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计算能力下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构建探究

2021-03-11温俊卿

天府数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有效课堂计算能力初中数学

温俊卿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现阶段对于初中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成为了数学课堂的教学任务之一。为了构建一个有效的课堂教师需要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革新,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下边本文就基于计算能力下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构建进行探究。

关键词:计算能力;初中数学;有效课堂

计算能力是指学生的数学归纳和转化能力,是学生将抽象复杂的数学式子转换为简单数学式子的能力。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需要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以及逻辑转化能力。一个有效的课堂就需要拥有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学生对探究数学具有浓厚的兴趣,在课堂上积极配合教师开展课堂活动,教师能够及时解决生成性的问题,将教学思路进行调整[1]。

一、计算能力对于构建有效课堂的积极作用

在目前的初中数学课堂上,大部分的数学教师更加注重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数学成绩,而对于学生基础能力这方面的培养并不关注,导致部分学生在自主学习以及课堂上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率,自主学习看不到明显的效果,在课堂上甚至跟不上教师的课堂进度。因此,基于计算能力构建有效课堂就可以将这一不足进行及时的弥补。计算能力可以说是数学的基础,基本所有的数学知识都会与学生的计算能力建立联系,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可以时不时的进行简单的运算或是口算,都对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所帮助。有效课堂是指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有效率的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学生也能够掌握课堂所学知识,师生之间都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在课堂上给学生贯彻计算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了足够的计算技巧后,不仅能够做题速度提上去,还能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在脑中迅速计算,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能力,从而达到构建有效课堂的目的[2]。由此可见,计算能力对于构建有效数学课堂来说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二、基于计算能力下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1.创设计算情景,构建有效课堂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初中的数学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枯燥乏味,让学生提不起课堂积极性。为了能够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师需要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革新,采用符合当下初中生发展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一个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突出课堂主题。因此,在上课前教师需要结合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个情景,拉近学生与数学课堂的努力,让学生在情景之中拿起笔动起脑,活跃学生的思维[3]。以此下来,教师能够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丰富的教学模式下学习到知识,构建出一个有效的课堂。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加减法》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一个小故事:昨天的有3名学生参加了数学竞赛,以80分为标准,超过80分记为正,不足80分记为负,评分记录如下,小红为+10,小明为-5,小张为+8,大家思考这三名同学的总分比标准超过或是不足多少分以及他们的总分分别是多少。教师通过创设一个这样的情景,让学生进行思考,以此带出课堂主题。然后,教师给学生讲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在小学我们学过,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数的范围扩大到有理数后,有理数的加法所表示的意义依然是这种运算方式”,两个有理数相加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是两个正数相加,第二种是两个负数相加,第三种异号两数相加,第四种是正数和负数或零与零相加。它们的加法法则是,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对有理数的加减法有了基本的认识,然后学生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小红的总分比标准分超过10分,总分为90分,小明的总分比标准分不足5分,总分为75分,小张的总分比标准分超过8分,总分为88分。经过计算不仅能让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提高,还能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从而构建有效课堂。

2.结合学生计算水平,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有效的课堂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组建,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发挥自己真正的实力,对于教师“填鸭式”教学模式强制给学生灌输数学知识,使学生的学习成为被动,禁锢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反感,极大地降低了教学效率。但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性,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计划,慢慢拉近学生与课堂之间的距离[4]。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在课堂上耐心引导学生,为数学基础差的学生建立课堂自信打好数学基础,让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拓展更多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章节时,教师就需要以学生在上节课所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这一章节的学习效果作为参考,对于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掌握较好的学生,教师就可以让其先做一道与实际问题相关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题。对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掌握情况不好的学生,可以给他们留出五分钟的时间复习上一章节的内容,然后再做所布置的题目。教师给出学生一道题,养猪场原有30头大猪和15头小猪,1天约用饲料675千克;一周后又购进12头大猪和5头小猪,这时1天约用饲料940千克,饲养员李大叔估计每头大猪1天约需饲料18至20千克,每头小猪1天约需饲料7至8千克,你能通过计算检验他的估计吗?让学生进行思考分析,计算该题应该如何写出方程。计算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写出一个大概的方程组,水平水平较弱的学生没有思路,这时就需要教师在一旁慢慢引导学生,给学生进行一个大概的分析。说“假如设每头大猪和每头小猪一天各约用饲料x 千克和y千克,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两种情况的饲料用量,试试找找其中的等式关系”,学生经过教师的指导可以大概有一個思路。然后开始思考分析,在纸上进行方程组计算。通过这种方式既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能够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掌握一些数学知识,从而构建一个有效的课堂。

