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老龄化视角下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适老性配置水平评价
2021-03-17武田艳,陈震,夏清涛
武田艳,陈震,夏清涛
摘要: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适老性配置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实现老年人健康公平的重要保障。从健康老龄化视角出发,基于多源大数据和ArcGIS空间分析技术,以浦东新区老年人口密度较大的14个街道(镇)为研究区域,从空间可达性(点)、供需匹配(量)和服务均等性(质)三个方面,展开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适老性配置评价。结果表明:各街道(镇)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对老年人口的服务覆盖水平差异显著;较高的设施服务覆盖水平是保证供需关系稳定的必要条件;整个研究区域的社区体育设施在分配上对老年人有所倾斜,但各街道(镇)内部存在“空间失配”的情况;空间可达性、供需匹配和服务均等性任何一方面存在短板,均会造成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适老性配置失衡。推进了“适老性”概念在公共体育设施在空间配置中的应用,为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适老性建设及布局优化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健康老龄化;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适老性;配置评价
中图分类号:G80-0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21)06-0001-07
Evaluation on the level of fitness allocation of community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althy aging
WU Tianyan, CHEN Zhen, XIA Qingtao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hanghai 201418, China
Abstract:The appropriate allocation of community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to actively deal with population aging and realize the health equity of the elder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althy aging, based on multi-source big data and ArcGIS spatial analysis technology, this paper takes 14 streets (towns) with large elderly population density in Pudong as the research area, and carries out the evaluation of the aging suitability of community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from three aspects: spatial accessibility (point), supply and demand matching (quantity) and service equality (qual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ervice coverage level of community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to the elderly population in each street (town); A high level of facility service coverage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supply-demand relationship; The distribution of community sports facilities in the whole study area is inclined to the elderly, but there is a "space mismatch" in each street (town); There are shortcomings in space accessibility, supply and demand matching and service equality, which will lead to the imbalance of the aging allocation of community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This study promot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ncept of "fitness for the elderly" in the spatial allocation of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and provides a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layout optimization of community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Key words:health aging; community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fitness for the elderly; configuration evaluation
