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缓解期抑郁症患者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1-03-12王一同徐天朝

精神医学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韧性主观复发率

王一同 徐天朝 王 奇

抑郁症是一种高患病率、高复发率和高致残率的精神疾病[1]。《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中指出,抑郁症的复发率可达80%,经过治疗后第一次发作的患者以后复发率是50%,发作两次的患者复发率为75%,三次发作后的患者复发率高达90%[2]。如何降低抑郁症的复发风险是临床亟需解决的问题。心理韧性又叫心理弹性、心理复原力,是个体在遭受挫折及困境时所表现出来的适应能力[3]。近年来,抑郁症患者的心理韧性研究备受关注。增强心理韧性不仅可以提高抑郁症患者的适应及调节能力,改善负面情绪,而且可以缓解抑郁严重程度,促进康复[4]。有研究显示,提高缓解期抑郁症患者的心理韧性,有利于降低抑郁症的复发率[5,6]。影响缓解期抑郁症患者心理韧性的因素有哪些,既往少有报道。本研究选取142例缓解期抑郁症患者,采用Logistic多因素模型分析影响患者心理韧性的因素,旨在为制定心理韧性提高策略和降低抑郁症复发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北部战区总医院精神心理科收治的142例缓解期抑郁症患者。纳入标准:(1)经过抗抑郁药物治疗6个月后,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24-items,HAMD-24)评分<8分并且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V)中抑郁症完全缓解的标准;(2)年龄≥18岁;(3)智力正常,可以完成相关量表的测试。排除标准:(1)近1年内接受心理咨询;(2)首发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或双相情感障碍患者;(3)脑器质性疾病;(4)入组前1周内有重大应激性生活事件。其中男59例,女83例;年龄18~56岁,平均(32.78±5.90)岁; HAMD-24平均(6.23±1.56)分;服用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RI)101例,服用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erotonin-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SNRI)41例;大学及以上学历者74例,大学以下68例;已婚126例,未婚16例;月收入≥3 000元90例,月收入<3 000元52例;居住在城市101例,居住在农村41例。

1.2 方法

1.2.1 测评工具

1.2.1.1 自编人口学资料调查表 收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收入和居住地等资料。

1.2.1.2 心理韧性 采用心理韧性量表(Connor- 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进行测评,该量表包括坚韧、力量、乐观三个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1。量表有25个条目,每条评分范围为0~4分,分数越高心理韧性越高。中国人CD-RISC常模平均分为(65.4±13.9)分[7]。将142例患者分为高韧性组(>65分)和低韧性组(≤65分)。

1.2.1.3 社会支持 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进行测评,包括10个条目,3个维度(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量表内部一致性为0.91[8]。

1.2.1.4 主观幸福度 采用中国人主观幸福感量表(Chinese Sources of Happiness,CHI),包括乐天知命、工作成就和身体健康等9个维度,每个条目评分0~3分,分数越高主观幸福感越强,量表内部一致性为0.96[9]。

1.2.1.5 自我效能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进行测评,包括10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1~4分,总分越高自我效能水平越高,该量表内部一致性为0.89[10]。

2 结果

2.1 缓解期抑郁症患者CD-RISC与SSRS、CHI、GSES的相关性分析 142例缓解期抑郁症患者的CD-RISC评分为(61.09±10.76)分,其中高心理韧性60例,低心理韧性82例。缓解期抑郁症患者CD-RISC评分低于中国常模[(65.4±13.9)分](t=2.922,P=0.004)。SSRS评分为(31.78±6.09)分,CHI评分为(36.24±7.99)分,GSES评分为(27.09±6.10)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D-RISC评分与SSRS、CHI、GSE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见图1。

2.2 高韧性组和低韧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 高韧性组大学及以上学历的构成比、SSRS评分、CHI评分和GSES评分均高于低韧性组(P<0.05)。见表1。

表1 影响心理韧性的单因素分析

2.3 社会支持、主观幸福度、自我效能预测心理韧性的价值分析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SSRS评分>32分、CHI评分>36分、GSES评分>26分时,社会支持、主观幸福度、自我效能预测心理韧性的价值最高,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649、0.664、0.634。见图2。

