单的课堂之上,笔者借鉴有些地区所使用的学习单等方法,将课堂情境以及要提出的相关问题用文字的方式印制在学习单之上,然后下发. 这样的思路原本期待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阅读去学习相关知识,但是教学结果却表明这样的教学思路是有着很大问题的,因为学生在运用学习单的时候,并不能保证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体与知识客体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因此即使是一个很简单的知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非常不理想. 那就说明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的质量实际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质量!

第二,知识的建构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才能实现. 学生要想理解一个数学概念或者规律,仅凭自主学习肯定是不够的,尤其是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或者生活经验,不足以让学生对某个数学概念或者规律形成准确的理解,教师的介入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这个时候教师尤其要通过高屋建瓴的视角、精当的点拨,并在指点学生的过程中获得学生的反馈,这样的师生互动过程也就成了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

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研

究有效性例析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师生互动都是有效的. 互动学习理论认为: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进行的一种情感与情感的交流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着的统一的过程,是优化教学的过程. 这样的理解对于初中数学一线教师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这实际上是强调教学的过程并不只是一个知识传递的过程,而是一个知识与情感共同作用的过程. 相应地,我们所认为的课堂教学中建构高效、有意义的师生互动,有益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进程. 从已有的教学现状和研究来看,目标性的互动策略、支持性的互动策略、反思再生性的互动策略的运用,对改变我们中学数学课堂中沉闷、呆板的现象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来看“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角的平分线”教学的例子:

在学习“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时候,教材设计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方法——以直线MN为折痕折一个三角形(如图1),如果A点和B点重合,那么线段PA与PB就是相等的.

这设计实际上是一个让学生动手与动脑同时进行的过程. 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在画三角形或者剪切三角形的时候,由于没有制作出一个真正的等腰三角形,因此得不到两点重合的结果,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积极干预——但不只是让学生先制一个等腰三角形,而是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能够隐隐约约地感受到这种对称与线段的垂直平分的关系. 这实际上是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帮助学生积累经验,让学生奠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形成的基础.

无独有偶的是,这样一个对折的过程,很容易让学生得到一个角平分线. 学生通过最初的操作,对角平分线的得出是顺利的,但是在认识角平分线的性质的时候,容易出现一些困难. 比如部分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对于“距离”这一概念不太熟悉,他们认为距离就是两点之间的距离,对于“点”与“线”之间的距离认识不到位——这正是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发现的,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一个积极的师生互动过程,有可能无法认识到在部分学生的数学认知中存在这一问题. 发现了这一问题之后,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去解决. 比如可以向学生明确提出一个问题:两点之间必然存在一个距离,那如果是一个点到一条线的距离,应当如何定义呢?学生可以通过列举的方法,发现过一点作直线的垂线是最好的定义方法,这也就化解了学生的这一难题.

初中数学课堂上师生互动有效

性的生本指向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发现,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一方面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但是另一方面又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应当说师生互动是一种形式,以学生为本并在此基础上让师生互动更好地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这才是师生互动的关键. 这也可以理解为师生互动的生本指向!

强调初中数学课堂上师生互动有效性的生本指向,是因为认识到师生的互动是课堂教学的统一体,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最佳组合. 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的讲授必须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及提高,也有利于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教师的业务水平也表现在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反馈上,这是因为师生互动需要学生准确地表达,哪怕是学生的理解是错误的,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准确地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而如果学生的表达不准确,那么教师也要准确判断并与学生多方沟通,以确保学生获得准确的想法. 只有真正做到这样的以生为本,师生互动才会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后续的教学才能有效达成.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当以师生互动作为教学研究的重要线索,抓住师生互动这个“牛鼻子”,可以說就是抓住了数学教学研究的本质. 以师生互动研究带动教学理念的更新、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学内容的优化,不仅可以让教师的日常教学研究变得更加系统,也可以让初中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站在一个更为坚实的基础之上. 这样一个师生教学相长的过程,是核心素养培育之下教师教学研究的方向!

3886501908225

猜你喜欢

师生互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