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音乐之源 弘扬民族文化

2021-03-07郑一飞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4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初中音乐

郑一飞

摘要:初中音乐课程式培养和发展学生音乐能力,提升学生艺术审美的重要学科。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在初中音乐教育中弘扬民族音乐,有效促进学生的音乐感悟,强化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让学生可以在丰富多样的音乐课堂上接受民族艺术熏陶,有效加强初中音乐学科教学有效性,更好地贯彻和落实新音乐课程标准。本文基于初中音乐课程特点,针对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弘扬途径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初中;音乐;民族音乐

引言:民族音乐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它体现民族文化的同时,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艺术和历史意义。在初中音乐教育中弘扬民族音乐,让学生可以更加系统地进行民族文化熏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促使学生可以从内心深处产生内动力,进而让学生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音乐课堂学习实践中。

一、情境化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新时代教育发展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巧妙地利用信息化教学技术,根据教学目标,为学生精心地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以生动、形象、新颖的课堂教学方法有效弘扬民族音乐文化,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音乐学习自信心,从而全面促进学生的音乐教育,实现初中音乐学科民族音乐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以初中音乐教材中《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一课的教学为例,这是一首极具豪放风格的草原牧歌。在本节课程中音乐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播放有关草原牧民日常生活场景资料,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草原风情,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再比如《青春舞曲》这一课,教师可以以视频、图片的实行,为学生展示维吾尔族服饰、饮食等人文情怀,让学生可以快速带入角色,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刻的感悟民族音乐文化。[1]再例如《春江花月夜》一课,教师首先为学生播放歌词朗誦,让学生可以感受到这首诗的大致意义,然后再利用多媒体教学实际进行乐曲赏析,有效促进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乐曲美丽,进而有效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渗透与弘扬。

二、故事教学法,增强民族底蕴

初中阶段民族音乐的弘扬途径,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深入挖掘音乐创作背景,将其中所蕴含的故事情节引入到音乐课堂之上,让学生在股市的引导下更加快速地投入到民族音乐学习当中,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掌握,让学生可以更深层次地理解民族音乐文化,从而全面增强学生的民族底蕴,促进初中民族音乐教学有效性的全面提升。以初中吟哦约克城中《军民大生产》以及《哈要挂》这两首劳动民歌的教学为例,本节课程中音乐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极具代表性的劳动事迹引入到课堂中,从以故事教学方法有效促进学生的课堂感悟,让学生可以在故事中体会劳动精神的可贵,感受劳动人民百折不挠的精神,从而更进一步的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促进学生对民族音乐中所蕴含的劳动精神感受。再比如《化蝶》一课的教学中,音乐教师结合凄美舒缓的背景音乐,为学生导入梁祝凄美的爱情故事。与此同时音乐教师还可以有效延伸到我国地方戏曲音乐:越剧,让学生可以明白梁祝的故事、乐曲与越剧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全面拓展学生的民族音乐眼界,促进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弘扬,促使学生在了解越剧的同时,还会不断的启发自身的音乐发散思维,实现学生自身综合音乐素养的有效发展。[2]

三、开放性教学,捕捉民族灵魂

随着新时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积极创建开放性的音乐课堂活动,让学生对音乐学习充满无限的想象,有效活跃学生的音乐思维,帮助学生波卓民族音乐灵魂,全面促进学生的音乐思考和艺术想象能力。以初中音乐课程中《二泉映月》一课的教学为例,本节课程教学实践中音乐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以画笔、文字等形式表达自己的音乐旋律的理解,将音乐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比如:银光普照的月光下,一位盲人正在演奏着旋律,你站在离他不远的地方,欲向前走近互诉衷肠。通过有效启发,让学生将民族音乐与人物、绘画、情境、想象、以及音乐旋律的理解进行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民族音,感受和体会民族音乐内涵,深入地抓住民族音乐灵魂,让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与民族音乐产生碰撞,进而最大化地促进初中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的弘扬。另外音乐教师还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有意识地增强课堂师生互动,为学生创造表现自己优点的机会。比如音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民族音乐知识小竞赛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学实际,让学生可以在竞赛中理解、学习、成长、发展,从而全面激发学生的民族音乐学习欲望,促使学生真正的领会到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3]

四、结语

总而言之,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教育体系中,音乐教室在注重基础教学目标完成的同时,还需要深入分析音乐课程内涵,挖掘其中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积极探索和创新音乐课堂教学形式,将民族音乐渗透于音乐课堂的每个环节,有效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启发自己的创新性思维,从而让学生更为自觉地承担起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责任与义务,进而全面落实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应用作用,实现初中阶段学生音乐学科综合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萍.让学生在欣赏中感知民族音乐的无限魅力[J].启迪与智慧.2018(10):57-57.

[2]仇海红.立足根本,展望世界—浅谈如何开展中学生民族音乐教育[J].黄河之声.2018(6):95.

[3]张莉忠.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现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中学课程资源.2020(04):47-48+36.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初中音乐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圣诞音乐路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音乐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