图2 ROC曲线

2.4 影响心理韧性的单因素和二分类Logistic多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学历、SSRS、CHI和GSES评分是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P<0.05)。以心理韧性高或低为因变量,以学历、SSRS、CHI和GSES评分为自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学历、SSRS、CHI和GSES评分是缓解期抑郁症患者心理韧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见表2。

表2 影响心理韧性的单因素和二分类Logistic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抑郁症患者的心理韧性受基因、神经内分泌和心理状态等影响[11]。提高心理韧性对降低抑郁症复发率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12]。本研究发现,学历、社会支持、主观幸福度、自我效能是影响缓解期抑郁症患者心理韧性的因素。

心理韧性目前已成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它是个体良好地适应环境和不断成长的力量源泉[13]。抑郁症患者在面对心理应激时,自我恢复能力差,容易产生焦虑、自责等不良情绪,进而影响自我认知,使心理韧性下降,不利于康复[12]。与健康人比较,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坚韧性、力量性和乐观性均较差[12]。有研究显示,心理韧性在调节抑郁症患者自我缺陷感与述情障碍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14]。增强心理韧性不仅可以提高抑郁症患者的适应及调节能力,改善负面情绪,而且可以缓解抑郁严重程度,促进康复[4]。CD-RISC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15]。本研究以142例缓解期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CD-RISC评分为(61.09±10.76)分,低于中国常模的(65.4±13.9)分,提示缓解期抑郁症患者心理韧性较差,这与李国鹏等[16]报道一致。

寻找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有助于临床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心理干预策略。本研究发现高学历患者的心理韧性较高,这是因为高学历人群可能会利用更多的心理资源使自己更健康[17]。本研究相关性分析、ROC曲线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社会支持、主观幸福度、自我效能是影响缓解期抑郁症患者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并且对预测心理韧性有一定价值。社会支持是由社区、社会网络和亲密伙伴所提供的感知的和实际的工具性或表达性支持。社会支持越高,心理弹性越好,心理越健康[18]。社会支持不仅能够提供积极情感体验,还能有效调节个体行为方式,促使个体采用更为积极的应对策略,增强自我控制感,最终提高心理应激水平。对于抑郁症患者而言,应该树立正确的社会支持认同意识,培养争取社会支持的能力。既往研究发现,受情绪的影响,抑郁症患者的主观幸福度较差[19]。提高心理韧性,培养积极情绪,有利于增强个体的幸福感;反之,主观幸福感较强的个体,心理韧性也相对较高[20]。本研究采用CHI评价抑郁症患者的主观幸福度,发现高心理韧性的患者主观幸福度较高,因此提高抑郁症的幸福体验可能是增强心理韧性的有效途径。然而既往也有结论相反的研究,例如周青静等[21]未发现抑郁症患者主观幸福度和心理复原力有关。结论的差异可能是受测试量表、病程和样本量等影响,未来需要进一步探讨。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由于抑郁症患者存在自我评价降低,并且受文化程度、病程和社会支持等的影响,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往往较差[22]。与本研究类似的是,有研究发现心理韧性受自我效能和主观幸福度的影响[23],而提高自我效能可以提高个体的心理弹性和幸福感[24]。

综上,缓解期抑郁症患者的心理韧性较差,可能受学历、社会支持、主观幸福度和自我效能的影响。临床上应该结合这些因素,针对性地制定心理韧性提高策略,例如培养患者树立正确的社会支持认同意识,培养争取社会支持的能力;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和积极情绪体验,提高主观幸福度;开展自我效能感训练,通过增强患者内部保护因子从而提高心理韧性。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未对患者进行随访,未分析心理韧性与抑郁症复发的相关性;未明确心理韧性、社会支持、主观幸福度和自我效能四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机制,未来需要深入分析。

猜你喜欢

韧性主观复发率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韧性,让成长更美好
延伸护理对颈椎病针刀术后复发率影响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