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逻辑、机理与策略

2021-03-17李海杰,王晨曦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高质量发展优化策略

李海杰,王晨曦

摘要:立足于非线性系统思维,依托产业经济学理论,明晰了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与高质量发展目标导向下的基本要求,提出了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实现机理及供给、需求、技术和环境动力内部的交互机理。按照系统动力学方法将各动力视为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子系统,细化子系统内部关键变量与因果反馈关系后,建立了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上海市为例进行了策略仿真。结果显示:在供给策略情景中调整人员培训率和体育人才吸纳率,在需求策略情景中调整体育产业新业态数,在技术策略情景中调整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在环境策略情景中调整体育产业基地占比和运动项目产业化指数,均能有效提升体育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体育产业结构;优化机理;优化策略;系统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G80-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21)06-0101-12

Logic, mechanism and strategy of China's sports industry structure optimiz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LI Haijie1,WANG Chenxi2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061, Shandong, China; 2.Shanghai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Shanghai 200438,China

Abstract:Based on nonlinear system thinking, relying on industrial economic theory, the paper clarified the connotation and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bjectives of sports industry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proposed the implementation and power interaction mechanism of sports industry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ccording to system dynamics, the paper regards dynamics as the sports structure optimization subsystem, refining the key variables and causal feedback relationships within the subsystem, and establishes the system kinetic model of sports industry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proposes a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llowing adjusting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height and rationalization of sports industry:adjusting the person training rate and sports talent absorbance in the supply policy situation; adjusting the number of new states in the sports industry in the demand strategy; adjusting the input strength of enterprises R&D funds in the technical strategy; adjusting the sports industry base′s proportional and sports project industrialization index in environmental strategy.

Key words:high-quality development; sports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mechanism; optimization strategy; system dynamics

習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可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已然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由此,调整体育产业发展策略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动,促进体育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的动态结构优化,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对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牵引体育制造业升级换挡,培育体育服务业发展新动能,推动形成产业融合新业态和体育产业集群化,以及构建体育产业结构新格局来满足多样化的体育需求和社会矛盾,是体育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性产业的核心内容。产业结构理论是以产业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经济理论,其研究路向围绕“量”和“质”的静态与动态两个方面展开:从“量”的角度静态考察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间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即产业间投入与产出的量化比例关系;从“质”的角度动态揭示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发展变化的规律及影响因素,即产业结构演变与产业结构优化。

若从静态的体育服务业和体育制造业规模占比来看,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的演变基本符合工业化进程的一般规律,但是从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内涵要求来看,我国体育产业实现结构优化的过程,不再是单纯追求规模总量的扩张以及体育服务业的一枝独秀,而是需要立足于高质量发展的多目标导向,依靠系统思维把握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系统的非线性结构和动力子系统交互机理,提出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优化策略,实现体育产业在高质量发展目标导向下的结构优化,发挥体育产业的关联效应、扩散效应等产业结构积极效应。值得重视的是,虽然我国体育产业不断实现总规模的突破,但是仍存在产业结构合理化演变速度较慢、内外部结构不合理、产业要素配置不合理、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相适应,以及结构演变缺乏高层次目标等结构性问题。

体育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结构逐步趋于合理、不断调整升级的动态过程,推动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和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和螺旋上升特点的调控工作,而非短时期内便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静态非线性问题。正如产业结构优化的核心,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机制所明确的,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策略的研究是一种根据现有产业结构状态,通过输入某种信号和能量,引起结构变动从而形成新的产业结构状态的作用过程。因此,本文将体育产业结构视为非线性系统,首先在明晰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内涵与高质量发展目标导向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实现机理和动力交互机理;其次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沿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系统的子系统构成、系统边界与关键变量识别、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结构优化策略仿真的技术路线,用系统性、动态性、发展性的形塑逻辑探究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有效策略。

1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逻辑

1.1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

体育产业结构优化是通过调整体育产业发展政策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动,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促进体育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发展的动态过程。体育产业结构优化既是体育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也是体育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结果最终体现为体育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水平。体育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体育产业结构从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发展的动态过程,即整个体育产业结构由体育用品制造业占主导地位逐渐向体育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的方向发展。从体育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对象角度来看,高度化包括产值结构高度化、资产结构高度化、技术结构高度化和劳动力结构高度化;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体育产业各子行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即促进体育服务业、体育制造业和体育建筑业之间,乃至具体的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教育与培训等业态之间的均衡发展。只有强化产业间的协调性和关联性,才能提高产业结构的聚合质量和关联、扩散效应,从而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效果。