3.激发学生计算兴趣,构建高效课堂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需要让学生对计算感兴趣,计算能力是数学的必备能力,教师可以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开始。在大多数的学生心中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它需要学生具有足够的耐心,需要学生具备足够缜密的逻辑思维,但是在数学的世界中也有很多有趣的事物。教师就可以从这些有趣的事物抓起,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有趣之处,然后让学生可以爱上数学主动学习数学,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对计算的兴趣,从而加强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中就有一章节的内容非常有趣,那就是《轴对称》这一章节,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和学生展开讨论生活中有哪些轴对称物体,有的学生说摩天轮具有轴对称性质,有的学生说自己的课本翻到最中间一页,两边就是轴对称的,也有的学生说蝴蝶的翅膀是轴对称的,还有的学生说自己不知道有哪些是轴对称的等等,教师通过这一话题,充分地激发了学生讨论的欲望,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中那些美丽的知识概念,改变了学生心中数学课堂是枯燥的这一观念。学生对轴对称这一知识产生了学习的兴趣,为接下来认识等腰三角形,计算等腰三角形相关问题做好了铺垫,让学生计算等腰三角形问题时具有积极的心态,以此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使课堂效率得到提高。

4.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目前我国是信息技术大国,基本每个学校的班级里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给学生进行授课,信息化教学也是当今初中学生最喜爱的教学模式之一。信息化教学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堂内容,还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呈现在学生眼前,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从而构建一个有效的数学课堂[5]。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在课后,学生可以利用信息设备上的各种学习软件来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学生可以通过自己查阅资料做一些自己平时经常出错的题,以此有效地提高计算能力,在接下来的课堂上可以跟得上教师的教学进度,为下节课做好预习准备。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弧长和扇形面积》这一章节内容时,由于这章节需要结合很多图形来进行计算,所以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放出PPT,学生通过观看PPT上的图片结合题目展开计算,有效地节省了教师画图的时间,给学生留出了更多的计算时间,使课堂效率得到提高。给出题目,在三角形ABC中,AC=9cm,∠B=30°,∠C=45°,以A为圆心,以AC长为半径作弧与AB相交于点E,与BC相交于点F,求弧CE的长,然后由PPT呈现出该图形,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题目。学生首先进行自主思考作答,首先思考弧长公式是L=n× π× r/180,其中n是圆心角度数(角度制),r是半径,L是圆心角弧长,然后根据题目得出角A=180°-30°-45°=105°,则n=105°然后代入弧长公式最终得出弧长CE=105× π×9/180=8.75π。学生做完这个题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拓展一些课本上没有的题目,加强学生们的计算,提高课堂效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计算能力的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给学生创设计算情境,结合学生的数学水平布置计算任务,为学生建立课堂自信。激发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丰富课堂内容加强学生的数学计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构建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陶雯.浅谈教师有效引导下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有效构建[J].好家长,2019(015):149.

[2]龚淑惠.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012):1.

[3]陈新芸.实施有效追问构建生命课堂——初中数学课堂有效追问研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0(005):3-5.

[4]卢巍.关于初中数学课堂创设有效问题情景,培养探究合作能力的探究[J].《读与写(教师)》,2018(008):141-141.

[5]尹贵延.构建以學习为中心的课堂——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9(033):58.

1230501705340

猜你喜欢

有效课堂计算能力初中数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厘清算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中学生化学计算能力的进阶式培养策略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