人口老齡化牵动全局,关系国计民生,是影响民族兴衰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国情。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64亿人,占总人口的18.70%。据预测,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将在“十四五”期间突破3亿,迈入中度老龄化阶段。为应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积极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大力推进健康老龄化方案本土化发展,鼓励适老健康支持环境建设。大多数老年人在身体机能衰退后易受慢性疾病和不良情绪的困扰,其自身也逐渐认识到体育对于改善生命质量的重要性,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口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社区公共体育设施作为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主要场所,目前配置主要依据城市规划设计规范中的“千人指标”,均质化、单一化倾向较为严重,导致老年人与其他人群在运动场地问题上的矛盾持续存在。因此,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适老性配置研究成为健康老龄化的迫切要求,对于保证老年人这一弱势群体更为便捷的获取体育服务及具有相同机会达到自身健康状态有重要意义。
1文献综述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在世界老龄大会上正式提出“健康老龄化”的概念,用以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1995年10月,我国人口学及老年学专家邬沧萍先生作了《健康老龄化的科学涵义和社会意义》的会议主题报告,从社会学角度对“健康老龄化”的科学内涵做出了进一步诠释,认为健康老龄化的核心理念在于身体健康、精神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良好,它不仅仅是一个医疗保健目标,更是一项社会工程,强调老年人生活与社会发展的同步、协调。
“适老性”主张以老年人的“尺度”去追求健康、服务以及福利等方面的公平,是衡量城市空间或公共服务设施对于老年人适宜程度的重要依据。在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适老性研究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实现老年人健康公平的重要保障,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学者的关注。例如,邓毅在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公共空间适老性规划设计框架;宋聚生依据老年人户外社群活动特征对社区户外活动空间的配置标准、选址和布局等展开适老性设计策略研究。李斌从多种要素相互交织的人与环境系统的综合性以及使用者的主体性出发,探索老年人与社区复合养老设施环境相互协调的有效途径;李海萍以协调发展理论为指导,对社区养老设施空间均衡性进行分析评价,尤其重视养老设施对于医疗资源的易获性。不难看出,当下我国适老性研究对象主要围绕城市公共空间、养老设施和医疗设施等,很少有学者聚焦于公共体育设施,尤其是社区级体育设施。
体育运动以其独有功能成为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最佳方式和手段之一。老年人对体育的需求不仅仅是基于自身状况的一种诉求,更是社会发展与变迁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由于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有着较为完善的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体系,已经将体育活动被纳入社区建设之中,并配备完善、功能齐全的体育设施以供社区老年人日常使用。相较于西方国家,我国进入老龄化较晚且面临着“未富先老”的发展困境,老年人体育支持环境建设尚不成熟。伴随着全民健身计划、体育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补齐老年体育设施短板已经成为目前被广泛认可并积极探索的重要研究方向。例如,阮云龙基于北京市社区老年人体育参与现状,从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体育活动开展和体育指导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郑春宇依据老年人冬季健身行为特征,对冬季健身场地可达性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可以发现,目前研究内容更多强调体育设施配置对老年人体育活动水平的影响,研究维度比较单一,缺少深入的、综合性的适老性配置研究和定量评价,难以指导公共体育设施适老性建设实践。
因此,从健康老龄化视角出发,基于多源大数据和ArcGIS空间分析技术,综合考量老年人生理、心理需求与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空间分布格局,从空间可达性(点)、供需匹配(量)和服务均等性(质)三个方面,对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适老性配置情况展开综合评价分析,推进“适老性”概念在公共体育设施空间配置中的应用,为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适老性建设和优化布局提供决策依据。
2研究区域和数据来源
2.1研究区域范围划定