1.2高质量发展导向下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要求

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来看,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在新发展理念引导下,助推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更高程度满足社会与人民需求的发展,建立具有产业发展创新化、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产业生产高效化、产业组织结构现代化的产业发展体系。梳理已有文献不难发现,学界关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界定尚未达成共识,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仍未厘清,多视角与多维度的认知并存。概括而言,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状态可表述为,以高质量发展为背景,实现体育产业结构优化、效率最佳化和价值最大化的有机统一。它是体育产业在创新、协调、绿色、发放和共享方面对新发展理念做出的回应,是生产要素投入低、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质量型发展。由此,高质量发展目标导向下的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一方面要调整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之间的变动关系,使两者达到相互适应的状态,以此在供给和需求两端满足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基础性条件,以及多样化的社会需求与体育消费需求;另一方面要坚持以技术进步和良性产业环境共同驱动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具体而言,体育产业结构的高质量发展,以及体育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提升,第一要以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相适应状态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和矛盾,进而培育体育消费、促进体育消费升级;第二要以技术创新和技术效率的进步,推动包括体育装备研发等在内的体育用品制造业升级换挡,提升体育产业服务新能级;第三要以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产业发展环境的改善,推動形成产业融合新业态和体育产业集群化,培育体育服务业发展新动能,构建体育产业服务新格局。

2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

2.1中观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实现机理

体育产业结构的演变是体育产业各行业间的资源禀赋、技术水平以及社会需求等动力因素,使得行业间呈现出不均衡的增长态势,这种不均衡态势又将导致产业间数量比例的变化以及产业间交互与关联方式的变化。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就是通过三个阶段来实现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目标。其一是识别影响体育产业结构的关键动力因素;其二是通过动力因素来调整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使体育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其三是发挥体育产业结构的积极效应,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地区经济增长(见图1)。体育产业结构优化与体育产业规模增长都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产业规模从条件基础方面反映了体育产业发展的根植性动力,而产业结构优化则从高度化和合理化方面反映了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质量演进以及产出与效益水平。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地区经济增长会引起体育产业结构演进,而体育产业结构演进又进一步通过产业的关联效应和扩散效应推动高质量发展与经济增长,因此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不仅能够对地区经济产生影响,更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的演进与优化机理是在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并且包括各方面的动力因素。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人均收入变化会引起产业结构变化,具体表现为收入水平影响需求结构,进而通过需求结构的变动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因此需求是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动力之一。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的赤松要雁行形态理论表明,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要凭借产业结构国际化和产业比重的变化,这一变化离不开企业生产能力的提升,资源供给作为提升生产能力的根源性因素,是产业结构演化的重要作用力,也是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动力。在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论中,根据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对经济成长阶段进行划分,并且在经济成长向成熟挺进阶段时,技术进步已经能够使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由此技术发展是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演化的动力。同时,体育产业市场结构、体育产业政策和发展条件共同作为环境因素,也会对产业结构演化起到驱动作用。由此供给动力、需求动力、技术动力和环境动力构成了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动力子系统。

2.2微观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动力交互机理

2.2.1供给动力交互

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动力可划分为财力资源供给和人力资本供给,供给结构是指生产资料的比例关系。财力资源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一方面是资金的充裕程度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另一方面是资金在不同产业部门的投资偏好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资金总量和投资结构决定了产业部门之间的资源比例,以及资源向不同产业部门的配量与再配量。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资金缺乏而劳动力充足且成本低廉的国家应该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充裕而劳动力匮乏的国家应该多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由此,劳动力的多寡和劳动力的素质水平也决定了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也认为,人力资本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力,决定了产业结构发展的方向、程度和效果,人力资本还能够通过自然条件、资源禀赋、需求结构、技术进步以及产业发展环境等影响因素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人力资本的不断积累,作为主要生产要素的劳动力数量、质量和价格的变化,是影响体育产业结构演进和优化的关键因素。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的提出,使拥有高职业技能、高技术、高素质的体育管理人员、体育中介人员、体育用品制造和销售人员等成为提升体育产业竞争力的牵引者,并且通过技术创新、技术扩散和技术溢出促进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因此,劳动力资本的构成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匹配,是体育产业实现结构优化的动力支撑。

