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十三五”时期采供血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03-10武云香冯国强王三桃2郭红霞张德梅
武云香,冯国强,王三桃2,郭红霞,张德梅
(1.太原市血液中心 太原市输血技术研究所 山西 太原 030024;2.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山西 太原 030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山西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无偿献血工作,在财政上加大对采供血机构的支持,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参与的长效机制,在管理上形成行政部门、行业组织等共管模式,无偿献血工作得到了稳定、健康发展。山西省连续十二年获得六届“全国无偿献血先进省”荣誉称号。但在采供血机构快速发展的同时,医疗机构的快速扩张所带来的临床用血量也在快速增长,而且其增长速度超过了血液采集量的增长速度,虽然目前整体表现出供需平衡的态势,但季节性缺血城市数量的增多以及省城太原的季节性缺血时间的延长都反映出血液供应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越来越大。为了更好的了解山西省采供血现状,本文对“十三五”时期山西省采供血机构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山西省采供血发展趋势。
1 血液采集供应情况
1.1 全血采集情况
2016~2020年,山西省全血采集量逐年递增,2020年采集363 269人次、712 748单位,分别较2016年增长了17.9%、22.4%,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22%、5.1%。2020年虽然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仍然有6个市保持增长,全省有5个市均保持20%以上的增长。省城太原采血量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小幅下降,前4年保持持续增长。
1.2 血小板采集情况
2016~2020年,山西省单采血小板采集量总体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2020年采集34 080人次、59 734单位,分别较2016年增长了96.2%、108%,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8.32%、20%。但是各市间的采集量差别巨大,2020年全省仍有5个市的采集人次不到1 000人。太原市血液中心采集量最高,2020年采集量占到全省采集量的42%。
1.3 血液供应情况
2016~2020年,全省血液供应同血液采集一致,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2020年与2016年相比,各种血液成分制品增长幅度分别为:红细胞类制品27%,血小板制品79.1%。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了6.16%、15.7%,红细胞的供应平均增长率高于4.22%的采集平均增长率;血小板低于20%的采集平均增长率,主要原因是临汾市采集的部分血小板供应至北京地区医疗机构使用,未计入临汾地区临床供应数据。血小板以机采血小板为主,占比98.5,目前全省只有一个血站提供浓缩血小板制品。
2 资源配置情况
2.1 固定资产类资源配置情况
山西省采供血机构经费来源不一。2018年太原市开始动工新建业务用楼,大同市中心血站建成并搬迁至新建的办公和业务大楼。全省整体上在业务用房、固定采血点、采血车、送血车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能够满足采供血工作。见表1。
表1 2020年山西省采供血机构基础设施情况
2.2 人力资源配置情况
2020年山西省采供血机构核定编制数为614人,实际在岗人员 1 090人,其中在编人员占52.7%,编外人员占47.3%;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共814人,占总人数74.7%;专业技术人员中初级、中级、高级职称分别占61.3%、29.0%、9.7%,本科以上学历占80.6%。见表2。
表2 山西省各市采供血机构人员编制情况
3 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3.1 整体均衡、区域紧张的采供血形势将长期存在
山西省2019年采血量达到新高,血液供需整体表现平衡,但是存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和季节性缺血的情况[1]。2019年太原市千人口献血率达到了26.7‰,远远高于2020年全国15‰的预期平均水平,但山西有6个血站的千人口献血率低于10‰,最低的只有4.4‰。太原的千人口献血率在全国名列前茅,但因为医疗资源比较集中,加之实施“百院兴医”战略,医疗机构都纷纷扩建,使得太原市血液供需紧张态势越来越严峻,红细胞供应的季节性紧张时期逐渐延长,血小板供应持续紧张形势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应建立有效的区域间血液联动和调剂机制,充分挖掘献血率比较低的城市的血液采集能力,进行区域间血液联动和调剂,从而实现全省的供需平衡。
3.2 政府对采供血工作重视支持不够,多部门联动机制作用发挥不充分
政府对采供血机构的投入远远落后于对医疗机构的投入是国内各省市存在的普遍情况,山西省也存在同样的情况[2]。山西省采供血机构有一半属于自收自支、差额拨款单位,随着无偿献血服务质量的提高、检测成本的增加和献血环境的改善,以及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各种宣传、采购经费的市场价格运作,采供血机构疲于应对,严重限制了采供血机构的发展空间。山西省各级政府在无偿献血法制建设、无偿献血宣传方面发挥了政府主导的作用,但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发挥更多的主导优势,需要多部门联动机制有效运行。一是在献血屋的规划布局建设方面。献血屋的建设涉及到城市规划、建设、城管、供电等多部门的管理,目前各采供血机构的献血屋建设主要依靠采供血机构进行选址和各项建设手续的办理,困难重重,政府应依据采供血的发展统筹规划,协调各部门配合完成;二是明确各新闻主流媒体的宣传及舆论主导作用。要把无偿献血作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体现,各新闻主流媒体应大力进行免费的宣传报道,对血站紧张的经费也能起到缓解作用;三是要合理配置血液资源。为振兴教育和带动省城周边区域发展,山西建立了高校区,将多所高校集中新建至晋中市,血液中心无法在高校内进行无偿献血招募和采集,晋中市因医疗资源较少用血量小,使得献血主力之一的大学生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造成资源浪费;四是要明确对血站经费的管理使用制度。国家提倡血站采取一类保障,二类管理模式,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满足临床供血。
3.3 经济发展影响血站人才引进和无偿献血事业发展
经济发展对采供血的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2]。山西因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城市缺乏吸引力,在引进高学历、高职称卫生技术和管理人员方面一直没有明显成效,采供血机构的人才梯队结构不合理,和血站相关岗位设置不相适应。山西省采供血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整体占比为74.6%,距国家《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规定的75%以上略有不足,省内大同、晋中、晋城中心血站的专业技术人员整体占比也距离此规定较远[3]。目前全省采供血机构无博士人员,硕士人员80%集中于地处省城的血液中心,有7个中心血站无硕士人员。因医技人员整体学历偏低,全省采供血机构在科研方面取得成绩较少,全省采供血机构每年科研立项和科研成果寥寥。政府应制定有效的人才吸引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加入采供血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