浦東新区位于上海市东部,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辖区内共有12个街道、24个镇,总面积约为1 216.51 km2。根据《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调查制度》数据显示,2010—2020年浦东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长,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见图1a)。
通过绘制浦东新区各街道(镇)老年人口密度分布图,可以发现老年人口在潍坊新村街道、周家渡街道和南码头街道等沿黄浦江地区分布最为密集,自西向东逐渐稀疏(见图1)。为更好发挥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适老性配置对健康老龄化的促进作用,以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大于20(中度老龄化)、老年人口分布密度排序于全区前50为标准,选取浦东新区西北部14个街道(镇)作为研究区域(见图1b)。
2.2研究数据
研究数据主要包括基础地图数据和设施数据。
基础地图数据主要包括空间地图数据和空间属性数据。空间地图数据主要来源于互联网地图,包括各街道(镇)行政边界、居民小区AOI数据和城市道路交通网等。空间属性数据主要来源于链家、房天下等房屋中介机构网站,主要包括居民小区名称、小区数量和房屋户数等。
设施数据主要来源于上海社区公共体育设施信息化服务管理平台。借助Python网络爬虫技术获取设施名称、设施面积和经纬度坐标等数据属性信息,在去除错误值、无效值和重复值后,共计1 220个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点,设施类型涵盖市民益智健身苑点、市民球场、市民健身房、市民健身步道和市民健身中心5大类。
3理论构建与研究方法
3.1理论构建
社区公共体育设施作为老年人追求健康公平的典型活动空间及主要承载主体,其空间配置格局应符合老年人在日常社会活动中的生理、心理需求:既要考虑到老年人身体机能的衰退,使其能够以最小气力(距离最近或时间最短)抵达设施,还要注重老年人在享受社区体育服务时的满意度,使得老年个体与老年群体、老年群体与其他人群之间的利益能够“共存”。因此,从空间可达性(点)、供需匹配(量)和服务均等性(质)三个方面展开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适老性配置评价,其中:空间可达性强调老年人获取社区体育服务的便捷性;供需匹配强调老年人体育需求与设施供给之间的平衡;服务均等性强调社区体育资源分配对老年人的倾斜程度。技术路线如图2所示。
3.2研究方法
(1)服务覆盖率
服务覆盖率描述了设施在给定可达距离下有效服务范围及其相互补充作用,能够反映出研究区域内设施服务覆盖的整体情况。计算公式如下:
θ=∑n1Rk∑n1Sk (1)
式中,θ为设施服务覆盖率;k为第k空间分析单元的编号,即第k个居住小区;Rk为设施在给定可达距离下所覆盖第k个居住小区的面积;Sk表示第k个居住小区的面积。
步行是老年人日常活动的主要出行方式,设施服务获取的便捷性与其步行可达距离密切相关。根据《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符合老年人运动习惯的社区公共体育设施步行可达距离为200~300 m(5 min),故将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的适老性服务范围设置为距设施步行300 m的区域。
(2)供需比
供需比描述了社区公共体育设施供给与老年人需求间的匹配情况,能够反映研究区域内设施的实际负荷状态,可有效避免由于需求量大、设施布局集中而被误认为资源浪费的情况。计算公式如下:
C=H-gmingmax-gmin(2)
式中,C为供需比;H为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覆盖范围内的老年人口数量;g为社区公共体育设施所服务的老年人口容量,gmax和gmin分别为最大、最小服务人口。若0≤C≤1表示供需比适中;若C<0和C>1则分别表示过低、过高。
《导则》规定5 min社区服务圈内的设施服务规模为3 000~5 000人/处,体育设施最小规模为300 m2/处。由于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的非排他性特征,《导则》中并未对所服务老年人口进行特别说明,本文则依据上海社区居民一般构成中老年人口占比30.9%为依据,推算出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适宜的服务老年人口容量。此外,考虑到大部分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实际用地面积达不到所要求的300 m2/处,便以各街道(镇)内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的平均面积作为依据,以便能较为准确的测度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实际供给能力。
(3)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现被广泛运用于公共服务设施空间资源的均等化分布研究中。计算公式如下:
G=1-∑mk=1(Rk-Rk-1)(Sk-Sk-1) (3)
式中,G为基尼系数;k为第k个居住小区;Rk为居住小区内老年人口数的累计比例;Sk为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在居住小区覆盖面积的累计比例。基尼系数越小,表示区域内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资源分配对于老年人口越均等。
各居住小区老年人口数据是计算基尼系数的重要依据,但由于技术手段所限制,无法获取实际数据。为此,参考相关研究,在假设各小区老年人口均匀分布的前提下,通过小区总房屋户数、人户比乘和老龄化率估算各居住小区老年人口数,并将估算统计结果与各街道(镇)实际老龄人口总数进行对比(见图3)。结果表明,估算老年人口与实际老年人口的误差均在20以内,可将估算的各居住小区老年人口作为分析依据。
(4)空间均衡系数