2.2.2需求动力交互

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需求动力可划分为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需求总量与需求结构的变化都会引起相应生产部门的扩张或收缩,也会引起新产业部门的产生和旧产业部门的衰落。从需求总量角度来考虑,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均收入与支出水平的提高都会扩大消费需求,同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技术进步程度的不同,也使得消费需求出现波动。体育产业需求结构是体育产品或服务的购买力结构,即个人体育消费需求、中间需求、最终需求以及之间的比例关系,个人体育消费需求主要影响生产消费资料的产业构成。需求结构的变动既会直接影响体育产业结构演化,还将在收入与支出水平增加的状态下,影响恩格尔效应在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上的比例以及消费和投资配置量的比例,从而间接地驱动体育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发生改变。体育消费需求作为最终体育需求形态,不仅代表人民对体育生活条件的满足状况和体育产业发展的根本支撑,更是体育产业供给的主导性源动力。同时,造成体育产业结构不协调的主要原因,一是供给结构的变化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二是需求结构的变化不能适应供给结构的变化,而改变这两种不良状况的关键就是促使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相互适应。因此,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动力因素既包括供给动力,也包括需求动力,需求动力不仅与供给动力之间存在交互关系,还是激发体育产业技术进步与改善产业发展环境的关键因素。

2.2.3技术动力交互

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技术动力可划分为技术创新和技术效率,在较为封闭的产业发展环境中,产业结构的演变主要反映在供给与需求的相互作用下,现处于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体育产业结构,对其优化动力的探究势必要将技术进步因素考量在内。科学技术让产业驱动方式从资本、人力资源要素投入转向技术、知识等科技创新要素的投入,体育产业技术动力是包括科技创新、组织管理创新、体育表演技术创新、体育用品制造技术研发以及技术效率提高等在内的技术进步。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赋予体育产业结构优化新动力,体育产业技术创新一方面表现在具体的体育装备技术创新、运动设施设备的高效用、体育传媒技术的运用等形式创新方面;另一方面表现在科技助力北京冬奥、体育场馆创新运营模式、健身休闲业的智能化等体育产业内容创新与运营升级方面,这将引领体育产业价值链形成、产业链延伸、业态融合,以及服务增值与产品附加值的提升。体育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依靠产业间优势地位的更迭来实现的,衡量产业间的优势地位则是依据附加值高低、产业的产值比重和产业关联效应,而附加值的增加、产业产值的规模扩大,以及产业关联效应的强化都有赖于创新。正是技术创新改变了产业附加值、产值比重和产业关联效应在不同体育子产业间的模式,进而提升了体育产业结构高度化。依据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即生产率是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决定因素

,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在遵循产业发展集群化、融合化和生态化的趋势,以及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下,越发依赖技术效率对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技术效率是由科学技术提高而带来的生产效益,反映出对存量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即在给定投入要素的条件下实现产出效益的最大化,或者定额产出条件下的要素投入最小化。体育产业技术效率就是通过提升体育产业行为主体的技术水平,实现产出效益最大化和成本投入最小化,技术创新和技术效率是体育产业技术进步和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

2.2.4环境动力交互

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环境动力可划分为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发展环境,体育产业结构的演变受到政府产业政策的影响最为直接,体育产业政策是指导体育产业发展和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方式之一。为实现政府制定的产业与经济发展目标,政府通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应配套政策来鼓励或限制某些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因此而发生变动。产业政策形成的逻辑起点在于政府有责任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依靠市场机制虽然可以较好地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但是仍无法避免其事后调节且易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而通过制定和实施产业结构政策,可以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有的放矢地支持主导产业成长,加速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产业政策是后发产业实现超常规发展,减少资源投入和浪费的重要工具。政府对影响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因素进行调整,一方面包括支持技术进步、产业创新等方面的财政投入;另一方面通过成立国家体育产业基地,鼓励发展体育产业新业态来助推体育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促进产业向集聚与融合的趋势演变,倒逼企业创新升级以及产业链整合,以此優化资源配置并提升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水平。就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目标而言,产业政策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产业政策的成功不仅需要相应的政策投入成本作保障,还需要相应完备的市场环境、产业发展环境等条件。

