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生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临床分析

2021-03-13李之喆王莹刘婕鲁曦婷蔡燕顾永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5期
关键词:低体生子早产儿

李之喆 王莹 刘婕 鲁曦婷 蔡燕 顾永辉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on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一种发生于未足月出生或出生低体质量儿的视网膜血管增殖性眼病,如不及时救治可导致失明[1],给个人、家庭、社会造成较大的负担。近几年来,由于现代生殖医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完善,多胎妊娠的几率被显著升高,对于多胎妊娠而言,早产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临床并发症[2]。此外,新生儿眼底筛查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越发广泛,直接导致ROP 发病率明显增高。研究显示,单生子与多生子ROP 的严重程度具有较大差异,但目前国内对于上述发病情况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3,4]。本文重点分析了多生子ROP 的临床发病特点。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 年12 月~2020 年5 月苏州市立医院本部新生儿病房或内科重症监护室(MICU)早产儿2084 例,其中单生子1375 例,多生子709 例;胎龄26~35 周,平均胎龄(31.21±3.52)周;体质量640~2600 g,平均体质量为(1618.26±334.83)g。纳入标准:①ROP 患儿均符合《中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指南》[5](2014 年版)的相关筛查标准;②早产儿胎龄≤35 周,且出生体质量<2000 g;③首次眼底筛查时间为出生后4~6 周;④监护人对研究内容知情,并已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不符合早产儿界定标准者;②相关数据缺失者;③主动退出研究者;④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⑤合并其他ROP 者。

1.2 方法 所有新生儿均进行眼底检查。检查前1 h禁食禁水,检查前40 min 滴散瞳药托吡卡胺滴眼液,每5 分钟滴1 次,共滴3 次,按压泪囊5min,直至瞳孔大小为5~6 mm 后进行检查。检查前结膜囊内滴入表面麻醉药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商品名:爱尔凯因),结膜囊内涂0.3%氧氟沙星眼膏作为耦合剂,使用RetCamⅢ进行筛查,并拍照存档。对于阈值及阈值前病变再进行双目间接眼底镜检查确诊,所有检查均由高年资主治医生完成。对未发现ROP 新生儿2 周检查1 次直至矫正胎龄满42 周;对阈值前病变患儿3 d 或1 周检查1 次;如病情发展达到阈值病变的患儿则进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或激光光凝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多生子与单生子ROP 发病情况,ROP 多生子与ROP 单生子的孕周、出生体质量。

1.4 判定标准 根据ROP 国际分类法(ICROP)将其ROP 程度划分为5 期:1 期:在眼底视网膜颞侧周边有血管区与无血管区之间出现视网膜分界线;2 期:眼底分界线隆起呈嵴样改变;3 期:眼底分界线的嵴上发生视网膜血管扩张、迂曲,伴随视网膜内纤维组织增生;4 期:由于纤维血管增殖发生牵引性视网膜脱离,A 型无黄斑脱离,B 型黄斑脱离;5 期:发生完全性视网膜脱离。附加病变(Plus 病变)是指后极部视网膜血管迂曲、扩张。阈值病变是需要进行治疗的病变,包括1 区或2 区的3 期+,范围达5 个连续钟点合并Plus 病变或范围累积达8 个钟点。后部的病变(1 区或大1 区边界的2 区病变) 要考虑存在平坦的3 期病变。急性进展性后部ROP(aggressive posterior ROP,APROP)为一种少见、进展迅速的严重ROP 病变,多见于胎龄小、低体质量的早产儿,多发生在1 区,也可发生在2 区,有显著的附加病变,进展很快,可以不经过ROP 的各期。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多生子与单生子ROP 发病情况比较 2084 例早产儿中,ROP 发病率为14.64%(305/2084)。其中709 例多生子早产儿中共筛查出ROP 120 例(16.93%);1375 例单生子早产儿中共筛查出ROP 185 例(13.45%)。多生子ROP 发病率高于单生子早产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10,P<0.05)。

2.2 ROP 多生子与ROP 单生子孕周比较 ROP 多生子孕周<30 周占比高于单生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P 多生子孕周30~33 周和>33 周占比与ROP 单生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ROP多生子与ROP单生子出生体质量比较 ROP多生子出生体质量<1000 g 占比高于单生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P 多生子出生体质量1000~1500 g和>1500 g 占比与ROP 单生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ROP 多生子与ROP 单生子孕周比较 [n(%)]

表2 ROP 多生子与ROP 单生子出生体质量比较[n(%)]

3 讨论

ROP 是一种常见于未足月出生或低体质量儿的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病变,在早产儿中视网膜发育不成熟,视网膜不成熟的程度取决于出生时的早产程度。据相关研究资料表明,在世界范围内ROP 已经成为了小儿视物障碍或失明的主要原因[6,7]。虽然临床尚未完全清楚ROP 的发病机制,但是若不能向患儿提供及时诊断和治疗,不仅会引起视网膜缺氧,造成患儿失明,而且会降低患儿的生活质量,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8,9]。近年来,随着辅助生育技术和促排卵药物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双胎及多胎妊娠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与单胎妊娠相比,多胎妊娠的早产儿生产率较高[10-13]。因此,深入探讨多生子早产儿中ROP 的发生特点对ROP 的预防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2084 例早产儿中,ROP 发病率为14.64%(305/2084)。其中709 例多生子中共筛查出ROP 120 例(16.93%);1375 例单生子中共筛查出ROP 185 例(13.45%)。多生子ROP 发病率高于单生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10,P<0.05)。ROP 多生子孕周<30 周占比高于单生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P 多生子孕周30~33 周和>33 周占比与ROP 单生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P 多生子出生体质量<1000 g 占比高于单生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P 多生子出生体质量1000~1500 g和>1500 g 占比与ROP 单生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生子是否是诱使ROP 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临床还在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中。据毛娅妮等[14]研究指出,多生子的出现与同等条件下分娩的单生子相比ROP 发生率不会明显提高,而是因为多生子早产导致ROP 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而且出生低体质量和未成熟儿的单生子ROP 发病率也高于正常的单生子。

综上所述,由于受胎龄短、出生体质量轻等因素的影响,多生子ROP 的发病率高于单生子,且存在发病早、病情严重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应尽量避免医源性多胎的发生,优化辅助生殖方案,严格把控指征,并加强孕期保健宣教,科学合理补充孕期营养。出生时孕周小和低体质量是多生子发生ROP 的危险因素,因此预防ROP 首先要通过最佳的产前护理预防早产,尽量延长孕周和增加出生体重,将发生ROP 的风险降到最低,减轻家庭与社会负担。

猜你喜欢

低体生子早产儿
首发抑郁症住院患者低体质量率及其影响因素
青海省大学生BMI与体质健康的关系研究①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处暑
清明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预后的影响
低体质量新生儿的临床急诊分析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早产儿的家庭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