空间均衡系数是衡量多个指标之间配合发展情况的重要依据,有学者引入协调发展度对空间均衡系数进行改进,使其能够更好反映整体均衡水平。计算公式如下:
D=XY;X=∏wj=1Ij(1w∑wj=1Ij)1w;Y=∑wj=1αjIj(4)
式中,D、X、Y分别为空间均衡系数、协调度及综合评价指标;Ij为系统第j个指标,对应设施服务覆盖率、供需比和基尼系数3个评价指标。αj为第j个指标的权重,满足∑αj= 1;w为指标个数,w=3。参考已有研究成果并结合实际,将均衡程度划分为5个类型(如表1所示)。
4结果分析
4.1空间配置分析
(1)服务覆盖率分析
利用Arcgis服务区工具测算老年人步行可达距离下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对居住小区的覆盖面积(见图4),并计算各街道(镇)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的服务覆盖率。结果显示,整个研究区域社区公共体育设施服务覆盖率达到75.6%,总体服务覆盖水平较高,但各街道(镇)设施服务覆盖水平却差异显著(见表2),比如南码头路街道、周家渡街道和塘桥街道等地区设施服务覆盖率高于85%,而花木街道、洋泾街道和北蔡镇却不足60%。
进一步对设施服务覆盖率进行分析,发现其与地理集中度、空间位置分布以及道路连通条件密切相关。设施地理集中度是综合考量地区面积和设施数量、描述设施密集程度的重要指标。对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地理集中度和服务覆盖率进行Pearson相关性检验,两者相关系数为0.744,在 0.01 水平上(双侧)显著相关,说明各街道(镇)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分布的密集程度能够基本反映设施服务覆盖情况。对比潍坊新村街道与塘桥街道,两者设施地理集中度相近,但前者设施服务覆盖率却远低于后者,原因在于潍坊新村街道内部分设施位于街道边界或居住小区边缘,空间位置分布较不合理,导致设施对周围居住小区的服务覆盖面积不高。此外,道路连通条件也是影响设施服务覆盖率的重要因素,例如三林镇翠竹苑,体育设施本身数量短缺,加上禁止通行的小区北门使得相邻小区体育设施服务无法覆盖,导致设施服务覆盖面积极低,仅为0.6%。倘若道路开放,设施覆盖面积能提高21.32%,可明显改善老年人获取体育服务的便利性。
(2)供需匹配分析
以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面积和老年人口数量为基础,计算各街道(镇)社区公共体育设施供需比(见表2)。在不考虑设施服务覆盖率的情况下,区域内供需比适中和过低的街道(镇)数量分别为3个、2个;过高的街道(镇)数量高达9个,占比64%,反映出大多数街道(镇)社区公共体育设施供给无法满足地区全部老年人的体育需求。在考虑各街道(镇)设施服务覆盖率后,即设施仅服务于其服务覆盖范围内的老年人,周家渡街道、洋泾街道、浦兴路街道和北蔡镇的供需比由过高轉为适中,陆家嘴街道和花木街道的供需比由适中转为过低,说明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对其服务覆盖范围内老年人体育需求的回应有所提高,但仍有所不足。
从需求层来看,设施服务覆盖率有效区分了地区总需求和“有效”需求,对比前后供需比结果,可以发现洋泾街道和北蔡镇受低设施服务覆盖率影响,前后供需比结果变化幅度最大,分别达到1.84和1.11,从侧面说明了较好的设施服务覆盖率是保证供需匹配关系稳定的必要条件。从供给层来看,设施供给能力大小取决于设施数量和设施面积。根据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当地区设施数量(个)与设施面积(m2)相一致时,两者对供需比结果的影响效果一致。若区域设施数量低于设施面积,调整设施数量对供需比的产生影响效果更为明显,反之亦然。
(3)服务均等性分析
以居住小区为空间单元计算基尼系数,得到整个研究区域老年人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资源分配的基尼系数为0.15,各街道(镇)的基尼系数虽有所差异但均低于0.30。参照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于基尼系数的分级标准,基尼系数低于0.2表示分配绝对平均,0.2~0.3表示分配比较平均,0.3~0.4表示分配相对合理,0.4~0.5表示分配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分配差距悬殊。可以看出,整个研究区域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资源在老年人间的分配处在“绝对平均”水平,各街道(镇)的分配水平都处于“比较平均”状态之上,说明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资源的分配对老年人这一弱势群体表现出明显的倾斜特征。
进一步绘制各街道(镇)内老年人享有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资源的洛伦兹曲线图(见图5)。可以发现,就享有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资源较少的老年人而言,除东明路街道、南码头街道、上钢新村街道、金杨新村街道外,其余街道(镇)内有60%的老年人只能享受不足20%的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资源;就享有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资源较多的老年人而言,各街道(镇)内有20%的老年人均享受不低于37%的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资源,这一现象表明各街道(镇)内部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资源配置与老年人口分布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空间失配”。