市场是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市场发出的信号直接介入人们的投资与消费行为,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则会影响企业在市场中的存在方式,从而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动。完善的市场环境有助于体育企业规避不合理的投资,以及有效规制企业的进入与退出机制,促使供给与需求合理匹配,创新业态与创新资源高效发挥,从而激发体育市场主体的创新行为、技术效率与劳动生产率,以此提升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水平。体育产业结构优化不仅需要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共同作用,还需要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作为基础支撑,而良性公平的竞争机制、产业关联程度、产业基础资源禀赋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是体育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环境条件。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能够为产业主体提供资源支持、风险管控以及多渠道的投融资方式,促进产融结合并引导体育产业结构与地区产业结构、地区经济的协同发展,从更高的目标层面上实现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相应地体育产业结构优化也有助于明确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并且健全产业发展环境,为市场多元主体搭建开放、高效、平等的市场竞争与合作环境,共享政策红利以及结构优化带来的利益,进而完善政策环境与市场环境的开放性、合理性、高效性和有序性。

3研究方法

3.1系统动力学方法

系统动力学是为研究生产管理等问题而提出的系统建模仿真方法,它不仅是描述系统结构、运行机理和反馈关系的直观方法,也是实现策略仿真的“战略实验室”,已普遍运用于体育系统协同演化、生态产业集群、产业结构演化、经济发展、产业能耗控制等领域。系统动力学对产业结构优化策略的仿真,来源于产业间结构与内在优化机理之间的密切关系,并通过模型的建立以及操作逐步探究影响产业结构演变的关键要素。依托系统动力学方法,对体育产业结构优化进行策略仿真,首要环节是在分析体育产业结构优化机理的基础上,确定产业结构优化系统的边界与子系统关键变量;其次明晰各子系统内部的因果反馈关系;最后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输入真实数据进行策略仿真。

3.2体育产业结构的测度方法

3.2.1高度化

借鉴产业经济领域广泛认同的做法提出的空间向量夹角法的产业结构高度化测度方法,将体育服务业、体育制造业、体育建筑业看作一组三维空间向量,子产业之间的向量夹角变化程度便反映出体育产业整体结构的变化,利用体育服务业、体育制造业、体育建筑业三类体育产业的比例向量,与对应单位向量之间的夹角大小来测算体育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水平。公式如下:式中IH表示体育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θj表示体育服务业、体育制造业、体育建筑业三类体育产业的比例向量(X1,0,X2,0,X3,0)分别与单位向量(1,0,0),(0,1,0),(0,0,1)之间的夹角,IH值越大表示体育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越高。

IH=∑3k=1∑kj=1θj

θj=arccos∑3i=1(xi,j×xi,0)/∑3i=1x2i,j×∑3i=1x2i,0 j=1,2,3

3.2.2合理化

干春晖等研究发现,泰尔指数可以衡量三大产业产值规模与从业人员比值的均衡程度,也是测度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理想方法,故采用泰尔指数测算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公式如下:式中IR为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TL为泰尔熵指数,Yi和Li分别表示体育服务业、体育制造业、体育建筑业从业人员和产值,Yi/Y反映产业结构,Y/L反映生产效率,IR值越大表示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越高。

IR=1-TL=1-∑ni=1(YiY)ln(YiLi/YL)

4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与策略仿真

4.1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4.1.1系统动力学模型构成

将体育产业结构视为复杂系统,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系统则是由影响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力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为了全面理解有机整体的内部关系,需要将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系统分割成各子系统。基于对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剖析,进一步明晰了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系统的动力子系统划分,以及子系统内部关键变量的构成。其中,供给动力子系统表现为财力资源供给和人力资本供给,包括吸纳就业因子、逐利性投资率等变量;需求动力子系统表现为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包括消费总支出、恩格尔系数、体育服务需求因子等变量;技术动力子系统表现为技术创新和技术效率,包括体育企业R&D经费、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体育产业有效专利等变量;环境子系统表现为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发展环境,包括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数、市场进入壁垒、产业融合因子等变量。由此也确定了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系统的边界,而构成子系统的内部关键变量则反映了体育产业結构演变的客观关系与规律。体育产业总规模、体育服务业总规模、体育制造业总规模、体育建筑业总规模、体育服务业从业人数、体育制造业从业人数和体育建筑业从业人数则是测度体育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的关键变量。

4.1.2系统动力学因果图与流图

基于上述识别与分析的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系统内部的供给动力子系统、需求动力子系统、技术动力子系统和环境动力子系统,以及子系统边界和关键变量,构建了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系统的因果图(见图2),呈现了动力子系统如何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逻辑关系与反馈回路,以及提升体育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的机理。

