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期加强医学实习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策略探索

2021-03-07毛森林张本平王澎伟卢箫笛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心理咨询实习生

毛森林 ,李 峰 ,罗 莎 ,张本平 ,王澎伟 ,孙 亮 ,卢箫笛

(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2.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3.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4.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2020年上半年,人类的家园似乎充满了坎坷。澳大利亚山火、漫天的东非蝗灾、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灾难事件频繁发生。灾害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不仅是对人们生命财产的威胁,伴随而来的心理恐慌和心灵上的创伤持续时间甚至会更长,也同样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国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不负重托,同时间赛跑、与病魔抗争,用自己平凡的身躯阻挡疫情扩散的脚步,守护着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安全。医学院校的实习生是未来抗击疫情的主力军。他们本身面临着实习受挫、就业压力、考研抉择、恋爱问题等的困扰,再加上数月来由于疫情导致的情绪应激反应、心理恐慌、复学之后学习计划的打乱,有相当一部分实习生对前途感到迷茫、困惑,处于焦虑和抑郁状态之中。后疫情时期,更应关注医学实习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当下学生复学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为其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1 医学生心理现状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每一个医学生入学时就已经背负起家庭和社会的期望。这种殷切的期望,无形之中也给他们带来一定压力。伴随着医学知识不断更新、医学分科细化,医学生学习任务愈加繁重。临床实习生作为医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在经过基础阶段的理论学习之后,需要经过实习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他们刚接触临床一线,面临着专业知识不足、医患沟通技巧生疏、患者家属信任缺失等问题,在由学生角色到医生角色转变过程中,压力渐增,易产生焦虑、抑郁、恐慌等负性情绪。在一项随机抽取云南省某医学院校1 200名医学生的研究中发现,医学生心理状态不容乐观,心理障碍检出率高达30.07%[1]。对湖南省5家医院396名医学实习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医学实习生焦虑发生率为18.2%[2]。一项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针对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的调查研究显示,实习生的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偏执因子、躯体化评分均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3]。以上结果说明医学实习生更容易受到心理健康问题的困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发生率较高。

新冠病毒的高传染力、家庭聚集性发病、危重型病情快速进展恶化,让很多实习生本来就脆弱的心理更加恐慌。再加上过度关注疫情中负面信息的报道,导致他们内心充满焦虑,对前途比较迷茫。临床实习生异常的心理状态、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会导致学习效率下降,产生实习倦怠,严重者甚至放弃从医之路。当下处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控制时期,全国陆续复工复学。医学生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需要重新审视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密切关注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4-5]。

2 医学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进行的教育工作[6],是高等教育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高校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医学院校对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不够,部分医学院校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足。相当一部分高校没有建立有效的心理咨询中心。即便是有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的教师也往往是本校的思政课教师,缺乏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其次,在医院的实习阶段,带教教师只注重医学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的传授,忽略了医学生心理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忽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筛查,对问题学生预警不足。再次,医学生自身通常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如专业课重要,不注重相关课程的学习及医患沟通技巧的加强,忽视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医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下缺乏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再加上实习中受挫,让他们内心积攒的不良情绪得不到倾诉和排解,久而久之,容易患有焦虑、抑郁等心理疾患甚至有自杀倾向。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恐慌,致使医学生的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发生率明显增加,需要对他们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

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3.1 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尽管目前高等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非心理学专业往往将其设为选修课,学生并不重视。医学生未来面对的患者有可能患有心理疾患,他们执业的前提是首先要保证自己有健康的心态,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在医学院校,建议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入教学计划,转变为必修课进行授课、考核,让医学生认真对待,同时还要建设一支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进行授课。心理健康教育要贯穿医学生培养的基础理论阶段和临床实习阶段。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开设的课程应有区别,如在基础阶段开设医学心理学必修课,辅助以普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选修课,而在实习阶段需加强医患沟通学、人文素养、职业素养教育。鉴于灾害性事件不断上演,有必要开设灾难心理学这门新兴课程,使医学生掌握灾害心理学的特点,以便未来能够更好地应对疫情后期的心理危机。

3.2 借助互联网平台建设全方位、高效率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

心理咨询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7]。医学院校要设立心理咨询中心,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同时,借鉴疫情期间开展线上教育教学的经验,开展线上心理咨询。通过心理咨询平台开展线上咨询,具有高效快捷的优点,既能缓解线下心理咨询中心的压力,也能解决部分性格内向学生不配合面对面心理咨询的问题。建立心理教育公众号推广心理健康相关科普知识,加深学生的理解,增强学生学习心理知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校或者医院不定期邀请心理专家,以视频会议的方式或者以座谈会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专题讲座。针对医学生常见的心理情绪障碍,如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等进行讲解,针对医学院实习生关注的话题,如医患沟通技巧、医疗法规、考研与就业、恋爱问题等进行讲解、互动答疑,并建立微信群,以方便后续为学生更好地服务。

3.3 建设长效预警机制,制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防患于未然

通过心理量表进行筛查,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存在心理障碍的临床实习生[8-9]。焦虑、抑郁状态作为医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也是严重困扰实习生的负性情绪。应用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进行自评,初步筛查临床实习生的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10-12]。对PHQ-9、GAD-7量表筛查中有焦虑抑郁倾向的实习生,由心理科医师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项)评定[13]。对评定结果存在焦虑或抑郁状态的实习生及时进行约谈,并进行心理疏导,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以方便进一步追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针对HAMD、HAMA量表评定中有中度以上焦虑、抑郁状态的实习生,尤其是有自杀倾向的学生,需在家属陪同下前往医院就诊,家长、学校给予高度关注,建立长效预警机制,做到防患于未然。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学院校应当针对其制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组建应急救援队伍。针对实习生开展有关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进行防护培训演习,熟练掌握一至三级预防穿脱防护用品的顺序,规范戴摘医用口罩、一次性帽子、护目镜、无菌手套,穿脱隔离衣、防护服等,通过教师示范、视频回放、流程图加强记忆。进一步开展感染防控知识培训,通过线上视频讲座、互动答疑、微信公众号内推送诊疗指南等科普文章,讲解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和诊疗等基本知识。通过以上培训和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规范的个人防护可以有效杜绝被感染的风险,进而从根本上减少疫情带来的恐慌。

3.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是缓解疫情后期学生心理障碍的一剂良药。优秀的校园文化通过良好的氛围和精神环境,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都受到教育和熏陶,有利于实现对人的心理及性格的美化和升华[14],有利于缓解学生压力。成立大学生社团或者学术沙龙,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休息和娱乐,丰富医学生的业余生活,进行适当的休闲活动,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良情感的宣泄、注意力的转移等方式起到减轻实习生心理压力的作用,进而使实习过程中产生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鼓励医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利用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或利用节假日不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医疗情景剧表演等,加强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程度,减少负性心理情绪的发生。

3.5 加强医学职业精神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许多一线的护士为节省防护物资,他们不喝水、不去厕所,颜面部皮肤经常出现破溃、布满了道道勒痕。然而良好的医学职业精神使他们不忘初心、坚持到底,最终迎来了我国抗击疫情胜利的曙光。医务工作者这种不畏艰难、不惧生死、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学职业精神,为实习生树立了典范,也培养了正确的人生观。医学院校要加强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是引领医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启明星,让他们对未来航行的方向不再迷茫,在内心深处体会到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是一种高尚的职业,能够实现人生价值。这能从根本上克服他们心理上的焦虑、抑郁和无所适从,以充满正能量的心态对待每一天的实习生活,早日成长为德才兼备且心理素质过硬的合格医学人才。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心理咨询实习生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中草药房实习生带教工作探讨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