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式UPPS-P冲动行为量表在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信效度评估*

2021-03-12袁丽娜

精神医学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冲动性冲动效度

梅 轶 袁丽娜 乔 屹 邵 阳

冲动性指缺乏认知的灵活性,缺乏无意识运动反应的适应性和抑制性以及愤怒控制的改变[1]。冲动性并不是单一维度的特质,心理测量研究揭示冲动性存在多个维度。Whiteside和Lynam归纳出冲动性的4个维度:急迫性,(缺少)预先计划,(缺少)毅力和快感寻求,此后又将急迫性分为正性急迫性和负性急迫性,而发展出UPPS-P冲动行为量表(Urgency, Premeditation, Perseverance, Sensation Seeking, Positive Urgency, Impulsive Behavior Scale)[2]。急迫性是指在强烈情感背景下的冲动性行为。UPPS-P实现了对个体不同情绪状态时冲动性表现的评估,但是条目数比较多。为了简化量表,研究人员在完整版UPPS-P基础上每个维度选取因子载荷最高的4个条目构成了包含20个条目的简式UPPS-P冲动行为量表[3](S-UPPS-P冲动行为量表)。现在S-UPPS-P冲动行为量表已被翻译成阿拉伯语、法语[4]、德语、西班牙语[5]、韩语[6]等多种语言,并做了信效度检验,但是中文版的修订和使用尚不多见。2017年,山西医科大学薛朝霞等[7]在725名大学生中对S-UPPS-P冲动行为量表进行了信效度检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国内也有研究者曾使用UPPS-P冲动行为量表进行研究,形成了40个条目的中文版本,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但结构效度不理想。在该研究中,正性急迫性和负性急迫性与抑郁呈正相关,5个分量表均与焦虑呈正相关[8]。

冲动性也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行为相关[9]。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急迫性有所提高[10]。研究发现急迫性是冲动性中与精神分裂症暴力行为最相关的部分。但目前,尚缺少对伴暴力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性不同维度的系统评估及行为学研究。因此,本研究尝试在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进一步检验该量表的信效度,以期能够在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推广使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9年12月~2020年8月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徐汇院区的6个病房和闵行院区的5个病房内,采用特殊群体方便取样的方式,选取符合入排标准的患者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与收集。入组标准:(1)性别不限,年龄≥16 岁;(2)按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确诊为精神分裂症患者;(3)患者本人意识清晰,知情并同意参加研究。排除标准:(1)有脑器质性疾病、痴呆或精神发育迟滞的患者;(2)目前患严重躯体疾病者、严重冲动或有自杀企图者;(3)处于孕期或哺乳期者;(4)有阅读障碍、不能理解或完成问卷者。研究共发放问卷271份,其中,6份问卷因患者中途感觉疲劳不想继续填写导致填写不完整,问卷无效,最终获得有效问卷265份,有效回收率97.79%。有效问卷中,男132例(49.8%),女133例(50.2%);年龄16~81岁,平均(47.57±16.81)岁。1周后随机选取39例患者进行重测效度的检验,其中24例(61.6%),女15例(38.5%);年龄17~74岁,平均(41.38±17.00)岁。

1.2 方法

1.2.1 评估工具

1.2.1.1 简式UPPS-P冲动行为量表(S-UPPS-P)[11]是由Donald Lynam博士开发的包含20个条目的冲动性评估量表,有负性急迫性、正性急迫性、感觉寻求性、缺乏预见性和缺乏坚持性5个维度。量表采用4点计分,1=非常符合我,2=有些符合我,3=有些不符合我,4=非常不符合我,得分越高说明冲动性越强。在取得原作者授权后,由两名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分别独立对量表进行翻译,同时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与原作者沟通,比如条目4“Unfinished tasks really bother me”存在歧义,既可能指“没有完成的任务太多让人烦心”,也可能指“由我开始但我未能完成,即半途而废让人难以接受”,在原作者确认是后一种含义后,将初步形成的中文版交给专家审查,对于表述不清晰的条目进行文化调适,后请英语为母语的人将其回译成英文,与原量表进行对照,对中文版进一步修改,如此反复,最后请两名六年级的学生出声朗读,在二者确认无理解上的困难后,最终形成S-UPPS-P中文版。随后,在正常人群中进行预测试,招募18名健康研究对象(男9名,女9名)根据指导语要求独立完成S-UPPS-P中文版,并在1周后进行重测,初步对量表进行项目分析和信度分析,结果可以接受,故不作进一步修改。

1.2.1.2 Barratt冲动性量表(Barratt Impulsiveness Scale 11,BIS-11)[12]是1995年由Barratt等在其1983年首次编制的量表基础上修订的,本研究采用经北京回龙观医院自杀与防控中心2011年修订的中文版Barratt冲动性人格特征量表[13]。修订后的中文版Barratt冲动量表包含30个条目,有计划、行动和认知3个分量表。量表采用5点计分,1=不是,2=极少,3=有时,4=经常,5=总是,得分越高,冲动性越强。

1.2.2 施测过程 将评估工具装订成册,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对病情稳定且知情同意的患者进行一对一施测,采用统一的指导语,向患者说明填答规范后患者独立作答,完成后当场回收。

1.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和数据均录入 Excel表格,采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描述、项目分析、信度分析等,各条目均值及两组间分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各条目与所属分量表维度分和总分之间、S-UPPS-P冲动行为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与BIS总分及各因子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AMOS 24.0对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项目分析 项目的描述统计结果显示,量表的各条目的平均得分为1.702~2.257分(1~4计分)。对S-UPPS-P冲动行为量表的各条目与所属分量表维度分和总分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各条目与维度分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条目1和条目7外,各条目与总分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将S-UPPS-P冲动行为量表的总分排序,选出得分前27%的作为高分组,后27%的作为低分组,对两组的各条目均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除条目1和条目7外,各条目的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项目分析结果