4.2配置均衡性分析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服务覆盖率、供需比和基尼系数的权重分别为0.260、0.328和0.412,并根据式(4)计算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适老性配置的空间均衡系数。按照表1等级划分,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适老性配置的空间均衡状态在整体上处于“一般失衡”状态(0.547),研究区域内只有21.4%的街道(镇)达到了“比较均衡”状态,大多数街道(镇)呈现“失衡”状态,其中:“一般失衡”和“中度失衡”所占比重分别为35.7%、42.9%,没有街道(镇)出现“严重失衡”的状况。
各街道(镇)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适老性配置的空间均衡系数差异较大(见图6)。三林镇的空间均衡系数最低(0.331),呈现“比较均衡”状态,说明其在空间可达性、供需匹配和服务均等性的发展上协调一致,老年人能够较为方便、公平的享受社区公共体育设施服务。洋泾街道的空间均衡系数最高(0.760),表现为“中度失衡”状态,原因在于该地区空间可达性发展不足,远远落后于供需匹配和服务均等性发展水平。此外,研究发现,适老性均衡配置水平表现为“失衡”的街道(镇)均存在明显短板,而这一“短板”为空间可达性、供需匹配和服务均等性的占比分别为36.3%、36.3%和27.2%,说明造成整个研究区域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适老性配置均衡状态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对症下药”进行改善。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从健康老龄化视角出发,围绕空间可达性、供需匹配和服务均等性三个方面,分析了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适老性配置的地区差异以及均衡发展情况,主要结论如下:
(1)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的总体服务覆盖率达到75.6%,整体服务覆盖水平较高,但受设施地理集中度、空间分布以及道路连通条件的影响,各街道(镇)社区公共体育设施服务覆盖水平差异显著,其中南码头路街道与洋泾街道服务覆盖率的差距高达36.09%。
(2)设施服务覆盖率能有效区分地区总需求和“有效”需求,较高的设施服务覆盖水平是保证供需关系稳定的必要条件。此外,设施实际供给能力也是影响供需比结果的重要因素,可通过调整设施数量和设施面积对供需匹配状态进行优化。
(3)整个研究区域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资源在老年人间的分配处在“绝对平均”水平,对老年人表现出明显的倾斜特征,但从各街道(镇)内部老年人享有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资源来看,资源分配与老年人口分布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失配”问题。
(4)社区公共体育设施整体适老性均衡配置水平为“一般失衡”状态,只有21.4%的街道(镇)达到了“比较均衡”状态。在呈现“失衡状态”的街道(镇)中,分别有36.3%、36.3%和27.2%的街道是由于空间可达性、供需匹配和服务均等性中出现明显短板。
5.2建议
为更好地满足浦东新区高质量发展要求和老年人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
(1)針对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覆盖率较低的街道(镇),加强友好步行环境和连通路网的规划建设,提升道路网络的连续性、公共空间串联度,实现各居住小区间的设施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让老年人获取社区体育服务的出行更加通畅。
(2)因地制宜地利用增量扩张(设施数量)或存量优化(设施面积),扩大设施覆盖范围和服务能力,提高社区公共体育设施供需匹配效率。同时,针对当下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的体育设施需求,因时制宜地调整设施配置标准和种类,避免供需“结构性”失衡。
(3)重视各街道(镇)内部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资源在老年人之间分配的“贫富差距过大”的情况,避免单一的使用“千人指标”,更多关注老年群体的身心特征以及实际分布情况,在优先满足老年人体育需求的前提下,服务于更多其他年龄层群体。
(4)对于适老性均衡配置而言,空间可达性、供需匹配和服务均等性并不是发展水平越高越好,三者应相互协调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此,可根据各街道(镇)适老性均衡配置中出现的短板,制定各地区设施配置优化的优先顺序和应对策略。
研究为“适老性”概念在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配置应用做出探索,也为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适老性建设和优化布局提供依据,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基于小尺度的数据提高了老年人口数量的估算精度,但依然受到公开程度较低的各小区实际人户比、实有户数等数据获取的限制,后续研究可利用更精确的人口数据使计算结果更加准确合理。二是老年人的出行可达距离采用了单一数值,即300 m(5分钟),忽略了不同年龄段老年人之间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最终结论,后续研究中可通过细化老年人口属性设置不同的设施服务范围,进而更加准确的反映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适老性配置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五号).(2021-05-11).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rkpcgb/qgrkpcgb/202106/t20210628_1818824.html.
