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M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探索
2021-03-19翟恩国
翟恩国
[摘 要] 数学的每一个知识点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有其独特的背景和史料,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多为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史内容,也能较好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一门生动有趣、不断发展的学科,学生很有可能就会因此喜欢数学,开启一段不一样的数学趣味学习之旅.
[关键词] 初中数学;HPM视角;教学设计
数学史家M·克莱因提出了“历史是数学的指南”这一观点,他认为,历史将知识的来源与演变完整地呈现出来,回顾历史,我们能看到人类对知识的探究越来越深入,这样有助于我们在学习抽象知识的同时把握知识提升的关键. 数学史有着回望性和前瞻性,这也是数学史之所以能够推动数学发展的动因. 开展数学史的渗透教学不仅能帮助我们追溯数学的本源,也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当前,初中数学更多的是对知识结构的教学,对数学本质的探究教学涵盖很少.
HPM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价值
1. 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数学的历史十分丰富,初中数学教材也引入了一些数学史的内容,但教师在教学中重点关注的是知识逻辑结构,对知识的形成、文化背景很少去讲解,这也是很多同学觉得数学枯燥的原因. 数学的每一个知识点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有其独特的背景和史料,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多为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史内容,也能较好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一门生动有趣、不断发展的学科,学生很有可能就会因此喜欢数学,开启一段不一样的数学趣味學习之旅.
2. 培养学生良好品格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固然重要,但学习数学知识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同样重要,这对培养学生优秀品质很有帮助. 数学有着辉煌的发展历史,在数学史上有着很多优秀的数学家,如华罗庚、阿基米德、高斯等等,他们完全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如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华罗庚的故事,向学生展示榜样身上的优秀品质,激励学生在学习中以榜样为目标,不断地向榜样学习. 学习数学名人故事也能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我们要做的是迎难而上,努力克服. 这些优秀品质会随着数学史的学习而深入学生的思想,成为健全学生人格的重要组成.
3. 提高教师教学效率
江苏省教学名师蔡宏圣指出:“个体的发育与其种族的发展往往存在相似的地方. 这种现象在数学学习中同样适用,也就是说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与数学史的发展过程是类似的. ”
历史的相似性告诉我们,学生在学习概念、公式、数学思想中出现的认知障碍和错误其实历史上的数学家们也遇到过. 学习数学史能够帮助学生诊断错误的原因,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障碍,也便于教师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率.
HPM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案例
结合对HPM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实践,笔者设计了“负数”相关内容的教学设计,具体流程如下.
1. 借助数学史料,进行情境引入
在教学之初,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了一些数字,0,1,2,3,并为学生讲解了数字的由来:“在没有发明数字计数之前,人们计数是通过打绳结、摆算筹等方式来计数的,后来为了使用更加方便,于是发明了1,2,3…这些数字;由于需要数字表示‘没有’,于是就发明了‘0’;后来,在计算和测量中发现所出现的数字并非都是整数,于是发明了分数. 可见数字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为了服务于生活. 今天我们要学的也是一种数,叫负数. ”
教学设计思路是从学生已有认知出发,引入数学史帮学生回顾数字的发展,然后引入新知,完成新知的过渡.
2. 引导数学探究,形成负数概念
(1)感知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在引导学生思考负数的产生时,先设计了一个关于分数的问题导入:“有3个小孩分4个苹果,要想平均分配,每个小孩分得多少个苹果?”这个问题对初中生来说没有任何难度,于是教师进行了一点小变通:“能不能让每个学生分得的苹果是整数个?请列方程求解. ”
学生很快列出了方程,设每个小孩分得苹果x个,根据题意列出方程3x=4,解出x. 求解中大家发现结果不可能是整数,如果要求结果是整数那么方程就是无解的,为了让方程有解,分数也因此被纳入了数系的体系. 引入了分数后,任何两个非零整数的除法都能够有解,除法的运算也能较好地实现了.
这个教学设计是先让学生体验分数的产生缘由,所谓一通百通,有了分数的铺垫,学生接受负数的概念也会更加顺畅. 之后,又设计了两个问题:
①张涛有10元钱,他想买一个足球,足球的售价是18元/个,请问张涛想买足球还差多少钱?
②小李今天挣了200元,但买衣服花了230元,请问小李今天净收入多少?
学生很快列出了这两个问题的式子:①18-10=8(元),张涛买足球差8元. ②200-230. 第一个式子很快列出来了,但第二个式子同学们都陷入了沉思,被减数比减数小,不够减该怎么办呢?这种减法学生之前是没有学过的. 鼓励学生思考:在分数没有被发明之前是没有分数的,大家能不能也发明一种数字来解决这道题呢?很多同学预习过了,答出了“负数”这个概念,同时大家也明白了负数的意义,是用来解决被减数比减数大的问题.
这两道问题解决了具体的情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负数”的意义,学生在解题中积极思考,很多学生思考出了负数的意义,概念的生成也就水到渠成;有些学生没有想出答案,但有了这个思考过程,教师再引入负数的概念学生并不会觉得违和.
(2)学习负数的表示方法
学习了新知后就要进行知识的探索与巩固. 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今年初春的某一天,哈尔滨的平均气温是零下5℃,北京的平均气温是2℃,上海的平均气温是5℃,请问这天上海的平均气温比北京高多少?比哈尔滨的平均气温高多少?
关于这道题,第一问学生们很快就解答出来了,上海平均气温比北京平均气温高3℃,用5-2就能够得出. 但是上海与哈尔滨的气温差多少学生们就不知道如何计算了,也用减法吗?5-5=0,难道两地气温差0℃?可是很明显上海要比哈尔滨气温高,这样求解肯定是不对的. 教师让学生仔细看看这两个温度有什么不同. 大家讨论后发现一个是零上5℃,一个是零下5℃,这两个5是不一样的. 教师建议大家将这两个5区分开来. 这时,学生心里产生了对负数的心理需求.
这样,以问题为引导,设计了问题冲突,激起了学生对负数学习的需求,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学生不解的眼神中开始了讲解:数学上将大于0的数记为正数,将小于0的数记为负数. 所以哈尔滨的平均气温应记为“-5”℃. 有时候为了强调正数,可以在正数前面加一个“+”号.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巧妙地融入了负数的重构,学生理解了负数的构建过程,大家觉得十分有趣.
教师继续进行教学补充:“﹢”“-”这两个符号是近代数学用来区分正负数的方法. 早在1700多年前,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就提出了正负数的计数方法:“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 ”这就是说,为了对相反意义数字进行区分,可以采用正数和负数的方法来表述. 而且他还以颜色来表示正负:“正算赤,负算黑”,即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用黑色算筹表示负数.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为学生介绍了古代人表示正负数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古人的智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
3. 优化例题讲解,推进深度认知
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例题:某天的天气预报显示,上海明日天气会比当日气温升高2℃,北京的明日气温则会下降1℃,天津明日气温与今日一致,请写出上海、北京、天津三地明天的气温会上升多少.
这道题提问的是会上升多少,所以即使气温下降,也要表达上升了“负多少”,因此,上海、北京、天津三地的气温上升分别是2℃,-1℃,0℃. 这个教学设计通过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和解决,在知识迁移中增加对知识的认知.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总结,对负数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归纳:(1)负数的由来;(2)負数的概念及表达.
教学实践证明,在HPM视角下开展初中数学教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情感的提升,能够有效地引导他们深度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684501908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