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熟地黄不同炮制方法对质量的影响

2021-03-10王丕明1张府君1任建萍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熟地黄浸出物糖苷

王丕明1,张府君1,任建萍

(1.山西药科职业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31;2.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干燥块根生地黄(Rehmannia glutionsa Libosch.)依照《中国药典》炮制通则酒炖法和蒸法炮制加工而成的,其外观乌黑发亮有光泽,质柔软黏性大而味甜[1]。近年来大量药理实验证明熟地黄活性成分毛蕊花糖苷具有抗氧化、抗肾炎、神经保护、强心等多种生物活性[2,3]。故本实验采用陶瓷蒸煮罐传统炮制法和双门蒸柜新工艺两种不同的炮制方法制备熟地黄,考察新工艺对其质量的影响,报告如下。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岛津LC-15C),电子分析天平(赛多利斯公司,CP225D型),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双旭电子有限公司,HH.S11-4),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禾创超声仪器有限公司,KH7200DB型),高速万能药材粉碎机(西安特普讯仪器设备有限公司,DFY-400C),数显鼓风干燥箱(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GZX-9146MBE)

1.2 药品与试剂

地黄(产地:河南省,购置于国药乐仁堂河北药业有限公司),按《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的检测方法检验合格。 试剂:甲醇(色谱纯,OCEANPAK);乙腈(色谱纯,OCEANPAK);娃哈哈纯净水

1.3 对照品

毛蕊花糖苷(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11530-201310,纯度为93.3%)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性状

两种炮制工艺制得的熟地黄性状相对稳定。陶瓷蒸煮罐传统炮制法制得的熟地黄样品性状较优良达到了“黑如漆,甜如饴”的传统炮制要求。双门蒸柜新方法制得的熟地黄样品性状达到《中国药典》要求。

2.2 熟地黄浸出物测定

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冷浸法测定。熟地黄水溶性浸出物的测定结果见表1、2。

表1 传统炮制法制得熟地黄水溶性浸出物测定结果

表2 新方法制得熟地黄水溶性浸出物的测定结果

双门蒸柜新方法制得的熟地黄水溶性浸出物(平均值为79.44%)比陶瓷蒸煮罐传统炮制法制得的熟地黄水溶性浸出物(平均值为70.56%)含量高。

2.3 熟地黄毛蕊花糖苷含量测定

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2.3.1 色谱条件 色谱柱:VP-ODS/C18/SHIMADZU(250 mm×4.6 mm);流动相:乙腈-0.1%醋酸(16∶84);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34 nm;柱温:40℃;进样量:20 μL。理论板数按毛蕊花糖苷峰计不低于5 000。

2.3.2 对照品溶液制备 取毛蕊花糖苷对照品5.04 mg,精密称定,置50 mL的容量瓶中,加流动相适量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另取1 mL,置10 mL的容量瓶中,加流动相至刻度,摇匀,即得。对照品溶液浓度为(0.010 08 mg/mL×93.3%)9.404 64 μg/mL。

2.3.3 供试品溶液制备 称取熟地黄最粗粉约2 g,精密称定,置圆底烧瓶中,精密加入甲醇100 mL,密封,称定重量,加热回流30 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用0.45 μm的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用岛津LC-15C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进样体积各为20 μL进行检测,记录色谱图,计算,即得。

2.3.4 方法学考察

2.3.4.1 线性关系 取上述毛蕊花糖苷对照品溶液(浓度为9.404 64 μg/mL)进样,体积分别为5,10,15,20,25 μL,按“2.3.1”项下的含量测定的色谱条件分别进行测定,记录色谱图。所得线性关系结果见表3。以峰面积(Y)为纵坐标,其进样量(X)为横坐标,得到的回归方程为:Y=14 540X-6 006.3,r=0.999 6,见图1。结果表明毛蕊花糖苷进样量在0.047~0.235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表3 毛蕊花糖苷线性关系