围绕4个子系统所形成的主要反馈关系回路如下:其中“+”表示正反馈,“-”表示负反馈,由此形成的正回馈环随时间呈现持续性成长或持续性衰退,负回馈环随时间呈现渐近线形态的成长或衰退。

(1)供给动力子系统主要反馈回路:人力资本因子→+专业化指数→+体育人口数→+体育服务需求因子→+体育服务业从业人数→+服务承载力因子→+场地设施需求因子→+体育建筑业从业人数→+体育建筑业总规模→+体育产业增量→+体育产业总规模→+人力资本因子。

(2)需求动力子系统主要反馈回路:体育消费需求因子→+逐利性投资率→+外源性动力→+主营体育产业单位数→+吸纳就业因子→+体育服务业从业人数→+服务承载力因子→+场地设施需求因子→+体育建筑业从业人数→+体育建筑业总规模→+体育产业增量→+体育产业总规模→+地区生产总值→+消费总支出→-恩格尔系数→-体育消费需求因子。

(3)技术动力子系统主要反馈回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全要素生产率→-体育产业成本投入→-体育产业总规模→+地区生产总值→+消费总支出→-恩格尔系数→-体育消费需求因子→+体育产业有效专利→+纯技术效率变化量→+技术效率变化指数。

(4)环境动力子系统主要反馈回路:产业融合因子→+创新性动力→+产业附加值因子→+体育制造业总规模→+体育产业增量→+体育产业总规模→+地区生产总值→+消费总支出→-恩格尔系数→-体育消费需求因子→+逐利性投资率→+外源性动力→+主营体育产业单位数→+产业融合因子。

因果图呈现的是子系统之间的联结方式与系统关键要素之间的反馈回路,旨在反映系统运行的内在机理,要探究系统变量的调整对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则需要在因果图的基础上,建立包含状态变量、速率变量、辅助变量与常数项在内,能够模拟现实情景下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策略的系统动力学流图(见图3),以此在系统分析体育产业结构优化机理的基础上,对体育产业结构做出当前发展现状的模拟与未来发展预测以及进一步的提升策略仿真。

4.2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策略仿真——以上海市为例

4.2.1数据来源与主要方程

以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策略实践,应从最具发展优势、最有发展条件的区域入手,打造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示范区,并且以此为增长极发挥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效应。上海市是我国体育产业率先发展的地区之一,本文以上海市为例对体育产业结构优化进行策略仿真。数据来源于《上海体育产业发展报告》《上海统计年鉴》《上海科技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国家体育总局官网、上海市体育局官网、上海市体育产业单位名录库。企业收益率、产业集聚指数、体育市场集中度等无法直接获取的数据则来自于公式计算、新闻报道和学术研究;从业人员参数、体育企业R&D经费参数等则是基于体育产业实际情况,经专家团队综合评判得出的估计值。运用系统动力学对所构建的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系统模型进行策略仿真,其结果是注重考察优化目标的时序趋势变化,而非得到精确的估计数值,因而以上对数据的处理方式不会影响系统整体的仿真结果。研究仿真的时间范围为2010—2025年,共16年,仿真步长设为1年。根据图3的系统动力学流图,共编写了99个系统动力学方程,主要的几类方程列举如下(见表1):

4.2.2模型检验结果

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后,需要通过模型检验来考量所建模型与产业现实发展情况的相符程度,以确保模型的合理性、真实性以及模拟仿真的有效性。检验方法包括运行检验、历史检验和灵敏度检验。

(1)运行检验。通过系统动力学操作软件Vensim自带的单位检验、方程检验和量纲检验功能对模型进行运行检验,显示变量单位无错误,方程等式量纲一致,且模型试运行结果合理。

(2)历史检验。比较关键变量在2014—2017年的仿真值与实际值之间的相对误差率(表2),由于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系统涉及的变量众多,故选取与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有关联的变量,包括体育服务业从业人数、体育制造业从业人数、体育建筑业从业人数、体育服务业总规模、体育制造业总规模、体育建筑业总规模、体育产业总规模和地区生产总值。结果显示,各变量的相对误差率不超过10,在理论提出的合理误差范围内,即模型具有真实性。

(3)灵敏度检验。通过增加和减少10的关键变量所关联的参数值进行系统灵敏度检验,观察参数对关键变量的影响程度,即变化幅度均值(见表2)。结果显示,除剩余价值率之外的其他变量灵敏度均小于10,表明所构建的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系统模型对于参数变化不敏感且符合有效性,可以用于仿真产业发展实际。