[2]法治日报.“十四五”期间中国老年人口将破3亿 迈入中度老齡化.(2020-11-23).http://www.chinanews.com/m/gn/2020/11-23/9344899.shtml.
[3]光明日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2020-12-17).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0/1217/c40531-31969360.html.
[4]李慧.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老年人体育需求凸显研究.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20,36(3):48-53.
[5]顾兴全.城市基本公共体育服务设施供给标准化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3):33-39.
[6]邬沧萍,姜向群.“健康老龄化”战略刍议.中国社会科学,1996,4(5):52-64.
[7]邬沧萍.创建一个健康的老龄社会——中国迎接21世纪老龄化的正确选择.人口研究,1997,4(1):2-6.
[8]贾巍杨.社区适老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初探.城市规划,2016,40(8):65-70.
[9]邓毅,胡彬.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公共空间适老性规划设计框架.城市问题,2016(6):53-60.
[10]宋聚生,孙艺,谢亚梅.基于老年社群活动特征的空间规划设计策略——以深圳典型社区户外活动空间为例.城市规划,2017,41(5):27-36.
[11]李斌,张雪.社区复合养老设施中老年人的场所选择和活动场景.建筑学报,2019(S1):75-79.
[12]李海萍,梁子豪.城市社区养老设施配置空间均衡研究.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1,23(3):467-478.
[13]甄玉,王占坤,杨宣旺.我国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研究.体育文化导刊,2020(2):53-57.
[14]范成文,金育强,钟丽萍,等.发达国家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体育科学,2019,39(4):39-50.
[15]Emily B Kahn, et al.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ventions to increase physical activity.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2002,22(4):9-18.
[16]Brown W J, Van Uffelen JGZ. Action area 10:older people. In: blueprint for An Active Australia.2nd edn. Melbourme: National Heart Foundation Aus, 2014:66-71.
[17]曹振波,陈佩杰,庄洁,等.发达国家体育健康政策发展及对健康中国的启示.体育科学,2017,37(5):11-23.
[18]刘洪涛.老龄化背景下我国现行老年体育政策的优化.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7,33(2):42-45.
[19]阮云龙,王凯珍,李骁天.北京市社区老年人群体育参与和需求研究.体育文化导刊,2016(6):30-34.
[20]郑春宇,冷红,袁青.基于老年人冬季健身行为特征的寒地城市健身场地可达性研究——以哈尔滨市南岗区为例.中国园林,2020,36(4):99-104.
[21]法治日报.2020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信息.(2021-04-06).http://wsjkw.sh.gov.cn/tjsj2/20210406/0f6de6e72a424aa59c4723abc2186dae.html.
[22]黄山,郑贺,李显国,等.安徽省城市社区老年体育健身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11):16-19.
[23]赵林,林菁,毛国柱,等.可达性的城市公园服务效率评价——以沧州市主城区为例.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4):359-363.
[24]黄建中,胡刚钰,李敏.老年视角下社区服务设施布局适宜性研究——基于步行指数的方法.城市规划学刊,2016(6):45-53.
[25]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试行)》的通知.(2016-08-15).http://hd.ghzyj.sh.gov.cn/zcfg/ghss/201609/t20160902_693401.html.
[26]李佳燕.上海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1.
[27]唐子来,顾姝.上海市中心城区公共绿地分布的社会绩效评价:从地域公平到社会公平.城市规划学刊,2015(2):48-56.
[28]万浴,黄紫荆,陈刚,等.社区尺度下南京鼓楼区养老设施综合评价研究.测绘科学,2021,46(4):135-141.
[29]夏帆,陈莹,窦明,等.水资源空间均衡系数计算方法及其应用.水资源保护,2020,36(1):52-57.
[30]金菊良,徐新光,崔毅,等.基于联系数和洛伦兹曲线的水资源空间均衡评价方法.水科学进展,2021,32(3):38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