图1 毛蕊花糖苷标准曲线

2.3.4.2 精密度试验 取毛蕊花糖苷对照品溶液(浓度为9.404 64 μg/mL)进样,体积为20 μL,按“2.3.1”项下的色谱条件连续进样6次,记录色谱图,测定峰面积,所得的平均峰面积值为281 091.5,RSD为1.21%,结果表明该仪器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精密度试验结果见表4。

表4 精密度试验结果

2.3.4.3 稳定性试验 取一份供试品溶液,于室温下放置,分别在0、4、8、10、12、16、24 h进样,记录色谱图,测定毛蕊花糖苷的峰面积,在24 h内毛蕊花糖苷的平均峰面积值为791 527.6,RSD为0.23%,表明熟地黄提取溶液在24 h内稳定性良好。稳定性试验结果见表5。

表5 稳定性试验结果

2.3.4.4 重复性试验 精密称取相同批次的熟地黄粗粉6份,按“2.3.1”项下方法平行制备供试品溶液,进样,体积为20 μL,按“2.3.1”项下的色谱条件进行测定,并记录色谱图,计算含量,测得熟地黄中毛蕊花糖苷的平均含量为0.027 0%,RSD值为1.20%。结果见表6。

表6 重复性试验结果

2.3.4.5 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含量的熟地黄粗粉6份,每份约2 g,精密称定,分别精密加入浓度为100 μg/mL的毛蕊花糖苷储备液5 mL,按“2.3.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并且按“2.3.1”项下的色谱条件进行含量测定,并记录色谱图,然后计算回收率,所得的平均回收率为98.71%,其RSD值为1.29%,表明该方法的回收率良好。加回收率试验结果见表7。

表7 回收率试验结果

2.3.4.6 熟地黄样品含量测定结果 分别取不同批号的熟地黄粗粉,按“2.3.3”项下的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进样,体积各为20 μL,按“2.3.3”项下的色谱条件进行测定,记录色谱图,并计算各样品中毛蕊花糖苷含量。色谱图见图2、3,计算结果见表8、9。

图2 毛蕊花糖苷对照品

图3 供试品溶液色谱图

表8 陶瓷蒸煮罐传统炮制法制得熟地黄毛蕊花糖苷含量测定结果

表9 双门蒸柜新方法制得熟地黄毛蕊花糖苷含量测定结果

结果表明,陶瓷蒸煮罐传统炮制法制得的熟地黄毛蕊花糖苷含量在0.021 9%~0.023 1%之间,双门蒸柜新方法制得的熟地黄毛蕊花糖苷含量在0.025 5%~0.026 8%之间,比较稳定。

3 结论

通过对传统炮制工艺与新工艺两种方法制得的熟地黄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制得的熟地黄的毛蕊花糖苷含量、浸出物含量及性状均达到《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的要求,陶瓷蒸煮罐传统炮制法制得的熟地黄毛蕊花糖苷含量及浸出物含量略低,双门蒸柜新方法制得的熟地黄其炮制工艺还不够成熟,在性状上还需进一步改进。

4 讨论

对于熟地黄的炮制一直以来都秉承着古法炮制九蒸九晒的传统,近来有研究发现,地黄在炮制加工后会产生异毛蕊花糖苷,且异毛蕊花糖苷的产生及变化受时间及温度的影响较大该发现对地黄炮制机制的探讨及炮制工艺的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猜你喜欢

熟地黄浸出物糖苷
不同因素对地黄毛蕊花糖苷含量的影响*
马铃薯糖苷生物碱的结构特征、生物合成、毒性及加工对其含量的影响
pH对毛蕊花糖苷稳定性影响及降解产物分析
麻疯树叶中3个新的糖苷类化合物
陇西白条党参浸出物含量分级标准研究
熟地黄膏缓解震颤
熟地黄膏缓解震颤
从阴阳气血化生浅议熟地黄的临床使用
不同炮制工艺熟地黄多糖单糖分析及其对卵巢颗粒细胞的影响
不同产地黄精品种的成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