4.2.3策略仿真结果

(1)当前发展情景。将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动力子系统的相关基本数据输入系统动力学流图中,在不改变各项参数的情况下,对上海市体育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发展前景进行系统仿真,观察两个关键的时间节点,2022年和2025年结构高度化由7.407提升到7.485,结构合理化由0.950提升到0.967,两者增幅均不明显,长期看来将难以满足群众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体育经纪、体育培训等服务需求。通过观察测度体育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的变量,即体育产业总规模、体育服务业总规模、体育制造业总规模、体育建筑业总规模、体育服务业从业人数、体育制造业从业人数和体育建筑业从业人数(见图4、图5)不难发现,以体育产业总规模为例,2022年和2025年上海市体育产业总规模仿真值分别为2 065.37亿元和2 495.69亿元,可以达到2018年上海市《关于加快本市体育产业创新發展的若干意见》中到2020年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2 000亿元左右的目标,但远远达不到2025年上海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4 000亿元左右的目标。

从长远发展前景来看,上海市体育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与其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目标不相匹配。地方体育产业政策制定者对宏观体育产业政策具有非理性认知和过度解读现象,因而地方体育产业政策具有快速非理性特征。目前上海市体育产业政策更多是停留在宏观层面上对产业结构发展方向的指导,对于落地措施的制定缺乏科学决策依据,致使政策实施的着力点不够准确、政策执行效力不高。为增强产业政策执行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需要深入体育产业系统内部探索产业结构变动的源动力和影响因素。

(2)供给策略情景。我国平均每年有20多万的从业人员缺口,缺少体育人才已成为新时代下制约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已提出通过鼓励普通高校、职业院校设置体育产业相关专业,形成有效支撑体育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以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体育产业人才培养。在提升存量从业人员劳动素质方面,培训成为提升人力资本和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方式。为弥补现阶段发展缺陷,实现供给方面应有的功效,基于现实需求性与可操作性将上海市体育人才吸纳率增加15、人员培训率增加10。

仿真结果显示(见表3),2022年和2025年上海市体育产业供给策略情景结构高度化由7.399提升到7.508,增幅0.109;结构合理化由0.939提升到0.967,增幅0.028。

体育产业结构需要不断优化,这将直接要求体育产业从业人员在教育程度、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方面相应提高,故从业人员整体专业技术能力、文化结构和人力资本水平必然将不断提高。优质人力资本是产品创新和服务提升的源泉和根本动力,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人力资本环境的优劣将直接影响产业和区域技术吸收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知识积累和外溢效果。“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应是优质人力资本成长的发展环境。对于体育产业而言,保障优质人力资本环境将为高素质体育人才从事创新活动、开展创新项目造就良好的平台基础,将极大促进高素质体育人才在产业内有效流动与高效配置,将加速产业转移与扩散,促进传统体育产业项目、生产流程和模式革新以及新興融合业态的形成与拓展,将逐步提升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间关联度,进而提升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水平。随着体育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体育服务业比物质生产部门的体育制造业对于体育人力资本的需求更加强烈,尤其表现在对体育产业管理、经营、研发等高素质人力资本的需求上。以人力资本环境的不断提升为基础,优质人力资本的积累与配置将逐渐使得体育产业就业结构更加完善。吸纳高素质体育人才、培训体育产业从业人员无疑是在产业发展基础动力端为产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都较当前发展状况都有提升,但若将体育产业结构优化这一目标仅局限和依赖于供给策略调整,这将加大人才吸收和培养成本,若不寻求其他动力系统的协同助力,前者将因不作为而掣肘产业结构优化。

(3)需求策略情景。《上海市体育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年)》将培育壮大体育新兴业态作为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通过发展“体育+”,促进康体结合,推动体育传媒、体育旅游、体育会展等相关业态融合发展。新业态的发展动力来源于消费需求,其最终目标也将是满足群众体育消费需求。在体育金融发展视野中,新业态的美好发展前景将吸引众多的金融投资。在产业政策支持下,新业态的形成与发展必将带动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因而,在供给策略的参数调整基础上,将体育产业新业态数增加5。

