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探讨

2021-03-11牛和明

天府数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牛和明

摘 要: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在给传统教育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促使传统教育进行改革和创新。分层教学模式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面,成为初中数学教学中被广泛应用的教学模式。分层教学就是指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对应的教学内容。这种阶梯式的教学方式满足了学生的个体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因此,实现分层教学,把握学生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有针对性地实现每一个学生的科学发展,达到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分层教学

引言

数学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数学知识的应用,因此,学好数学对于学生来讲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初中数学课程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基础课程,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夯实基础,所以初中数学学习至关重要。而初中数学实施教学时学生基础不同,能力不同,性格特点也不同,统一的教学模式既不能满足优等生的学习需求,又会加重基础薄弱学生的学习负担。分层教学模式的提出既是为了迎合教育的发展,又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更是为了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1 研究意义

新课改对于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各个科目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计划。它要求初中数学的教学要将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核心的培养目标,教师应该合理地指导学生从新的数学角度思考数学问题,用专业的数学语言进行交流,帮助学生形成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数学学习能力。但是,就当下而言,我们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这是需要我们引起重视的。现代的数学教学方式已经受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的限制,教师无法完全抛却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而投入新的教学工作之中,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分层教学模式的使用,不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另一方面,某些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严重的问题,不能够合理地使用分层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忽略了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所以,种种因素阻碍了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发展,基于这种实际情况,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满足新课改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提出的要求,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反馈以及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不仅要关注学生日常的数学学习情况,而且还要对我们的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训练以及培养,促进初中学生的全方面发展,为社会培养优质多样的全能人才。

2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应用原则

(1)学生情况相近原则在分层教学模式下,需要遵守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对学生的基础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同时将学习成绩相似、学习基础相近的学生划分为一个层次,这一步也是保障分层教学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在此基础上才能够设置有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掌握一定的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都能够达成既定的目标,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2)灵活分组原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其水平并不是恒定的,而是存在一定的起伏变化。学生会因为教学内容的不同或者是对不同知识点的不同兴趣而出现学习能力的上升或者是下降。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灵活分组的原则。按照学生的改变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调整。同时,在调整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促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大进步。在这种分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更加乐观向上,并且能够及时地评价學生,让学生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3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应用策略

3.1 学生分层

准确来说分层培优教学概念,就是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组,分成水平接近的小群体,在此基础上展开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提高。因此学生的划分至关重要,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能力、接受能力、自控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分为一层,A层;各项能力与成绩中等,具有上进心的学生分为一层,B层;学生成绩相对薄弱,思维不是很活跃的学生分为一层,C层。通过把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同时可以制订奖励与惩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另外,需要教师做好不同层次的指导与培养,从而促使低层次学生向着高层次发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2 备课分层

在完成具体的分层之后,教师就需要进行备课。首先需要对教材内容和教学的重点目标进行仔细钻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将教学的目标划分成三个档次,分别是基本目标、深化目标以及拓展目标。基本目标是人人都能够完成的目标。深化目标则是中高层次学生必须要实现的,主要是针对A层学生和B层学生。拓展目标则是针对有潜力的学生设置的,主要是针对A层的学生。另外也要在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进行层次的划分。基础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以认知水平作为基础,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积极性。在知识的导入过程中,保证从旧知识导入到新课程,在进行问题和练习的设置时,也要符合学生的层次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情况设置三条线索,分别是“全体”“提优”“补差”,从而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在课堂提问上也要体现出问题的层次性,从而照顾到所有的学生。

3.3 提问分层

教学问题是教师在课堂中引导职能的载体,在强调自主学习的素质教育环节中,教师更多地以提出问题的方式带动学生思考,使学生能够在问题的启发作用下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由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素养。然而受学生数学学习个性及差异性的影响,教师在现阶段课程中提出的教学问题很大程度上难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亟须寻找对教学问题分层的策略,做到在课程中面向不同阶段的学生提出符合其实际学习能力的问题,以此强化对每一个学生的引导职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例如,在“角的比较”这一课的教学实践中,设置与对应层次学生水平相适应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的课堂探究活动。如在课程的导入阶段中设计导入问题,针对C层学生,教师应注重利用问题帮助学生巩固与角相关的基础问题,使后进学生可以通过对近期课程内容的翻阅以及简单的数学阅读活动,巩固以往课程中所学习的角的概念以及如何利用字母表示角等基础知识,为本课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而针对A层学生,在面向普通学生所提出的基础导入问题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设计与角平分线相关的应用问题,引导能力较强学生尝试性应用。

3.4 实践分层

要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教师就要摒弃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思想,在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践中实施分层教学。如果教师依然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用统一的学习实践问题要求学生,那么势必让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感到枯燥,甚至产生厌学的不良情绪,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成绩自然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时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节奏,快慢有序地讲解数学知识,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跟上思路进行学习,尽量保证每名学生都能坐得住、听得懂、学得进。例如,在讲解“等腰三角形”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结合之前学习的知识自己进行推理,也可以让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根据教材的步骤进行理解性推理,从而加深每名学生对等腰三角形公式和定理的记忆,为每名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实践分层,让每名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培养,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开发。

3.5 分层评价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会有各自的优点,教师需要充分挖掘学生的这些闪光点,多给学生肯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的不同环节中,都可以使用分层次评价的策略。比如针对A层的学生,要使用竞争性评价策略,对学生保持高标准和高要求,让学生能够谦虚,并且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己。针对B层的学生,可以将激励性评价作为最主要的方式,提出学生的问题和不足,同时要给他们指出清晰的努力方向,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针对C层的学生可以采用欣赏评价。教师和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对学生做出的每一个进步都进行鼓励和表扬,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

结束语

總而言之,初中时数学的教学就是不可以仅仅停留在表面,需要深入进行学习。分层教学的模式也是值得每一位初中数学乃至其他学科的老师可以借鉴的。初中数学课程要求教师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教学过程面向每一位学生,并把全体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目标,因此实施分层培优教学法将成为关键。教师应该重点关注学生学科素养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注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对于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兼顾,有效地解决学生在日常教学之中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问题的探究以及合作学习之中,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逻辑结题能力,进一步提升数学分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也从更深层次上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有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婷.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分层教学的策略探讨[J].数学学习研究,2019(19):56.

[2]孙浩.分析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的有效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6):41.

[3]徐海.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练习有效策略[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7(9):78.

[4]黄美蓉.谈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有效策略[J].考试周刊,2017(67):52.

[5]席凌.关于初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有效策略的反思[J].学周刊,2016(33):50-51

2582500783353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