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班化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善问”品质的实践与探索

2021-03-11何巧连

天府数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思维品质

何巧连

摘 要:现代数学教学把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到首要地位,而质疑善问是思维的动力,是探求并解决问题的保证,是创新能力的起点,因此,应加强培养学生的“质疑善问”品质。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思维品质;质疑善问

[绪论]

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提倡面向全体、尊重个体。但如果班级的学生数太多,不但难以让教师兼顾到全体,同时也会影响到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小班化教学应运而生。它能够使学生与教师有更多的接触,同学之间更容易合作与交流,有利于优化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然而,问题才是数学的心脏,质疑善问正好为这颗心脏不断地注入着新鲜的血液。那么,如何在小班化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天地,打开思维的闸门呢?

去年九月份,我校小班化教学在高一、初一年级全面开展,我接任了高一的数学教学工作,发现同学们上课很安静,都认认真真地听我讲课,却从来不提问题。平时我听其他教师的数学课时,发现他们的学生也从来不问问题,都是教师提出问题,带着学生学。然而数学离不开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仅是一个实验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古人云:行成于思,思成于惑。困惑与好奇恰恰是学生特有的财富。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让学生在质疑、善问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最能调动学生读书、思索、答问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质疑,也最能发现学生的不懂,以便教师给予有的放矢的辅导,从而收获举一反三的效果。朱嘉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教有疑”,培养学生质疑、善问能力呢?在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肤浅的体会。

“质疑”即提出问题。“善问”是指学生能自觉地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充满数学课堂,并通过对已有知识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形成新知。

一、在情境中质疑

为了让学生有疑能质,乐于思考,我在创设问题情境时,特别注重学生原有知识与目前学习的知识之间的冲突,使他们的意识处于矛盾激化的状态,从而让他们主动地发现问题。比如在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说出任何一个公式,然后由教师给出正确答案,当同学们对照课本验证教师的判断无误后,学生就会主动地向老师提出问题:您是如何准确记忆的呢?可见,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源于教师创设的发问情境。

二、在编题中善问

小班化教学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鼓励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果教师在分析典例后,再让学生反其道而思之,对典例进行一番“改造”,成为一道变式题,对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发展是有利的。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一直在坚持着让学生根据经典例题或习题,自创变式题,并与同学分享,同时张贴出优秀的自编题。刚开始,学生可能有点不着边际,教师必须要先做示范。例如,在学习不等式的证明时,让学生尝试不变条件变结论,不变结论能不能改条件,如原来要求改为结论是否发生变化?改为呢?改为又如何呢?教师常常做这样的变化,逐步让学生掌握编题的一些技巧。再如,在学习恒成立求参数范围问题时,让学生把未知数和参数互换,思考会变成怎样?学生不但在编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把知识掌握了,而且在学习其他类似知识时,也会自觉地做这样的变化。又如,在学习线性规划解决实际问题时,我给出一个不等式组,让学生编出应用题。学生编得可谓五花八门,有利润问题的、有生产问题的、还有投资问题等等,有时显得有点稚嫩,但比起老师编的来,学生爱听得多。这样的编题训练,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也提高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解题能力。通过这种编题训练,让学生体会着变的乐趣。

三、在探索中自问

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通过研究性、探究性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终生学习的能力”。高中《数学4》第二章《平面向量》总复习题中,有这样一道题目:

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向量都可以用一有序实数对唯一表示,这使我们想到可以用向量作为解析几何的研究工具.设直线的倾斜角为α(α≠90°),在上任取两个不同的点,不妨设向量的方向是向上的,那么向量的坐标是.过原点作向量,则点P的坐标是,而直线OP的倾斜角也是α(α≠90°).根据正切函数的定义得

这就是《数学2》中已经得到的斜率公式.上述推导过程比《数学2》中的推导简捷.你能用向量作为工具讨论一下直线的有关问题吗?例如:

过点,平行于向量的直线方程;

向量(A,B)与直线Ax+By+C=0的关系;

设直线和的方程分别是

:,

:,

那么,,的条件各是什么?如果它们相交,如何得到它们的夹角公式?

点到直线Ax+By+C=0的距离公式如何推到?

由于本题很好的揭示了平面向量解决解析几何的工具性,体现了向量数与形的两面性,然而并没有学习,不能用几何方法去推导,一开始我打算跳过此题,等学习完《数学2》再回头解答此题,但忽然间,我冒出一个想法:何不让学生去大胆探索呢,错了也无关紧要嘛。于是,我先简单的讲解了探究报告的基本流程,再让学生自由组合,明确分工,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写一份探究性学习报告。刚布置任务时,我还有点担心难度大了学生完成不了,不想,学生的激情却非常高涨,多次来向我咨询各种问题,积极地查找资料,交给了我一份份满意的答卷。例如:有一个小组在探究问题(3)时,就提出了一连串问题:我们没有学过直线的平行和垂直,但学过向量的平行和垂直,二者有什么关系呢?借助向量来解决直线的平行和垂直问题,怎样选择合适的向量?向量与直线又有几种关系?所选向量与直线具有什么关系最理想?于是,得到了下面的推导过程:由问题(2)的结论可知,与直线平行的一个向量为,与直线平行的一个向量为,若,则在平面内有,,;若,则在平面内有,

,;

若与相交,记夹角为α(0°<α<90°),

则。

通过这次实践,我深深的感触到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利用好学生本身这个重要的课程资源,鼓励学生不断自问自答,同时发挥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当然,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会有意无意的渗透一些提问的方法,比如:追问法即在某个问题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后,顺其思路穷追不舍,继续发问;反问法即从问题的反面提出问题;类比提问法即根据一些相似的概念、性质之间的联系,通过比较类推提出问题等等。

四、在评价中成長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于是,在评价时,应尽可能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给学生留有不同的发展空间,鼓励学生爱问。比如:

(1)即时评价:当场面批、指导,指出错误指出,即时订正。

(2)分层评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要求和内容。

(3)多样评价:包括教师的口头评价、通过鼓励性的身体姿势进行评价、实施多样化的奖励制度,例如:一张奖状,一句鼓励的话或是在本子上画上一颗颗五角星等,丰富的奖励形式有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4)自我评价:教师提供正确答案,让学生自评、自批,自己更正。

(5)交互评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评价,形成交往沟通的生动局面。

总之,以学生的质疑解疑为核心实施小班化教学,不仅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质疑解疑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积极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使学生形成问题性思维方式和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张文华. 小班化背景下"实践式"课程初探[J].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2019(7):2.

[2]刘娇. "小班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基础教育论坛, 2018, 000(015):P.16-18.

[3]汪翠萍.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和灵活的思维品质[J]. 安徽教育科研, 2018(9).

2312500783266

猜你喜欢

小班化教学思维品质
基于小班化探究式教学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探析
对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的思考
工程制图小班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小班化教学背景下英语教学策略探讨
小班化体育教学效果提升的策略分析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