仿真结果显示(见表3),2022年和2025年上海市体育产业结构高度化由7.398提升到7.530,增幅0.132;结构合理化由0.943提升到0.975,增幅0.032。需求结构是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推动力,旺盛的体育消费需求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为体育产业的扩张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市场保证。在体育产业需求结构中对体育产业结构变动影响最大的是个人体育消费结构。经济学家拉姆赛的最优经济增长论提出,最优的经济增长率就是能够使未来消费水平提高幅度最大的增长率。这是因为个人消费结构不仅直接影响着最终产品的生产结构和生产规模,而且间接地影响中间产品的需求,进而影响中间产品的产业结构。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不仅体育消费需求总量会扩大,而且体育消费结构也会发生变化,消费产品的档次更加趋于高度化,个人需求趋向多样化和多层次化,由此驱动多层次的体育产业结构递进、优化。

(4)技术策略情景。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依赖于体育产业的创新能力,而后者除了深受市场环境、人力资源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创新活动经费投入的影响。科技进步、产品创新已成为产业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而增加R&D投入则是这一内生动力的源泉。企业R&D经费投入将刺激产业开展研发活动,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因而在需求策略的参数调整基础上,将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增加10。

仿真结果显示(见表3),2022年和2025年上海市体育产业结构高度化由7.427提升到7.553,增幅0.126;结构合理化由0.948提升到0.976,增幅0.028。R&D经费是科技统计的核心指标,可以集中反映科技投入的规模和水平,能够衡量科技资源布局与创新能力。在产业结构升级中,R&D经费将用于产品创新或者生产技术创新。对于生产技术创新而言,体育企业R&D经费支持将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进而降低生产成本。《上海市体育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年)》提出,推动体育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转变,鼓励企业积极开发包括智能服饰、器械、场馆、运动装备、可穿戴设备等智能化体育产品,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的高端运动装备知名品牌,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开发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产品。上海多重政策利好为做大做强上海体育装备研发制造企业提供了政策保障、为体育知名品牌的打造创造了良好环境。大众消费结构升级激发了体育装备研发制造升级换挡的动力,2017年上海市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超100亿元。在经费支持下,上海市通过抓住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战略机遇,推动体育制造业发展,加快其结构转型升级;通过打造体育制造业全产业链,推动体育装备研发制造价值链升级;通过促进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推动体育制造业功能升级;通过打造高端体育制造业品牌,促进品牌升级和国际竞争力;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加强监管,实现体育用品质量升级;通过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体育用品园区,推动体育制造业生产方式升级。这一系列措施为推进上海市体育制造业研发制造升级与换挡注入了活力。

(5)环境策略情景。为引领上海体育产业实现集群化、高端化、融合化、特色化和品质化发展,推动上海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上海市印发了《上海市体育产业集聚区布局规划》(2017—2020),规划争取到2020年,全市成功创建4~5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15个重点体育产业集聚区和一批体育产业特色集聚区。体育产业基地是集体育产业优质人力、财力资源于一体、产业间相互协调的区域,它将通过聚集效应、规模效应、区域辐射效应以及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上海市体育产业创新发展,成为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发展体育产业离不开政府、社会、市场的“三轮驱动”,要让轮子转起来,就必须打造良好的体育产业市场环境。因此,在技术策略的参数调整基础上,将体育产业基地占比增加10,运动项目产业化指数提升5。

仿真结果显示(见表3),2022年和2025年上海市体育产业结构高度化由7.430提升到7.543,增幅0.113;结构合理化由0.940提升到0.971,增幅0.031。要使体育产业发挥集聚、融合效应,就要以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资源在空间上的集聚与合理配置来实现,体育产业基地正是这一状态的具体产业形式。运动项目产业化发展不仅能激发运动项目的市场活力,扩大运动项目的受众群体,还能够促进地区体育产业的主导项目形成。市场环境调整体育产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经济系统的自我调整过程,即经济主体在市场信号的引导下,通过生产资源的重组和在产业部门间的流动,使产业结构尽可能适应需求结构变动的过程。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环境是一种对体育产业经济系统的调控过程,即政府向产业系统输入某种信号,直接进行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使产业结构得以变动的过程。政府根据现有体育产业结构的状态和对结构变动的预测,从体育产业发展以及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出发,通过纵向等级层次向产业主体发布调控手段,调整市场与消费之间的供需关系,以及体育产业部门之间的供求关系。市场环境的调整比较准确、灵敏,但是具有时间滞后期长、成本较大的局限性;政策环境调整虽有事前主动性,但是准确性欠缺且市场摩擦较大。因此,对体育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的调整要综合市场环境、政策环境乃至产业发展环境。

