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探索

2021-03-07杜雪梅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4期
关键词:新教育小学教学高效

杜雪梅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学习进步的基础。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高效课堂构建开始成为众多教育从业者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高效课堂的构建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在实践中增强自身的数学能力,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可以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教育;小学教学;数学課堂;高效

引言

新教育理念重视差异化教学,对小学阶段的教育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借助新教育理念,组织好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是小学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而运用新教育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实践,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向高阶发展。

一、渗透新教育理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新教育理念非常重视师生关系的改善。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是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体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是一种对立关系,老师只管教,学生被动学,这种状态下不可能出现融洽的师生关系,而且日常教学中,师生对话交流比较少。在新教育理念下,师生关系完全得到了改善,师生是一种和谐的关系,课堂民主气氛比较浓,师生互动非常多,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展开学习,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率也高。比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相关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对之前学习的图形的面积公式进行回忆,然后引导学生借助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得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让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促进知识的迁移。最后,运用这一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学生适度的表扬和奖励,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营造轻松、愉快的数学学习氛围

为了将引导教学策略有效融入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师应让课堂上充满学生踊跃提问、积极回答问题的声音,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让课堂上处处都是欢声笑语。这是在课堂上使用有效引导教学策略的必要条件,只有让学生置身于轻松的数学学习环境中,学生才能在教学课堂上勇于探索未知的知识,大胆说出自己对数学学习的真实想法,如此一来,才能真正融入课堂的学习和交流中,使数学课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场所,让有效引导教学策略发挥出真正的作用[2]。因为小学生缺乏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与认知能力,在辨别许多事物上容易出错,所以就需要教师通过有效地引导让小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思想更规范化,将过去被动学习的方式转化为自主学习,并利用自己的力量建立一套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此外,提问的方式也能让学生沉浸在数学问题的思考中,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究得出数学答案,可以锻炼小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和观察能力。对采用有效引导教学策略的数学课堂,教师应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疑惑,让学生成为教学课堂的主体,教师应及时表扬在课堂发言或提出意见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拥有参与课堂讨论的信心,这也是对学生有效引导的重要策略与技巧方法。

三、创新教学方法,体现主体地位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为学生量身定做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在设计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要做到“教法”与“学法”并重,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高效的教学模式,坚持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的主体性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让每一位学生在老师“教”的过程中都能学会、学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实施生活化教学、小组教学等,要注重细节,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细节”起着关键的作用。例如,学习“元、角、分”知识时,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提出相关的买卖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计算得出自己需要的学习用品的价格,充分掌握数学知识,加深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教师可以准备1分、5角、1元的硬币发放给学生,对一些文具制订价格,根据现实生活中买卖文具的对话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在完成问题的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高效课堂

重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数学知识,加深数学知识的应用,加快课堂学习效率的逐步提升,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构建高效课堂的第一步,因为只有小学生真正从内心爱上数学知识,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首先应该了解学生,掌握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动态和心理,掌握他们的兴趣点和爱好。其次,在上课的过程中多提问,多鼓励学生。再次,可以采用小奖励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可以多让小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运用课本上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例如,在开展“百分数”教学时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快速记忆和理解其中的数学知识,根据生活中遇到的商场打折销售情景,问学生应该运用怎样的数学知识进行解决。有的学生会说看到商场打八折、九折等,就是通过百分数计算得出最终的价格,商场中的八折就是80%,九折依此类推,增强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具体表现给予他们具体的奖励,如学习用品等,或者以积分制的形式来换取奖励,以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从上述各个方面做起,来推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五、重视差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成长的环境不同,接受的知识有别,在认知能力上存在差异,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这种差异,实施好差异化教学,为学生的个体发展提供帮助。这就要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备好学情,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对数学知识把握的程度,然后因材施教,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相关内容时,教师先全面把握学情,对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摸底,然后根据学生的差异调整教学内容,落实不同的教学目标。如有些学生完全不明白“角”的概念,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和生活实例,形象化地向他们介绍相关知识;有些学生对角的类型区别不清,可一一带领他们认识生活中实物的直角、锐角等,通过这样的差异化教学,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再如,学习“位置”相关内容时,因为小学生还不具备抽象思维,三维空间概念很差,关于位置理解不到位,这时教师可指定学生站在某一处作为参照物,然后分组让学生一一辨别自己所处的位置,搞清楚自己和他人的位置关系,让学生明白,由于所处的位置不相同,所以形成的位置关系也不一样。这样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把复杂内容简单化,降低了学习难度,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了教学效率。

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抽象性,对于认知能力较低的小学生来说学习数学较为吃力,所以,数学教师应在数学教学课堂上采用有效引导教学策略,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郭志芳.浅析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思维[J].电脑校园,2021(1):173.

[2]郑凤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引导的思考[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9):1686.

[3]严旭坤.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提升策略探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7):1092-1093.

[4]姜芸.小学数学教学有效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和方法[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3):1408.

猜你喜欢

新教育小学教学高效
相约“新教育”的美好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探讨
小学五年级语文写作教学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