2.2 信度分析

2.2.1 内部一致性信度 S-UPPS-P冲动行为量表总分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25,负性急迫性、正性急迫性、感觉寻求性、缺乏预见性和缺乏坚持性5个因子的α系数分别为0.721、0.661、0.666、0.754、0.539。因量表总条目数20为偶数,将量表按照奇偶对半分,得到总分的Spearman-Brown 分半信度为0.769,Guttman分半信度系数为0.764。

2.2.2 重测信度 S-UPPS-P冲动行为量表总分的重测信度为0.759,负性急迫性、正性急迫性、感觉寻求性、缺乏预见性和缺乏坚持性5个因子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567、0.653、0.794、0.569、0.700。

2.3 效度分析

2.3.1 结构效度 按照Cyder等对UPPS-P冲动行为量表的验证过程,采用 AMOS 24.0 对S-UPPS-P冲动行为量表进行一系列结构验证性因子分析。首先,测试了一个单因素模型,其中所有20个条目均负载到一个“冲动性”因子上。结果表明,单因素模型无法拟合。其次,测试了五因素模型,其中确定了与五个SUPPS-P子量表相对应的潜变量,每个子量表具有四个单项指标。此模型(见图1)提供了较好的拟合数据:χ2=342.985(df=160,P<0.001),CMIN/DF=2.144,RMSEA=0.066,GFI=0.886,CFI=0.868,IFI =0.870,各条目因子载荷在0.36~0.73。最后,测试了一个三因素分层模型,其中确定了三个较高阶的潜变量:冲动情绪(低阶因子为负性急迫性和正性急迫性)、感觉寻求和缺乏责任心(低阶因子为缺乏坚持性和缺乏预见性),结果该模型也未能拟合。

图1 S-UPPS-P冲动行为量表的五因素模型

2.3.2 效标效度 S-UPPS-P冲动行为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与BIS总分及各因子分的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UPPS-P冲动行为量表总分与BIS总分呈正相关(P<0.01)。其余结果详见表2。

表2 S-UPPS-P冲动行为量表与校标的相关性(r)

3 讨论

心理学及精神医学的临床研究中,很多时候研究对象是精神障碍患者,他们的认知功能会因疾病或药物原因出现短暂或长时的损伤[14],使用简短版本的量表可以缩短调查时间,降低被调查者的认知负荷,因此,对使用相对成熟的量表进行简化修订十分有必要。S-UPPS-P冲动行为量表在国外非临床成人样本中已被证实是完整版本UPPS-P冲动行为量表(59个条目)的有效且可靠的替代[15],在国内大学生群体中也被证实测量冲动性的信效度良好[7],所以本研究尝试将其引入临床研究,并首次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群体中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

项目分析表明S-UPPS-P冲动行为量表具有较好的同质性,各条目与对应的因子相关性均在0.5以上,除条目1、条目7与总分无相关性,其他各因子与总分的相关性在0.17~0.63之间。S-UPPS-P冲动行为量表的项目区分度较好,除条目1和条目7外,高分组与低分组各条目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来看,条目1中“喜欢”、条目7中“讨厌”的表述都是从被调查者的“好恶”出发的,这在正常人群中或许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情感淡漠,这样的表述程度太轻,或许不足以引起患者的强烈的感受。尽管如此,考虑到结果不太理想的条目均属于缺乏坚持性维度,而该维度总条目数为4,因此不做条目的删减,以保持总量表结构的完整性,但是后续还是有必要对该维度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信度分析发现S-UPPS-P冲动行为量表总分Cronbach’s α系数为0.725,Spearman-Brown 分半信度为0.769,Guttman分半信度系数为0.764,五个因子的α系数在0.54~0.75之间,1周后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重测信度在0.57~0.79之间,说明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和稳定性较好,具有良好的信度。

本研究中, S-UPPS-P冲动行为量表的负性急迫性和正性急迫性因子与量表总分相关性均在0.70以上,缺乏坚持性分量表与总分的相关性较弱,为0.11,其余2个因子与量表总分的相关性为0.49和0.54,总体相关性尚可。此外,本研究还发现量表的正性急迫性和负性急迫性因子间相关性在0.74,缺乏预见性和缺乏坚持性因子间相关在0.57,其余因子间的两两相关性均不高,这说明量表的不同因子测量了冲动性的不同方面,也暗示着可能存在更高阶的三个因子[15]。基于此,在进行量表的结构效度检验时,结合研究者的理论构想,分别对量表的单因素模型、五因素模型以及三因素分层模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只有五因素模型可以很好的拟合。这与国内外的研究一致,说明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本研究采用BIS中文版作为校标,相关分析发现其总分与S-UPPS-P冲动行为量表总分呈正相关,具体到各因子分:负性急迫性、正性急迫性均与BIS的行动分量表相关性最高,缺乏预见性、缺乏坚持性与BIS的计划和认知分量表的相关性要高于与行动分量表的相关性,感觉寻求性与BIS的行动分量表呈正相关,与计划、认知分量表呈负相关,这说明S-UPPS-P冲动行为量表具有良好的效标效度,也间接说明其内容效度较好。

综上所述,S-UPPS-P冲动行为量表的验证性因子模型与原理论构想一致,量表整体上的信效度较好。

猜你喜欢

冲动性冲动效度
青少年冲动性与焦虑、防御方式的关系研究*
冲动性的测量方法*
“冲动”不是真担当
追求原始冲动和意念的自由释放
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现象的再探究
慈善募捐规制中的国家与社会:兼论《慈善法》的效度和限度
冲动
被看重感指数在中国大学生中的构念效度
外语形成性评估的效度验证框架
不同冲动性特质对青少年暴食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