5结束语

本研究立足于非线性系统思维,依托产业经济学理论、体育产业理论,在明晰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内涵与高质量发展目标导向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实现机理和动力交互机理。继而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将体育产业结构演变视为复杂系统行为,沿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系统的子系统构成、系统边界与关键变量识别、系统动力学因果图与流图构建、结构优化策略仿真的技术路线,深入探究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动力因素、交互作用方式,以及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导向下的体育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提升的调整策略。值得强调的是,体育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结构逐步趋于合理、不断调整升级的动态过程,推动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和促进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和螺旋上升特点的调控工作,而非是短时期内的一蹴而就。只有从系统发展的视角出发,动态把控体育产业的时序性发展阶段,才可以确保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稳步前进,进而发挥体育产业结构的积极效应,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地区经济增长,以此来满足人民多样化的体育健身需求与社会生活需求。

参考文献:

[1]苏东水.产业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邵桂华,满江虹.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體育事业协同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以山东省为例.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32(5):521-527.

[3]陈林会.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结构升级与政策保障研究.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45(4):8-14.

[4]沈克印.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与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体育学研究,2019,2(5):56-64.

[5]王晨曦.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体系重塑及系统评价.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21,37(3):71-82.

[6]郑芳,杨升平.体育产业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7]王晨曦,满江虹.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0,32(3):241-250.

[8]徐开娟,黄海燕,廉涛,等.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关键问题.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9,43(4):29-37.

[9]程林林,李秦宇,陈鸥.我国体育经济“学术流派”的由来与现状解构:兼论中国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45(4):1-7.

[10]丁正军,战炤磊.新时代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动因与对策思路.学术论坛,2018,41(6):93-99.

[11]梁树广,吕晓,张延辉.人口结构与产业机构转型升级耦合演进的时空特征——基于中国时间序列与31个省份面板数据的灰色关联分析.经济体制改革,2019(2):54-61.

[12]颜色,郭凯明,杭静.需求结构变迁、产业结构转型和生产率提高.经济研究,2018(12):83-96.

[13]叶丹,黄庆华.区域创新环境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DEA-Malmquist方法.宏观经济研究,2017,(8):132-140.

[14]袁航,朱承亮.国家高新区推动了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吗?.中国工业经济,2018(8):60-77.

[15]李孟刚.产业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16]侯鹏,刘思明,建兰宁.创新环境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地区差异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14(11):73-80.

[17]张树静,张秀峰.城市创新环境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影响.中国科技论坛,2018(4):25-32.

[18]邵桂华,王晨曦.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同发展的多主体适应行为模式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0,43(12):71-83.

[19]邵桂华,满江虹,王晨曦.我国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协同演化的系统动力学仿真——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的测度.体育学刊,2018,25(5):46-57.

[20]徐升华,吴丹.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鄱阳湖生态产业集群“产业-经济-资源”系统模拟分析.资源科学,2016,38(5):871-887.

[21]韩楠.产业结构调整对环境污染影响的系统动力学仿真预测.中国科技论坛,2016(10):53-58.

[22]范德成,李昊,刘贇.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我国产业结构演化动力系统仿真研究.运筹与管理,2017,26(4):177-184.

[23]高康,王茂春.区域经济与物流协调发展的系统动力学研究.统计与决策,2019,35(8):60-63.

[24]毛征兵,范如国,陈略.新时代中国开放经济系统的SD多目标动态预测模型及其仿真研究.管理评论,2019,31(12):25-40.

[25]余志林,丁浩,王信敏.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山东省油气产业能耗控制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29(5):79-87.

[26]曾永年,王慧敏.以低碳为目标的海东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资源科学,2015(10):2010-2017.

[27]李旭.社会系统动力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8]付凌晖.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统计研究,2010,27(8):79-81.

[29]胡森林,曾刚,滕堂伟,等.长江经济带产业的集聚与演化——基于开发区的视角.地理研究,2020,39(3):611-626.

[30]姜海宁,张文忠,余建辉,等.山西资源型城市创新环境与产业结构转型空间耦合.自然资源学报,2020,35(2):269-283.

[31]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经济研究,2011(5):4-15.

[32]王其藩.系统动力学.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3160501908216

猜你喜欢

系统动力学高质量发展优化策略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基于随机函数Petri网的系统动力学关联分析模型
大学生网游成瘾的系统动力学研究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基于SD模型的文化产业发展科技需求仿真研究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住宅能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